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鹦鹉、野熊和森林警察的奇遇记 | 绿色和平 x 故事开放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故事FM Author 收集故事的人

 --
图源:故事FM

2023 年 11 月 18 日,绿色和平与故事FM、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一场以“谁懂啊,被自然治愈的瞬间”为主题的开放麦。在这次的「故事开放麦」现场,大家通过看、听、闻、触摸,感受了艺术装置、照片等互动装置,并畅聊自己与自然有关的故事。

越来越多在城市生活中不断被消耗的普通人,开始加入一场又一场拥抱自然的治愈修行,在与自然的交流中逐渐重拾力量。

有人说,ta去哥斯达黎加的农场种地,没想到被一只大鹦鹉“爱上”;有人说,ta跟保护站里那两头想抱着玉米冬眠的藏马熊“斗智斗勇”。还有的朋友分享了去终南山追前女友、阻止大爷捕鸟却上了警车等经历……

耳机里放着他们的故事,在楼宇间穿梭,仿佛也置身自然。


--

你好,欢迎来到故事开放麦,这里是 故事FM 的全新单元,我们去线下收集故事,面对面地见证一段人生,然后把其中一些带回来,转交给你。


今天你会听到的4个故事来自 故事FM 在 11 月 18 日举办的线下活动,这次的「故事开放麦」主题是「谁懂啊!我被自然治愈的瞬间」。在这一次的故事开放麦,我们跟环保机构 绿色和平、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 一起找到了这些在自然里发生的故事,我们希望这些灵光乍现的时刻也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后在某一天,当你身在一个美妙的环境里,你会突然想起今天听过的故事。


图源:故事FM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楚涵,现在,她在 绿色和平 的气候风险项目任职,在这之前,她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生活了 20 多个月。在那座太平洋边的小村落里,她们自给自足,从泥地里建设起了一座温馨的生态家园。


