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

肇庆学院
2024-09-01




5月27至28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广东省社科院、省学联共同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



我校共推荐23份作品进入省赛

其中9件作品进入省赛终审决赛

共荣获一等奖2项

二等奖7项

三等奖10项

接下来

一起去看看这些获奖项目吧!





一等奖



《途盾护航——随车用 

安全预警应急防控系统》


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学科类别:机械与控制

团队成员:陈威仰 梁敏仪 曾毅晴 周杰楠 林晗 游章胜 麦文坚 陈泽龙 刘洋 曾嘉慧

指导老师:刘帅君 程慧 黄伟伟

所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目研究内容:

途盾护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随车用智能自动破窗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致力于通过构建安全、便捷、低成本的随车用应急产品-应急服务生态体系,为我国车辆安全产业保驾护航。本公司以2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软著专利及1项产品使用手册,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途盾护航自动破窗器生产技术及工艺,大大提高了车辆危急状况下的人员逃生率。

途盾护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为一种可以安装在交通工具上用以逃生的车辆安防及破窗系统。该车辆安防及破窗系统采用stm32单片,设置电子控制器模块、危险报警模块、水位传感器模块和破窗器模块,组成初步产品,设有自动或主动启动按钮进行破窗动作的功能,对车辆加速度、位置进行精确检测,发现异常后撞击车窗对应位置。当发生落水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可以手动或自动启动车辆安防及破窗系统进行逃生。本项目具有落地性强、成本低、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

本设备、本项目顺应新时代对车辆安全智能化、自动化的要求,进行智能化破窗器的研究,填补国内“破窗器”市场自动化领域的空缺,实现了0的突破,为我国车辆安全产品中破窗器这个垂直领域,做出实质性、创新性的突破,具有学术价值、跨学科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IPench——全栈式虚拟数字人服务平台》

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学科类别:信息技术类

团队成员:劳泽杨 陈荣毅 洪望顺 郑慧钒 梁静元 张君怡 赖安琦 何泉蓉 柯奕怀

指导老师:刘帅君 王丹

所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为虚拟主播和普通用户提供“平民级”虚拟数字人技术方案。项目包括虚拟数字人定制、形象设计、Live2D建模、3D建模、形象交易、面部与全身动作捕捉、直播软件对接等全栈式技术服务,具有以下创新点和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IPench是国内首个集立绘、拆分、建模于一体的虚拟形象定制平台,具有唯一性;第二,本项目自主研发的IPenchVLive软件重点关注低成本和高实时性的面部捕捉和重建方法,同时支持插件面捕软件和多设备协作,能够满足用户从入门到专业的绝大部分需求;第三,IPenchVLive软件提出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来提高跟踪精度,提升了面部捕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第四,本项目支持多平台直播软件对接,能够让用户更便捷地使用虚拟形象进行直播。

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IPench平台支持从2D立绘到3D建模的全流程,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其次,IPenchVLive软件采用高效的面部捕捉算法,在低成本的硬件设备下实现高精度和高实时性;另外,本项目支持多个面部和全身动作捕捉设备的协作,并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最后,IPenchVLive软件支持多平台直播软件对接,包括国内外主流的直播平台,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总的来说,本项目的目标是为虚拟主播和普通用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提供从虚拟形象定制到直播软件对接的一站式虚拟数字人技术方案,具有创新性、高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等奖



《助推肇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西部文旅产业增长极调研报告》


作品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学科类别:发展成就

团队成员:王国帅 刘家龙 蒋伟 柯超丽 杨佳宜 马婷婷 何燊 钟水玲 梁敏仪

指导老师:李勇

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文旅产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文旅产业增长极是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任务之一。团队基于宏观政策条件的支持,分析肇庆优越的地理位置、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社会经济等条件,探析肇庆发展文旅产业的内部动力因素:禀赋条件的需要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外部推动因素:政策扶持、技术进步,明晰肇庆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文旅产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价值、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优化、文旅产业结构升级、顶层设计趋向完善,解析肇庆文旅产业的问题挑战,包括产业结构发展不够均衡、旅游目的地宣传水平不高、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从观念、特色、文化、经营四个方面,提出树立肇庆文旅产业发展新理念、拓展肇庆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丰富肇庆文旅产业发展新内涵、完善肇庆文旅产业新举措,助推肇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文旅产业增长极计划的成功实施。团队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学习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肇庆发展文旅产业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增长极注入新动力。





