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助力考研】重磅干货: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

2017-10-15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点击上方“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可订阅哦!


重磅干货:战后国关史终极笔记


作者:时政国关分析 微信公号

本文来源:时政国关分析



思考题

1. 何谓“冷战”,试述冷战的缘起。

2. 简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

3. 英国在冷战爆发中的作用。

4. 杜鲁门主义和门罗主义的区别。

5. 试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进行分析。

6. 试析北约组织的形成及意义。

7. 试析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8.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具体内容。

9. 简述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10. 试述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11. 简述赫鲁晓夫外交战略的调整。

12. 赫鲁晓夫为什么采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么冒险的行为?

13. 苏联缓和政策的实质及美苏缓和政策的区别。

14. 卡特主义

15. 试述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内容、实质。

16. 简述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原因及表现。

17. 里根主义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18. 试述80年代里根战略的背景、内容及特点。

19. 苏联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及表现。

20. 试述一,冷战结束的原因思考。

21. 冷战结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秩序构想的区别。

23. 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24. 俄罗斯积极开展东方外交的目的。

25. 如何评价叶利钦全方位外交。

26.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

27. 试析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28. 美国霸权与历史上的其他霸权国的异同

29. 

30. 

31. 

 

 

绪论

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特点

第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第二、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第三、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加深。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第一, 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第二,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

第三,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 Who-when-what-how

三、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

㈠需要两种知识:

1.经验主义的知识empirical 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

2.概念与理论知识(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现实的概念抽象与规律的系统阐述。  

㈡有关理论的几个概念:

1.“案例研究”case studies就是用一个特定事例,或是一组情况,或是选定一个特定时期,来验证一定理论的关键概念。

2.研究的途径approach指探讨问题的门路、步骤和方法。

3.范式paradigm如果某一种“途径”得到广泛的认可,最终取得支配地位,成为标准的研究和解释的框架,那么它就变成了该领域的范式。

㈢主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四、中国对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状况

年青的学科:文革后才起步。

1.成就:第一,国际化与特色化;第二,功底扎实型;第三,多层面思考。

2.不足:一是研究的深度不够。二是研究的领域仍然相对集中三是研究的方法论方面,缺乏跨学科的研究

第一章 冷战的起源

第一节  冷战的性质

一、“冷战”一词的提出

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于1947416日首次提出。

二、概念

1.学术争论:

⑴苏: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代末到60年代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对苏联所采取的政策,其目的在于断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剥夺苏联人民和世界和平与民主力量的胜利果实。冷战反映了西方最反动的垄断资产阶级,尤其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安·安·葛罗米柯主编:《外交词典》,第三卷

⑵美国:冷战是利益冲突国家之间除直接军事冲突以外的全面对抗,东西方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

⑶中国:冷战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一切领域,是一种埋藏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2. 冷战:指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斗争与较量。

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意识形态的对立与斗争;第二,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

第三,地缘政治利益争夺。

特征:既是战争,又是和平;既是对抗,又是合作。

三、学术争议

1.对冷战性质的认识:

⑴观念的角度,强调冷战是意识形态的斗争:理想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建构主义学派。

优点:有一定的道理。缺点:很大的片面性。

⑵强调冷战的性质是权力的斗争:现实主义学派、地缘政治

优点:说服力强,一目了然。缺点:简单化、片面化。

第二节  冷战的起源

一、学术争鸣

1.美国霸权论

⑴苏:美国一手导演了冷战。(谢沃斯季扬诺夫)

⑵中:冷战有美国酝酿和发动,苏联是被动的应战者(竺培芬)

⑶美:修正主义学派(阿尔佩洛维茨、霍洛维茨、威廉斯、费波)

①传统派:认为冷战是斯大林和苏联的扩张政策导致的。(塞缪尔.沃克)

②修正派(60-70年代):认为冷战是美国的扩张主义而不是苏联的扩张主义导致的。

修正派又分为温和的修正主义者和强硬的修正主义者,前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即罗斯福的去世和杜鲁门的继任是冷战起源的关键;强硬的修正主义者则认为,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引起了冷战。

③后修正派(70年代末—80年代):认为传统派和修正派都是错误的,因为冷战是不可避免的,是两极权力平衡的必然结果,没有人应该对冷战的起源负责。再加上战后欧洲国家的脆弱所形成的权力真空,美国和苏联都争相进入这一权力真空,结果必然导致冲突。(约翰. 刘易斯.加迪斯)

2.苏联扩张论:传统学派  3.美苏共振论:中国学者,美国后修正主义学派

4.英国主动论:中:刘建飞

英国在冷战爆发中的作用

5.综合作用论

二、冷战起源

㈠国际层面,国际环境。

1.欧洲霸权终结。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兴起。

3.民族、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出现第二次浪潮。  

㈡国家层面,美苏战略冲突与意识形态的对立。

1.美国战略目标: 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美对苏的战略目标:缩小苏联的力量和影响,改变苏联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

布雷顿森林协定the Bretton Woods System1944 745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了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并通过了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项综合性协定。参加会议的国家同意建立一个国际货币制度,由新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辅助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来加以管理。根据协定,确定了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美国承担接受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协定还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固定的汇率。布雷顿森林协定所规定的两个挂钩,确定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政府间多边协定及相应的组织。1947年2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内瓦签订了该协定,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总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缔约方经济的发展。

2.苏联战略目标

⑴建立起环苏联的安全缓冲地带。⑵建立“对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⑶推进世界革命,扩大社会主义的地盘。

第三节  冷战的开始

一、最初的裂痕

1.围绕五国和约的斗争。2.德国问题成为美苏对抗中的热点。3.日本问题上的争夺

二、争夺中间地带

在所谓的中间地带,包括在希腊、中国、伊朗、土耳其,苏美展开了互有攻守的争夺。

三、 遏制理论的出台到杜鲁门主义

1.遏制理论的出台。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乔治·凯南Kennan·George Frost,曾为美国驻苏代办。19477月,他以X署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了“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文章分析了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理论根据、政策目标,提出必须把苏联看成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并提出了美国应实施的遏制对策。其理论对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1946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3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3.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是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扩张计划的总纲。1947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 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 “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和门罗主义的区别。

第二章 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

第一节 冷战初期的美苏关系

一、从马歇尔计划到北约

㈠困难重重的西欧

1.经济困难。2.社会政治动荡。3.美国控制欧洲的计划。

三环外交: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对外政策的构想。鉴于英国大国地位的跌落以及欧洲的衰弱,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构想。其“三环”分别指:英联邦和英帝国、以美国为首的英语世界、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的战略意图是以第一环作为基础,借助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利用作为第三环的欧洲,取得西欧的领导权并运用西欧的力量对付苏联。

㈡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1.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又名《欧洲复兴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

2.马歇尔计划的特点及评价

特点:⑴故意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反共的音调较低,强调对付贫困、饥饿的经济行为,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而不是公开号召同共产主义进行斗争。

⑵援助对象是整个欧洲,只要承认其援助原则的国家都可参加,而不是单个或数个欧洲国家,甚至没有排除苏联和东欧。

⑶援欧计划是一个长期的援助计划,目标是受援国的“自立”,而不是短期行为。
评价:⑴美国:既加深了西欧对美的经济依赖,又加强了美对西欧的政治控制。

⑵西欧:促进了经济复兴;推动了西欧的经济联合;政治上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的统治。

