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团:一季报的隐忧与流量生意的终结
结合2021年一季报可以看出,在新业务不断扩展之下,预计美团第二季度仍会出现巨额亏损。美团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外卖业务和酒店业务能获得更多利润,来填补新业务的“无底窟窿”。至于新业务何时能盈利?在短期内大概率是难盈利的。
不出意外,美团(股票代码:3690.HK)仍然没有扭亏为盈。
5月28日,美团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美团一季度营收370.2亿元人民币,高于市场预期的356.74亿元,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总营收379亿元减少2.4%。
按业务线拆分来看,由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美团的餐饮外卖业务与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业绩回升明显。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美团餐饮外卖业务收入205.75亿元,同比增长116.8%,净利润为11.15亿元;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65.84亿元,同比增长112.7%;净利润为27.48亿元,经营利润率由22%回升至41.7%。这样的财报表现,被很多媒体解读为“美团主营业务回暖”。
在此次财报中,美团再次强调了零售业务的战略重要性,在过去一季度中,零售(尤其是社区电商业务)继续成为最大投资领域,而美团在社区团购业务上付出的前期投资包括:加强仓配网络、扩大团长规模、丰富产品选择和提高质量管理能力等。
目前,美团优选已扩展至超过2600个市县,基本上完成了全国覆盖的目标。此前于2020年Q4财报会上,王兴也曾透露,2020年12月下半月美团优选的单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单/天。
然而,美团的最新财报最惹人关注的并非业务层面的变化,而是美团的亏损依然在快速增加。
财报显示,美团2021年第一季度净亏损达48.5亿元,远超市场预期亏损38.11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15.78亿元增加206.9%。即便是调整后的净亏损仍然高达38.92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2.1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在投资资金方面也出现较大程度的缩水。短期理财投资金额规模由 2020年底的440亿元,降至今年3月底的353亿元,缩水幅度接近百亿,说明美团现金流并不充裕。
这其实意味着“营收高,亏损更高”已经成了美团难以撕掉的标签。
1
新业务不停亏损
最新财报显示,美团在外卖和酒店旅游业务盈利的情况下录得48.5亿元的亏损,主要是因为新业务亏损急剧增长。第一季度,新业务亏损达80.4亿元,亏损同比增加489.9%。其中新零售净亏损为39亿元,和调整后的净亏损持平,此外未分配等项目产生了5.9亿元的亏损。
当前,美团的新业务铺得比较广,涉及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等多个业务,新业务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且短期内几乎看不到成效。
实际上,美团新业务的情况非常复杂,既有自营业务如美团单车、美团买菜和美团充电,也有第三方平台业务的美团优选、美团打车、美团闪购、美团快驴。
财报显示,美团的新业务第一季度营收99亿元,其中佣金收入18.28亿元,去年同期10.8亿元;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57亿元,去年同期5800万元;其它服务收入78.7亿元,去年同期30.7亿元。
此外,美团打车、美团闪购和美团快驴这三大第三方业务营收计入佣金收入,这一部分营收年同比增长69%。而美团单车、美团买菜、美团充电这三大自营业务营收计入其他服务收入,美团优选这个三方业务营收也计入了其它服务营收板块,这一板块净增48亿,同比增长156%。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没有公布社区团购业务的具体表现,只是在电话会中强调该业务“增长出色”,不过高盛分析师在提问中指出一季度该业务增长不如去年四季度表现强劲,美团管理层未正面回应,只强调了春节的季节性因素造成商家歇业,但是元宵节后恢复良好。
然而,在这样看似野蛮增长的背后,是亏损的激增。美团新业务去年一季度亏损14亿元,去年四季度亏损60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80亿元,亏损同比猛增471%。
关键是王兴正在大力扶持的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发展至今依然还谈不上是一个成熟的电商平台。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团优选的营收大约是去年四季度的两倍,意味着一季度的优选营收大约12亿元。按照一般电商平台营收大约是GMV的10%计算,可以粗略地推算出优选的GMV大约为120亿元。财报显示,美团在团购业务上的亏损大约是50-60亿元。
而美团优选的主要竞争对手——拼多多,其发力的“多多买菜”业务,一季度GMV大约108亿元,营收大约10.8亿元,亏损幅度在25-30亿元之间。
“这表明美团优选的GMV仅比多多买菜多出十几亿,但亏损却超过一倍。而这种数字放到电商平台发展过程中,完全可以认为这个电商平台的投入产出比不合适。”香港知名投行分析师李歆对「子弹财经」表示,他认为这样的数字意味着王兴有绝大多数的补贴都“扔到了空地上”,并没有产生应该有的效果。
“所以,美团的这个业务彻底引发了海外投行分析师的关注,因为大家普遍觉得如果这件事情执行下去,很有可能会拉低整个美团的发展期望值。”李歆进一步表示,而美团这一季报中展示出了新业务的整体表现,其实给投行传递了不太乐观的信息。