今天她要分享的故事和这座村落里的一只动物有关。


-1-
楚涵

一周之前我接到这个活动邀请电话的时候,碰巧在外地我父母家拜访他们。一位亲戚正好也在那里,他当时站在院子里,指着我母亲就精心打理的后院,赞美道:这里环境真好,适合养一只鹦鹉。
我听到「鹦鹉」这个词的时候,心里立马就揪了一下,一段回忆就这么回到我的眼前来,这也是我今天选择跟大家分享这个故事的源头。
这是一个关于一只黄颈亚马逊鹦鹉和我的故事。
我和这只鹦鹉第一次相遇是在 2021 年年底的时候。那时我们那里的雨季刚刚结束,我照常穿上我齐膝的橡胶雨靴,带着我的狗在我们家附近的烂泥地上散步。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我听到一个声音:
「 Hola !」
我停住了,四周环望,一个人也没有。我就很奇怪,因为我知道我的狗是不说人话的,然后我等了一会,寂静无声,我就又往前走。结果这个声音又响起来了:「 Hola !」当时我就有点耐不住了,有种被人开玩笑,又捉摸不透那种不耐烦。
不过这一次,我抬头看了看我眼前的这棵树,我看到了一缕亮黄色,然后发现是一只黄颈亚马逊鹦鹉站在树枝上看着我。当时我一阵欣喜,因为虽然这些鹦鹉生活的地带是从墨西哥南部到哥斯达黎加的北部,在太平洋岸边,但是我从来没有在那里见过这样一只鸟类动物。
于是我停下来,开始跟它问好,它又说:「 Hola !」我也说:「 Hola !」我们这样反复对话了大概几分钟,我才发现这是它唯一会讲的一个单词。
虽然我也很开心,但是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那里是没有路灯的,也没有基础设施,所以赶忙就回家了。
谁知道第二天,同样是在外面散步回来的路上,我又碰到了这只鹦鹉。不过这一次它落在了离我们院子不远处的一棵大树的低树梢上,它看到我的时候好像很激动,然后就开始挪着它的小脚,横着往树枝更低的地方走。
我感觉到它似乎想要更多地和我接触,于是我回家拿了一颗小苹果到它面前。它明显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把手伸上去,它跑到树枝最低的地方去够那个苹果,就在我们接触的那一刻,它正要把嘴含上苹果的时候,我故意稍微拉了一下——它就要伸头再去勾一下。就这样,我感受到那一刻它小小的身体里的力量和温度。我想,那一刻我们也算是认识了,像握了手一样。
第三次碰到它的时候,这只鹦鹉干脆就到了我们小木屋面前的一棵映莲树上站着,俯视我们。我们很开心它愿意来我们家拜访,从那以后它就变成了一个经常来玩的朋友。因为我们住在赤道旁边,通常在每天早晨5点曙光出现的时候,它就会在外面用起伏不同的声调开始喊,像跟我们问早一样,如果我们迟迟不起的,它就会扑到我们的窗前,用它的爪子勾着我们的蚊帐,贴着我们的窗户往里瞅,好像想让我们起床去跟他打招呼。
清晨我们一般会骑自行车带着我们的狗去海边冲浪,它碰巧在的话,发现我们的行踪,它就在后面跟着,不过只是从一个树枝落到另一个树枝,但一直在我们后面紧随着,直到我们快到马路的路口它才会停住。
白天我们一般会在农田里干活,它也有兴趣,就会站在我种的一种叫彩虹椒的小植物上面,看着我们刨地、撒种子,一边在吃我的彩虹椒。其实非常辣,但是我想它可能没有辣味的味觉。
我们做饭的时候,它也会站在离我们切菜桌不远的一个毛巾杆上,盯着我们刀下的水果蔬菜,它最喜欢的就是热带的菠萝跟椰子这类水果。甚至有一次我发现它倒挂着,在吊床上倒着行走,它在干嘛呢?它在试图去偷吃旁边桌上面放的一篮苹果。它就倒着走,然后用头去够那个小苹果,它把嘴张到最大,试图把苹果含在嘴里,但可惜的是,最终它发现自己的小头的重量加上苹果的重量,让它没办法有足够的力量做卷腹、把自己再转回来,最后它就把苹果丢回去了。
就这样,他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一起生活着,但是我们各自干着各自的事,他也会看心情、看天气,来参与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之后不久,我们为了捍卫我们自己的食物,也是为了象征性地接受它成为我们的一员,我搭档就为它准备了它自己的碗。这个碗其实是半个椰子壳,我们把它挖干净打磨过,然后在里面放满了原味葵花籽,然后挂在我们户外厨房的屋檐下。也是因为为它准备葵花籽这件事情,让这只鹦鹉有了它的名字。我们第一次为它到食品店去买葵花籽的时候,这袋葵花籽上印了一只黄颈亚马逊鹦鹉,长得跟它一模一样,然后这个袋子上面印的词是Kiki,我想应该是这个牌子的名字。从此我就这么叫它了,他成为了 Kiki 。
其实现在想起来,它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又像一个主人,又像是客人,因为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过自从我们给了它这个碗之后,他也来得更加频繁了。
通过跟它相处得更多,我们也发现它其实不只会说「 Hola 」,它也会吹口哨,还会学狗叫,最特别的是,它会学摩托罗拉的手机铃声。不过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其实是它的笑声,也是唯一一次我听到它笑。
这个场景是在来年旱季的初始, 2 月的时候,我同样在日落时分带着我的狗在地里散步,这一次我们是在我们家院子的背后这块地上走路。说实话我是去勘探的,因为前一天这块地来了一拨人,是地的主人以及一群工人,他们开着推土车来把这块地全部推平了,所有的植被都被打倒,当时那种赤裸裸的景象让我非常痛心。他们是希望把这个地卖出去,给要建房子的人。看到这些我陷入了沉思:是不是我的存在让这块净土开始被开发和利用?
就在我沉思的时候,一股气流从我的头顶上方刮过去,紧接就感到一阵剧痛,有个东西抓着我肩头的皮肤,同时在咬我的后颈部。因为它在我的视野以外,我不知道是什么,当时非常恐慌,我就用手拼命想把它推掉,但是越推越拉扯越痛,最后,在我一边高声尖叫,一边纠缠了一阵子之后,这个东西终于放手了,然后落在了我面前的地上。令我震惊的是,竟然是 Kiki ,它开始拐着他小脚,内八字地往前走,边走边大笑,就像这样:「哈——哈——哈——」
真的像这样,比我模仿得更加恐怖,我个人的笑声其实并没有这么狰狞。当时我真的不敢相信,它的这次袭击也让我留下了伤口……
完整故事,请听音频👇🏻


-2-

花蚀

第二个故事来自科普作家花蚀,或许你听过他的微博ID「花落成蚀」,他写过一本书叫「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不过今天他要分享的故事,你在动物园里大概见不着。

大家好,我是花蚀,我是个写科普的。我写的内容主要是生态保护这个方面,所以像我这种人经常跑野外,到一些无人区去。

半个月之前我去了趟新疆,去了一个无人区叫做阿尔金山无人区,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其余三个是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还有一个罗布泊,其中最难进的就是阿尔金山无人区。特别厉害,厉害到我们每次回来之后跟人吃饭,聊到第三句话就会说:「我刚去了阿尔金诶!」所以我今天就在这个场合和大家讲讲我去阿尔金的一些经历。