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大西洋联盟的构想。1947年12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首次提出关于建立大西洋联盟的设想。   美国:联欧抗苏的需要;欧洲:需要美国的安全保障

2.布鲁塞尔条约组织。二战后西欧成立的第一个以美国为靠山,以英法同盟为核心的军事政治联盟组织。 由英国发起,法、荷、比和卢等国参加。在美国支持下,1948年3月17 日 ,五国外长在布鲁塞尔签订为期 50年的《布鲁塞尔条约》,1948 年8月25日生效。规定上述国家在遭到武装攻击时,缔约国应提供一切军事和其它援助。设立最高司令部,任命英国元 帅 B. L.蒙哥马利为总司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该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入北约组织,其它机构则继续存在。

⑴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立的背景:美国联欧抗苏的战略需要;西欧国家普遍存在不安全感;英国既想充当西欧盟主又力不从心;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⑴过程:范登堡决议案——华盛顿会议——北约组织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是西方国家根据《北大西洋公约》建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葡萄牙、丹麦、挪威和冰岛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稍后,希、土、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组织总部设在布鲁塞尔。长期以来,西欧国家依靠美国积极建立针对苏联的集体防务。美国则把北约组织作为加强自身的实力地位、控制西欧、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

⑵意义与影响:①巩固了美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增强了对抗苏联的力量。

②表明传统的大国均势政策和通过联合国保证“集体安全”的做法已行不通了。

③埋下了内部矛盾的种子。

归纳总结:西欧的衰落使其感到来自国内外的威胁。西欧主要国家迫不得已调整外交政策、依赖美国。通过马遏尔计划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壁垒。通过建立北约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政治军事集团。

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㈠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东欧各国政权建立的特点:⑴反法西斯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结合。

⑵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⑶苏军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⑷进行社会改革(土地改革、国有化、恢复经济)。

㈡经互会、情报局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1.经互会的建立。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简称经互会。1949 年 4月,苏、保、匈、波、罗、捷等 6 国正式宣布成立 。经互会是苏联推行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的步骤,由此形成了苏联东欧经济集团。

莫洛托夫计划Molotov Plan马歇尔计划出台以后,苏联为了抵制该计划并限制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在1947年7-12月间分别与保加利亚等六个东欧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这些协定被西方称作“莫洛托夫计划”。通过这些协定,东欧与西方经济联系开始中断,以苏联为中心的经济贸易圈初步形成,这为成立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奠定了基础。19477月苏捷决定签订长期贸易协定。12月,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供货和支付协定;贸易和航运协定;科技合作协定。 7月苏与保签订了货物和支付协定,苏与匈签订供货与支付协定及贸易与航行条约,同月苏与阿签订一项经济协定。8月苏与波、南、罗分别签订了贸易协定。

2.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建立

二战后欧洲一些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建立的交流情报和经验的组织。1947年 9月日,苏、南、波、罗、保、匈、捷、法、意等9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在波兰一小城成立该组织。据决议规定,成立情报局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各党之间的联系,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使各党配合行动。实际上,情报局成为了苏联从政治上控制东欧的工具。1956年该组织中止存在。

3.华约组织的建立。二战后苏联与东欧国家建立的、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简称华约。1955年 5月14日,苏、阿、保、民德、波、罗、捷、匈等 8 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华约总部在莫斯科。主要机构有政治协商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华约各国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统一战略方针,经常举行军事演习。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一、苏联对外战略的调整

调整的动因

1.从国际形势上来看,世界范围内国际力量对比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美苏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力减弱。

2.国内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3.斯大林逝世(1953年3月5日)

㈡赫鲁晓夫的外交新思想

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3--1964),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1964)。1956年2月,在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对外政策目标可概括为:缓和、联手、控制、渗透。

1.内容:⑴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⑵和平共处⑶和平竞赛⑷和平过渡

2.战略考虑:⑴缓和冷战的紧张对峙情绪,消除战争危险,为国内社会经济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⑵以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为契机,改变美攻苏守的被动态势,力争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

⑶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为苏联赢得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从而加大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3.评价。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列宁和斯大林的和平共处思想做了战略性的解释和延伸,并对经济竞赛做了新的发挥。

⑵矛盾性表现在:

A、既强调“和平共处”,同时也强调对抗,特别是阶级对抗。“和平共处”还具有双重标准。

B、既强调战争可以避免,又提出资本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并继续奉行扩大军备的战略。

C、既强调资本主义暂时不可替代,但同时仍然强调斯大林的总危机理论,由此继续推进世界革命。

⑶总之,赫鲁晓夫的对外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反斯大林主义运动在对外战略上的反映,它犹如赫鲁晓夫的国内改革政策一样具有很大的矛盾性甚至随意性,这就决定了赫鲁晓夫的对外战略不可能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它仅仅是一种“回流”。从本质上来说赫鲁晓夫仍然奉行的是维护自身势力范围的传统政策,国家利益、和平共处、世界革命,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外交战略并未实质性的改变。

二、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㈠艾森豪威尔的全球战略

艾森豪威尔(D.D. 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第34任美国总统(1953—1961),陆军五星上将。在外交上提出“解放战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大规模报复”和“战争边缘”的核讹诈政策。1957年提出插手中东、与苏联对抗的计划,即“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具体内容

1.“新面貌”安全战略。核心是建立对共产主义的战略包围和推出大规模报复战略

⑴致力于粉碎苏联的包围和政治战。

⑵同盟战略和集体安全

⑶大规模报复战略。基本出发点是:在不大幅度增加军备开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展核力量,对苏联进行有效的威慑。

⑷“战争边缘”政策。本质在于把威胁和讹诈结合起来,用大规模报复和实力地位政策,谋求美国单方面的利益。

2.解放政策

“那些被奴役的人民是应该有自由的人民。”“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这些被奴役人民的解放问题。不过,解放并不是解放战争,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杜勒斯

㈡肯尼迪的全球战略

肯尼迪(J.F.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19171963),1961年任美国第35任总统。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和平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

1.“灵活反应”军事战略:实质是打“有限战争”,即用“特种部队”、“特种战争”对付民族解放运动;用常规战争对付“有限战争”;用核武器作为遏制战争的威慑力量,注重发展导弹。

“我们的国防姿态必须要既灵活又坚定。任何一个期望用任何种类的武器——常规武器或核武器——对自由世界任何一部分发起袭击的潜在侵略者都必须懂得我们的反应将是适当的、有选择的、迅速的而又有效的。”

2.“两个半战争”理论:即准备在欧洲与亚洲同时与苏、中各打一场大战。与此同时,还要有能力在其他地区应付局部的紧急情况(即半个战争)。

3.“和平战略”: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和人员交流等手段,从思想意识形态上入手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三、美苏缓和与争斗

㈠苏联调整与西方的关系

1.《奥地利国家条约》。1955.5.15,由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维也纳签订的和平条约。全称《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    

内容包括:①恢复领土主权;②禁止德奥合并或缔结任何同盟;③成立民主政府;④解散法西斯组织;⑤不得拥有、制造和试验原子武器等32条款。(见教材p91

条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其分割占领的状态,奥地利成为一个独立的并受大国保证的中立国家,消除了欧洲地区的一个紧张源,有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条约消除了苏联与西方缓和中的一个障碍,为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铺平了道路。

2.四国首脑日内瓦会议。1955.7.18-23,日内瓦四国首脑(美英苏法)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艾森豪威尔、艾登、富尔、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

