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中央纪委机关报的“中国首富”们——杭州这位谈了啥?

2017-08-25 江干财政 江干财政

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商”,自然,官商交往也就必不可少,建立良好官商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8月22日,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了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署名文章。文中称,“政府领导现在来企业视察,一杯清茶就解决问题。"


前首富宗庆后谈反腐败

作为知名杭商代表,宗庆后早在2012年就荣登中国内地首富宝座。


据解读君了解,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宗庆后,一直以来对反腐工作也十分关注,曾多次公开抨击腐败。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宗庆后谈及企业家与政治的关系时,表示一个企业家要懂政治,但不能参与政治;不要想既当官,又赚钱;也不要想既赚钱,又当官,否则绝对是要出毛病的。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到对实施八项规定的看法,宗庆后表示,“我认为八项规定很正确。之前政府浪费确实比较多,吃吃喝喝,三公经费都不得了。把钱浪费掉也影响经济的发展,而节俭可以增加很多的钱,这能提高老百姓收入,让整个社会更健康地发展。”


此次他“现身”中央纪委机关报,也是对如何打造政府企业“亲”与“清”新型政商关系谈了自己的想法:

近年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而我们广大民营企业也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受益者。


一方面,从严治党带来了干部队伍风气的显著转变,“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加和谐。的确,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风气确实不太好,政府官员利用审批和监管权力吃拿卡要、刁难企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管齐下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感觉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政府部门主动服务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解决问题的多了,制造麻烦的少了。企业遇到问题和困难,也更愿意主动与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工作上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不仅更“亲”了,而且更“清”了。不少民营企业不再把精力花在做好与政府部门的“公关工作”,搞吃吃喝喝,搞迎来送往上。这些年,我们感到正风反腐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关系也简单、清白得多了。比如,政府领导来企业视察,一杯清茶就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正常、和谐的政商关系——我搞好经营发展,你做好监管服务,彼此亲密合作却又清淡如水。


上了中央纪委机关报的中国首富们

问鼎过中国首富的民营企业家中,宗庆后不是第一位出现在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上的。此前,马云、王健林也都曾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这张机关报上。王健林和马云的出现都是在2015年。


王健林:可惜高校没有政商关系这门课


当年5月1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发文《良性政商关系:有交集而无交易》的评论主题也是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文中提到: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政商关系这门学问应该比博士后还高呢,可惜高校没有教这门课”。就如何处理政商关系,他认为“核心就是要走市场,搞自己的商业模式,但我也不赞成远离政府,在中国我觉得远离政府太假了。你不理政府不理党,显然太假了”。



文章中评论说:比读博士后还高深?政商关系没那么玄乎。我们经常提醒官员,那些围在身边的老板朋友靠不住,对商人而言,敢索要收受你钱财的官员又怎能靠得住?大道至简,官商能做到各安其道而又并行不悖,有交集而无交易,就不会最后沦为一根绳上的蚂蚱。


 

马云:不行贿,是企业最基本底线


再看一下马云的出现,特别的是,马云的名字直接出现在题目中,文章题目是《“永不行贿”的马云们,好日子还在后头》。



马云说:“不行贿”应该是做企业最基本的底线,如果连“不行贿”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做了。老板给官员行贿,树立的榜样就不对,底下的员工就可能受贿,整个企业就扭曲掉了,一个企业要是靠行贿把生意做大,不配称作企业。


马云出现的还不止一次。


2016年1月,浙商总会280多名理事在杭州召开经济形势研判会,会上,浙商总会会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会上提议浙商给自己定下四条纪律——不行贿、不欠薪、不逃税、不侵权。为此,马云再次上了《中国纪检监察报》。“不行贿”的表态被该报记者在《新常态下,政商关系何去何从?》一文中视作正面案例。



反面典型上了头版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是应有之义,在过去的落马官员案件中,多名官员的落马都与“官商勾结”有关,一些官员的背后站着与自己利益捆绑的民营企业家,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家,他们之间的金钱利益纠葛往往令人惊讶。比较知名的例如薄熙来与大连实德集团原总裁徐明,徐明依赖大量的政府工程,打造了实德“帝国”。


2013年8月,薄熙来案在济南中院公开审理,起诉书中指控,薄熙来收受实德集团董事长徐明折合人民币2068.1141万元贿赂,其中涉及一套在法国尼斯的别墅,徐明报销薄谷开来、薄瓜瓜等诸多花费。


这些官员与商人曾一同上过《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当然是作为反面典型,那篇文章的题目叫《“相忘于江湖”,不能忘了本职》文章中提到了,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腐败案件中“裙带商人”倪日涛,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与地产商人等。



杭州日报评论:政商关系不“清”惹的祸

就在前几天,发生“亿万富豪殴打区委书记”事件的榆林市榆和饭店。《杭州日报》评论员翟春阳发表了一篇评论《政商关系不“清”惹的祸》,评论说:

有句话叫“不打不相识”,但我们看世间人情世故,倒是“不相识不打”的居多,关系亲密才会“打成一团”,利益交织才会扯不断、理还乱。梳理近年来不少落马官员,他们堕落的轨迹,都有与“商人”之间走得太近的因素。即便官商之间并无利益的纠葛,仅从“洁身自好”这一层说,与商界朋友过从甚密,容易被“带坏了”;大者而言,则是抹掉了官商之间该有的界限,丧失了官员该有的体面,进而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领导干部当然要善于交朋友,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当然也包括多与企业家交朋友。但“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常的政商关系,既要“亲”,也要“清”。“亲”强调的是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的一面,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而“清”,强调的则是政商之间要清清白白,守住原则、守住底线。也就是总书记谆谆告诫的:“慎同餐、慎同行、慎同事”,“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来源:政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