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把事做绝,昔日盟友不顾交情反目成仇?

21ic电子网 2023-12-08


近日,针对ARM之前的诉状,高通公司向联邦法院进行了反诉,双方相互指责对方破坏规则。高通公司一直是ARM最大的客户之一,如今这两家全球头部半导体企业却不顾交情反目成仇,引起普遍关注。




ARM起诉高通


双方冲突的起因在于Nuvia公司的芯片设计授权。


去年的时候,高通公司14亿美元收购了前任苹果芯片架构师创立的公司Nuvia,准备开启定制更强的芯片,这也是高通公司CEO Cristiano·Amo长期战略规划的一部分。


高通公司期望未来可以在PC以及服务器芯片市场得到更多的份额,但是ARM却一纸诉状将高通公司告上法庭。



根据ARM在美国联邦法院提起的诉讼,Nuvia公司使用ARM许可证设计芯片,主要设计基于ARM技术的定制芯片,ARM表示该许可除非得到自己的允许,否则不得转让给高通。


ARM在起诉的声明中表示,收购了Nuvia之后的高通公司试图在未经ARM同意的情况下转让Nuvia许可,这是违反ARM许可协议下的标准限制,Nuvia的许可已于2022年3月终止。在这一步前,ARM都做出了多次真诚的努力来寻求解决方案。



ARM要求高通销毁根据Nuvia与ARM许可协议而开发的设计。ARM表示数月的谈判均未能达成一致,高通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Nuvia的定制CPU设计植入自家芯片生产线。


高通公司多年前停止设计自己的定制计算核心后,一直依赖ARM的授权计算核心,而Nuvia的很多核心使用了ARM的底层架构,可以更深度的进行定制设计。


显然,对于高通来说,未来使用更多的定制核心设计可以直接降低ARM许可成本,而且也更容易转向其他非ARM的先进架构。


大多数客户通过技术许可协议(TLA)使用ARM的现成内核,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架构许可协议(ALA)开发的定制内核。


ARM的很多重要客户,比如苹果公司、英伟达等都拥有ALA定制架构的许可权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RM未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ALA的许可使用费率通常较低,而TLA的使用费率比较高,因为前者可以被使用者投入大量资金来开发自己的CPU,而后者里面却包含ARM开发完整CPU的工作和方案。


高通公司可以使用这些定制核心在未来的产品规划中加入更多自己的定制CPU,因为高通觉得自己会做出比ARM性能更好的内核,在定制CPU时基于ALA,因此会支付给ARM更低的许可使用费而不是现在基于TLA下的高昂使用费。


对此,高通公司的律师认为,ARM就是想通过这起毫无根据的诉讼作为杠杆,强迫高通公司对双方长期以来一直在执行的现有许可协议进行重新谈判,从而获取更大的许可收益。




高通反诉ARM


高通公司在诉讼中提交的文件表示,它是ARM想要大幅改变其商业模式的“炮灰”。


一直以来的商业模式是:ARM将其架构设计许可以及相关的IP授权给像高通公司和英伟达这样的芯片制造商,然后由这些芯片制造商来生产出芯片卖给使用芯片的服务器/计算机设备等这样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公司(OEM)。


但是现在这样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公司(OEM)必须直接从ARM处获得许可,打破了之前的商业模式。



高通在最新的反诉中表示,ARM在2024年之后将不再根据技术许可协议 (TLA) 向高通和其他芯片公司授权其CPU设计许可,只会向广泛的设备制造商授权。


意味着芯片制造商将无法提供基于ARM的Soc以及其他芯片,包括GPU、NPU以及ISP。


显然ARM正在将其他IP与CPU IP捆绑在一个模块中,这也导致三星、AMD的GPU许可协议,以及联发科、Imagination GPU的许可协议将在两年后失效,而且这些公司都不能使用其内部ISP/NPU,尽管会远优于ARM



如果高通的反诉文件表述属实的话,三星、联发科等ARM客户应该都会迅速转移到RISC-V阵地,而且难免让其客户觉得ARM不是很厚道。


苹果和博通公司有非常完善的许可条款,而英伟达虽然之前收购ARM失败,但是协议也赋予了其20年的ARM许可权限,因此对它们影响不大


高通对此表示,ARM正在向市场明确地展现自己的鲁莽和投机倒把,并通过错误地告诉高通的长期OEM客户如果不接受ARM的许可将无法获得高通的芯片这样的话来威胁高通客户。




写在最后


ARM昨天最新回复表示,高通充满了不确定因素。ARM旨在保护ARM的生态系统和合作伙伴,高通违反了Nuvia许可协议的条款,ARM正在寻求强制执行高通公司销毁和使用源自ARM技术的Nuvia设计的义务。


行业的分析师则认为,ARM开始的起诉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钱,也可能和之前高通公司和监管机构合作阻止英伟达400亿美元对ARM的收购有关,这或许让软银和ARM对高通公司怀恨在心。



大家是支持ARM还是高通公司呢?评论区交流哦~温馨提示:

因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规则改变,很多读者反馈没有及时看到更新的文章。根据最新规则,建议多点击“推荐阅读、分享、收藏”等,成为常读用户。


推荐阅读


添加管理员微信

你和大牛工程师之间到底差了啥?加入技术交流群,与高手面对面

请点下【在看】给小编加鸡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