其他

【中美关系】中美“带路”搞竞争?袁鹏:这里不是美国核心利益区

2017-05-21 郑怡雯、 张添之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点击上方“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可订阅哦!


中美“带路”搞竞争?

袁鹏:这里不是美国核心利益区


作者:郑怡雯,凤凰国际智库研究员;

张添之,凤凰国际智库实习研究员;

本文来源:凤凰国际智库(ID:ifengtank)


编者按:

信誓旦旦说好不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又突然在最后时刻“反悔”,这是“超级大国”美国对“一带一路”态度急转弯的最直观展现。


就在会前3天,5月12日,中美达成贸易协议,中美这一次主要就农产品、金融服务和能源贸易达成了一系列协定,美国财政部长努钦强调说,美中两国宣布一系列旨在改善双方贸易平衡问题的重大协议后,特朗普政府“很激动”。事实上,两个月来,从“习特会”到“百日计划”,中美关系渐趋明朗,美国参与“一带一路”的决定也并非意料之外。前来参会的美国安会亚洲主管波廷杰表示:“特朗普总统欢迎任何为美国公司提供竞争机会的项目。”可见美国似乎并不排斥“一带一路”。


美国的犹豫不决,是在权衡考量些什么,其态度转变实在耐人寻味。“一带一路”上中美的利益交点在何处?这其中暗藏的中国机遇又在哪里?


“特朗普的核心理论是贸易和平,他本人及其团队对‘一带一路’还是充满着兴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袁鹏在接受凤凰国际智库专访时如此解读。但他同时指出,美国战略界仍有少数人担心“一带一路”会危及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地位。


袁鹏告诉凤凰国际智库,“一带一路”新思维超越陆海对立旧格局,实现海陆平权的全球化,“一带一路”能做到。“通过高铁将内陆国家与大型港口相连,将促进原来没有接受全球化利益的内陆地区迈向现代化,找到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这也是中国‘一带一路’这一创新公共产品的根本创新点。”他说。


相较于其他战略界人士对“战略地位”的担忧,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Paul Haenle)则更为担心“一带一路”的可操作性:“作为曾在美国白宫负责协调跨部门政策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前成员,我可以负责任地证明这样一个大规模的计划需要精心的协调和清晰连贯的处理方法。这类国际项目所获得的回报将十分巨大,但风险也同样很大。”


“北京和华盛顿能否把(‘一带一路’)变成一个实现共同利益的建设性合作领域,将是对中美关系的重要考验。”韩磊说。



 

美国战略界看“带路”:

这里不是美国核心利益区



凤凰国际智库:“一带一路”峰会前夕,美国最终派出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波廷杰参加论坛。为什么美国对是否参与“一带一路”犹豫不决?


袁鹏:总体来讲,特朗普的核心理论是贸易和平,因此,他本人及其团队对“一带一路”还是充满着兴趣,认为这是个好事,会给动荡的地区带去贸易和和平。基于此,他的团队在跟中国领导人派出的团队沟通时,也非常明确的表达了兴趣,且也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这种姿态为今后中美在相关区域,甚至“一带一路”的可能合作预留了伏笔。


至于战略界,根据以往我跟美国学者、官员接触来看,他们大多数对“一带一路”倡议总体上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基辛格和特朗普团队的一些核心人士,就对“一带一路”倡议抱有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意见。


他们的想法并不难料。一方面,这一地区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区,中国帮助沿线地区,带去和平和贸易,并没有对美国构成地缘压力。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欠发达国家,中国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支持,以及交通建设对世界和平稳定大有裨益。因此,如果美国在这一地区与中国的深度融合,就能够促成中美“全球治理”的新典范。


然而,也有少数人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所顾虑。第一种观点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比如卡内基研究中心的阿什利·特里斯(Ashley J. Tellis)就在《解释中国大战略: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写道:“一带一路”倡议对美国地缘政治势力范围构成了威胁,应该对曾经的“接触并改变中国”的战略进行反思。第二种观点,即担心“一带一路”倡议会升级成为一个反美同盟。基辛格就主张在欧亚大陆上制造分裂的版块,此种担心正是与基辛格的现实主义观念一脉相承。还存在第三种声音,即质疑中国是在利用“一带一路”输出“中国模式”和意识形态。


不过,不难看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顾虑都是出于旧有权力政治和现实主义的考量,而没有很好地顺应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当今时代。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一直怀有陈旧的现实主义的思维,那么新的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永远无法实现。 


 

中美“带路”最大合作点?——阿富汗



凤凰国际智库:“习特会”前夕,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对习近平主席和王毅外长都表示了中美两国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实际上表明美国已经接受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而“一带一路”沿线哪些国家和地区可以为中美“合作共赢”提供机遇?


袁鹏:阿富汗是中美之间达成“全球治理”的一个理想地区。此前希拉里国务卿在任时,也曾提出过“新丝绸之路”计划,其大概方向是以阿富汗-巴基斯坦为核心,向北拓展到伊朗、中亚地区,向南拓展到印度洋。“新丝绸之路”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好成交叉态势,汇合点即为在地缘战略上极为重要的阿富汗。虽然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现在已经鲜有提及,但是中美两国在阿富汗的合作是可以下功夫的。


凤凰国际智库: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自南向北,中国“一带一路”自东向西,体现了中美两国的战略方向。而19世纪末,英国制定贯穿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两C计划”(开罗-开普敦计划),和法国制定的横穿非洲大陆东西两端的“VS计划”(佛得角-索马里计划)在苏丹迎面相撞,酿成法绍达危机,大战一触即发。中美是否也会在阿富汗“迎头相撞”?


