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奖!

肇庆学院
2024-09-01





8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颁奖盛典以线上形式举行。由我校师生共同创作的短视频《Bound by Rice 稻路》从1700多部参赛作品脱颖而出,荣获“最具国际传播力作品”奖项



短视频单元作为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增赛事,以“短视频里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立足国际影视发展前沿,立志从小切口反映大时代,鼓励创作者利用新技术、新平台,贴近当下现实生活,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动人瞬间,塑造丰富立体的中华文化形象,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创作出有深度、接地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稻路》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佳绩,这正是2022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肇庆)”活动结出的硕果。来自不同国家的9位外国青年,围绕项目主题“风华·风尚·风光”,与肇庆学院、暨南大学19位中方制片人奔赴端州、德庆、封开、鼎湖、四会和清远等地,取景拍摄了《稻路》等9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广东形象,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影片欣赏:《Bound by Rice 稻路》


“民以食为天”——稻米,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主角,对于中国人来说,稻米并不仅仅是种重要的主食,它早已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


几千年来,各地人民用巧思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稻米衍生品,如糍粑、汤圆、米糕等,这些在特殊时节会被人们所记挂着的美食,它们早已从饱腹之物,变成将“家”联系起来的特殊纽带,它们是中华民族稻作文化的化身、是华夏儿女茁壮成长的见证、是地方人民家乡情怀的载体,它们早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而这次我们要探寻的肇庆传统美食“裹蒸”也是如此,裹蒸由稻的粘性变种糯稻包制而成。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目前在我校外国语学院担任外籍教师的外国青年导演Nikola Berzenji,一直都对中国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想通过这次拍摄了解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人对食物特有的情怀。


于是他和项目组成员来到了砚洲岛上的这片稻田,探寻着“糯稻与裹蒸”的秘密,像剥开裹蒸的一层层柊叶,我们细细走访探寻,从糯稻间寻觅裹蒸雏形、从裹蒸里细品手艺传承,尝试近距离感受肇庆的乡土人文风情。



第一站·稻田

“我很喜欢那座青山,或许我们可以把它放到拍摄中去。”一来到稻田地,Nikola Berzenji脑海里就蹦出了新想法,他和制片人商讨着该如何用无人机拍摄下这一幕如此闲适、自然的田园风光。










在稻田里穿梭的Nikola Berzenji,不禁思考着,裹蒸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呢?肇庆人都会包裹蒸吗?这项手艺的传承现状又如何呢?让我们随着他的脚步一探究竟,开启一次对“裹蒸”的奇妙之旅!



第二站·包公楼


穿过稻田,我们跟随着他的步伐来到包公楼。在门外,他向项目成员询问着包公诞的习俗,进入包公楼,墙上的历史故事、包公井、红脸关羽、黑脸包公、求签祈福的场所无一不吸引着他。当地村民也将“包公掷砚成洲”的故事娓娓道来......

传说裹蒸与包公有着一段渊源,“没想到原来裹蒸的外形和包公铁拳相似,有意思!”兴奋的Nikola Berzenji,甚至在祠堂内敲起了堂鼓,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那么包制裹蒸的这项传统手艺现状如何?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试图寻找到答案......



第三站·草鞋街

走过沉淀着历史印迹的宋城墙,来到城墙脚下的古城老巷——草鞋街。巷内,一对在自家门口张罗着卖裹蒸的老夫妇,成功吸引了Nikola Berzenji的注意。“Amazing!”在与他们进行了一番交谈后,包小可惊呼道。







原来,这对老夫妇——李姨和谢叔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纯手工包制裹蒸。当包小可知道这两位“老手”多年的坚持纯粹是出于对美食的兴趣与热爱时,他的眼里不禁闪烁着由衷的敬佩,在他看来,这是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听着他们的故事,Nikola Berzenji好奇地追问着更多的细节,而当他问及老夫妇这项手艺的传承现状时,他们却都遗憾地表示现在很少会有年轻人选择这条艰辛的传承之路。




第四站·下瑶村

“我想,虽然少,但总会有年轻人愿意肩负起传承裹蒸制作技艺的重任。我很想找到这样的年轻人,去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Nikola Berzenji带着想法,和项目组成员一同找寻着。最终,我们在下瑶村找到了锦鸿——传统手工裹蒸家庭作坊的年轻传承人。 







“Welcome to China!”一进门,锦鸿热情地招呼着Nikola Berzenji,他们握手、拥抱,像是许久不见的老朋友。锦鸿向Nikola Berzenji介绍着他们一家人包裹蒸时的老照片,分享着自己记忆中的幸福时刻。“我从小便看着父母包裹蒸。每到过年过节,兄弟姐妹们就会从外地回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裹蒸,我很享受和家人们团聚的时光,这样温馨的画面一直都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锦鸿如是说到。