《楼梯及扶手智能清扫机器人创新设计》

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学科类别:机械与控制

团队成员:黄俊杰 张嘉豪 郭奕锋 黄端权 陈湛 方奕熹 陈妍彤 谢红烨 陈柔方

指导老师:李剑英

所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楼梯及扶手智能清扫机器人,致力于协助人类完成大型场馆楼梯的繁重清洁工作,解放劳动力,建设美好生活。

本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同时完成楼梯和扶手的清洁,且支持手机APP连接操控,连接物联网管理系统,为不远的将来实现万物互联和全智能家居提供保障。

机器人配置了离合器等自适应结构,通过各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对不同宽度、斜度楼梯的清扫,且配备了多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收集地面数据,为不同使用场景提供高质量的清扫服务。





《基于菲涅尔定焦线聚光系统的

太阳能蒸馏装置的开发》



作品类别:科技制作发明B类

学科类别:能源化工

团队成员:林楚绵 谢沛烁 伍俊研 肖宇涛 吴肖邦 于洋

指导老师:王海 江艳

所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实验教学场地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所培育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参差不齐,且光学实验设备搭建及其操作原理具有复杂性,课时数有限,教师实际讲解过程中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其自学能力,导致学生忽视原理、按部就班的问题比较严重。为了丰富本科院校光学相关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本团队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小型菲涅尔定焦线聚光系统,以太阳能蒸馏装置为例对其聚光特性及其系统的光学效率进行测试研究,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破除技术壁垒提供实际教学案例。





《一种5G场景中面向智慧城市感知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能效混合式聚类协议》


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学科类别:信息技术

团队成员:李颖昌 邓皓靖 郭晓云 郭虹延 肖腾 袁源 张旭鑫

指导老师:龚亚东

所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大数据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以感知城市各方面的基础信息。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节能技术,其中,聚类协议是最为流行且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了平衡聚类协议中簇头与其他传感器节点的能耗,已有的聚类协议均采用全网定期聚类的方法,但该方法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消耗。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高能效混合式聚类协议(简称EEHC协议)以提升智慧城市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效,主要贡献包括:1.借助5G网络中基站密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低能耗聚类算法,将智慧城市感知网络划分为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小的簇;2.提出了簇能量预测算法以协助智慧城市中的各个基站有效维护其附近各个簇的剩余能量信息;3.提出了能量感知的监测数据路由算法,该算法将监测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有效均衡网络中各个簇的能量;4.提出了低成本簇间能量局部调整算法,该算法通过调整相关簇中成员(即节点)的归属以解决簇间节点总能量不均衡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EEHC协议相比已有的聚类协议在网络寿命、能量消耗以及网络吞吐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黎苗宣肺贴的研发》

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学科类别:生命科学

团队成员蒋昭 朱雯甄 钟泳仪 汤慧婷 吴浈芸 林明儿 曾茗

指导老师:李汉成

所属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人们感染过后以及国内疾病大数据上呼吸道感染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专业与学习兴趣所诞生的项目。本团队在前期通过查阅大量中医古书,中药材古书等文献,全面深入学习传统中药配伍原理与传统24小时经脉原理,确定处方的中药材组成与产品的贴敷时间与贴敷穴位,保证药效的同时能精准释放药效,从而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咳嗽、略痰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轻症患者群体的效果。通过咨询导师实验方法,查阅大量的实验论文报告等前期准备,团队确定了采用正交实验法去优化浸膏制备的水量、时间、温度等工艺,使浸膏率达到最佳,再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法确定制备的辅料组成和用量,选出最佳配比,使原料可充分混合并涂抹均匀。在确定了各组分的用量后,团队采用《中国药典》的方法分别测定黄酮类化合物、三萜酸、癸酰乙酸对含量并进行计算,再通过Franz扩散池,以动物皮肤为载体,进行透皮实验,计算累计渗透量、扩散百分率、透皮系数等数据,判断产品是否能经皮给药,最后,在不同湿度、温度的环境下放置不同时间,记录不同组数据,测试产品的赋形性和粘着性,对膏体表面做出评价,再进一步优化产品的使用感。后续,我们将对本项目产品做进一步开发,对毒副作用等做进一步检测,不断完善并优化项目。






《200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

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研究》


作品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

学科类别:美丽中国

团队成员:何要云 卢宏颖 邬晓俊 梁雍 包玉斌 张雯

指导老师:张智萍 郭栩东

所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基础。项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案例,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转移矩阵、价值当量因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等方法,分析湾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以便探究湾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态,以期为湾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发展,缓解经济发展和生态冲突,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科学参考。