议题: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裁军问题和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接触问题

意义:在一定时期内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展现了各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态度。

3.苏联与西德建交。1955年9月9-13日,阿登纳访问莫斯科。德方提出了建交的条件:德国统一、交换战俘。苏在战俘问题上让步。13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意义:对联邦德国来说,缓和了与苏联的关系,减轻了压力,提高了其国际地位,为垄断资本敲开了通向东方的大门。德国的分裂被固定下来。有利于苏联借助联邦德国的技术和资金来改善苏联的经济状况;壮大了苏联“和平攻势”的声势,改善了其国际形象。  

4.苏联与日本恢复邦交。19561212

恢复邦交的前提:朝鲜战争结束、经济交往的需要。

日方的条件:遣返;领土;捕鱼;加入联合国。苏方的条件:领土问题并不愿松口。

焦点:领土与恢复外交关系孰先孰后。双方都有让步,日将领土与复交分开,苏联则答应在签订和约后把齿舞和色丹交还日本。  

19561015-19日,签署恢复邦交的协议。(1212日协议生效)但北方领土问题仍是苏日关系的瓶颈。(见教材第96-97页)

㈡美苏的缓和与争斗

二、美苏的缓和与争斗

1.戴维营会谈与“戴维营精神”。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并在9月27-28日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进行了戴维营会谈。会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会谈无果,但美苏关系得到缓和。这种为缓和关系而做出的相互退让与妥协,被赫鲁晓夫称之为“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指美国U2飞机侵犯苏联领空的事件。 1960年5月1日,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深入苏联领空1200公里,当飞机飞到斯维尔德洛夫地区上空时,被苏联火箭部队击中。飞行员鲍尔斯跳伞后被俘。事件恶化了正在得到缓和的美苏关系,计划召开的维也纳四国首脑会议不欢而散,所谓“戴维营精神”随即宣布破产。  

3.美苏首脑维也纳会谈。1961年6月3日美苏两国领导人就裁军和柏林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没有结果。  

4.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底,苏联照会美、英、法政府,建议取消对柏林的占领制度,使西柏林在六个月内成为一座非军事化的 “自由城市”,并接受联合国的监督。否则苏联将单独与东德签订和约。美国当即拒绝。西柏林问题一直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沿东西柏林分界线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边界。18日,美国派遣1500名士兵通过民主德国检查站增援西柏林。接着,双方互相以核武器试验进行威胁。当危机达到高峰时,赫鲁晓夫态度软化。10月28日,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宣称,如果西方国家准备解决德国问题,苏联将不再坚持要在12月31日前缔结和约,撤销了“六个月的期限”,从而结束了这次持续 3年多的“柏林危机”。

⑴背景:①经济的差距;②柏林分裂而没有边界,倒卖马克给民主德国的经济带来消极影响;③赫鲁晓夫的冒险。

⑵经过:①8月12日,根据华约缔约国莫斯科会议的建议,东德做出加强边界管理的决定,苏军、东德军队开始向柏林集结,并于13日封锁了东、西柏林墙。

②坦克对峙。③13日起在分界线上筑起一道高达13英尺的“柏林墙”;与此同时,东柏林人采取各种方式逃往西柏林。

④肯尼迪总统派副总统约翰逊访问西柏林,并派遣1500人的增援部队于8月20日到达西柏林。肯尼迪在联大的发言中所说,西方不会放弃西柏林。

⑶结果:柏林和德国问题被冻结起来,危机宣告结束。

⑷影响:A.巩固了德国的分裂。

B.对东德来说,防止了来自西方的颠覆、破坏和对经济的巨大冲击,防止了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C.对西德来说,柏林危机事件使西德充分看清了盟国。

D.在柏林危机中,美苏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地考验对方的忍耐力,形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危机的“游戏规则”,即多给对方一些回旋时间。

5.加勒比海危机(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苏 、美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冲突。又叫作古巴导弹危机。苏联从1962年7月下半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10月中旬,美国根据U-2型飞机的侦察得知这一情况 。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后美苏领导人进行了私下交易。随后,苏撤走了导弹和轰炸机,美国解除封锁,危机遂告平息。

⑴背景: 古巴革命的胜利和美古关系的恶化;苏古关系的接近。         

吉隆滩战役﹙Battle of Giron Beach1961年古巴人民在吉隆滩歼灭美国雇佣军的一次重要战役。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胜利。但美国对古巴抱敌视态度。1961年4月17日凌晨,1000多名美国雇佣军在美国飞机和军舰掩护下,在古巴拉斯维利亚斯省吉隆滩登陆(附近的海湾是“猪湾”)。雇佣军一度占领吉隆滩和长滩,并向北推进。古巴军队和民兵迎击美国雇佣军,19日全部歼灭和俘获入侵者。这次战役的胜利巩固了古巴新政权,同时使风采一时的肯尼迪威信扫地。

⑵影响。①美苏关系缓和:“冷战中的葛底斯堡”。美国默认了古巴的革命政权。

苏联不再在柏林问题上向美国施加新的压力,从而使柏林局势得以稳定下来。

古巴导弹危机给美苏带来了建立管理双方关系的规则、程序和制度等规范的动力。

②带来美苏新一轮军备竞赛

苏:大力发展战略核武器,加强常规力量的建设,

美:继续扩大自己的核力量,以保持对苏优势。

③危机成为国际力量分化的催化剂。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苏古矛盾;西方阵营的矛盾也由此加深

⑷分析:为什么赫鲁晓夫会采取这一冒险行为?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了苏联设置导弹的动机,提出以下五种分析:

冷战策略;转移注意力的圈套;保卫古巴;讨价还价的筹码;显示导弹实力

苏联的战略考虑如下:

⑴防止美国入侵古巴。

“为什么我们要对古巴进行军事和经济援助?这个答案是:我们仅仅出于人道主义之所需。”“古巴持续不断地被武装的进攻和侵略所威胁一事对任何人来说都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被迫对古巴政府关于帮助加强其国防能力的请求作出反应。”—赫鲁晓夫1026日致肯尼迪的信

⑵达到同美国在军事上的战略平衡。

“除了保护古巴,我们的导弹也可在达到西方所谓的‘均势’中起些作用。美国人用军事基地包围我们,用核武器威胁我们,而现在他们就会知道当敌人的导弹对准你的时候是什么滋味”。 —— 赫鲁晓夫回忆录

⑶明显的赫鲁晓夫决策特点:迷信核讹诈和轻率冒险。同时也体现了苏联体制的特点。

“我们必须采取一切预防措施,悄悄地运送和部署导弹,以便给美国造成一个既成事实。如果我们不想让那里的局势恶化,那就必须保证在11月4日美国国会选举结束前不把消息透露给新闻界。一旦选举结束,选举的紧张空气缓和下来,美国人除了吞下这颗苦果之外将别无选择。”——1962年5月

“如果赫鲁晓夫认为肯尼迪会采取行动的话,他就不会在古巴部署导弹了……他对肯尼迪有自己的看法,我有一次在他办公室亲耳听他说肯尼迪是一个意志软弱的人。古巴危机完全出乎他的意外。”——阿.谢甫琴科

6.《部份禁止核试验条约》Partial Nuclear Test Ban Treaty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3年 8月5日美、苏、英签订。此后,约有100个国家加入该条约。1963年10月10日条约生效。中、法等国没有参加。条约规定:禁止在大气层和水下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但不禁止地下核试验;禁止将放射性尘埃扩散到试验国领土之外的其他核试验。条约无限期有效,但缔约国如断定条约危及本国利益时可以退出条约。条约使美苏关系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得到一定缓和。         