对于他而言,裹蒸不仅是一种肇庆传统美食,更是一种家庭情感的纽带,承载着“家”的味道,它包裹着一家人深厚的爱意诚意,寓意着“团团圆圆”。Nikola Berzenji认真地听锦鸿讲着过去的故事,他告诉Nikola Berzenji自己想通过努力,一代一代人不停地耕耘,将这种饮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肇庆的味道。让裹蒸能够走出全国,推向世界,一直是锦鸿心中最大的梦想。眼前,这位几年前毅然决定从城里辞去工作,回到家中继承传统手艺的年轻人,深深地打动着Nikola Berzenji 。






我们来到后厨,锦鸿的妈妈刘姨正忙着包裹蒸,她亲切地邀请Nikola Berzenji一同加入到制作的行列中。挑选大小合适的柊叶,依次添加糯米、绿豆、猪肉……Nikola Berzenji在刘姨耐心的指导下,渐入佳境。他早已沉浸在制作美食的氛围中,仔细研究着裹蒸传统的“田”字绑法,一遍一遍,反复缠绕,一个两个三个……出自于“包师傅”之手的裹蒸,个个“头大身圆”。







“Practice makes perfect!”Nikola Berzenji骄傲地举起它们,冲着镜头微笑展示。这确实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Nikola Berzenji和锦鸿说到,也许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其间的不易。而在我们品尝到了裹蒸以后,所有辛劳都早已烟消云散。













稻田里、包公祠、草鞋街、下瑶村,Nikola Berzenji和制片人们一路倾听裹蒸故事,感受人间烟火,体验生活乐趣。这趟奇妙的旅程也在欢笑中暂告一段落,接下来,一同听听他们的感悟吧!



人物专访


外国青年导演Nikola Berzenji(包小可)来自加拿大 外国语学院教师制片人苏航就读于体育与健康学院
制片人梁超华
就读于美术学院

可以简单谈谈对项目组成员的初印象吗?


在初次见面时,我看到他们早已经为这个项目做了许多准备,觉得项目组成员都很积极、努力,也很灵活、懂得变通。而且制片人对影片的拍摄有着很清晰的框架和思路,这是我非常欣赏的。食物是文化的一个载体,要了解一种饮食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先去接触这个食物,去品尝它,然后才能感受到它背后蕴含着的深刻文化故事。项目组成员都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导演非常热情。成员之间交流很融洽,我觉得导演应该是个很有趣的人。


在没有开始参加项目前,你对裹蒸有什么了解呢?

我有许多朋友都是肇庆人,他们都建议我一定要尝尝肇庆的裹蒸,听说只有在肇庆才能尝到这种“独一无二”的味道。作为肇庆本地人,我从小是吃裹蒸长大,所以对裹蒸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没有了解之前觉得裹蒸其实就是粽子,但是后来我一个肇庆本地的同学带我去品尝,才发现原来裹蒸和粽子并不一样。



在拍摄期间,对裹蒸有什么更深入的了解吗?可以谈谈你的收获吗?在跟着锦鸿一家学习制作裹蒸之后,我对裹蒸的历史、裹蒸的做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传承人的不易,对其背后所蕴含的特殊情怀也有了别样的理解。我觉得”裹蒸“不仅仅是一道美食,它像是一个载体,包含着肇庆的地方文化,同时它也像是一扇窗,让我能够得以窥视中国现代文化的进程。从上世纪开始,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肇庆的裹蒸,都处于一种极大的变革当中。而当今中国的工业在日益发展的同时,还有人愿意留下来慢慢地做一件事情、传承一门裹蒸制作手艺,这样强烈的对比,也让我感受到了传承人的不易。他们在和我聊天时,那种自豪的语气,展现出独特的文化自信,这也让我很敬佩。真正看到了手工艺人传承的艰辛,也带着导演品尝到裹蒸蕴含着的“家的味道”。不仅仅了解到裹蒸背后的故事文化、裹蒸详细制作过程,同时在听说锦鸿的故事后,也为他的这种传承精神所感动。


在确定好拍摄计划之后,你当时最期待的是哪一件事?最期待的是我要向锦鸿一家学习怎么包裹蒸,我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也很期待采访他们的时候听他们的故事。最期待的就是导演在锦鸿家里,在热情和睦的氛围下,吃到自己亲手包的裹蒸。

我最期待的是品尝这些传承人们自家做的裹蒸。


拍摄的时候有没有产生一些新的思路想法以及画面镜头呢?