结果显示:第一,2000-2020年湾区以林地为主,仅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其余土地类型均呈现减少趋势;第二,从土地转化来看,2000-2020年主要呈现为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变化特征,且其变化区域较集中,主要在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三,从土地服务来看,林地服务价值最大,其次是水域,且其变化最大;从服务类型看,水文调节占比最大且变化量最大;第四,从空间分布上看,湾区服务价值明显存在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时间序列上高值区进一步萎缩、低值区逐渐扩大;第五,湾区的经济发展在不断扩张,但其是以生态用地消耗为代价。同时,湾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明显,经济和生态间的矛盾逐渐在扩大;第六,针对以上问题,主要有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禁闲置土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与加强水域监控和治理、恢复等措施。






三等奖



《交通强国背景下城市停车发展策略及研究

——以肇庆市端州区为例》


作品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学科类别:民生福祉

团队成员:庄琪 梁榆情 唐智颖 刘丽丹 柏淑婷 汤锶慧 谢晓桐 刘凯文 奚明轩 郭科宏

指导老师:周鑫华 温文莉

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目研究内容:

据《2021年端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端州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3.9%。由此可见,随着端州区经济水平的提升,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增涨趋势。同时,交通的高占比也衍生了居民对现有停车位分配不均感到不满、部分路段停车收费不合理、车佳划分归属不明确、停车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至此,我们结合以上问题,由实际出发并综合多次调研数据对比后建议:

1.提倡停车资源共享,盘活闲置资源用以建设停车场,搭建停车信息平台便利居民停车的同时,倡导绿色低碳出行,从根源减少停车难问题;

2.对现有停车收费制度实行分路段统一制度以及月卡制废,避免乱收费现象的产生;

3.对城市内停车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并加强路政管理,及时疏通路况以缓解高峰拥堵现象。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动员各方力量,投入到解决停车位难题之中,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间题,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努力将“肇”人才变成人才长“庆”,定能同心协力一起“肇”亮未来。






《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意愿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作品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研报告

学科类别:中国之治

团队成员:林裕彤 陈素莲 张琼花 黄梓琦 吴浩民 孙康伟 陈慧娟

指导老师:易明 李勇

所属学院: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团队针对当前乡村振兴人才短缺与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难,以及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意愿高而实际参与程度低两个矛盾现状进行分析,该研究对提升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愿以及行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方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发放问卷等研究方法,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受城市、农村的推、拉力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此,本文进一步提出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进行分析,从而解释参与意愿与实际行动相矛盾的问题。最后,本文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出发,分别为政府、高校、乡村、社会关系、个人多个主体提出提高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愿以及切实落实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议措施,尤其建议政府推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支持计划”,以此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本文对提升地方院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与乡村人才不足的问题具有普适性意义。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手机依赖

对学习投入影响机制的调查研究》


作品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学科类别:文明文化

团队成员:董高志 余嘉祺 罗小茵 吴晓茵 吴钧埔 任晓雪 张晓晨 陈婉柔 卢炫延

指导老师:罗云 黄华

所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2022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个小时,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达99.6%。在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是当前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达三年的疫情更促使手机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难以取缔的载体,而过度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状态等产生较大的负性影响。当前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仍没有较为完善的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心理弹性与延迟满足为切入点,考察手机依赖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及促进学习投入的策略,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版和延迟满足量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6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个案进行纵向跟踪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大学生手机依赖、学习投入、心理弹性与延迟满足两两显著相关;第二,心理弹性和延迟满足分别在手机依赖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心理弹性和延迟满足在大学生手机依赖和学习投入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增强心理弹性、延迟满足能力,进而缓解其手机依赖,维护其心理健康,助力高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一定指导作用。







《抗坏血酸调控水稻氮素

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
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学科类别:生命科学

团队成员:周健凯 林俊龙 吴悦苗 胡丹 谢清滢 陈梦炜 刘芳 姚远萍 欧阳泽良 唐逸轩

指导老师:俞乐 刘拥海 周丽萍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利用内源抗坏血酸含量得到稳定下调或上调的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转基因水稻为材料,分析不同氮素营养胁迫下,不同分蘖期中细胞自噬关键基因、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活性氧的变化、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以及分蘖关键期细胞自噬小体的形成差异,对抗坏血酸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自噬对氮素利用的调控以及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水稻对氮素的利用与吸收的潜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对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水稻的提质增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小跟班》

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学科类别:信息技术

团队成员:钟亮洁 洪杰 雷春光 晏科森 梁大钊 连莹琪 陆诗琪 林显杰 马泽森 黄展鑫

指导老师:王丹

所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1.轻量级目标检测及分割

设计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分类和分割的多任务网络框架。图像高层次特征重语义信息,局部与整体关系明确,而低层次特征重纹理信息,局部与整体关系模糊。为了提高算法的准确性,项目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信息引导路径的特征学习网络,有效地融合图像局部特征和总体特征。此外,研究网络中卷积模块复用的方法,以此降低检测网络的复杂性和减少网络训练参数。