7.《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又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苏美英于1968年7月1日签订的国际条约。 1970年3月5日批准国超过40个。条约阻止了他国发展核能力,而没有禁止核大国自己继续发展核武器。中国和法国没有参加这一条约。

第三节 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一、美苏缓和的原因

㈠国际背景

1.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

2.核恐怖的威慑作用

3.多极化倾向的出现

㈡国内驱动力

经济困境

苏:发展经济、联美制中、确立超级大国地位

二、美苏缓和的实现

㈠尼克松主义

1969年1月20日,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宣誓就任。他是传奇色彩的人物,素以反共著称,一度与麦卡锡同流合污。尼克松对外交事务怀有浓厚的兴趣。任命哈佛大学教授亨利·艾尔弗莱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外交家,深得尼克松的信任和赏识,提出了多边均势理论。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所谓“水门事件”,是指1972年6月17日,在华盛顿水门公寓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查获的窃听事件。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尼克松吩咐查尔斯·科尔森去搞民主党全委会总部主要负责人拉里·奥布赖恩的情报。可是,由于民主党对此早有提防,中央情报局也自始至终监视着窃听者的行踪,窃听者的行为败露,当时有5人被捕。1974年7月8日,最高法院以八票对零票通过了对尼克松不利的裁决。与此同时,报纸社论发出要他辞职的舆论,国会也不停地呼吁,要对他进行弹劾。尼克松宣布辞去了总统职务,1个月之后,尼克松被赦免一切与“水门事件”有关的罪名,而20名自认为是代表总统采取行动的总统下属人员被定了罪。

1.背景

⑴美国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 ⑵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受到冲击,美元体系开始瓦解。

⑶美国的世界政治霸主地位受到冲击,其对盟国的控制能力大为下降。

⑷美国出现社会危机,反战运动、民权运动、非主流文化运动、种族暴动等此起彼覆。

⑸面临苏联经济、军力发展的压力。 ⑹第三世界崛起牵制了美苏的争霸势头。

2.基本原则。核心:调整与欧日的关系,通过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战略同盟。

后盾:维持美国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推行“现实威慑战略”:战略核力量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常规力量准备由打“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 ;与盟国之间实行“战略分工”,“共同负责”。

手段:以“谈判”作为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和美国与其他国际力量之间关系的调节手段。

3.表现:⑴改善中美关系。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⑵结束越南战争,在亚洲进行战略收缩。

⑶加强同北约成员国和日本的伙伴关系

4.总结。“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义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发生的深刻变化。”——小阿瑟·M·施莱辛格

卡特政府的对苏外交

1977年1月20日,卡特(1924.10.1—)宣誓就任美国第39任总统。

1.对苏政策:缓和

⑴提高第三世界的重要性。⑵军事上加强军事力量。⑶美中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⑷人权外交。⑸新遏制政策。

卡特主义: 1980年1月23日卡特提出了包括运用军事手段回击苏联在波斯湾进行扩张的“卡特主义”。为此,卡特政府决心扩充军备,调整核战略。但这些举措被认为搞得太晚。卡特本人被指责为“对共产主义软弱无能”。 伊朗美国人质危机也使卡特政府焦头烂额。

伊朗美国人质事件:1979年11月4日,霍梅尼政权扣押美驻伊使馆52名人员做人质,要求引渡前国王巴列维回国受审。美国拒绝了伊朗的要求,于1980年4月7日宣布同伊朗中断外交关系。4月24日,美国组织军事人员乘飞机营救人质,但因事件而失败在武力营救失败之后,美国改变策略,与伊朗进行谈判。直到1981年1月20日卡特下台时,美国人质才得以获释。

㈢ 勃列日涅夫的对外战略

1.目标:取代美国,独霸世界。战略重点:欧洲。手段:缓和战略与军事进攻

1969年3月,勃列日涅夫首次提出欧洲缓和;1969年6月,提出建立亚洲安全体系;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六点和平纲领

2.苏联的全球性进攻战略。

⑴苏联全球性进攻战略出台的背景:苏联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发展;苏联对东欧控制的加强;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综合上述因素,苏联认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它的“重要的根本变化”,各种条件已经成熟到了可以使苏联发动“历史性进攻”的程度。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军事实力日益增强:苏联的国防开支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而美国只占6%,西德为4%以下,日本不到1%。苏联的常规武装力量已达到与美国势均力敌的水平,它拥有的坦克数量远远超过美国;海军由近海作战发展到远洋作战,拥有强大的四大舰队,并在1970年举行了“三大洋七大海全球性海军大演习”;苏联的核力量发展迅速,到70年代中期其战略力量大体同美国相等。

⑵苏联全球性进攻战略的实质、内容

实质:主张苏联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主动的、积极的介入姿态,扩大苏联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内容:①在政治上继续与美国、西方搞缓和;②在经济上继续延用并强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③在军事上积极增强军事实力、南下积极扩大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加紧包围中国。

3.评价:为苏联取得了某些成就:使美国承认了与其平起平坐的地位;以超级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扩大了在第三世界的影响;获得了西方的资金。中断了缓和的进程;在国际上遭到孤立;军备加重了负担。

4.勃列日涅夫主义。勃列日涅夫在1968年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前后,在苏联及华沙条约成员国内,推行的一套对外扩张和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和政治控制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大国责任论”、“有限主权论”等。

①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即社会主义国家属于一个大家庭,不允许其他势力将一个国家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裂出去。   

②大国责任论,苏联在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是大国,应当承担大国的责任。意在强调苏联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家长的地位。当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出现了威胁,这就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问题和关心的事情”,苏联就有权对这个大家庭成员采取军事行动。  

③国际分工论,重新安排各国经济,在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内实现产业分工,进行国际分工,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综合体”。   

④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应受到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利益的限制。“大家庭的利益”是“最高主权”, 除苏联以外,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都是有限的。

⑤国际专政论,苏联领导人提出把无产阶级专政从“一国性的专政”变成“国际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已经超过了一国范围,可以跨国实行专政。   

⑥利益有关论,即社会主义国家中任何一国,都会涉及苏联的利益。

⑦社会主义建设共同规律论,世界上“存在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规律”,“离开了这些共同规律”就是“离开社会主义本身”,就是意味着“社会主义成果的丧失”。面对这种情况苏联决不会袖手旁观,要向“兄弟国家”提供“一切援助”。 “共同规律”就是指苏联模式和苏联经验。 

㈣美苏缓和的表现

1.政治缓和:首脑会晤。2.经贸交流:对苏贸易“联系论”。3.军备控制

70年代上半期,美苏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先后签订了几十个涉及工业、技术合作、贸易等内容广泛的协议,而限制战略核武器问题则是历次首脑会谈的重心。

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第一阶段:1969.11.17-1972.5.27。1972年尼克松访问苏联,美苏最后签署了《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

第二阶段:1972.11.21-1979.6.18

1973年6月,勃列日涅夫访美,美苏签订《防止核战争协定》等。         

1974年6月,美苏签订《部分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

1974年11月24日,在海参崴福特总统与勃列日涅夫发表《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