在李歆看来,新业务投入巨大,亏损一样巨大,美团把新业务视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在短期内亏损都将持续,甚至会越来越大。
2
佣金,还是佣金
总体看来,美团的最新财报带给投行最好的消息就是——美团核心的业务也就是外卖和酒店业务依然实现了盈利和营收的双增长。
截至2021年3月31日,美团平台活跃商家数和年度交易用户数分别增长至710万和5.7亿,这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商家和用户的增加直接带来了外卖的主要收益,餐饮外卖业务营收为206亿元,同比去年的95亿元实现了116.8%的大幅增长,实现了11.2亿元的利润,去年同期为亏损0.7亿元,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9亿元,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相比美团的外卖的营收体量,酒旅业务的营收占比相对较低,但却是美团利润的主要来源。一季度美团酒旅业务的营收为66亿元,同比增长112.7%,但环比去年四季度的71亿元却有所下降,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304%。
而根据财报提供数据,外卖用户量达到5.69亿,单用户年均消费次数上升到了30.5次,“这其实表明美团截止3月31日的12个月订单量达到了173.6亿单,较2020年四季度时环比增加了30.1亿单。”李歆认为,这表明美团已经成为外卖领域当之无愧的头部企业,订单量在急剧向美团聚集。
“实际上,美团外卖2018年全年也不过增加了37亿单,2019年是新增28亿单,2020年全年仅增加20亿单。”另一家香港投资基金分析部经理陈冉对「子弹财经」表示,这背后才是投行看好美团并加仓的重要原因。
但是有一组数据需要注意。通过财报数据可知,餐饮外卖业务相较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滑4.47%,到店酒旅业务环比下滑7.72%。其中,外卖业务在总收入将较去年四季度下降近5%的情况下,利润却比去年四季度增加了2.2亿元。
“由于外卖美团的收入就是对于商家收的佣金,总收入下降的时候利润却增长,这其中就表明美团实际上在第一季度是对外卖商家的佣金提升了比例的。”陈冉表示,他认为这可能有美团对年度营销任务调整的因素,更跟美团需要保证外卖业务发展稳定的需求有关。
“当然,现在美团的佣金有了一个大幅的调整,但这其中可能也蕴含着另外的一些风险与变化。”陈冉进一步表示,2021年第一季报显示美团外卖的利润率是5.4%,但有可能二季度这个比例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实际上,美团这次外卖收入的增长背后,已经因年初上涨佣金得罪了众多商家,甚至还出现商家集体抵制的现象。为了缓解和商家的矛盾,美团自五一假期之后对佣金进行了调整。
对比下面新旧佣金表可以发现,美团的新版佣金收费标准类似出租车的“阶梯收费”,即路程越远的商家需要支付的佣金越多,但商家不会做赔钱的买卖,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这些佣金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这看似花样频出的佣金改革,但其本质并未改变,美团还是希望从商家和消费者身上获取更多的利润。
“通过佣金改革,美团希望实现‘一石多鸟’,通过配送费用‘阶梯打表’压力,可以有效缩减平台上低客单价中小商户的配送范围,其目的是逐步淘汰不赚钱的商户,同时可以通过提升订单金额、扶持品牌商家的供给配送,继续提升平台用户的客单价,还借此实现了将稀缺的骑手配送资源分配给了能给平台带来更高效益的品牌商家。”陈冉对「子弹财经」分析道。
他认为,这次的佣金改革充分体现了王兴的精明之处,“本次佣金调整的最终后果是,商家交的钱多了,消费者交的钱多了,而外卖骑手的收入却未必能有明显改善”。
在他看来,这种改革对美团下一个季度的财报肯定会有一定影响,至于是好是坏,需要留待时间的验证。
3
千万外卖小哥不是美团人
在新业务开展不太顺利、佣金改革的前景尚未明朗的情况下,美团瞄准外卖骑手来获取利润,但这里头却逃不开人性与利益的博弈。
不久前,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外卖员一天的生活,12个小时内他总共送出5单赚了41块钱,自此,外卖小哥的真实收入和生存状态被真实地呈现在公众眼前。随后美团也承认,美团近1000万外卖骑手均属于外包关系,并非美团正式员工。
考虑到骑手接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美团为外卖员们交每天3元的商业保险,听起来很人性很温暖,毕竟美团外卖骑手人数众多,每天就需要支付数千万的商业保险,但这3块钱,并不是美团直接为外卖骑手支付的,而是从骑手的佣金中扣除的。商业保险的具体内容,包括60万的身故伤残险,以及5万元的医疗费用。
也就是说,外卖骑手是在产生效益后才能购买商业保险。若在还没产生效益的第一单派送中出现意外的话,骑手是没有保险保障的。至于具体如何保障骑手的实际权益,美团并没有明确表示。
换句话说,穿梭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穿着美团外卖工作服的外卖小哥,其实并没有归属感,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美团员工,与外卖小哥们签订劳务合同的是第三方企业。
美团与外卖小哥之间属于外包关系,从美团的角度来说,外卖小哥只是能给公司创造巨额价值且麻烦最少的“劳工”,一旦出现意外,和美团没有太大关系,如果第三方实力不够或者跑路,外卖小哥的权益就无法保障。
上述王林处长的亲身体验打破了美团外小哥月收入轻松过万的“谎言”,从目前来看,即便是在一线城市,大多数外卖小哥的月收入也仅在六、七千元左右。
在美团严格的“倒扣机制”下,很多美团外卖小哥压力山大。由于美团规定严密的违规行为和责任判定以及规定时间的限制,让很多外卖小哥闯红灯、逆行,造成了不少交通事故,也给社会制造了不小的潜在风险。
