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观夜读丨蔡元培、鲁迅、秋瑾……都来自这里!这座城为何火了2500多年?

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
2024-08-22

烟雨蒙蒙,粉墙黛瓦,小桥横卧,流水依依,诗词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温润婉约,定格着许多人想象中的水乡风光。


这样唯美的画卷,是江南,但也不全是。一起走进绍兴,循迹溯源,追溯大运河的历史文脉,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感受到大河奔涌、湖光山色的江南的另一面。

有骨的江南

千年运河,枕水绍兴。千百年来,中国大运河穿越历史,日夜奔流,流淌至今。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大运河包括三部分,除了广为人知的京杭大运河,还包括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而浙东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即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它的背后,正是那个“卧薪尝胆”的故事。


浙东运河沿线居民区。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兵败,勾践被俘入吴,为奴3年,受尽凌辱,才最终被释放。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自吴返越,开凿了一条东西向贯通全境的山阴故水道,形成了最原始的浙东运河绍兴段。山阴故水道沟通了作为越国都城的“勾践小城”“山阴大城”与作为冶炼、军工基地的“练塘”和作为粮食生产基地的“富中大塘”之间的水上联系,促进了东部平原的开发。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励精图治的勾践,最终一举打败吴国,成为吴越地区的霸主,山阴故水道当有不世之功。在绍兴,水就是这样,不仅是柔情的,也是有胆骨的。


千帆过尽,2500多年来,悠悠运河水在绍兴流出一城文化风流,更流出无数有风骨的儿女。


在绍兴,走街串巷,不经意便会撞上名人故居、遗址。从兼容并包、孕育新北大的蔡元培,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从剑胆侠风、飒爽豪气的秋瑾,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徐锡麟……一座座老屋静静伫立街头,门楣牌匾高悬,门槛踏痕深深,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激扬豪迈,诠释着绍兴人的冰雪灵魂,铮铮风骨。


不过,最妙的是,绍兴人以水为形,以火为性,将运河水嵌入了日常生活。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长达20余天的浸米、人工搅拌开耙、长达90余天的发酵、长时间的贮存……以时间作引,沉淀温暖,捕捉醇香,酿就一方独有的老酒:黄酒,醇厚甘甜,柔情似水,后劲绵长。


在绍兴,黄酒是“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就千古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传奇,是“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壮怀激烈,更是“嫁女必备女儿红”的习俗和日常,是属于一瓦一檐、一船一橹的平凡的温暖和浪漫。


不过,如今这浓烈,也多了甘甜的味道。“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东浦古镇别名为黄酒小镇,是绍兴黄酒的发源地之一。徜徉其间,青石板铺砌的老街小巷古拙沉静,店铺临水而立,清澈的流水倒映着黄酒棒冰、黄酒布丁、黄酒奶茶等店招的喧哗与热情,吸引着年轻人停驻,感受另一种充满时代感与想象力的新潮。


绍兴黄酒小镇的一处黄酒文化体验馆。新华社记者 余俊杰 摄


故乡的风景

水乡绍兴,名湖众多,但若论文名,鉴湖或许不遑多让。


鉴湖,又名镜湖、庆湖、贺监湖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镜湖之得名,正是缘于书法名家王羲之一千多年前的这句感叹。而如今的鉴湖边,不时能看到“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题诗,则来自盛唐文坛泰斗贺知章。


绍兴柯岩风景区 摄影/刘萍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这首诗入选了小学课本,大家应该都读过背过。《回乡偶书》有二,这是其一,其二知道的人可能比较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两首诗都写于贺知章晚年功成名就,归隐故乡之际。在我看来,这两首诗妙就妙在通俗浅白,自然流淌,却又说透人情。诗中的久客之感颇为真切,那些关于少年与白发、远方与家乡的无奈与沧桑,勾得多少人心有戚戚,毕竟,谁不希望“看遍这世间,归来依旧是少年”,可惜都愿而不得。但更让人感慨的是“春风不改”,纵然世事波澜起伏,故乡对游子的包容和庇佑却始终不改。而这或许也正是从古至今,即便走遍天涯海角,游子也总会心生乡愁,望向遥远的故土,反复吟咏故乡风景的原因吧。


贺知章的故乡风景成为鉴湖的最好诠注。众多文人追随其后泛舟鉴湖,寄情山水,任诗情荡漾。


贺知章的忘年交李白,写下“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等名句,杜甫留下“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的图画;而同样故乡在鉴湖之滨的陆游,在外任职时念念不忘家乡,吟出“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还有严维、元稹、白居易、曾巩、秦观等,都留下鉴湖诗作。


当然,旖旎风光之外,众多诗句的背后是不是也蕴含了一点对贺知章圆满人生的歆羡呢?毕竟,贺知章在朝为官50载,经历了4任皇帝,在晚年衣锦还乡,还被“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当年这大概就是极致的荣耀了吧。但不管怎样,《回乡偶书》之所以传唱千年经久不衰,更在于诗中亘古不变的故乡情怀吧。


鲁迅故里。摄影/张通


鉴湖边的鲁镇,是另一处故乡的风景——鲁迅笔下“外婆的故乡”,绍兴人将它从书本里搬到现实中。石拱桥、石板路,鳞次栉比的店铺,人们依据《孔乙己》《祝福》《社戏》等作品中的渲染,依样建成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甚至有专人扮演鲁迅笔下的人物,与游客互动。阿Q正在被升堂过审,对面走过来的祥林嫂仍在叨叨自己的孩子阿毛……游人仿若行走在课本里。然而演员演得越逼真,看得心底也越吃紧,鲁迅笔下那些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仿佛仍活生生地活在这里,让人发笑,更让人深思。站在人潮人涌的街头,望着来来往往的笑靥,不禁感慨:一百年的时光,足以物换星移,而有些经典值得永远铭记。


恍惚中,戏台上袅袅越音响起,夕阳洒落,眼前的鉴湖湖光潋滟,深沉无语。水面辽远浩渺,远远的对岸,是高高低低的绿树,点点金黄的油菜花,其间错落的民居或隐或现。那又是谁的故乡呢?


川观夜读期待您的加入


川观新闻微信《夜读》邀请您成为“川观夜读”的分享人,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作者 简霞
编辑 梁庆
校对 李祺
责编 邓强
审核 任鸿

你去过绍兴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川观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