1979年6月18日, 卡特与勃列日涅夫在维也纳签署《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第三阶段:1982.6.29-1983.12.8。这一阶段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第四阶段:1985.3.12-1991.7谈判艰难。到1989年方有转机。1990年达成“框架协议”。

1991年7月,布什与戈尔巴乔夫签订《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条约开创了共同削减战略武器的先河。

欧安会与中欧裁军会议。1975年7月30日至8月1日,举行第三阶段35国首脑会议。会议签署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即《赫尔辛基最后文件》。 “欧安会”的召开,是70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的一个高潮。

中欧裁军会议:是与“欧安全”平行召开的裁军会议,从1973年10月30日开始,参加会议的有19个北约和华约的国家。由于双方坚持自己的裁军原则,到80年代中期谈判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但裁军会议却是东西方缓和的标志之一。

三、美苏缓和的终结及影响 
㈠美苏缓和的终结

1.苏联的战略进攻

⑴渗透南亚。

①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与苏联。1965年9月,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爆发。苏联从中进行“调解”,在塔什干印方与巴方签署《塔什干条约》。

②苏联支持印度。1971年3月,印度干预东巴基斯坦事务。苏联积极进行配合,于8月9日双方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

⑵苏军入侵珍宝岛事件

珍宝岛事件是指1969年3月,中国和苏联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发生的严重的边境武装冲突事件。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历来主权属于中国。自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边防军在珍宝岛地区不断发生摩擦,并不断升级。1969年3月2日以来,苏联边防军多次侵入珍宝岛,遭到我边防军的猛烈反击。中国外交部三次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这一边境武装冲突事件,一度使中苏两国走到战争的边缘。

⑶苏联支持越南

1978年11月3日苏联与越南签订《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在苏联的支持下, 12月25日越南入侵柬埔寨,并将老挝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1979年春由于越南在中国边境的挑衅活动,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卷入了非洲国家的冲突

①安哥拉内战

1975年下半年,“人运”和“安盟”、“解阵” (三个民族解放组织)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1975年11月11日葡萄牙撤出安哥拉。苏联支持的“人运”宣布建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而“安盟”、“解阵” 联合宣布建立安哥拉人民民主共和国。1976年2月,在古巴雇佣军的帮助下,“人运”掌握政权。

②苏联在非洲其它国家

1978年支持“刚果民族解放阵线”,与亲美势力进行争夺。

同年乘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发生争端之机,把军事力量开进非洲之角。

据不完全统计,苏联还向非洲十多个国家派遣军事人员。

㈡缓和的战略得失。

总结:从国际战略学的角度透视,尼克松时代的美苏对抗实质上是经济战、知识战对军事战的抗衡。美国以高度发达的经济和高科技为支撑,地基牢固,苏联则主要依靠军事力量支撑大国地位,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基础。苏联对外战略缺乏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两国并非处于同一战略层次。

四、两个德国的形成

㈠第一次柏林危机

㈡两个德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一、新冷战时期

1981年1月,罗纳德·里根就任美国第四十届总统。里根于1911年2月6日出生,1928年考入尤雷卡学院攻读经济和社会学。1966年至1974年连任两届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80年11月4日当上总统,旗帜鲜明地举起了反苏的旗帜。1984年11月连任。1984年4月作为中美建交后首位在任总统访华。1993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2004年6月5日下午1点在洛杉矶逝世。里根是自胡佛总统后在政治上“最为保守”的美国元首,他同样是继艾森豪威尔后第一个能干完两任总统任期的美国政治家。

㈠里根战略

1.背景。⑴国内:经济滞胀、从1971年到1980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由2.7%增长到13.5%,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由3%下降到-0.3%,失业率由4.9%上升到7.1%。

⑵国际:苏联对外扩张达到空前程度;1979年阿富汗战争、伊朗人质危机

⑶领导人:里根属共和党保守派,有强烈的反苏反共意识

NSDD计划。里根的班子专门制订了美国新的对苏联的战略,代号为NSDD-75,这一战略标志着美国在策略上的转折。“意图十分明确,我们当前的目标已不再是与苏联和平共处,而是要改变其制度。新的战略意图强调,美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外部压力来改变对苏联的制度”。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亨利罗恩说:“我们应该把军备保持在高水平上,以使莫斯科努力追赶我们,同时停止向他们供应生存所必需的东西,这样我们在十年内就可以看到,苏联的体制是如何崩溃的。(《独立报》2001.11.14)”

2.内容。⑴政治领域,推行里根主义。基本思想是不承认尼克松提出的世界力量已经“多级化”的现实,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归结为美苏两家或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里根竭力强调东西方矛盾的重要性,推动整个国际形势向战后初期的两极世界方向发展。美国政府推行里根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低烈度战争”,其实质是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来打击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权。

低烈度战争:即美国在不触及美苏核战争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前提下,在第三世界向苏联发动进攻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略。

⑵军事领域,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一项被西方称为“星球大战”的战略防御计划,主要是要在200-1000公里高空中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以保卫美国国土不受苏联核导弹的攻击。推行星球大战计划,可达到以下目的:第一,打破美苏核均势,抢占太空控制权;第二,利用美国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挑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达到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政治上“以压诱变“的目的;第三,以开发宇宙为契机,以星球大战计划为核心,构筑美国的高技术优势。

⑶技术战和经济战:①实行贸易歧视政策;②严格控制向苏联的高科技及产品的出口;③实行经济制裁。

⑷在全球的激烈争夺

①在欧洲的争夺:“自由民主十字军征讨长远计划”

②在第三世界的争夺:把苏联势力“推回去”

⑸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推行和平演变政策

寻找苏联阵营的弱点:为了实施其搞垮苏东的总体设想,里根与天主教会的首领罗马教皇约安帕维尔二世签订了同东欧国家的苏维埃统治作斗争的秘密协定。梵蒂冈同白宫之间的联系与协定直接帮助了团结工会在波兰夺取政权,而这给苏联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3.里根主义的特点:黩武主义,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进攻性

4.里根对冷战结束的作用。对于冷战的终结,美国保守派总是归功于里根,而戈尔巴乔夫也曾经说过,里根最主要的政绩在于“结束了冷战”。

美国在里根上任前历经了高科技革命,当时的苏联根本无法匹敌。在里根不断强化国防以及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的情况下,苏联承受巨大的压力。里根提议的导弹防御系统,后来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令苏联倍感威胁。中情局支持的圣战战士在阿富汗对抗入侵的苏联军队,从尼加拉瓜到安哥拉,里根不断向苏联控制的势力范围进行挑战,甚至支持波兰的地下反抗运动,同时他决心支持尼加拉瓜游击队反抗执政的桑定政权。

这些冷战结束前的最后战斗构成了里根外交政策的主轴。里根这些针对苏联弱点的行动对苏联国内的官员等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他们意识到两国之间的巨大差距。里根政府的强硬政策,给苏联带来了军事开支方面的压力,最终压垮了苏联经济。同时争夺了苏联很多势力范围,使苏联失去了国际上的基础。里根主义加速了冷战的结束。

二、新缓和时期

㈠美国外交政策调整

1.“实力”与“对话”的方针

原因:美国经济的恢复;新遏制政策受挫;苏联政策的变化

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1.外交新思维的提出。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了新政治思维,作为对苏联社会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理论依据。

“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2. 内容:⑴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⑵当前核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⑶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⑷资本主义仍具有生命力。

