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管理,2022专家共识推荐一览!
惊厥是新生儿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新生儿惊厥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2版)》的发布为临床上新生儿惊厥评估、监测及治疗建立相对的实践标准。
推荐1:症状性惊厥患儿应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完全控制所有电临床发作和单纯电发作,不能完全控制的惊厥发作应尽可能减少惊厥负荷。
推荐2:惊厥高危儿或疑似惊厥发作的患儿应进行脑电图(VEEG)监测明确是否存在惊厥发作,基于VEEG 监测开展抗惊厥治疗,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可作为新生儿惊厥筛查工具。
推荐3:惊厥或疑似惊厥的患儿应尽快完善检查,明确病因。
推荐4:不明原因的惊厥发作患儿及怀疑遗传和(或)代谢性疾病导致的惊厥应完善遗传学诊断。
推荐5:疑似或惊厥发作的患儿应置于安静的环境中,减少疼痛等不良刺激;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均应评估呼吸和循环状况,尽快给予心电和生命体征监护,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推荐6: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新生儿,应开放气道,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具有气管插管指证者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在等待脑电图确诊期间可给予咪唑安定快速控制发作。
推荐7:对于存在可快速纠正病因(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的新生儿惊厥应首先积极进行病因治疗。
推荐8:疑似新生儿细菌感染导致的惊厥,应完善败血症相关的检查,给予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应给予阿昔洛韦治疗。
推荐9:符合亚低温治疗指征的新生儿按照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管理专家共识进行管理。
推荐10:疑似新生儿戒断综合征应给予阿片类药物治疗。
推荐11:高度怀疑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应尽快完善血气、血氨、血尿串联质谱、分子诊断。积极纠正高氨血症、酸中毒。
推荐12:如果怀疑维生素B6 依赖性惊厥,应给予维生素B6(吡哆醇)治疗。
推荐13:单次临床惊厥发作超过3 min,短暂的连续发作,或每小时发作≥3次以及所有电惊厥应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
推荐14:苯巴比妥作为治疗新生儿惊厥的一线药物,优先推荐静脉注射。负荷量20 mg/kg,单次负荷量不能控制的惊厥,半小时后可按照10~20 mg(/ kg·次)追加,总的负荷量不超过40 mg/kg。
推荐15:最大负荷量的苯巴比妥仍不能控制的惊厥,应加用二线抗惊厥药物治疗。可选择的药物有左乙拉西坦、咪唑安定或劳拉西泮、利多卡因。
推荐16:如果能够获得左乙拉西坦的静脉制剂,优先选用。如无左乙拉西坦静脉制剂,可选择咪唑安定或劳拉西泮作为二线药物。
推荐17:如果选用利多卡因作为二线抗惊厥药物,应用时需要进行心脏监护。
推荐18:如果2个药物仍不能控制惊厥发作,可选择没有应用的二线抗惊厥药物作为第3个抗惊厥药物,建议和神经科医生一起制订抗惊厥治疗方案,采用多学科管理模式。
推荐19:有条件的单位应基于脑电生理监测评估抗惊厥药物疗效和合理用药。
推荐20:惊厥发作超过3 d、单一药物不能控制发作、神经影像学存在广泛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异常、癫痫患儿需要给予维持治疗。
推荐21:维持治疗首选苯巴比妥,单一药物不能控制发作者可加用左乙拉西坦或咨询神经内科医生。
推荐22:对于神经学检查正常和(或)脑电图正常的新生儿,如果新生儿惊厥停止发作超过72 h,考虑停止使用抗惊厥药物。如果惊厥复发,重新启动抗惊厥治疗。
推荐23:惊厥新生儿应定期进行门诊随访,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结合脑电图评估决定后续治疗。
推荐24:使用单一抗惊厥药物控制惊厥发作的新生儿可突然停药,不需要逐渐减量。
推荐25:需要1种以上药物控制惊厥发作的新生儿,应逐一停止,苯巴比妥是最后停止的药物。
推荐26:基于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和区域协同的新生儿惊厥管理模式可优化新生儿惊厥管理。
以上内容摘自:引用本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新生儿惊厥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60(11): 1127-1133.
>>>直接点击阅读: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
❤ 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管理,来看最新专家共识!❤ 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分阶段管理更有效!❤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1年修订)》发布!❤ 母婴同室早发感染高危新生儿的临床管理,来看最新专家共识!❤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管理,专家共识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