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谈】寻衅滋事的人,正是浮躁社会的折射

2016-08-01 黑曜A 法律博客

在当下和平年代,我们也许更要学会或习惯于以最大的善意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并希望这能成为一种相互感染的力量。保持善意,让我们自己活得舒心,让他人能够感受到温暖,乃至放下心中的一段魔。如此善莫大焉。 



文 | 黑曜A

来源 | 黑曜A的法律博客



近日有两则令人心酸的新闻。一则是一位26岁男子因被10岁表弟辱骂而委屈跳河,另一则是某超市收银员被顾客侮辱殴打后致自杀。对于后者网民一致声讨打人且逼死人命者,对前者则多有嘲笑甚至谩骂。在我看来,这都属于不幸且需要防微杜渐的事件。但凡有过一些这方面经历的人,才会彻骨感受到那种被人侮辱贬损后的痛苦和屈辱。当然,也会给那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一个深刻乃至血的教训。


当下社会浮躁,人的火气都莫名地比较大。我也曾和房产中介、服务业人员吵过架。虽然也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对方“说”得狗血喷头,但始终还是注意分寸,不说太过火的话。我也明白现在社会压力大,年轻人不容易,且血气方刚易冲动,若是说得狠了,一时情激做出傻事或极端行为,无论是自伤或伤人,恐怕都是一场悲剧。


这种想法也受小时候的一件事影响。我和我家那位胞姐从小关系就不好。她老爱骂我,我对她也一直恨恨然。大概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我跟她吵架,用不知从哪儿学来的脏话站在院子里骂她。结果她不知怎么发疯似的,拿起桌上去痘痘用的化学药水就喝了下去。吓得我赶紧叫来母亲,把她送去医院洗胃抢救才安全了。想想也很懊悔。虽然她这么做也是长期生活压抑心情不好,她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很多梦想都被毁了,但我的话显然也是导火索。这也是我值得忏悔的一件事吧。




吵架骂人这种“小事”,其实反映的也是人性。它给人造成的心灵伤痛可能很久难以消退。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不准吵架打架,长大后却渐渐没了约束,甚至升级为以侮辱他人人格为乐的恶劣行径。我们常说敬畏生命,却往往只是对自个儿家的生命能够敬畏,对他人的生死则予以漠视;或者对那些明显违法的行为尚能克制,而对某些看似平常或打法律擦边球的“伤人”做法则予以放任,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也认识不足。所谓敬畏生命更要懂得尊重他人人格,当然也包括自尊自爱。那些习惯欺凌弱者的人也不要自以为是,至少受害者还有以死相拼这道最后的权利。因为自己的不当或违法行为导致他人自杀的,必须对此承担法律责任,并承受道德和良心上的谴责。


令人唏嘘的是,日常生活中寻衅滋事的可能并非穷凶极恶的歹徒而是那些平常过日子的人,甚至包括老人和孩子,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当下社会道德建设似乎处于一种撕裂状态,一方面是某些“走在前面”的人群或行业在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及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却是更大范围内的公众素质未得到同步提升,以致形成后者屡屡考验甚至恶意挑战前者忍耐底线的不正常不平衡状态。难不成服务者就只能仰起脸儿来等着巴掌落下?抑或等自己去到其他服务场所时再摇身一变给别的服务者来个下马威?这种混乱而“轮虐”的状态无疑会恶化社会秩序和风气。在这方面,国家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真的不能忘记或松懈对国民道德法律素质的培养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改善。对于那些动辄滋事目无法纪的人,法律应当加强惩戒力度。就像对待老赖可以曝光,对待道德模范大力弘扬一样,对于那些无耻之尤屡犯众怒的“道德犯”以及碰瓷、寻衅滋事之徒也不妨加大曝光力度,让世人都看看他们的嘴脸。同时也应当教育和帮助那些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以及处于弱势的人员,能够开阔心境,自强自立,珍爱生命,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对于大多数良心未泯的普通人来说,尤其要懂得尊重和体谅他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鲁迅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的确是一种悲哀。在当下和平年代,我们也许更要学会或习惯于以最大的善意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并希望这能成为一种相互感染的力量。保持善意,让我们自己活得舒心,让他人能够感受到温暖,乃至放下心中的一段魔。如此善莫大焉。


作为法律人也应该多一点敏感和体恤。我有一次办案,被告是十几家农户,合伙做生意赔了。领头的是个年轻女子,同时作为诉讼代表人。在法庭调解时她态度挺横,要求也比较无理,还动不动以死相威胁。我几次想发火,还是努力控制住了。好在最终还是调成了。后来那些在法庭外等候的众多被告进来签字时,其中有两三个壮汉和妇女对那位年轻女子态度也很冲,还骂骂咧咧的。大致意思是都是这个女的害得他们生意做赔了还被告上法庭。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这个女子貌似强悍其实也是硬撑着,她自身背负的压力和责难恐怕也很大。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那些人恐怕也不会让她好过。我对她也有了些许同情和理解。这个事也说明,有些东西作为局外人可能难以洞察到它的内情,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坚持住自己内心的那份法律理念以及开阔的心胸和做人风范。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自保的手段。就像有的当事人会私下组织人手去对方家里闹腾,这种事律师即使阻止不了也决不要参与或跟着起哄,否则出了问题你也难逃干系。生活中也一样。如果你控制不了情绪跟人发生冲突,即使逞一时之快恐也埋下某种危险隐患。我们不该惧怕恶人,但也要避免让自己有意无意中扮演了他人眼中的恶人角色。人还是应该保有一颗善心,包括善意的言辞和行为。


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作者和来源法律博客(微信ID:falvboke)


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法律博客

falvboke

www.fyfz.cn

❷ 沟通协调请备注法律博客+职业

❸ 加法博君个人微信

       zbzyj210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