我们去到无人区之后就会在那里宿营。其实我们这些老出野外的人并不太喜欢露营,因为在露营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挺难受的事情,比方说我们在阿尔金驻扎的地方,晚上 -20℃ ,白天 10℃ ,我每天要经受 30℃ 的温差。

更难受的就是,营地周围有很多野生动物。我们在那扎营的第一天晚上其实也没发生什么事,但是到第二天早上,我们在营地周围发现了一堆野牦牛粪,踩上去还是软的。然后我们就往周围看,大概 100 米的地方有一头野牦牛看着我们。

野牦牛是我们在青藏高原区域第二害怕的野生动物,如果你们在野外看到一群野牦牛,其实不用太害怕,一群野牦牛看到人来的时候绝对会马上就溜走,因为那是雌性野牦牛带着它们的孩子,但是如果你们看到有一头独牛,就不要靠它太近。独牛都是雄性,雄性野牦牛的脾气特别糟糕,如果你开着车,离它可能五、六米的距离,你就会看到它的尾巴翘起来了,然后过一会就向你冲过来,它脾气就能这么糟糕。

我们当时遇到的那头野牦牛就是一头雄性,但它前一天晚上竟然没找我们麻烦,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点「纪念品」,当时我们非常惊异。

图源:故事FM

因为宿营实在是有点太难受了,所以我们后来改变了一下行程,之后十几天去保护站住。决定结束露营的时候我们特别高兴,结果出去有了网之后,我们带队的保护区的老师接了个电话,接完电话回来跟我们说:「保卫站里面有熊。」我们要去住的那个保护站有熊,那怎么办?

他说:「不用太害怕,昨天有几个领导要过去,所以我们搞了 20 多个人,把熊给赶走了。」

我说:「熊赶到哪去了?」他说:「不知道。」

后来我们一群人就进了保护站。阿尔金山的环境非常有意思,整个保护区从北到南有三条山脉,我们是从最外面的第一道山脉,越过山口到了第二道山,在越过山口的时候会发现那个地方的环境变化特别大。阿尔金山是一个特别干旱的保护区,到处都是沙漠以及戈壁滩,但是经过山口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有个非常巨大的湖泊在面前,湖泊蓝得就像天一样。水天一色,周围又是一圈雪山,特别漂亮。而我们的保护站就在湖泊的旁边。

保护站所在的乡是中国最大的乡,它的面积有 5600 多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它是北京的行政面积的 4 倍,但整个乡在日常没什么幺蛾子或者没什么外人来的情况下,一共有多少人口?4 个人。其中两个人守的是乡政府,两个人守的是我们要住的保护站。

等我们进到保护站之后,就发现周围非常安静,也不像是有什么熊的样子,然后有两条狗过来迎接我们。那两只狗看起来非常大,黑色的,是当地特别有名的哈萨克獒。这种狗没有藏獒有名,但它们和藏獒一样是高原上非常孔武有力的一种狗,而且咬人,还不叫。

两条狗看到我们来了之后也特别高兴,就摇着尾巴过来跟我们打招呼,打完招呼之后过了一会,守站的维吾尔族大叔就出来见我们了,我问他:「听说咱们这儿来了熊?」他说:「对!熊来了,然后被我们赶出去了!」

我说:「熊在哪呢?」他说:「在旁边那个房子里面。」……

完整故事,请听音频👇🏻


-3-

汉堡

第三个故事来自汉堡,她是一位自由职业者,业余时间,她和朋友们运营着一个女性的观鸟社群。在讲故事之前,她要先「考考」大家。


在聊观鸟之前,我想先考考大家:你们能说出三种鸟的名字吗?说全称的那种。


你可以在心里想一下。如果你心里想的名字有鸽子、燕子之类的名字,那就太好了,说明咱们的水平差不多。


我先介绍一下,观鸟,就是到户外去看野生的鸟的生活。全世界大概有超过 1 万种鸟,全中国有超过 1500 种鸟,而北京就有 500 多种鸟。咱们方庄书店附近几公里以外有一个天坛公园,里面就有超过 280 种鸟,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去很远,你不需要上山下海,也不需要出国,就可以看到很多很丰富的鸟的行为。


好,以上是鸟的事情。其实这些事和我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也只是观鸟半年而已,但因为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而且还要出门遛狗,所以我和鸟接触的机会有很多,就在这半年里,我就捡了一只落水的黄腹山雀、告诉了三位遇到撞晕的小鸟的朋友应该怎么处理小鸟、应该把它汇报给谁。


其中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事情是,我因为鸟进了派出所,还跟鸟坐了同一辆警车。接下来讲讲这个事情。


