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财经观察|多地发文围捕“灰犀牛” 地方债严控信号凸显

2018-01-12 张毅 中国产经新闻

摘要:“2018年要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


本报记者 张毅报道


“2018年要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日前,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对于今年工作的重点作出上述指示。

响应会议精神,近期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关于地方债的监管文件,数起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案例也被曝光和问责,严控地方债风险的信号不断被加强。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地方债管理框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是,地方债目前仍是我国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之一。因此,去年包括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等在内的中央会议都不约而同地对“地方债”予以了强调。地方债关乎国家长治久安,那么今年我们该如何打好地方债风险化解的攻坚战呢?

严控信号明显

从去年年底开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来看,今年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不会变。业内人士预计,地方债在今年的财政工作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开前门”,扩大地方专项债发行还将适度保持力度;另一方面,严控地方债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堵住后门”也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多地在对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时,都释放出了严控地方债风险的信号。

例如:重庆市强调“坚决防止靠过度举债保增长的做法,决不能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江苏省明确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控,对于新上项目要从严把关,超过政府债务限额的项目一律不批、超出债务率合理范围的企业债一律不报、资金配套不到位的项目一律不开工。吉林、江西等地也提出要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监督,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不仅如此,浙江、重庆、陕西、广东、天津等多地还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了地方债的规范文件,明确了省政府对全省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负总责,划定了化解债务风险的时间表。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与化解的意见》中明确,要严格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地区化债计划管理,督促落实化解债务风险举措,确保2020年前将债务率降低到警戒线以内;对不能按期完成化债目标任务的市、县(市、区)政府,严格责任追究,并扣减相应的财政资金。

近年来,国家对于地方债风险问题高度重视,财政部通过规范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行为,严禁各种形式变相举债,初步实现了对地方政府主要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监管政策全覆盖,实行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督,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等,来加强地方债管理。“但是个别地方政府继续通过政府融资平台、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经济系主任文雁兵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譬如:去年年底,财政部就通报了江苏、贵州两省对部分县市违法违规举借地方债的整改处分情况,江苏对57位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开除、行政撤职、行政降级等处分,贵州也对多名人员给予不同处分。

关乎财政与金融稳定

追溯起来,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地方债规模就开始进入加速膨胀状态,违规举债、过度举债情况时有发生。为防控财政风险,我国从2007年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地方政府规范举债机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改革提速增效,地方政府规范举债制度建设也成为了改革重点。

“在经过债务置换和去杠杆政策实施后,地方债持续扩张的情况有所缓解,总体债务风险可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评价称,但目前仍处于存量债务的消化阶段。当前,地方债的主要问题就是“正门”没打开,“偏门”太多,难以准确摸清楚地方债的真实规模。监管机构要摸查清楚地方债风险的来源,坚决开“正门”堵“偏门”,引导地方债务有序发展。

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的形式不断翻新,常见行为包括变相担保举债、政府购买工程、承诺PPP项目固定收益、对PPP项目保底回购、明股实债等。这些现象的蔓延,将危及当期和远期的财政与金融稳定。

也因此,受访专家多向记者表示,地方债的清理和整顿到了关键时间,严控地方债风险有助于我国中央政府合理把控财政风险,为各地区的适度发展、合理发展提供完整、切实的建议,是我国经济再次走向高速发展的重要前置条件,也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重要环节。

更大力度监管呼之欲出

其实,去年7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曾明确表示,地方债是我国目前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发生。那么,今年我们该如何打好地方债风险化解的攻坚战呢?

文雁兵认为,对于存量债务,要严格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地区化债计划管理,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中低风险地区债务风险管控财政奖惩问责机制,确保债务资金在合理区间内运行,集中开展地方政府融资担保清理整改,有序降低债务率和债务规模。

对于或有债务,要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加快推进实体类融资平台公司转型,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行为;另一方面,要健全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同时,要创新和探索地方债务风险控制和化解新模式,例如债务证券化和债权质押融资等。

文雁兵补充称,还可以通过个人投资者“入市”和市场机制来应对地方债风险。譬如:去年7月,上交所已经成功试点个人投资者通过网上、网下分销的方式参与认购地方债,首批试点债券为浙江和内蒙古地方债。作为地方债的主要发行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都处于垄断地位,债券的投资者主要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但随着个人投资者的“入市”,债券市场垄断模式被打破的同时,地方债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也将得以改善。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首先要摸清地方债务产生的根源,堵住地方大规模举债的冲动。”刘向东分析认为,政府应通过“授人以渔”,让地方有强健的财政基础,然后强化财政纪律,正本清源;其次,可以采取债转股等市场化办法合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有效规范地方债务风险重要性,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韧性和财政可持续性,避免酿造局部危机和系统性风险;与此同时,隐性债务风险将会危及地方社会稳定,动摇执政根基,因此今年需要更加重视并遏制蔓延。

除此之外,近期国家审计署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也披露了财政部2018年地方债管理思路,其中包括满足地方合理融资需求,适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规范运用PPP、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同时还将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推进整改违法违规举债工作,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告也被业内解读为,整顿地方债的风暴即将来临。据记者了解,目前关于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若干举措正在酝酿中,预计近期地方债将迎来更大力度的监管新政。

















中国产经新闻

新增长时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订阅:cien_offical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投稿:cien2015@163.com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