而差评的扣款机制,更让众多美团外卖小哥“苦不堪言”,时间紧、任务重还要把餐品“原汁原味”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一旦出现差评就会被罚款,比如在上海的美团骑手,收到一个“明确性差评”就会被罚100元,此外超时也会被罚。若一天几十单中有一个差评,那么骑手这一天就基本白忙了。
因此,很多外卖小哥看着风里来雨里去地辛苦工作,可真正到手的薪水并不多,以美团2019年骑手收入统计来看,月收入过万的只占1%。
实际上,美团将外卖骑手打包给第三方,是因为以往财报显示外卖骑手的工资太高,2018年和2019年美团财报显示,外卖小哥工资占据外卖佣金收入的83%,导致单笔外卖订单的利润“仅仅”为0.28元。
2020年,美团餐饮外卖业务总营收663亿元。如果以83%用来支付骑手工资来计算应该是550亿元,而美团公布花在骑手身上的钱只有487亿元,这两个数据之间有了60多亿元的出入。
有媒体经过仔细调查发现,这60多亿其实就是美团将小哥拆给第三方之后,减少的各种税费和保险的费用。
这虽然让美团彻底摆脱了人员臃肿和用工成本高的核心问题,并且在资方面前保证了自己的利润,但由于严苛的惩罚措施带来不高的收入,且面临大多数第三方承包方不正规、不按标准缴纳社保,外卖小哥自身权益难以维护。
没有相关社保,工作性质又很危险,这是外卖小哥的生存现状。
在不久前某外卖小哥猝死的事件中,美团被问及“平台赔偿60万,是本身就在商业保险之外的赔偿,还是迫于舆论压力?”时,美团直言称为是因为舆论压力,并用“他们在工作中产生的行为,我们也没有办法完全直接负责任,这可能会增加一些企业的负担”来辩解,一时引起巨大争议。
4
反垄断下如履薄冰
众所周知,反垄断调查是美团当前面临的紧要问题,在阿里被处于天价罚款之后,美团能否逃过此劫,也引起众多关注。
4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美团回应称: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进一步提升业务合规管理水平,保障用户以及各方主体合法权益,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公司各项业务一切正常。
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一旦美团被判定有垄断行为,参考阿里的处罚标准,结合美团2020年度收入达到1148亿元,以4%来计算,应罚款46亿元。
实际上,2017年,美团外卖曾因在浙江金华地区要求商家“二选一”,被浙江金华工商管理部门处罚了52.6万元;2019年3月20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美团外卖在当地负责推广的公司“二选一”行为罚款25万元;2021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了美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判决其赔偿100万元;2021年3月,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美团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饿了么35.2万元……
美团垄断案具体会不会像阿里那样被处于天价罚款,还要等最终的调查结果出来,但起码现在反垄断调查像悬在美团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过,反垄断调查只是美团可能面临的处罚之一,美团投资巨大的美团优选已经接到了罚单。
3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发表声明:经查明,2020年10月以来,当事人通过“美团优选”在济南市销售商品时,存在以下行为:一、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销售商品的行为。二、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对深圳美团优选科技有限公司合并罚款150万元,罪名是低价不正当销售。
这对急于打开市场的美团优选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如今,美团虽然是行业龙头,却仍旧处于亏损状态,并被大众诟病其“一面压榨店铺,一面压榨骑手”。
结合2021年一季报可以看出,在新业务不断扩展之下,预计美团第二季度仍会出现巨额亏损。美团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外卖业务和酒店业务能获得更多利润,来填补新业务的“无底窟窿”。至于新业务何时能盈利?在短期内大概率是难盈利的。
就此,王兴的意见却是希望大家往前看。
“我们也主动地倾听公众、商家和骑手等各方的声音,并积极推动改变。这些声音对我们既是警醒又是鞭策,我们将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终为始地为社会各方创造长期价值,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王兴说。
然而,空话对资本市场没有意义,毕竟美团的亏损在多年内都将持续下去,而资本也会继续用自己的脚投票。
毕竟王兴那种“恨不得把线下流量用互联网一网打尽”的生意,已经逐渐显露出颓态。
“我认为并不是所有流量都有渠道转变成现金流,美团拥有数亿用户,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是始终无法转变为巨额的利润,导致美团需要不断提高对商家的抽成比例来减少亏损或实现盈利。”陈冉对「子弹财经」表示。
在他看来,美团的经营困境才是推动美团不断向更多行业扩张的根本原因。
截至5月28日收盘,美团股价已从2月份最高价460港元/股跌至265.2港元/股,市值蒸发12000亿港元。
这可能是资本市场对美团发出的最大预警信号。只不过,不知道王兴到底听懂了没有。
以子弹般的穿透力、专业性与深度性
解读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财经动态
全球近32万财经精英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