3.新思维的实施。⑴以裁军问题为切入点,改善苏美关系。⑵主动缓和与西欧国家的关系。

“全欧大厦”。“我们不希望有谁一脚踢开全欧大厦的大门并且喧宾夺主地坐在主人的座位上”——戈尔巴乔夫

⑶收缩战线,改善同第三世界关系

⑷修正对东欧政策

⑸谋求苏中关系正常化。

4.评价。

正面:完全不同于美苏争霸时代所持的传统思维——冷战思维。

独到之处就是“从旧框框中摆脱出来”,对传统观念进行超越。

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符合苏联改革时期对外部环境的要求。

目的是以退为进,谋求全球战略的主导权。

致命弱点:在承认“全人类利益”和“全人类价值”的同时,忽视和否认了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客观存在,这就使他不能正确处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关系,从而使他最终完全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屈从于西方的压力,损害了苏联的国家利益和尊严。

㈢美苏新缓和的表现

1. 频繁的首脑会晤。1985年11月到1988年12月共举行5次会晤。

2. 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1987年12月8日《美苏销毁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

3. 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以苏联决定从阿富汗撤军为开端,美苏就政治解决地区冲突进行了广泛和积极的合作,许多涉及东西方较量的地区冲突得到了政治解决。

㈣美苏三次缓和的区别

争夺重点:前两次在欧洲,后一次里根把重点放在第三世界,争夺苏联的传统势力。

美苏势力对比不同,主导方不同。

第五节 冷战的终结

国际战略格局的新旧转换,是以重大国际事件为标志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持续了40多年的冷战格局最终瓦解。

一、冷战的终结

㈠东欧剧变

1.原因:首先,经济领域危机四伏。其次,东欧各国共产党的威信急剧下降。

第三,民主集中制的削弱。第四,美苏带来的冲击波。

2.经过:

⑴渐进的变化——以波兰为代表。⑵主动的变化——以匈牙利为代表

⑶突发性的变化——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代表。⑷疯狂性的变化——以罗马尼亚为例。

美国《时代》周刊曾用“10”概括了东欧的这一剧变事态:波兰的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东德用了10个星期,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为10个小时。

㈡德国统一

1.东德的政治剧变是德国统一的必要条件

导火索:匈牙利政策变化所形成的巨大冲击

高潮: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所有关卡都被冲破

结果:大批东德公民源源不断地涌向西柏林

经过:从1989年11月9日——1990年10月3日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989年11月9日——1990年3月18日) “十点计划”

第二阶段:经济、货币统一阶段(1990年3月18日——7月1日)

第三阶段:两个德国政治统一的阶段(1990年7月1日——10月3日)

1990年8月31日签订《统一条约》

德国统一的外部因素问题:

美国:“2+4”会议,《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

戈尔巴乔夫 :应当让德国人“自己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形式,在什么时候以什么速度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实现统一”   

㈢华约瓦解

1991年7月1日,华约在布拉格举行了最后一次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签订了华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从此华约正式解散。

㈣苏联解体

1.过程:

⑴政治改革失控是苏联解体的大背景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19903月,波罗的海三国先后发表独立宣言,联盟面临解体的危险。

⑵苏联国内分离主义浪潮的高涨

⑶“8·19事件”的激化作用

2.苏联解体的原因。

国内因素:⑴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脱节。⑵苏联政治改革的目标与国内现实脱节

⑶苏联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脱节。⑷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与苏联的国家利益脱节

⑸苏联的实力与其维持超级大国地位所需的能力脱节

国际因素:美国对苏政策成功。布什的“超遏制战略”。强调要把苏联纳入国际社会,使苏联在参与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 建立一个开放的、统一的和自由的欧洲。推行“实力”政策,强调“必须在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保持强大”。

3.影响。一是导致两极格局终结,加速了世界的多极化进程。二是造成世界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三是历史遗留的各种矛盾激化,地区冲突和战乱加剧。

四是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战后最严重的损失和挫折。

二、冷战终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㈠两极体系瓦解与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1.多极化进程:

⑴冷战时期的多极化倾向:60年代末70年代初

⑵冷战后的多极化进程:单极格局论”,“单—多极格局论”和“复合格局论”,多极格局论,过渡时期论”,一超多强论”

㈡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美国

日本

西欧

中国
纵观整个国际关系史,无论是威斯特法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还是凡尔赛体系,都是通过大规模的战争来终结的。然而,这次两极格局的终结却采取了与以往格局更迭完全不同的方式,即在和平的情况下,通过一方的剧变而实现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苏联自己衰败解体;二是美国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三是多种力量中心的崛起和大国争霸方式的改变。

第三章  冷战框架下的热战

一、朝鲜战争(1950.6.24-1953.7.27)

1950 年6月25日至1953 年7月27日,朝鲜与韩国和美国之间爆发的战争。        

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成立。朝鲜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协定所确定的军事分界线即三八线后成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朝鲜战争对东北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㈠背景

1.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区受降,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

2.南北朝鲜两个政权的对立

3.冷战思想的影响,美国插手朝鲜内战。

㈡经过

1.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①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政权;

②意识形态: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朝同属社会主义阵营。

2.过程:

中国援朝:

签署停战协定:

3.结果: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形成朝鲜南北分裂的局面

4.意义:

“朝鲜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朝鲜战场是局部性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周恩来外交文选》

⑴改变了地缘政治地图,形成了东北亚的冷战结构,这种结构一直延续至今。

⑵通过战争美国对其盟国以及联合国的驾驭能力得到了检验。

⑶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⑷战争给美国的战略与政策带来了新的冲击,美国走上了冷战军事化的道路。

二、印支战争与1954年日内瓦会议(1945.9-1954.7)

1.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时间: 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

参与国:印支三国VS法国

热战:奠边府战役(1954.5)越南人民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从1954年3月19日~5月7日,共歼法军 1.6万余人,击落、击毁法军飞机62架。法军卡斯特里准将及其全部参谋人员被俘。战役加快了战争进程,对于签订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有重要意义。

结果:日内瓦会议与《日内瓦协议》。法殖民统治结束

2.日内瓦会议。

时间:1954年 4月26日~7月21日

议题: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结果:朝鲜问题未果。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与《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其内政。会议缓和印支与亚洲的紧张局势

3.印度支那战争(第二次)又称越南战争、抗美救国战争(越南)(1955--1975)

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vs.美国和越南共和国

三、巴以分治与第一次中东战争(1947.11.29)、(1948.5-1949)

1.中东战争

⑴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公元前12至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并建国。

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19世纪末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1922年英国在巴勒斯坦建立委任统治,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加剧,形成巴问题。

二战后委任统治结束。在美国支持下以色列建国,阿以围绕巴问题矛盾骤然升级。

⑵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

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②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③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④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⑤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矛盾

3.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①犹太人回归。二战后犹太人大量涌入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的英国竭力阻止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②犹太人恐怖与英国反恐。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恐怖组织,进行恐怖活动,反对英国的委任统治。③美国如日中天、英国无力回天。大战后,美国推行利用阿犹矛盾、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势力、排挤英国的政策,进一步卷入巴勒斯坦和中东事务。

④分治方案与犹太人建国。英美的“分省自治计划”失败后,英政府便于1947年2月宣布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二战后,在美、英、苏等大国策划下,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6%划归拟议中的犹太人国家,而犹太人仅占巴勒斯坦总人口的1/3弱,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拒绝接受。犹太人随即建国。

1948年5月16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在联合国的干预下,1949年以方分别与同埃、黎、外约旦和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以色列占领了“分治”决议划归它额外领土,并导致了大量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4.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这一场战争中以色列倾全国之空军部队,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机场进行攻击。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400多架飞机被摧毁,有超过40多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6月11日战争结束,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城区和戈兰高地,共6.57万多平方公里。第三次以阿战争只用了六天就结束,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战次

又称

起因(以色列视角)

参战国

结果

第一次

巴勒斯坦战争

生存

埃等国vs.

