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云南砚山:让十九大精神在壮乡苗岭落地生根

2018-01-11 王冰 周桂毓 中国产经新闻

摘要:“乡亲们,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借这个机会,我就用我们壮家的话来讲一讲党的十九大与我们农村有关的政策、与我们农民有关的变化、与我们壮族有关的知识。”


本报记者 王冰 通讯员 周桂毓报道


“乡亲们,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借这个机会,我就用我们壮家的话来讲一讲党的十九大与我们农村有关的政策、与我们农民有关的变化、与我们壮族有关的知识。”沈鹏的开场白,一下子调动了村民们的兴致。90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身着节日盛装,围坐在一起,时而低头思考,时而拍手称赞,时而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

沈鹏是云南省砚山县委宣讲团的一名成员。这一天,他来到八嘎乡六主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他首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用民族语言宣讲的重要性。“今天来这里听讲的村民都是壮族同胞,如果不用本民族的语言宣讲,他们一般都听不懂。根据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语言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和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口语化,让大家听得懂、易理解,妇孺皆知。”

当沈鹏讲到“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村民们纷纷表示,他们的手工刺绣和每天劳作时哼唱的山歌,都是壮家人的宝贵文化和精神粮食,今后一定要好好发扬和传承。

在干河上迷村,彝族同胞们听说县上的宣讲老师要来村里,便把原本外出的计划取消,早早地来到活动室,翘首以待宣讲老师的到来。

短暂寒暄后,县委宣讲团成员赵键开始用彝语宣讲十九大精神。两个多小时的宣讲,在场群众无不专心致志、精神集中。“赵老师,你用咱们彝家话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听着亲切,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好前景!”、“赵老师很详细地为我们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我们都听懂了,听进去了!”通过认真聆听宣讲,村民们对今后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按照十九大精神要求自己,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发展合力。

在稼依镇新寨村委会拉白村,县委宣讲团成员王艳充分利用自己壮家儿女的身份,就村民们最关心的医疗、就业、教育、社会保障、脱贫致富等问题,用壮族土支系语言,把理论“翻译”成通俗形象的群众语言,采取现场讲解、交流、互动问答等形式,生动地阐释十九大精神。

一场场民族语言宣讲报告,是一堂堂生动的党课,也是一次次精神的“及时雨”。在壮乡苗岭,在彝寨瑶村,在农家庭院,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宣讲员的身影。他们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通过聊天闲谈的方式,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讲清楚、讲明白。

素有“中国三七之乡”美誉的砚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世居着汉、壮、苗、彝、回等1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3%,有天主教堂1个,清真寺21所,信教群众1.2万人,是云南省63个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

“根连根,心连心,三七之乡是我家;壮苗彝,回汉瑶,十一兄弟骨肉情;手拉手,肩并肩,砚山盛开民族花;你帮我,我帮你,同心共筑中国梦……”党的十九大以来,砚山县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重要载体,全县各族群众精诚团结、文化融合、关系和谐,共同谱写“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关系动人旋律。

用民族干部宣讲,用民族语言阐释,用民族文字“翻译”,用民族节庆展示,用民族文化体现,砚山县采取的这种行之有效、通俗易懂的宣讲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进村村寨寨,送进少数民族群众心里,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壮乡苗岭彝寨瑶村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截至目前,砚山县委宣讲团成员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共115场次,接受宣传群众达8000余人。寒冬时节,团结奋进的暖流在七乡大地汇聚、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正如火如荼。
















中国产经新闻

新增长时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订阅:cien_offical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投稿:cien2015@163.com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