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高温不再是“偶发”,关注脆弱人群需成为“必然”

绿色和平 绿色和平行动派 2022-10-16
图源:绿色和平


对于全国许多地方来说,这个夏季着实有些难熬。各地刚刚经历了疫情大考,马上又迎来了高温“大烤”。自6月中旬起,中国江南、华南、四川、重庆等地相继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甚至突破40℃,超过了当地历史同期最高记录[1]。截至7月15日,这场高温事件已经持续了超过30天,而从影响范围、极端性等角度上看,这样的高温天气也同样罕见。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2],今年6月以来(截至7月12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已达5.3天,比常年同期多了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其覆盖国土面积达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则超过9亿人[3]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北半球各地也都在经历高温炙烤。法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多个城市刷新了历史高温纪录,而俄罗斯北部、欧洲西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偏高达2℃以上。

全球气象预测系统(GFS)2022年7月14日日最高气温(℃)分布图[4]。图片来源:Climate Reanalyzer 

  高温热浪从何而来?

这一波席卷北半球、屡破极值的高温热浪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极端高温事件产生是多种气象条件导致的。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5]。今年6月以来,主要影响中国夏季高温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大西洋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形成了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空气干燥无云、地面增温快,并且持续时间长,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从全球气候大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6]中指出,未来全球绝大部分有人口居住的地方都将出现更多、更强、更持久的极端高温。1850-1900年间平均50年才发生一次的极端高温事件,在当前的气候状态下约每10年发生一次。如果放任全球升温至4℃,则每年都会遭遇至少一次同等严重的高温。更不确定,更极端的高温将成为威胁人类的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多重威胁

根据《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显著影响区[7], 极端高温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同年发布的《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2021)》[8]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热浪暴露天数比1986-2005年的平均数增加了4.51天,高温造成的劳动损失时间约为315亿工作小时数,相当于全国总工时的1.3%,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我国全年GDP的1.4%。未来高温的多重影响不可小觑。

在本轮高温过程中,日间气温逐步攀高的同时,部分地区相对湿度较大,人体通过排汗散热的机能下降,感受到的温度会高于气温的实际数值,这就是体感温度的意义。体感温度受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共同影响[9]。当体感温度高时,即便气温并不极端,也很容易导致中暑甚至热射病的发生。

以7月14日7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上海天气预报为例,当日最高温39℃,相对湿度40%左右,风力仅为1级,体感闷热,但无法查询体感温度数值[10]。当前中国气象局采用的高温预警仅以24小时内最高气温作为评判标准,美国和日本分别以“酷热指数”和湿球温度作为评判依据。而在高温高湿叠加下,向公众更好更全面地提供预警也许能够减少因此产生的健康风险。

“酷热指数”查询表,以气温和相对湿度作为长时间户外活动风险的主要评判依据。红色代表危险,深红色为极度危险。图片来源:NOAA

与此同时,与白天的高温高湿相比,城市热夜现象同样严峻,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热夜是指夜间低温达到28度以上的夜晚。随着全球变暖加速,近年来热夜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天气网的统计,7月12日至15日夜间温度的统计中,重庆、上海、杭州、武汉、南昌、南京都已经超过30度[11]。白天的高温被城市所吸收,到了夜间,城市内部持续高温的时间会更长,温度下降缓慢。居民睡眠质量显著下降,白天因高温带来的身体上的疲倦更难消除。

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都属于易受到气候风险冲击的脆弱性群体,也是在高温热浪发生时,最先受到影响的群体。对于这类脆弱人群的保障是面对极端高温事件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例如,在防疫和经济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在高温热浪中从事户外劳动的人群所面临的健康威胁显著上升。进行户外劳动时做好降温防护则尤为重要。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高温天气期间的工作时间、轮休方式、保护及补偿措施。与此同时,各地也应在既有的高温防护政策下,考虑做好灵活应对的准备,保障户外工作者的健康。

2022年7月14日,北京,工人在户外工作。当天北京的最高气温为35℃。©Wei Yi

而一些居住环境缺乏制冷条件的居民,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健康也受到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生活在通风较差的城市区域的人群,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下,高温压力难以缓解[12]。需要通过合理的城市和住区规划,改善居住条件,并提供绿地区域、有制冷设施的公共区域供居民消暑。

未来一周,这场反常、旷日持久的高温天气将随着降水的到来逐渐减缓。但在短期内,气候变暖的趋势仍然难以改变。可以预料的是,像这次这样席卷全球的高温热浪将会也正在成为夏季的“新常态”。除了加速气候行动,从根源上遏止气候变化外,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问题,并积极做好应对的准备,同样是当务之急。


[1] 中国天气网,南方多地40℃高温频现 晋陕局地或现极端降水, http://news.weather.com.cn/2022/07/3549981.shtml

[2] 国家气候中心,热!我国及北半球多地进入“火炉”模式!https://mp.weixin.qq.com/s/wKo8hor3CI5NTF2mq5fmEA

[3] 人民网,高温影响超9亿人 专家提示:减少户外活动 谨防中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2/0714/c1004-32474966.html

[4] 数据来源:NOAA Global Forecast System (GFS) 图片来源:Climate Reanalyzer (https://ClimateReanalyzer.org), Climate Change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aine, USA.

[5] 央视网,中国气象局:北半球夏季热浪事件趋多 全球变暖是根本原因https://news.sina.com.cn/c/2022-07-14/doc-imizmscv1518765.shtml

[6]IPCC, 2021: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In: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asson-Delmotte, V., et al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York, NY, USA, pp. 3−32, doi:10.1017/9781009157896.001.

[7] 新华网,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http://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8/04/c_1127729497.htm

[8] Cai W, Zhang C, Zhang S. The 2021 China report of the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seizing the window of opportunity. Lancet Public Health (in press).

[9] 中国气象科普网,体感温度,http://www.qxkp.net/qxbk/qxzs/202103/t20210301_2788000.html

[10] 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中能否加上体感温度、穿衣指数标识http://www.cma.gov.cn/wmhd/gzly/cjwt/202204/t20220415_4759200.html 

[11] 中国天气网,热到无法入睡!全国夜间火炉地图发布 看哪里的夜最难熬http://news.weather.com.cn/2022/07/3549744.shtml

[12] Goggins, W.B., Chan, E.Y.Y., Ng, E., Ren, C., et al. (2012). Effect Modific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hort-term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Mortality by Urban Heat Islands in Hong Kong. PLoS ONE, 7(6), 1-6. doi: doi:10.1371/journal.pone.003855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