以胜

第二次

苏伊士运河战争

出海口

埃及vs.英法以

埃及胜利

第三次

六日战争

安全

埃叙vs.以

以占埃叙领土

第四次

十月战争

阿拉伯复仇

埃叙vs.以

埃叙夺回部分土地

第五次

黎巴嫩战争

打击巴解总部

巴解黎叙vs.以

以胜

连年战争的后果: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5.中东和平之路的艰难性:⑴耶路撒冷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由于历史的和宗教的原因,缺乏信任和沟通;⑵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⑶大国插手中东事务;⑷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⑸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的兴风作浪。

6.中东问题路在何方

⑴只有通过政治途径,用和平方式才能解决。

⑵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掌握在巴以手中。

⑶外界调节是需要的,但要全面公正合理,国际社会要共同努力。

⑷认识到中东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第四章 西欧一体化进程

在欧洲纷争不断、四分五裂的历史上,统一是许多欧洲人的梦想。丘吉尔曾提出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设想;戴高乐也曾期盼建立统一的大欧洲联邦 。

一、欧共体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经济。欧洲国家只有联合起来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振兴经济,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㈠舒曼计划提出后得到欧洲六国积极响应。1951年4月,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签署《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㈡1957年3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欧洲六国签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即罗马条约。罗马条约的特征:规定了有关吸收新成员扩大共同体的条文,却没有规定条约实施期限和成员国退出条约的程序;按规定设置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转程序,已明显超出一般经济活动的需要,为日后的政治合作做好了准备。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

㈢成员国的不同打算。西德: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

法国:经济发展、重振大国地位,确立在西欧的领导权。

意大利:通过共同体基金获得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以保障开发意大利经济落后地区,通过人员流动减轻失业压力。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1947年订立了关税同盟。

㈣苏、美、英三国对欧共同体成立的态度

苏联:反对和敌视。美国:重视和欢迎。英国:冷淡

英国态度冷淡的原因分析。

①英国是欧洲国家中最独特的一员。英吉利海峡把英国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使得英国在根本利益上不同于欧洲大陆国家,英国的对欧政策就是防止欧洲出现霸权,因此英国反对欧洲统一。英国为了保障自己不受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欧洲的威胁,强化了防止欧洲出现排英结盟或排英霸权的政策。英国一直推行的欧洲均势政策,因此反对欧洲结盟。

②英国的海外利益牵扯较多,二战后大英帝国的崩溃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也决定了英国20世纪50年代在一体化问题上犹豫不决。

③英国在长期独自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经济运行链条、金融体制、政策以及习惯都是独特的。这中间既包括着英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利益,也存在这难以放弃和欧洲大陆协调的问题。

④当时进行欧洲一体化的都是在战争中变得贫穷的国家,英国不愿意与这些穷国绑在一起。

⑤在英国,议会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国家的绝对权力机构,把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议会权力——英国的绝对权威——应以某种形式交给一个一个超国家机构,是英国难以接受的。

⑥英国的欧洲一体化主张是国家联盟主义的,各主权国家进行联合;而欧洲共同体是完全超国家主义的,主张建立一个欧洲联盟,把部分主权让渡给联邦。

1960年1月4日,英、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签署《斯德哥尔摩条约》,决定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㈤1965年4月,西欧6 国签订建立欧洲共同体条约。1967年1月1日,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二、欧共体的扩大

1.1972年1月18日,欧洲共同体六国同英国、爱尔兰、丹麦、挪威达成协议,同意这四国自1973年1月1日起正式加入“共同市场”。1973年1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麦如期加入共同体。
2.英国与欧共体。

⑴英国加入共同体的原因:英国经济不能与共同体竞争;英国对共同市场的依赖;增强英国在欧洲的影响。

⑵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过程:

1961年8月2日,麦克米伦政府正式申请加入共同体。

但是,六国同英国的谈判却异常艰难,除了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歧外,最根本的原因是戴高乐对英国加入欧共体持反对态度。直到1969年4月,事情才有了转机。法国继任总统蓬皮杜同意英国加入欧共体。1973年1月1日,英国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成为欧共体的成员国。

3.西欧联合下的经济繁荣。

进入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与日本、美国构成了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三、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主义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戴高乐提出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对外政策。戴高乐主义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戴高乐提出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对外政策。戴高乐主义主要内容有: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谋求法国的平等地位;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谋求东西方的普遍缓和。争取实现其“欧洲人的欧洲”的目标,为促进欧洲联合奠定基础。戴高乐主义实质是民族主义,其核心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㈠戴高乐主义的内容:

1.建立独立核防务。

1960年2月,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了多边核力量计划,目的是要求法国放弃独立核力量,遭到了戴高乐政府的坚决拒绝。

1966年3月,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67年3月,驻法美军撤出法国。

2.实现法德和解。1963年1月22日,法国、联邦德国在巴黎的爱丽舍宫签订了《法(西)德合作条约》。法德合作成为戴高乐西欧联合的基础。

3.缓和法苏关。。

1960年3月23日-4月3日,赫鲁晓夫在戴高乐的邀请下访问法国,双方由此建立起高层接触。 1966年6月20-30日,戴高乐访问苏联。双方发表《法苏宣言》,签署多项合作协议,还决定建立“热线”。

4.法中建交(1964年1月27日)
㈡意义

1.鼓舞和激励了西欧的独立和离心倾向。

2.使美国在欧洲垄断式的霸权受到挑战。

3.推动了东西欧的缓和进程并以此提高了法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㈢总结

戴高乐主义在战后初期无异于特立独行,连美国白宫发言人也不得不哀叹戴高乐是“对准联盟的心脏刺了一刀”,而法国的大国地位也借此重新树立。在回忆录中,戴高乐自豪地写道:“对外国舆论来说,我国突然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主角。人们再也不把它当作一个跑龙套的了。” 戴高乐逝世后,法国有了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四任总统,这些总统不论来自左翼或是右翼,无一不忠实地执行戴高乐在任时制订的对美强硬政策。

四、新东方政策

“新东方政策”是1969年10月勃兰特政府上台后,联邦德国推行的一条旨在缓和与苏联和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同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新东方政策对70年代东西方缓和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联邦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哈尔斯坦主义:是战后德国阿登纳政府针对民主德国的一项政策。

该政策的基本点认为,联邦德国在国际法上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西德、东德分别加入北约、华约后,联邦德国正式发表声明,凡是同联邦德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苏联除外﹚,如果与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联邦德国认为这是一种不友好的行动,并与之中断外交关系。据此,联邦德国在1956年、1963年先后中断了与南斯拉夫、古巴的外交关系。到60年代末,这种紧随西方的强硬政策越来越使联邦德国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孤立:⑴苏美关系、东西方关系出现缓和;⑵到1963年已有13个国家与东德建立了外交关系。参见P141

第五章 冷战后的美俄关系

第一节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俄罗斯政治经济转轨中的困难

1.政局动荡。1998年俄罗斯政治危机不断,一年内四易总理

2.经济滑坡。

3.地方离心倾向加剧。地方分离、民族主义势力膨胀

4.严重的社会问题。“休克疗法”,使通货膨胀肆虐,民众的实际收入大幅度减少,抗议示威活动不断。

1999年俄罗斯工人生活状况与上年相比

二、俄罗斯外交的转变

㈠“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92—1993)

表现:1.与西方国家建立各种伙伴关系。2.按西方的价值观与意愿处理与他国关系。

3.在核裁军上,采取与美国合作、迁就西方的方针.

