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F18李常健:谨慎思考果断行动,简单却最有效的制胜之道


本期分享学生李常健同学是上海高金金融学院(简称"高金"、"SAIF")金融硕士项目(简称"MF")2018级学生。同时,他进入SAIF MF后,通过SAIF MF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简称“哥大”)的双录取,目前正在纽约修读哥大金融工程硕士,并已拿到Morgan Stanley Summer Intern Offer。


成为SAIF MFer

我的选择与收获


因为本科学习的是五年制的城市规划,我的本科生涯比大家要漫长一点。我第一次有了跨专业往金融硕士方向保研的想法,应该是我本科第三年的时候。当时向身边经济、金融方向的同学了解了一下国内金融硕士保研的就业去向与发展,第一次对这个领域有了一些粗浅的认知。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在同学的推荐下第一次了解高金的金融硕士项目,高金毕业生的强悍就业表现让我印象很深刻。


经过一年左右的调研和考虑,我就基本明确了要在国内保研金融硕士的想法,而高金就是我的主要目标。选择高金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我对量化金融比较感兴趣,而高金正是国内几个比较优质的金融硕士项目中对量化和技术最为重视的之一;第二,高金一贯以来融洽的同学关系非常吸引我;第三,高金地处上海,而上海这座城市对我有着格外强烈的吸引力。


现在,经过在高金接近两年的学习生活,我认为高金带给我的感觉和收获超出了我的预期的。


首先,在教学方面高金一直保持国际领先水准,并且根据前沿市场情况不断探索、积极创新。SAIF MF不仅能在传统金融领域给予大家充足、全面的知识,同时在一些更加专业化、技术化的前沿领域也提供了优质且丰富的学习机会,可以说为学生极大地拓宽了就业和发展方向。


我个人觉得对我帮助最大、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徐叶晓老师的金融计量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etrics)。徐叶晓老师在短短30余个课时内,以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为线索,将该理论的大部分内容都串联了起来,并且分别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了矩阵计算形式的详细推导,讲授、条理、逻辑都十分清晰。当我去年准备量化实习的面试时,我经常翻看这门课的笔记和课件。可以说,这门课彻底重塑了我有关线性回归方面的知识框架。无论是在实际的研究应用还是求职面试准备中,这门课为我带来的帮助都至关重要。


其次,高金十余年来的耕耘逐渐开始收获,校友之间教学相长、互帮互助的强大社交网络对于尚未踏入职场的学生来说可谓是不可多得的良机。另外,在这里我也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虽然相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但这份真挚的友谊却是令我们格外珍视的,足以延绵一生。


高金和哥大

有相似也有不同


非常幸运通过SAIF MF申请到了高金和哥大的双录取,我现在在哥大的金融工程项目也学习了一段时间了,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个人感受。


首先二者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是同领域内领先的项目,有着前沿优质的课程系统、在学界和业界都有不俗的口碑。另外,高金和哥大的课业内容都比较丰富,学习上有一定地挑战性,需要扎实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不同点方面,首先高金的课程选择相对比较多,作业量学期间比较均匀。而哥大的课程选择少一些,课时数比较少,但课下需要自己完成的作业往往很多。另外,我在哥大修读的是金融工程项目,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与高金的课程设置有很大区别。高金的课程综合性要强很多,而哥大的课程比较偏技术而不那么重视金融基础。


最后,高金课程学习中完成project有许多小组合作的团队工作,这也是传统金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哥大的课程由于更加偏向数学和编程,因此往往都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


综合来说我觉得高金和哥大两个学位的学习经历都很好地提升了我的国际化竞争力。高金的全英文授课和哥大的进修过程使我能够适应纯英文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以英语输入专业知识也使我能够更轻松地应对面试中的专业词汇和表达。另外,高金虽然位于国内,但是学生组成非常国际化。这使得我能在硕士生涯结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们在语言和跨文化交流方面都为我提供了许多的帮助和指导,这也非常有利于我未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工作中进行交流与合作。


学习之余兼顾实习

这些是我的秘诀


在国内期间,我总共做过三份实习,分别是在一家Fintech的初创公司的研究员实习、一家顶级国内券商的TMT行业研究员实习,以及一家公募基金的量化研究员实习。今年暑假我将在纽约的Morgan Stanley实习。


结合当时我找实习、参加面试以及自己实习实践的经历,这整个过程我有以下几点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一,认真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量化金融,面试中的技术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技术方面不过关,那么交流、应变等“软技能”只能是一种陪衬。


