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竭泽而渔"式悲剧重演,"天空之镜"为全世界背锅

2017-03-02 气候难民 绿色和平行动派

点击「 绿色和平行动派 」关注




如果从全球选出“50个一生必去的旅游目的地”,玻利维亚著名的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一定在这其中。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还被美誉为“天空之镜”。



Joel Santos/Barcroft Images

Joel Santos/Barcroft Images


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乌尤尼镇附近,海拔3,700米,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的雨季积水让它形成一个浅湖,积水的湖面在天晴无风时就像是一面极美的镜子,这就是“天空之镜”的由来。这里光滑平整,反射率高,太空卫星也用它来校准。在7月至10月的旱季,湖面会干涸并形成一片盐池,放眼望去是白茫茫一片。


一处唤醒灵魂、却又光怪陆离的神奇之地。

——Lonely Planet


Joel Santos/Barcroft Images

Joel Santos/Barcroft Images

Joel Santos/Barcroft Images


怎么样,想不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是说真的,你最好考虑清楚。因为气候变化正让玻利维亚经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后果,三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导致城市缺水、湖泊干涸... 而由于干旱与缺水,玻利维亚已经进入国家紧急状态长达100多天!


玻利维亚正经历严重干旱,市民排队等待领水。 Martin Alipaz/EPA


天了噜,难道去旅游还得自带饮用水?!还没法洗澡?!绿和君顿时打消了去玻利维亚的念头(主要是穷),默默预定了“门头沟豪华三日游”... 


但理想还是要有的,问题是玻利维亚的干旱危机什么时候能解除?查了资料才发现,玻利维亚这个内陆小国竟然被气候变化搞得如此狼狈,比原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消失的冰川,饥渴的人民


玻利维亚干旱危机的缘起,还要说到愈发严重的全球变暖。


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英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等机构的研究都表明,2016年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创下了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夺得“史上最热年”头衔。而排在第2、3名的,正是2015年和2014年。


2016年创下史上最热记录   © NASA & NOAA


我们也许对气温升高没有明显的感触,但对于环境敏感的地区,气温升高等气候变化现象可能意味着生存危机!比如我们之前文章提到的孟加拉国沿海小村庄Kutubdia,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不断侵蚀着他们赖以生存的海岸线,成千上万的居民面临着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同样,玻利维亚也在经历全球变暖的考验,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气候变暖导致玻利维亚的冰川在近30年里持续消融,在山区形成了许多个堰塞湖,无法给当地河流、湖泊与水坝提供足够且稳定的水源。加上强厄尔尼诺现象,最终导致严重干旱。


玻利维亚北部Apolobamba地区附近正在融化的冰川  © Simon Cook /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一份英国与玻利维亚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玻利维亚的冰川面积在1986到2014年期间缩减了43%,并会随着气温升高继续缩减。


如今,供应首都拉巴斯与埃尔阿托的三座水库已经基本干涸,无法为市民的正常生活与农业、工业提供必要的水源。政府为了应对水荒,不得不实行饮用水配给制度,也就造成了上文图中“排队打水”的景象。虽然政府努力从别地调水,但仍是杯水车薪,埃尔阿托等地的市民也由于水荒而上街抗议。


供应首都拉巴斯的Ajuankota水库,蓄水量只有1%   © Aizar Raldes/AFP/Getty Images


几个自行车手在拉巴斯附近的Ajuan Khota水库,这里已经快要干涸  © David Mercado/Reuters


军队严格执行饮用水配给制度  © David Mercado/Reuters


许多居民要走很远的路去领水  © Martin Alipaz/EPA


领到饮用水的母女喜笑颜开,身后是长长的队伍  © Juan Karita/AP


拉巴斯,人们因水荒而抗议  © Aizar Raldes/AFP/Getty Images


首都成了这样,乡下居民的境地也好不到哪去。Tipa Tipa是Mizque省下的一个村庄,这里的自然资源本来很充沛,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发展,当地人发现水开始不够用了。


当地人在干涸的河床上放羊。由于干旱,Tipa Tipa附近的一条主要河流干涸了。© Andrew Philip/Tearfund


近些年来Tipa Tipa的缺水状况越来越糟,水荒让这里背上了巨大的环境包袱。雨季的延后,导致当地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生长的水分,农业收成下降。而当地人能做的,只有不断祈祷上帝多多降雨。


洋葱是当地的重要农作物。在一月份的一场及时雨之后,农民们终于有了些收货。 © Andrew Philip/Tearfund


Carmelo与妻子用烤炉做本地面包,干旱让本不就富裕的生活更加贫苦。当地老人说,“在过去,这里的生活是十分美好的。但现在,由于降雨减少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劳作。水资源原来很丰富,现在却变了样。干旱夺走了我全部的快乐。” © Andrew Philip/Tearfund


被淡忘的身份认同,回不去的故乡


故事说回到“天空之镜”——乌尤尼盐沼。其实乌尤尼盐沼还有三个“孪生兄妹”,分别是波波湖(Poopó Lake)、乌鲁乌鲁湖(Uru Uru Lake)、以及科伊帕萨盐沼(Salar de Coipasa)。它们的祖先明清湖(Lake Minchin)是南美洲地壳运动形成的远古咸水巨湖,经过数万年演变成了现在的两处盐沼、两处咸水湖。