4.在制度转轨和经济发展上,向西方学习,请求西方援助。

危害:1.国际地位严重下降。2.安全环境明显恶化。3.国内局势不稳。

㈡双头鹰外交(1993—1994

1992年7月14日,叶利钦称,东西方都应该是“俄罗斯外交的重点”,俄罗斯的外交“需要从面向西方转为面向东方”。

㈢全方位外交(1995—1999

1.目标:恢复大国地位,确保势力范围,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争当多极世界中独立的一极。

2.特点:以西方为重点,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战略虽未改变,但更加突出“借东制西”。

3.战略重点:发展同独联体各国关系。

“独联体国家是俄国在经济和对外政策方面优先考虑的对象。俄国同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比一般的睦邻关系更密切,是一种血缘关系。”——叶利钦

1996年3月29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四国签署了加深经济和人文领域一体化条约。                                                

4.战略优先:发展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系。

5.与此同时:积极加强与亚太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叶利钦东方外交的重点:中俄外交。

1996年4月,两国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㈣普京以后的大国外交实践(2000—

全方位:1.继续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关。2001年1月,俄白联盟国家条约正式生效。

2.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俄罗斯和欧盟各国首脑会议。

3.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政策

一、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战略

㈠“参与和扩展战略”

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失去了主要对手,经过几年的酝酿修改,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坚持美国的“领导地位”,维护和欧盟与日本的伙伴关系,建立和中国、俄罗斯的“建设性关系”,促进国际经济、安全合作,解决美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民主”、“人权”。

㈡参与与扩展战略的实施

*北约

1.实行北约东扩。⑴1999年4月,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正式加入北约,北约集团扩大为19个国家。2004年3月,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7国正式加入北约,北约集团扩大为26个国家。

⑵北约东扩原因分析:冷战终结后,美国力主北约东扩以取得欧洲主导权,西欧想利用北约东扩促进欧盟东扩;美欧都想把东欧纳入西方政治版图,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东欧国家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加入北约。

⑶影响:改变了欧洲地区政治军事版图;构成欧洲和世界安全重大隐患;促使俄罗斯对美、欧战略调整。

2.出台北约新战略。在美国主导下,1999年4月,北约首脑通过了21世纪新战略概念文件。将过去“维护成员国安全”改为“维护全球人权、民主”;声称“不仅要保证成员国的防务安全”,还要在防区外采取军事行动;并且“无须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⑴北约新战略出台背景:两极格局解体后,北约失去了昔日对手;欧盟谋求独立防务的趋向增强。美国需要以北约作为推行全球战略和控制欧洲的工具,主导了北约新战略的制订。

 


修改前

修改后

职能

集体防御

维护人权民主

范围

成员国范围

扩大到成员国之外

权限

联合国授权

无须授权

决策

一致同意

自愿结合

⑵特点:

 

 

 

 

 

⑶北约新战略的演练场。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空袭南斯拉夫联盟的行动。这是北约成立五十年来第一次未经联合国授权的行动,也是北约首次在成员国之外采取的进攻性作战行动。

综上可见,美国既主导了北约东扩,也操纵了北约新战略的制定和“联盟力量”  行动;从而确立了以美国和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新格局。

*美日军事同盟不断增强

1.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1997)

九十年代后,美国加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1996年4月克林顿访问日本,与日本首脑发表了《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997年9月,美日签署新《防卫合作指针》,其同盟关系进一步加强。

⑴美国发展与日本关系的目的:第一,阻止日本的离心倾向。第二,为推行霸权主义全球战略奠定基础。

2.美日合作研发东北亚地区导弹防御系统(TMD)

二、小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
㈠更加重视美国本土安全。

2002年11月25日,布什签署了参众两院通过的关于成立“国土安全部”的《国土安全法》。这是自1947年杜鲁门政府把陆军部和海军部合并成立国防部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最重大的一次调整,也是自1977年成立能源部以来又产生的一个联邦新部门。

㈡推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

2002年9月20日,布什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把“先发制人”战略作为美国在21世纪的三大战略之一(其他两项是遏制和威慑)。布什宣称:“针对恐怖主义的新威胁需要新思维。以大规模报复为中心内容的威慑与遏制理论对于滥杀无辜的恐怖分子和失去理性的无赖国家领导人不起作用。”“对付恐怖威胁的最好防御是进攻。美国在必要时将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行动,在恐怖威胁抵达美国边境之前发现并予以摧毁”。

㈢打着反恐的旗号,加紧对世界重要战略地区的控制。

1.通过阿富汗战争,美国实现了在中亚的驻军,这有利于美国在中亚的争夺。

英国战略学家麦金德的“世界岛”论。他认为,在世界各大洲中,欧亚大陆被喻称“世界岛”,而中亚是其“心脏地带”。谁能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从而谁就能控制世界。关于中亚所指的范围,学者历来都有不同看法。狭义的中亚指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广义的中亚还包括阿富汗、印度、中国、巴基斯坦、伊朗、蒙古等国的部分地区。

2.发动伊拉克战争,进一步掌握对中东的控制权

单边主义:把美国的利益放在国际共同体之上,用一国自身的力量解决国际问题。与此相对的是多边主义,既追求自己的利益,又尊重别国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时采用国家间合作的方式。表现: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

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横行的原因:一是冷战后国际力量的严重失衡。

二是从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的政治风向总体上向右偏移,新保守主义盛行。

㈣在全球推广民主。即通过进攻性的外交、军事、经济等手段,向全球推广“民主”、“自由”,以此来保卫、促进美国的利益。这被称为“新布什主义”。2006年3月发表的美国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更明确地表明美国有两大目标,即结束暴政促进民主

㈤追求绝对的军事安全

表现:⑴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⑵大幅度的增加军费开支。

三、奥巴马治下的美国外交

阅读:《奥巴马治下的美国外交政策 》

http://gqtzx.nefu.edu.cn/ldjt/huigu/3.htm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文章颇具参考:奥巴马的中国政策

http://www.sinovision.net/index.php?module=news&act=details&news_id=84571

第三节 冷战后的美俄关系

一、蜜月期(1992—1993)

二、转折期(1994—1995)

三、冷淡期(1996—1999)

四、9.11以后美俄关系的新变化(2001——)



亲爱的各位网友,感谢您的关注。为了加强与关注者之间的互动联系以及线下活动联系,请添加微信号1264273178(请备注个人姓名和单位以便通过审核)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ID:sinozhuge






长按二维码关注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黄日涵副教授领衔的“一带一路”与海外利益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一带一路”研究、海外投资风险、华侨华人、海外公民安全、海外军事存在、地区动荡与证券市场、反恐研究、海外重大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一带一路”反腐机制研究。本团队欢迎关于“一带一路”与海外风险课题合作,请用单位抬头纸加盖公章,打印合作需求,发送到邮箱sinozhuge@126.com

编辑:张添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