第二,培养自信的交流能力。虽然说每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但作为大多数人了解你的唯一渠道,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自信的肢体动作、表情、语调和专业、严谨而和善的语言,是体现一个人交流能力的重要部分。交流能力对传统金融行业而言尤为重要。


第三,积极关注各种信息,争取不因消息闭塞而错过机会。如果因为错过申请截止日期而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而失去机会,那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


第四,真诚地与同学交流,合作共赢。有一些同学在准备面试的时候对别人非常提防,十分谨慎,很少与他人交流信息,或一味地从他人处攫取信息而不知给予。殊不知,这样的效率其实是很低的。几个同学合作,一方面能同步拓展大家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也能在面试的准备方面互帮互助,能够极大地提升准备效果。


第五,适当维护自身的人际关系,学会利用校友资源,这一点SAIF MF给了我们很好的平台。不过这交际也需要一个适当的“度”,一旦超过,反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甚至形成“金融行业不过是人际关系比拼”的错误想法,过犹不及。自己的真才实学才是最硬的本领,我想这在绝大多数行业都适用。


跨专业保研

用我的经验为你护航


跨专业这件事,我想我的确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我本科时其实是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第二年的时候选择转系到了城市规划专业,而转行金融领域则是我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做出的一个重要决定。


我的本科专业看起来和金融没有太多关联性,无法为我的未来工作或研究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帮助。但实际上,我认为本科阶段的教育,除了学习一定专业知识以外,更多地还是培养思考的逻辑,锻炼学习的能力,以及拓展看待问题的视野。


经过在高金的学习,我认为像我一样非金融背景的同学完全可以建立非常牢固和系统性的金融专业基础。因此,我不认为复合背景有任何劣势,反而跨专业的经历丰富了我的内涵加强了我的综合能力,也对我的生活和人生哲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对于转专业保研的同学而言,如果在比较早期的阶段,我会建议辅修一个双学位帮助你打好基础、增加竞争力同时更加了解金融这个领域是否适合你。我在本科的时候对金融研究和业界大部分的了解都是来自于修读的经济学双学位。另外,作为一个两次改变专业的过来人,我想给还在纠结迷茫的学弟学妹们以下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第一,考虑清楚究竟为什么要学金融。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金融行业高额的回报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除此以外,金融是否还有更多有吸引力的地方呢?如果对于金融领域没有任何兴趣,也没有任何好奇,那么仅凭物质方面的动力恐怕无法支持金融成为你需要从事一生的工作。


第二,当下定决心后,尽早行动。毕竟很多机会都仅有一次,做决定的果断与行动力都非常重要。


第三,坚决的行动力非常关键。若想达成自己的目标,妥善计划和认真完成缺一不可。全面思考,果断行动,只有真正去实践了才能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一味地多方了解、犹豫不决,并不是谨慎,而是浪费时间。


第四,要勇敢尝试,同时调整好心态,坦然面对各种情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求学和求职的过程很难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坎坷。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希望和信心。被拒绝、错失机会肯定让人感到害怕和灰心,但是如果开始就胆怯不敢向前,甚至主动放弃,那么以后再做出改变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要相信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尽力而为,找准定位,最后肯定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在高金学习了两年,无论对于同学、老师还是学院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回想2017年4月第一次参加SAIF MF的活动,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年。感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为我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我提供了与朋友们相识、相处的机会。希望学院越来越好,MF项目越来越好!


阅读更多SAIF学长学姐的精彩故事

MF16杨琦嵘:学习就是不断甩包袱的过程
MF16程若愚:从高金走向摩根士丹利
MF17焦点:绽放世界舞台,用努力与实力聚焦金融梦
MF17陈硕宇:于不疑处有疑,以理工男的严谨成就金融理想
MF17黄颖:向着朝阳奔跑的“偏执狂
MF17张山啸:“猛虎啸山林”我是女生张山啸!
MF18林汉:我的上海伦敦双城记 
MF18陈南:哈佛男孩的SAIF旅程充满惊喜
MF18刘浩然:从数学到金融,我的成长之路
MF19夏之函的平衡之道:独立、协作,张弛有度
MF19姚瑶:从数学到金融科技,一个非典型北大学子的探索之路

APPLY NOW!

SAIF MF为你提供1V1申请咨询



点“阅读原文”进入网申通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