在到达砚洲岛之后,我们需要在稻田里取一些景。我站在稻田里的小道上,看到团队站在田垄上,对面不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高楼,更远处,有青墨色的大山。同一时空下的这幅景象,正像是这像是当前中国的一个缩影,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保留着绿水青山,我当即决定要把这个元素放进我们的拍摄镜头里。

因为拍纪录片有很多不确定性,采访也是灵活多变的,所以我们会根据受访者当时的反应和回答,临时产生一些新的拍摄思路。

有,比如一些拍摄机位的布置、受采访人和导演的站位。



拍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有意思或者打动你的事情吗?

最有意思的是在采访下瑶街刘姨一家时,刘姨给我的反应让我觉得她很真实、很接地气。在谈到“是否支持儿子辞职回来继承手艺”、“是否想让孙子、孙女也学习做裹蒸的时候”,她的回答都是“两者皆可,尊重选择”,这也让我觉得她是个很豁达开朗的人。当问起做裹蒸的契机时,她告诉我,她很热爱这门手艺,而且时常用自豪的语气说起她过去的经历,我觉得她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着这件事。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她在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的同时,又能够养家糊口,这让我觉得她很了不起!

几位受访者一直提到“传承”,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这种信念感很打动人。

在拍摄期间,锦鸿将刘姨包裹蒸的照片拿出来,他的儿子指着刘姨说“奶奶”的时候,那一瞬间觉得很美好,好像他的孩子也有机会通过照片了解到刘姨过去的生活,也许这就是拍摄的魅力所在吧。


你对草鞋街的李姨和谢叔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呢?听到他们说“因为热爱坚持包裹蒸二十多年”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

感觉谢叔是真的很热爱裹蒸,在谈话中一直展现出一种“引以为豪”的感觉,这应该就是独属于肇庆人的裹蒸文化自信吧!听到他们说因热爱、兴趣坚持做裹蒸二十年的时候,觉得很羡慕,因为能找到一件热爱并且能坚持下去的事情很不容易。

听到他们说没有人传承的时候感到很惋惜,但也十分敬佩他们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热爱一件事情。

感觉很他们两位都很亲和、慈祥,他们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二十多年让我很感动。


你通过对锦鸿一家人的了解,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他们在你眼中是怎么样的呢?

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这样一间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能够运作得如此成功,且能与制作裹蒸的大型工厂在市场上竞争,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同时,我也很佩服他们能够这样坚持传承、坚持手工制作,做出最传统的裹蒸味道,小作坊中的传承故事非常令我感动。

锦鸿说自己当时坚定的辞去工作回来继承手艺的时候,我是由衷地佩服他,因为舍弃已有的事业回来做这么累的事情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他们待人很真诚,在我们初次到的时候还特地给我们开裹蒸吃。在见到他们家人的相处方式后,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家家人间互相的爱意。


逛完包公楼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印象最深的是在包公楼内看到了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雕像,每一个雕像的设计都很别出心裁。我看到了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包公,但我还不太理解它们其中蕴含着的寓意,也很好奇为什么它们的脸是这样的颜色,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去挖掘这背后的文化故事。

跟外国青年导演一起看自己熟悉的东西,心里有种自豪的感觉!

印象最深的是导演当时模仿神像摆出的动作。


这一次的拍摄经历给你探索中国带来了怎样全新的体验?

第一次学习制作裹蒸、第一次品尝新鲜出炉的裹蒸、第一次如此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地方文化,这是很新奇的,而我也希望我们能讲好这一个特别的故事。

主要是在交流方面,有种英语、国语、粤语随机切换的的全新体验。

首次和外国导演合作拍摄,还有以纪录片形式去穿越大街小巷,寻找裹蒸传承人做面对面采访。



拍摄花絮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稻米,衍生出来的路有很多条

而裹蒸只是其中的一条

稻路,衍生的不只是裹蒸之路

更是人生之路

有人垂垂老矣,有人风华正茂

有人选择外出工作,有人坚守本地传承

创作团队深入民间裹蒸家庭作坊

走近年轻手艺人

聆听动人传承事

挖掘裹蒸所承载的情感、文化、精神

打造出这部

兼具人文艺术与地方风情的纪录片

最终收获评委一致认可

让我们再次恭喜他们!






采写:陈馨 谢美琪

摄影:何倬铭 林梓佳 廖森莹 张洁莹

海报设计:梁超华 苏航

排版:谢美琪

责任编辑/初审:吕钊 周瑛 

复审:陈伟林

终审:陈前


Nikola Berzenji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肇庆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