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端天气,全球变暖,受害者是地球还是我们


最活泼、最贴心,每天与你见

厚学

眼界

光影

花漾

笔端

互动热点


眼看着六月就要过去一大半了

在这大半个月里

南昌天气似乎并没有让人省心

刮大风、下暴雨

能使的招都使出来了

前一秒还晴空万里

下一秒就漂泊大雨



就在这个月15号南昌市气象局就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从2007年南昌有记录以来,最早的高温记录为2013年6月16日。 


小伙伴们是不是很奇怪天气的极端变化

那今天小编就好好地和大家聊聊

极端天气的那点事



说到极端天气

不得不说说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它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不易感知,从提出之初就一直与质疑和争议形影不离。但目前已经得到主流科学家的普遍认同。


据2014年发布的IPCC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近130多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始终处于增长趋势,到目前大约升高了0.85℃。1983—2012年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我国的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全球。近 60年来,全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 1.38℃,平均每 10 年升高 0.23℃,几乎为全球的两倍。


地表平均气温变化(相对于 1961 - 1990 年平均值)


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6℃,比20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0.69℃,成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暖年。


201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打破了所有以往记录,从而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啰嗦了这么多,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可全球变暖这跟极端天气又有半毛钱关系呢?


全球变暖,使得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水分循环加剧,从而使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强度和频次明显增加,极端天气灾害接踵而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与供需矛盾。IPCC报告也证实了这点: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高温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暖事件增多,冷事件减少;高温热浪发生频繁,持续时间更长;陆地上的强降水事件增加;欧洲南部和非洲西部的干旱强度变得更强、时间更久。对于我国而言,1961 年以来,区域性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涝事件增多,本世纪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多偏强。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未来会更热、更涝、更旱。


世界气象组织将2016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就定为了“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该组织指出,我们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这并非只是一个未来情景。随着人类活动排放的吸热性温室气体越来越多地积聚在大气中,气候将在未来几十年持续改变


2016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海报


气候变化正在破坏季节的自然格局,并正在增加热浪、干旱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预示着未来将更热、更旱、更涝!



那么,除了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两件事


提升自己的灾害防御“实力”

——加强防范意识,掌握防御知识。


正所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平日做好灾害防御知识的储备,让之入脑入心,在灾害发生时才能沉着应对。


为减缓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节能减排,践行低碳。


相比于工业排放,我们个人的碳排放量可能显得微乎其微。但不能因此我们就忽略日常生活中的减排。


1、随手关灯、充电后及时拔掉充电器等节约用电。

2、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3、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

4、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已经是环保人士的一种标签。5、没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费电的。

6、用完纸张的两面,用手绢代替面巾纸。

7、洗完衣服的水不要倒掉,可以用来冲厕所。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选择——如何出行,吃什么,怎么住,都可以为减缓气候变暖做贡献。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更负责任的生活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你有什么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的小妙招吗?

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 ◆ ◆  ◆ ◆


校园生活 社会大事

重要资讯 贴心提醒

每天叮一叮



 温馨提示 

       期末祝大家都有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

       2018年3月份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已经到位,要领取证书的考生(节假日除外)可以到软件楼205找钟老师领取。

 明日天气     

6/26   天气晴,27~34℃,听说天气好的日子考试都会高分



你可能还想知道

【考试周】为了不挂科,我都用了什么法子.....
【招生信息】带你更全面的走进东华理工
【涨姿势】关于世界杯,伪球迷知识点了解一下
【怀念时光】高中老师说:上了大学你们就解放了……
【粽子测评】十家粽子大测评,甜粽or咸粽?
【校园新闻】东华理工大学专业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点击蓝色字体即可查看)   


资料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图文编辑:方清慧

投稿邮箱:1735976225@qq.com 

更多精彩,尽在新浪微博@东华理工大学校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