2.机器人路径规划和避障

将视觉传感器与SLAM相结合,当机器人视觉系统在作业时,触发RGB相机拍照,将拍好图像反馈给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对捕捉到的像素进行分析运算来提取目标特征,识别到被检测的物体,通过机器视觉装置将被检测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可以提供的环境信息,进而根据SLAM算法便可以对机器人的路径进行规划和避障。

3.基于OpenCV 的人脸检测

OpenCV的检测人脸、跟踪人脸的程序可以实现对人脸检测后进行跟踪,可以在视频中显示信息提示。深度相机在工作的时候会发射红外线光,只要反射到物体表面上就会被接收,进行检测,从而确定距离、体积、大小等。本作品运用了OpenCV视觉库,基于OpenCV的检测人脸、跟踪人脸的对人脸检测后进行跟踪时,最终让机器人进行人脸跟随。






《慧眼识咽——基于视觉引导的咽拭子采样机器人》

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学科类别:信息科技类

团队成员:陈悦任 苏振帆 陈伟兴 韩诗婷 林涵 蔡淼纯

指导老师:梁建国 李伟豪 朱天军

所属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从2020年初以来,全国各地不断出现零散性多点爆发的严峻情况。为更好地应对疫情防控,减少医疗压力,咽拭子自主采集机器人的投入应用十分必要。人工智能的咽拭子核酸采集机器人既可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又可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后疫情时代,本作品咽拭子采样在呼吸道病毒种类检测科室中有大量的检测需求,如扁桃体病毒检测,可以有效的缓解医务人员紧缺的问题。

本产品是一台软组织上实现力控、自动导航和自动标定的人工智能采样机器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在运动规划系统控制下机械臂自动获取咽拭子,并在计算机视觉系统辅助下追踪并精准定位到被采集人的口腔咽喉,精准力控下轻柔完成咽拭子的采集;实现了抓取、识别标定、采集和消毒全自动工作流程,实现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核酸采样整体解决方案;可实现规范样本采集,降低其采样成本,减少医护人员高风险暴露,节约医疗资源。

我们致力于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采用咬嘴采集方式,感染风险几乎为零;

2.全程自动化、高效,性价比更高;

3.一体式流程、规范化程度高,能快速拿到检测结果。本产品自动采样的动作更轻柔、力道更均匀,不适感明显减轻,非常便捷;

4.产品核心算法时效性好、精确性高。




《“宝可梦”——基于tensorfbow

婴儿床监护系统项目》


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学科类别:机械与控制

团队成员邓青云 蔡卓君 陈嘉敏 陈希凤 温石勇 蔡梓彬 梁梓康 陈灿权 崔镒泰 黄泽杰

指导老师:牛晓伟 李云鹤

所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本款产品为能减轻家长带孩子压力、更好呵护婴儿健康成长,设置了以下功能:哭声及摄像头检测,家长可通过操作APP及时掌握婴儿其情况;窒息检测,通过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监测婴儿情况;环境(温度与湿度)检测,让家长根据婴儿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定时功能,提醒家长及时喂奶;覆盖物检测,防止婴儿受凉生病及突然覆盖在婴儿身上的物体。当婴儿床各模块检测到婴儿出现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手环提醒家长、操纵APP开启摇床功能对婴儿进行安抚。

智能婴儿床基于满足当代青年育儿需求的思路,相较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覆盖物检测:覆盖物检测主要实现踢被子识别的功能,我们提出一种基于tensorfbow的训练模型,实现了踢被子检测的功能,减少婴儿着凉的几率,用婴儿各角度身上覆盖物体与不覆盖物体的图片训练模型,防止婴儿受冻或因突然掉落的的覆盖物长期压迫导致窒息或过热。

窒息检测:提出一种利用opencv级联分类器和心率检测相结合的窒息检测方法,有效降低了婴儿窒息风险。当被子同时盖过鼻子和嘴巴,就进行窒息识别,并通过血氧饱和模块监测婴儿心率、血氧饱和度来判断婴儿是否窒息,防止出现婴儿因为窒息无法通过哭声向家长求救的情况。

远程操作:通过onenet与ESP8266wifi模块连接,stm32再与WiFi模块进行通信,从而实现onenet远程控制stm32。使用者用onenet以及手环,实现远程控制婴儿床的功能,对婴儿进行实时监测和提醒,进而实现远程控制婴儿床的各种功能。





