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候鸭先知 | 焚烧的秸秆——来自田野的空气杀手

气候告急 绿色和平行动派
2024-09-25

「 行动带来改变 」

Positive Change Through Action


请查收本周的气候领域大事

    

冬季空气污染加剧 南亚多国困于雾霾

近期,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在经历了超过一周的严重空气污染(AQI飙升至400以上)后决定关闭学校、公园、购物中心和办公室,成为最新一个因空气污染而停摆的南亚大城市。到目前为止,有总计生活在三个城市超过1500万的居民,已经进入了“环境和健康紧急状态”[1]。巴基斯坦的空气污染激增起源于邻国印度北部地区的农田里燃烧的秸秆。通常,每年年底的冬收后,农民会燃烧田地里的秸秆为播种小麦做准备。随着冬季临近,寒冷厚重的空气将污染物困在烟雾层中,使得南亚国家的空气污染日益恶化。
空气污染是一个紧迫的环境健康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亚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2]表明,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发与空气污染有关,而焚烧农作物残茬等因素造成的空气污染恰恰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南亚 60% 的人口生活在危险的空气污染水平之下。全球 40 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 37 个位于南亚。

焚烧残茬导致印度空气污染© Saagnik Paul / Greenpeace

过去二十年来,许多南亚国家的工业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了该地区对能源和化石燃料的需求显著增长,空气污染也随之愈发严峻。此外,该地区的一些特有做法和习俗,包括燃烧固体燃料(用于烹饪和取暖)、火葬和焚烧秸秆,也进一步加剧了污染问题。据统计,11月初印度新德里所检测到的污染物(PM2.5)就有约38%来自于周边乡村区域的秸秆焚烧[3]


研究[4]发现,水稻收获和小麦播种之间的时间窗口短、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人力匮乏以及秸秆作为饲料的接受度低等问题都是许多南亚农民选择通过焚烧秸秆来清理土地的原因。此前,为了遏制秸秆焚烧,部分南亚地区就尝试了现金补贴和推广新机器的做法,比如一种可以同时清除稻茬的播种机[5]。但是,一些农民发现采用这些机器播种的小麦作物更容易受到害虫侵袭,以致产量大幅下降,而一些政府提供的租赁机器则又伴有极高的运营成本。所以,农民们出于各种考量最终还是选择通过焚烧来快速有效地清理田地。


焚烧秸秆会对于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影响,不仅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还会严重恶化土壤活性和水质,并消耗大量地下水资源,导致一系列环境和健康问题。不过,秸秆这样的农作物残留物其实营养丰富,如果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利用潜力极高的增值品,带来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中国从1999年开始全面禁止秸秆燃烧。截至2022年,中国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88.1%[6]。但是,如何降低回收成本,提升农民回收和利用的意愿,实现更加高效清洁的秸秆利用仍然面临挑战。此前,浙江的一群民间行动者就围绕秸秆回收和利用做了一系列尝试[7],包括通过企业力量推动回收,允许农民用一斤秸秆兑换一斤肥料,利用秸秆制成生物燃料来制作“秸秆菜”,甚至利用秸秆作为生长媒介,培育金针菇、草菇等食用草腐菌。另外,在河北张家桥村,当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将秸秆饲料化与调整禽畜养殖结构相结合,形成了“秸秆—养畜—肥料—还田”的种养循环模式。尽管如此,这些多种多样的可持续的农作物残留物管理措施依然有待更多的实践和推广。


2023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年

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C3S)11月发布的气候公报[8],2023年“几乎肯定”成为十二万余年以来地球最热的一年,创下哥白尼中心从1940年开始收集的数据记录(ERA5)。刚刚过去的10月是今年连续第五个全球气温创纪录的月份。2023年1月到10月的十个月平均气温也比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出1.43°C。此外,极地外海洋的海面温度也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而南极海冰范围则连续六个月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赤道太平洋区域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在继续发展。


墨尔本气候行动“热到融化的巨大网球”©Greenpeace

中国碳排有望下降,全球升温不可逆转

迪拜COP28气候大会即将开幕。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期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9],尽管各国在《巴黎协定》下做出了气候承诺,但在2021-2022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增加了1.2%,这使地球已经走上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2.5-2.9°C的轨道。报告指出,人类社会只有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8%,才能将升温控制在2°C以下。值得注意的是,一份来自赫尔辛基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最新分析[10]称,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从明年开始实现“结构性下降”。CREA的首席分析师表示,这一关键转变是由于中国的化石燃料发电量开始下降 ,可再生能源装机数达到创纪录水平,以及水力发电量的反弹和经济复苏等因素。

《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发布

11月19日,2023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11]正式发布。中国版报告指出[12],气候变化造成的健康威胁正在持续扩大。2022年破纪录的热浪导致中国人均热浪天数达到21.0天,与热浪相关的死亡人数达到破纪录的5.09万人,这一数字相比历史基准上升了342%,增速远超预期。此外,2022年平均干旱暴露的人口事件数上升906%,年平均极端降水的人口事件数上升129%。鉴于这些健康风险,中国政府应当加强气候行动与人群健康的关联,提升公众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书籍推荐

《白色天空下:当自然不再自然》

Under a White Sky: the Nature of the Future

过去,人类曾为生活便利而改造自然。现在和未来,人类则将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弥补过去造成的破坏,重新改造自然。《白色天空下:当自然不再自然》是普利策奖得主Elizabeth Kolbert继《第六次灭绝:非自然历史》后,再一次探索“人类世”下地球所面临的环境和气候危机。作者通过采访世界各地前沿的科学项目,将游记、科学报道和解释性新闻巧妙地结合起来,叙述了她探索人类发明的各种技术解决手段的经历,并对技术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她在书中指出,有些高科技手段可能会在一个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却有可能产生一系列其它的问题。其实,本书的标题指的就是一项备受争议的气候变化减缓策略——太阳能地球工程/太阳能辐射纠正(SRM)。虽然气候模型表明中等规模的太阳能地球工程可能使气候重要指标接近工业化前平均值,但是这一技术也伴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会降低减缓气候变化的政治和社会动力。


《白色天空下:当自然不再自然》


参考资料:


[1] https://edition.cnn.com/2023/11/10/asia/pakistan-india-pollution-new-delhi-lahore-intl-hnk/index.html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6280623006163#:~:text=In%20South%20Asia%2C%20the%20prominent,health%20and%20the%20environment20.

[3]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why-is-south-asia-global-hotspot-pollution-2023-11-13/

[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7010022001378

[5] https://india.mongabay.com/2022/10/stubble-burning-will-north-india-smother-again-before-winter

[6]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10/content_5717116.htm

[7] https://mp.weixin.qq.com/s/i6UvuMtj6pkW3rGzEyoZJA

[8] https://climate.copernicus.eu/2023-track-become-warmest-year-after-record-october

[9] https://www.unep.org/resources/emissions-gap-report-2023

[10] https://energyandcleanair.org/analysis-chinas-emissions-set-to-fall-in-2024-after-record-growth-in-clean-energy/

[11] https://www.thelancet.com/countdown-health-climate

[12] The Lancet. The 2023 China report of the Lancet Countdow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色和平行动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