袁鹏:历史是相似的,但绝不是相同的,必须要转变思路,正如习近平主席提出: “不能走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老路,只能走一条新路,即建立和发展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两国和世界人民利益的新型大国关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变,现在已经和19世纪的时代大不一样。那个时代,非洲是基于血腥残酷的殖民地经济的必争之地,列强只有保证各自势力范围才能保证安全,现在的全球化经济则要求我们抛弃这种思维。对于欧亚大陆的枢纽——阿富汗,大国只有在合作中才能使其人民和平幸福,才能使大国在这一地缘枢纽和平共处。


凤凰国际智库:那么中美两国在阿富汗该如何“合作共赢”?有“一千个理由搞好关系”的中美两国之间,还有其他可以合作的领域吗?


袁鹏:中美可以就阿富汗安全问题密切合作,共同遏制恐怖主义态势。阿富汗的山区存在着大量极端恐怖主义势力,这些恐怖主义势力已经渗透到南亚的巴基斯坦和中西亚。 2014年,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后,这一态势加剧了地区不稳定。作为奥巴马的“重要政治遗产”之一,阿富汗撤军的任务在2016年以地区安全无法保证为由推迟,奥巴马也承受巨大压力。若中美携手遏制恐怖主义,不止会减轻美国压力,对于,中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维护西北边疆安全也具有重大意义。解决阿富汗的恐怖主义根源问题,还在于帮助其发展经济。“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中国与美国合作帮助阿富汗摆脱现有局面,也是全球治理的创新案例。


不仅如此,在很多领域、很多地区都可以实现中美“全球治理”试验田,比如网络空间问题,反腐问题,打击恐怖主义问题,环境问题等等。特朗普的“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其施政重点之一,这一点有望成为中美合作的亮点,在“习特会”中特别提到了共建基础设施,推而广之,中国同样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开启密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实现海陆平权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能做到



凤凰国际智库:美国知华派、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陆伯彬(Robert S. Ross)曾经提出过陆权-海权平衡论,认为中国可以在亚欧大陆上谋求势力范围,但是不要挤压美国在海洋上的势力范围。您怎么看?


袁鹏:本质上,这种观点仍是一种旧有的地缘政治思维。而“一带一路”倡议必然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即实现真正的海陆平权。如何理解这一陆海平权的全球化2.0版本?这是每一个战略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曾经的全球化1.0时代是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时代,其以全球海洋贸易、金融体系为特征。但是,全球化1.0模式遭遇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在于它撕裂了陆地和海洋。不难看出,土耳其作为承接西方全球化自由主义经济的伊斯兰国家,其近期修宪公投出现的内陆社会、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分裂状态尤为突出。又比如,泰国的黄衫军和红衫军分别来自沿海发达经济地区和泰国北部落后地区。再举个更熟悉的例子,美国经济落后的中部铁锈带的“红脖”把特朗普选成了总统,而经济发达的地区普遍更加支持希拉里。同时,许多国家或地区由于历史或者政治上的原因,虽然靠近海洋却没有获得出海口,比如老挝,埃塞俄比亚,乃至中国的东北,都是由于缺少出海口海洋作为巨大运输载体的优势全面超越陆地,导致内陆与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此不难看出,以海洋为载体的全球化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十年前的经济危机,至今复苏态势并不明显,而“黑天鹅”却应接不暇。特朗普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似乎已在逃避复兴世界经济的责任。以信息技术革命、金融、石油、海权为基础的旧一轮“全球化”,似已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日渐式微。 


只有海陆平权的全球化才是完整无缺的全球化,才能“打通世界”。中国作为陆海兼备型国家,在新一轮“海陆平权”全球化中具有独特优势。与“一带一路”相配套的是高铁,其运输效率预示着这是沟通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新型交通方式。通过高铁将内陆国家与大型港口相连,将促进原来没有接受全球化利益的内陆地区迈向现代化,找到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这也是中国“一带一路”这一创新公共产品的根本创新点。 


如果只把“一带一路”视为陆权或者海权的争斗,或地缘政治的此消彼长,则落入了旧有观念的窠臼。国际格局和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导致的新变化,全球化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正在走入一个更加“相互依赖“”的时代。此时,美国提倡“美国优先”,那么中国就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正如习总书记在G20中所提出的“中国要为全球经济指明方向”那样,中国外交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抓手,超越旧有地缘政治陆海对立的旧格局,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繁荣。


亲爱的各位朋友,为了加强不同群体朋友之间的交流,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拟创建微信交流群,分别为公务员群,教师群,学生群,爱好者群,企业群以及媒体群定期举行交流以及活动。请添加微信1264273178添加时备注您的信息将您拉入对应的群中。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ID:sinozhuge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万里常安研究院是由国内知名国际关系学者、国际新闻评论员黄日涵老师领衔的专业研究“一带一路”以及海外风险的智库,旗下中国最大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社区拥有15万的关注者,投稿或课题研究合作请联系邮箱:sinozhuge@126.com,另外“海外利益研究”

(haiwailiyi)微信公众平台也期待您的加入。



责任编辑:沈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