大概是半个月以前,一个秋天的中午,非常的温暖,我和狗走在路上,我们要去打疫苗。这个时候我看见路边的绿化带的树上挂着一个诱捕笼。


它是一个上下两层的结构,和你平时见到的鸟笼不太一样,下层放着的是一只充当诱饵的活鸟,它是一只煤山雀,北京人可能管它叫「贝子」,它是一种小型的鸣禽,叫声非常好听,也很活泼。这只煤山雀当时就在这个笼子下面很活泼地叫,上层笼门是开着的,里面有一个类似抓老鼠的捕兽夹的结构。当上层有鸟听到它同类的叫声,飞过来看它的时候,笼门就会关上,这个鸟就被关住、出不去了。


图源:故事FM

我看到这个结构的时候就想,北京其实有很多笼养鸟,平时看到我都管不了,因为这个属于大爷的财物,但是诱捕笼它是一种狩猎工具,我是可以管一管的,所以我就想,我要怎么管这个事儿。然后我就一边想着往前走,就看见前面的树林里还挂着 4 只笼子,里面分别是黄雀、红胁绣眼鸟、八哥和一只怀氏虎斑地鸫。

图源:故事FM

怀氏虎斑地鸫是一种秋天才会迁徙到北京的候鸟,它平时很害羞,都藏在草丛或者是很茂密的灌丛的底部,也就是说,我们在自然界是非常难以发现它的(但其实它的体长有 30 公分,是一种比较大的鸟),而且它身上有很多棕色的斑点,你在自然界是很难找到它的。

但是鸟在自然界有多隐蔽,它在笼子里面就显得有多显眼,所以我看到这个鸟之后,我就报警了。警察很快就来了,但这位民警不太了解鸟,他跟我说,他询问了大爷,大爷说他也不懂鸟,这个鸟是朋友送的。我说:笼子是一个捕猎工具,而北京市是全市禁猎区,所以这个大爷已经违法了;同时他挂的 4 个笼子里面,有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上面的鸟,也就是黄雀和红胁绣眼鸟。而怀氏虎斑地鸫,我说,这只鸟是一种候鸟,它在北京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又怎么会进到笼子里?这说明大爷的违法行为很严重。

警察听了之后就说,我把煤山雀放了,把大爷捕猎工具也收了,把这个虎斑地鸫也没收了,你跟我们走一趟。我说,大爷呢?他说那要看你和森林警察说的情况再定。然后我就上了警车,我旁边就放着这只虎斑地鸫……

完整故事,请听音频👇🏻



-4-

海旭

第四个故事来自海旭,他在开放麦环节上台,跟我们分享了一段或许是最接近普通人经验的故事,但你仔细听,他其实并不普通。

大概是 2019 年,我记得刚入冬的时候,一个周末,突然收到我当时的女朋友发来的信息,说她在终南山那边。她之前说过想去,我就说:你为什么去那边,没叫我一起?然后就收到了若干条信息,相当于一封分手信。具体说了很多,我也不记得了,总结起来就是说,我不懂她。

当时我心情比较复杂,第一个念头是,我要去当面再跟她聊一次,再确认一下到底是是什么原因,或者是有没有机会挽回。所以这个消息我还没有完全消化完,就开始订车票去西安,然后在火车上面就开始查:终南山到底有多大,到底能不能找到她……

完整故事,请听音频👇🏻


当然你不会每天都遇见野牦牛、藏马熊、黄颈亚马逊鹦鹉,但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在城市里认出一只鸟,或者在山里遇见一场大雪的时候,或许你会突然笑起来,并且你知道该怎么做。
这里是故事开放麦,谢谢你收听,我们下次再见。
--

【中国环境故事网络】主办机构


环保机构 绿色和平、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长期深入全国、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持续关注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工作。

因为不断见证了自然脆弱与韧性的交织,大家深刻地意识到,保护自然,需要人与自然的互相成就。因此,我们聚在一起,以「谁懂啊!我被自然治愈的瞬间」为题,通过故事开放麦的形式,来到线下收集了一波人与自然双向治愈的动人故事。

今年9月,绿色和平与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还在云南大理举办了包含摄影展、音乐会、创作者沙龙等环节的自然嘉年华,一起回顾吧!
雨中音乐会 | 修复与重生的力量

图源:故事FM

出品|声音故事传媒「故事FM

版权声明:声音故事传媒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故事FM 

故事FM 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的声音节目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蜻蜓FM | 小宇宙

QQ音乐 | 荔枝FM | 懒人听书 | 酷狗音乐 | 酷我音乐

均可收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色和平行动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