今天要讲波波湖是玻利维亚第二大湖,它正因气候变化而逐渐枯竭。但是,它的命运可能不是另一面“天空之镜”,而是一片盐碱荒漠。


波波湖的地理位置  © The Guardian


波波湖2013年与2016年卫星图对比  © NASA


NASA的卫星图清楚地显示了波波湖在短短三年里发生的变化。2013年虽然已经有湖水减退的迹象,但水量还是相对充足。到了2016年底,湖水已经基本干涸。


科学家分析,造成波波湖干枯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安第斯山脉的冰川融化,无法为波波湖提供足够的水源。同时,气候变化与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旱灾,降水量减少。另外当地的采矿业与农业也是耗水大户,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1000平方公里之大的波波湖成为一片盐碱荒漠。


玻利维亚第二大湖如今已接近干涸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当地渔民与被废弃的渔船。因为干旱,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   © Juan Karita/AP


Uru人曾经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这片湖本来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当地人Adrián Quispe说。他和四个兄弟原本都是渔民,现在面对干涸的波波湖却无计可施,“没有了波波湖,我们能去哪里?”


现在,Adrián Quispe与600多名Uru-Murato族人仍留守在波波湖附近的村庄Llapallapani。作为玻利维亚最古老的原住民部落,Uru-Murato人世代在以捕鱼为生,被称作“大湖的子民”。但如今波波湖干涸,族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另寻出路。2014年以来,已经有数百个Uru族家庭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难民”的一份子。


他们的离开,同样带走了当地人传承上千年的文化与身份认同。


无鱼可捕的渔民们不得不把船丢掉,开始在岸上讨生活。许多人种起了藜麦——一种在欧美流行的经济作物。讽刺的是,正是藜麦种植的扩张导致了波波湖上游的水资源被消耗殆尽。如今波波湖渔民也被迫走上了种植藜麦的路,但由于水资源匮乏,收成少的可怜。


Gabino Cepeda和亲戚们在种植藜麦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当地的藜麦收成少得可怜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此外,在过去湖水丰沛的时候,每到四月份人们会捕猎火烈鸟,这是当地的一项民俗。Uru人用镜子反射阳光晃晕火烈鸟,十分容易捕获。除了吃肉与炖汤,当地人还会把火烈鸟的翅膀做成标本来收藏。但如今,那里再也看不到火烈鸟的身影。


Emilio Huanaco展示他的最后一件火烈鸟翅膀。“我们曾经从湖中拿走太多了”,他说。Huanaco在几年前收藏了这只翅膀,没想到是他的最后一件藏品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更多人选择去更远的地方谋生,乌尤尼盐沼就是一个去处。57岁的Pablo Flores与几十名Uru人在这里谋生,但他们不是做“天空之镜”的导游,而是卖盐。Pablo们在盐田把散落的盐码成人一般高的盐堆,再装到袋子里,每装可以挣25分。随后,散盐被送到附近镇上的盐场进行提炼、包装。


离开了自由的捕鱼生活进入生产系统,Uru人显得很不适应。但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法选择,只能在他乡苟且。“Uru人不是为这个而生的”,Pablo说。


一些Uru族人离开家园,在乌尤尼盐沼谋生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Alfredo Choque曾是一名渔民,现在盐场作业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Erminia Miranda Moya把散盐包装成袋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María Flores与两个未成年孩子在今年初搬到Machacamarca镇,没有钱盖房子,只能租住在简陋的土坯房中。为了负得起房租,Flores会制作一下当地手工品,在周六的市集上出售给游客。


手工制品是他们不多的收入来源之一,这里的生活并不比老家好多少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留守在Llapallapani的Uru人在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他们过去都是用渔获与附近村子换取蔬菜,现在只能用钱买,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新鲜事。


Simona Seceda在附近的Challapani镇集市。过去人们都是带着货物去Llapallapani换鱼,现在的情况已大相径庭。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Llapallapani村长Felix Condori和家人在Challapani镇集市,这是他们第一次用钱买蔬菜。  © Josh Haner / New York Times


“我想教我的孩子捕鱼,但无能为力。” 26岁的Francisco Flores说。年轻一辈的Uru人几乎不知道家乡曾经的样子,而许多搬走的年长者也渐渐淡忘了家园,在他乡重新开始生活。故乡,再也回不去了。


后记

即便是在玻利维亚处于国家紧急状态之时,去“天空之镜”旅行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但是,乌尤尼盐沼的气候条件也是逐年恶化。2009年-2016年间,那里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上升了大约2-3摄氏度、年降水量从1200多毫米下降到500多毫米、湿度也在逐年下降(根据WorldWeatherOnline数据)。


说不定哪天,“天空之镜”不再如此明亮耀眼了。


旱季里的乌尤尼盐沼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觉得玻利维亚距离还很遥远,但其实气候变化以及它引发的环境后果就在我们身边,就比如云南2010年前后的特大干旱。云南与玻利维亚的地理条件类似:纬度20°左右、海拔2000-3000米的内陆地区。同样,云南境内的冰川也因全球变暖而逐年消退,高源湖泊缺水干涸的情况不断发生。


2013年2月27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办事处北大村大寨村民小组的一名农妇站在已经干涸的新坝水库旁。云南自2009年以来连续4年经历干旱  © 新华网


不要等到灾难来临时才有反应,缓解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现在为时不晚。行动终将带来改变。



- 本文完 -




「推荐阅读」被海水淹没的村庄:孟加拉国 Kutubdia



点击关键词,获取感兴趣内容


北极悲歌 / 海底三光 / 采煤沉降 / 智能未来

手机消费 / 象王之死 / 雨林求生 / 奥运场馆

土壤医生 / 发电旅行 / 蠹蚀森林 / 恼人雾霾

PFcs / 微型塑料 / 循环时尚 / 雾霾香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