《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特征融合

的电路板缺陷智能检测系统》


作品类别:科技发明制作B类

学科类别:信息技术

团队成员:蓝智明 洪秋鸿 侯妙 何辉扬 王梓江

指导老师:朱香元

所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大数据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作为现代机器的必需元件,其广泛应用在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照明、军事航空、医疗器械等领域。但现有工艺流程下生产的PCB故障多,存在着因缺陷检测不精确而带来的安全使用问题,因此,开展PCB缺陷检测方法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传统的人工检测电路板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存在效率低、检测效果差等问题。

本作品从非接触式角度出发,针对目前PCB缺陷种类多、大小形态复杂、缺陷区域小、难以准确定位等问题以及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度低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PCB智能检测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YOLOv5优化模型,并结合人机交互界面方便操作者操作,最终实现既快速准确,又适应实际生产环境需要的电路板智能检测系统。

该系统既能及时对有缺陷的PCB板进行检测,又能有效地协助生产线对PCB缺陷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从而促进改进PCB生产线,减少PCB报废数量,以提升PCB的质量及精确度,进而减少产能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PCB行业的高阶化发展。

此外,此系统应用环境要求低,操作简易,缺陷检测精度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缺陷检测领域。因此,此系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基于硅藻土/Ag纳米氧化模拟酶的

尿酸比色传感器研究》


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学科类别:生命科学

团队成员:刘汝佳 籍肇朴 陈温彤 周婷婷 邹晓琦

指导老师:韦寿莲 谢春生 姚夙

所属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人体血清和尿液中尿酸(UA)浓度长时间过高,会引起痛风、关节炎、肾功能衰竭、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因此,经常监测血清和尿液尿酸水平对预防高尿酸血症和减少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作品旨在开发一种便携式、低成本和易于操作的尿酸检测技术,即以智能手机为检测器,纳米材料为仿生氧化酶,催化氧化尿酸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形成蓝色产物,构建一种比色传感器监测血液、尿液中UA水平,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诊断和其他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本作品基于尿酸在尿酸氧化酶作用下能催化尿酸分解产生H2O2,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氧化TMB形成蓝色产物的原理,研发一种兼具类氧化酶和类过氧化氢模拟酶的纳米材料,以解决临床使用的尿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价格昂贵、易失活、寿命较短的难题,降低检测成本。同时,针对临床UA检测方法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和专业的分析人员,不适于推广应用的问题,本作品集成智能手机及读色APP程序,通过UA浓度与颜色强度的关系,创新采用智能手机作为信号读取器进行尿酸比色检测,以提升UA检测技术的受众面,弥补临床检测技术的不足。





《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与柔性治理的

互动关系研究——以肇庆传统村落为例》


作品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学科类别:中国之治

团队成员:莫尹童 邓泳良 莫家锐 黄昊昱 张海铃 郑培婷 徐敏如 张绫殷 张钧乐 林壹龙

指导老师:谢杲馥 秦宁东

所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项目研究内容:

肇庆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拥有着广阔的农村面积与悠久的农业传统,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一定成效。本研究基于几年来对肇庆传统村落的田野调研成果,发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与乡村柔性治理存在互动关系。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本团队在政策指引与理论支持下,选取了肇庆地区31个传统村落进行论证研究。据此总结出三种模式的互动关系。知识共享的互动模式:通过地方性知识的共享实现乡村振兴,并推进地方社会内部构建文化认同;社会共建的互动模式:通过社会资本与乡村、政府三方合作,建立起以环境保护和文化开发为基础的合作共赢模式;道德共育的互动模式:以党建+治理为核心,以法治为宗旨,采取多种形式维持与优化乡村道德伦理秩序。由此可见,在当代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过程中,乡村仍然具有强大的、多元的、内生的生长力,而与此相适应的是政府多元的、联动的、弹性的治理逻辑。

现实证明,乡村内生动力与柔性治理二者的良性互动能够推动传统村落持续实现乡村振兴。进一步说,这种互动关系模式体现了中国之治的一体两面,为“中国式治理”提供新思路。





青年勇于挑战

智慧创造未来

本次“挑战杯”竞赛

充分展示我校学子

实事求是、锐意创新的科学精神

希望在未来迎接挑战的路上

我校青年学子

踔厉奋发 再创佳绩!


周健凯: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首进四强!我看到的VS我拍到的



供稿:团委(砚园青年)

排版:蔡佶杏

责任编辑:周瑛

初审:陈伟林

终审:陈前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肇庆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