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指南号外 |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发布(附全文)

2015-10-13 医脉通临床指南


医脉通整理报道



自2010年颁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以来,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结果显示我国血液透析的整体治疗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检测及其达标率亚待提升。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医师分会血液透析充分性协作组组织相关专家,以循证医学结果为依据,参考相关国际指南,在对《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中透析充分性部分加以细化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旨在立足现实可行并指导临床实践的原则,给予临床一线工作者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我国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提高。指南发布在近期的《中华医学杂志》上,全文请见“阅读原文”。


我国尿毒症防治形势严峻,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在透血液透析患者近34万。但根据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2亿,其中3期以上CKD患者1900余万,搪尿病患者1.1亿,高血压患者2.5亿。因此,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将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必将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获得卫生经济学最佳化,已经成为政府与广大血液净化学者共同关心的重要内容。


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储留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控制,透析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患者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虽然每次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好坏能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部分客观数据或指标可以反映长期透析质量水平,并预测患者未来不良预后;但既往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更多关注单次透析的过程,如血清肌醉、尿素氮水平及超滤脱水,而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控制关注不足。为此,本指南加入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指标及标准的参数,希望更好地推动血液透析长期医疗质量的提升。

新指南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 单次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2. 体液、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的指标与标准

3. 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指标与标准

4.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与标准的展望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医保等基础条件不一,而血液透析医疗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临床医生在参照本指南时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本指南也将不断进行完善与更新,以更好地为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提供指导,更好地服务血液透析患者。


指南出处: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4):2748-2753.


【声明:指南全文经《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医脉通,仅限于非商业应用】



小编

1. 您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指南全文。

2. 您可回复“透析”,查看相关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