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泽天下,身后留“明”!这两位医生捐献的角膜,为3名眼病患者带来光明
夜里挑灯看书,梦回白衣少年。勤学苦练为医学,倾心尽力待患者,倏忽噩耗传。
身作轻烟散去,爱如火炬不熄。了却医者天下事,留得身前身后“明”。此生献人类。
小尹 陈怿
26岁的他,风华正茂,从长沙医学院毕业进入嘉善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是个刚踏入医学岗位半年的阳光青年。
42岁的她,在嘉兴第一医院工作整整18年,是个任劳任怨、勤勉负责、正直热情的先进工作者。都本该在医学这条艰辛道路上奉献青春和爱心,发挥才能,治愈无数的病人,培养无数的医学生……直至鬓如霜,眼昏花。
没曾想过,他们会以这样特殊的方式传递温暖、延续光明……
一个57岁的他,自幼左眼失明,右眼反复视物模糊50年。就诊时右眼角膜白斑,这唯一“感知世界”的独眼,视力其实只能“数指”(辨别手指头),是个货真价实的盲人。
一个37岁的她和一个21岁的他,双眼视力在缓慢下降数年后突然加重,扩张变形的角膜状如“圆锥”,高度不规则散光造成的视力下降和异物不适感折磨着这两个年轻人,而薄如蝉翼的角膜基质层让医生看了心惊胆战——随时都有角膜破裂、眼内容物脱出、眼内感染而失去眼球的危险。
他们和“他们”本无关,如果说有,那他们是中国万万千千忙碌工作的医生中的两粒”粟米”,而“他们”是中国千千万万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中的三颗“水滴”。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
命运之神没有眷顾他们,一场飞来横祸夺去了26岁的小尹的生命,一颗“脑中的不定时炸弹”让42岁的陈怿再也没有醒来。两个悲痛的父亲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孩子的生命无法延续,我们很痛心;但还有很多人的生命,等着他的器官去救助,让其他人好好活下去,这也是儿子愿意看到的。”“作为家人,我们希望她能以另一种形式生活在世上,让我们也有个念想。”
生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爱和希望的终结,小尹和陈怿只是换了一种特别的方式,继续救死扶伤、守护这大爱人间,虽然,是最极致方式。
小尹的父亲签署捐献同意书,因悲伤过度,无法面对镜头。
陈怿父亲泪别爱女。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第一条: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何其无私,又何其悲壮!除了肾脏、肝脏等器官,他们的眼角膜也捐献出来给了亟需“解救”的眼病患者。
幸运之神眷顾了苦苦等待的“他们”,终于等来了恢复光明的角膜供体。
三位病患分别于6月15日、18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施行了“角膜移植术”。而供体,就来自于这两位素不相识、今生再也无缘相见的医生。
为这三位患者施行手术的浙大一院眼科副主任韩伟主任医师在短短的三天内,接连遇到两个医务工作者捐献的角膜,他也深深为之触动:取下来的供体角膜似乎多了一道神奇的光芒和一份晶莹剔透;而他在手术的过程,比以往的角膜移植更多了一份感动和使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同行的无私奉献、把医者的大爱无疆成功传递过去,给“他们”带来光明。
角膜分别移植给3名患者。
手术顺利!漂亮!
生命得以延续,光明得以重现。
术后短期尽管还有角膜缝线带来的异物感,但三个患者的眼球得以保全,视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当得知供体都来自于医生,患者和家属都满怀敬意和感激。
没有哪一个医生的“无私”可以大过把自己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献给患者。他们生前的职责,是为了救助患者;而身后的奉献,是帮助患者走出黑暗,拥抱光明,让患者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黑白美丑,领略这个世界的精彩美好。
致敬崇高的器官捐献者,更致敬为医学事业奉献自身一切的所有的医者!
(注:两位医生捐献的其他器官,均在浙大一院进行移植手术,受者正在康复之中。)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文:浙一眼科主治医师 任培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