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小试到放大生产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6-09-30 蒲公英

作者:   来源:蒲公英


前段时间我发了这样一个帖子,没有大侠回复,真正谈到这个问题的。所以,今天我抛砖引玉。


1、总述

不同剂型的药品在从小试到生产所遇到的问题会不一样,同种剂型不同制备原理所遇到的问题也会不一样。

例:制备微丸的方法有包衣锅滚制、 离心造粒、挤条——抛圆、流化床喷涂等,每种方法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我们工厂目前能涉及到的剂型有

– 片剂(普通片剂)

– 胶囊

– 散剂

– 半固体(软膏、乳膏)


2、不同剂型小试到生产常见问题

2.1、片剂

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这三种,最常用的是湿法制颗粒压片法,我们车间的机器也适用于这种方法。所以在这里针对这种方法来说一下片剂小试到生产的常见问题。

主要工艺步骤有粉碎、混合制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和包衣。

粉碎: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混合制粒:这是比较关键的步骤,也经常出现问题,首先要测试能够混合均匀的时间,混合不均匀,含量会不合格;其次,粘合剂润湿剂的加入量,和小试不是单纯的加倍关系,要摸索,加少了可能会造成细粉多,不成粒,流动性不好,加多了制备的颗粒太硬影响压片,或者物料结块影响收率;机器的搅拌和剪切速度以及时间要摸索,小试中得不到这些参数,这些参数也影响所制备颗粒的质量。

干燥:主要是水分的控制,因为换了机器,批量也增大了,干燥时间需要重新摸索。颗粒水分过低在压片时可能会造成松片,掉盖、裂片等现象;颗粒水分过高在压片时可能会出现粘冲现象。

整粒: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混合:需要摸索混合时间,混合不均匀会造成含量不合格;混合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细粉过多,根据所用辅料的不同也会出现别的问题,例如润滑剂用硬脂酸镁的,混合时间过长会影响片剂的溶出。

压片: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下面分类进行说明。

松片:机器原因(主要是机器参数设置问题,片厚没调好,车速过快等)、颗粒水分过少,润湿剂粘合剂用量不足等。

粘冲:颗粒水分过多、冲模表面粗糙、润滑剂加入量不足(小试压片时间段不易体现这个问题)等。

裂片、掉盖:机器原因(主要是机器参数设置问题,片厚没调好,车速过快等)、颗粒细粉过多、颗粒过粗或过细、颗粒过干等。

片重差异超限:颗粒流动性差、润滑剂加入量不足(小试压片时间段不易体现这个问题)、机器原因(下冲膜下降不灵活、加料器堵塞)等。

崩解时限超限:粘合剂用量过多、颗粒粗硬、压力过大导致片硬度大、疏水性粘合剂混合时间过长等。

变色或花斑:物料引湿或者氧化(控制环境温湿度)、制粒时有色物料混合不均匀等。

包衣:有些品种涉及包衣,这一工序可能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下面分类进行说明

片子粘连和剥落:包衣液加入速度过快,未能及时干燥,导致片面粘连。

起皱:主要是干燥不当引起的,衣膜尚未铺展均匀,已被干燥。

崩边:包衣液喷量少,包衣锅转速快而导致片心边缘附着的包衣液少造成的


2.2、胶囊和散剂

胶囊剂从小试到生产的常见问题主要取决于其内容物,胶囊剂的内容物有很多种,常见问题也各不相同。

内容物为颗粒或者粉末:物料的流动性决定装量是否稳定。颗粒制备过程常出现的问题与片剂混合制粒工序相似。

内容物为微丸:常见问题就与微丸相似。

内容物为片子或者小片:常见问题就与片剂相似

散剂从小试到生产的常见问题主要就是混合均匀和流动性的问题,混合工序的参数需要摸索。


2.3、 软膏

混合不均匀:混合时间短,要摸索合适的时间。

装量不稳:灌装温度不合适或者有气泡(保持适宜的真空度)引起的。


2.4、 乳膏

乳化不充分:乳化时间短。

结块或者破乳:乳化时间过长,冷却不均匀。

乳化过程中产生气泡:真空度不够、搅拌速度过快、物料量太少。

装量不稳:与软膏相似

含量偏高或者偏低:水的追加量不适宜。


3、如何减少问题出现、怎样快速解决问题

充分了解和掌握原辅料的性质

熟悉小试和生产的设备(小试和生产设备原理最好一致)

把处方筛选和工艺参数筛选工作做充足,在生产出现问题时能够准确的判断解决问题的方向。 (例如关键辅料的加入量从少到多对制剂的影响;关键工艺参数(温度,时间等)的可行性范围,超出范围下限会怎样影响制剂,超出上限会怎样影响制剂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