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老百姓关切的问题都在这里!

川观新闻 2024-06-15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民生工程,既有对建筑本体性能的改造,也有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软硬件的提升,覆盖面广、涉及居民生活方方面面。居民对小区有改造意愿应该如何申请?老旧小区改造的标准有哪些?资金从何而来?就百姓关切的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回答了记者提问。
小区“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后怎么管”,都由大家商量着定
问:什么样的小区可以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畴?近年来我国在老旧小区改造上有哪些进展?
答:这几年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是城市或县城(城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设施和服务短板明显、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包括单栋住宅楼。中央支持改造的重点是,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
党的十九大以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总体顺利,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2019年以来,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惠及居民3800多万户、超过1亿人;在改造中,加装电梯10.8万部,更新改造水气热等各类老旧管线29.6万公里,改造增设停车位325万个、加装电动汽车充电桩10.4万个,增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场所6.8万个,完成投资约9000亿元。
各地在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聚焦为民、便民、安民,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小区“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改后怎么管”,都由大家商量着定,从而能够积极回应老百姓关切。
通过扎实推进“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不仅提升了城市老小区、老社区的居住环境、安全水平、设施条件、服务功能,还改善了邻里关系。
找准老旧小区短板,改造“硬设施”和提升“软服务”并重
问:老旧小区改造标准有哪些?居民有改造需求如何申请?
答: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要求改造“硬设施”和提升“软服务”并重,把安全发展的理念贯穿全过程、各环节。
在具体实施中,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先对小区进行全面体检,依据体检结果和居民意愿,找准老旧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设施、服务短板,哪不行改哪、缺什么补什么,一小区一对策,确定改造内容、改造方案和建设标准,其中,更新改造老化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道设施,配套建设“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设施,北方采暖地区建筑节能改造等属于优先改造、应改尽改的内容。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每年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和项目,都是自下而上生成的。如果所居住小区符合改造对象范围,居民又有改造意愿,可向属地街道、社区或当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交申请,由属地政府统筹纳入年度改造计划,由街道、社区组织汇总居民改造意愿,共同商议确定改造方案。
问:改造资金从何而来?
答:老旧小区点多面广,改造需求多,资金缺口大,需要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支持。自2019年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逐年安排补助资金,共下达4000多亿元。地方政府通过安排财政预算、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落实财政支出责任。
二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各地积极盘活存量房屋、土地资源,吸引经营主体投资,配建居民最需要的停车、充电、养老、托育、助餐、便利店等各类设施,经营主体通过便民设施运营等逐步收回投资。
三是动员居民出资。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积极推动居民落实产权人出资责任,具体通过直接出资、使用(补建、续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让渡小区公共收益、捐资捐物、投工投劳等方式支持改造。
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后续工作中会有什么安排吗?
答:安居乐业是百姓最朴素的幸福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里的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可能会老化,需要更新改造;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自己居住的房子、小区会产生很多新的需求,比如隔音、智能、绿色、无障碍等等,都需要进行改造提升。没有改造过的小区,以后可能会产生改造需求;即使是已经改造过的小区,以后也可能产生新的改造需求。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牢牢抓住“安居”这个人民群众幸福的基点,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房子为基础,抓好房屋体检、房屋保险、房屋养老金三项制度试点,持续推进老房子、老小区、老社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新华时评】

这项工作要下“绣花功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作为城市更新行动重要内容,老旧小区改造深受各界关注。新华社记者近日赴各地采访发现,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决策过程公众参与,建设效果百姓评判,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老旧小区改造就会大有可为。

在城市更新中,老旧小区改造与百姓关系最密切。“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按部署,“十四五”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需改造的要力争基本完成改造。动土施工、穿墙打洞,直接影响百姓起居,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公众参与、改造效果百姓评判、建设成果人民共享。要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协调各方利益,打消各方顾虑。既要走家串巷、上门入户征求意见,又要利用社区微信群等手段,确保群众全程参与;既要依法办事,又要通情达理。老楼房加电梯等工作,要从维护邻里和谐出发,努力做到让全体业主达成共识。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社区民生,也事关高质量发展。改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既提高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可以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拉动内需、激活消费。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可以避免政府“大包大揽”“一改了之”,有利于改造后小区可持续运转,从整体上激活老旧社区经济社会活力。

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建设需要最广泛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小区、街区、城区要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空间要统筹。小区居民自身利益、小区利益、城市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都要统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

应该强调的是,各地很多老旧小区也是城市历史承载者。一巷一街,一门一窗,承载着新中国城市化几代人胼手胝足的记忆,要尽量保护老社区的历史文脉,不搞大拆大建。要科学规划、精细施工,以“绣花功夫”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留住家园情感。

推荐阅读·千万读者都在看
·30名原中管干部被依法惩处,今年“两高”工作报告还有这些要点
·最新!中国对这6国试行免签政策
·外交部长王毅回应热点问题,速览→

近期热门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来川观新闻APP看更多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梁庆
校对 袁玥
责编 黄颖
审核 史册

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