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微信朋友圈到底有多大价值?

2016-03-05 周朝 深圳门票

近期断更四天了,原因是在写近两万字的《微信操作规范手册》,还没完,后面也许还会断更,先给大家打个招呼,


最近我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测试个人朋友圈好友的活跃度及关系属性,这里和大家先分享一个稍专业的“社交关系”的话题,


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有一个有趣的“邓巴数字”理论,即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流的也就150人左右。


大家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很沮丧,照这个理论微信、微博、QQ、陌陌及所有社群是不是只能加150好友呢,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们说很多理论是从实操中总结出来的,更多的理论也注定要回归到现实当中去,当下的人们从现实中提炼出适合这个时代的理论以便继续循环指导这个时期的玩法和状态,


再来看一段强关系和弱关系的话题,大家就不难理解我为什么要在个人微信中做测试了,


弱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联系不紧密、不频繁、不允分,比如曾经问问题加了你一年的微信好友,自从问题被解答后,你们的聊天记录还是停留在一年前,也没有进行其他的连接,


格兰诺维特有关“弱关系的力量”认为:弱关系促成了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弱关系传播了人们原本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因此一个人的弱关系分享的信息,此后不太可能被局限于小范围内。


看到一个弱关系分享的内容,会导致一个人分享该信息的可能性增加近10倍。相反,由强关系分享的内容则只会增加6倍。


简而言之,弱关系最有可能向好友提供一些他们原本难以获取的信息


我们每个人都建有群,都加入了各种各样基于兴趣、属地、成员关系的社群,而每一个人的成分不同,个人的人生道路也不相同或相近,这就决定了彼此群中传递或存在的信息对彼此是相对新鲜的,个人朋友圈也是一样,


这就说明了弱关系传递信息的迅猛,而那些已成的强关系熟人圈,已经因为兴趣、属地、成员关系等因素而聚合或存在,传播链条及话题内容不止使用一次,传播效率及覆盖人群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强关系和弱关系说完了,话题回到我的个人微信测试中,我的微信好友五千人,这个数字是微信的上限,有些人自称近万人,他们都是2014年之前加满这么多人的,


前几天做了一次筛选,对于那些无任何意义的人、号及无价值的内容一一删除了,包括这几天也继续删了近百人,所以在这里也建议大家传播正能量,玩微信就是玩个人品牌,


就目前来讲曾经备注过的,近一年中有交互的,在同属群中互为好友的有近千人,占总人数的20%,这就是强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人熟人圈,而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邓巴数字”,


测试的方式也很简单,利用微信群发助手,对于弱关系的群友予以求助,弱关系当然是近一年当中没有联系、没有印象曾经联系过,不知其人是谁(或想不起来因什么事打过交道)、看似陌生的号,内容是这么写的,


如果方便,帮我转发一下我朋友圈“周朝很帅...”的文章到你的朋友圈或所在的群(能发的群)。不方便不转,算作打扰。非广告,纯属分享。


目前测试近2000人,回复我或直接操作帮助的朋友占比20%,这就是所谓的二八定律,如果结合上面的邓巴定律150人,那么我们的社交人际关系应维护在750人左右,


这种求助方式可以识别出是否值得费一点时间,也许十几秒就能完成,可以看出彼此曾经是否有过交情,可以看出对方对这类群发信息的态度,可以看出对这条内容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彼此因为求助这个事此后建立的连接,微信有一个特别好的改进,就是不管你如何的更改呢称,我可以备注我认为和我有关系的词语到你的名字上,


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维护这些回复或协助的朋友们,因为他们对于陌生人的态度和不必要打扰的反馈值得结交,


对于没有回复或助我的朋友也许会经过第二轮,第三轮筛选,当帐号再次满员后,满员就预示着加一个新人就要剔除一个老人,那些在朋友圈留存对你无益的信息越来越多者,朋友圈的刷屏、观点与你大庭相左者,也许考虑按下删除键的就是他们,


未来谁也不知道微信生态有多久,qq也只不过15年,这些“泛泛之交”因不知为何、不知如何、不知何时、不知何地互为好友者,他们对你来说真正意味着什么,是在浪费时间查看毫无意义的信息流还是出于自己的目的营销他们,如果是后者,这完全不符合社群传播的理念,这是硬搬营销2.0到3.0平台上,注定行不通,从推广到吸引,从弱关系到强关系,从产品到人品,方式在变,态度也要跟着变,


对于回复我及在朋友圈能查到的协助信息都选择了主动发红包,不管是出于感谢还是不必要的打扰,理当红包开路以表明愿意继续结交的态度和立场


这到这点,有很多加我要进群的朋友,他们大多带着问题来,进群后立马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当抛出问题的时候,无人理会,然后又来求助我,我直接就告诉他,想让别人理你很简单,比如发个红包试试,


能用红包解决的,为何要费劲百般事求别人,这就是人们自私、自我的表现,因为人们只想收获,不想付出,那怕有求于别人,这也造就了身边有人在行骗,也有人被骗,


红包不管多少,表明态度,表明心意,表明立场,表明人品,

有朋友曾受我帮助,收到红包表示惊喜,

有朋友觉得主动提供了帮助,收受红包理所当然,

有朋友可能觉得红包数额太小,会有不屑,

有朋友说着“举手之劳”、“这么客气”的话语,没有收受红包,

有人会反手给我红包,说内容对他帮助很大,对于这样的朋友我立马会回馈个更大的红包,


社会是个大染缸,鱼龙混杂,微信朋友圈也是如此,有鱼当然也就有龙,如何来分辨,面对一件事,可以一眼看清人的态度,理论上讲,一个人对事件的态度代表了一个人的人品,这就决定了是否选择继续结交,


对持有“乐于助人”态度的人们负责,也许彼此才是真正志趣相投的人,酒逢知己千杯少,理应在一起,


一个人的微信及朋友圈到底有多少价值,关键是看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所持有的态度,因为只有朋友才会在你需要他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除此非此。



也许你也喜欢以下文章

>>我为什么只玩微信朋友圈,不玩QQ空间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社群传播的借力

>>一切社群都在尝试,我辈唯有牢记创建初衷!

>>请王娜娜滚出教师圈

>>甘之如饴

>>手把手教你哄女朋友从生气到哈哈大笑~~

>>运营到底是干什么的

>>社群的力量有多大

>>成功的圈子是一种生活方式

>>逆向思维好吗

>>为什么免费,又为什么收费?

>>活着的都是好公司, 上班的都是好员工。

>>你是一个好人吗

>>微信朋友圈每天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们要做乐活一族

>>我们要么价值,要么重逢,无他。

>>能百度自行解决的为何要开口求别人?

 

本文为周朝原创,欢迎转载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