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华理工大学周义朋候选全国“最美奋斗者”,快来给他打call!

东华理工青年 东华理工青年 2020-09-19


最活泼、最贴心,每天与你见

厚学

眼界

光影

花漾

笔端

互动热点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表彰20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活动旨在让一个个“最美奋斗者”走近我们身边,激励广大群众干部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东华理工大学周义朋老师

入围全国“最美奋斗者”候选人



快来为我们身边的“最美奋斗者”投票吧!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投票)

或者

点击“原文链接”进行投票




投票方式



1、进入手机投票页面,选择江西

2、滑动到周义朋处,点击“加入”

3、点击页面右下方的“投票”



4、提交投票


投票时间


2019.7.22—8.5






人物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

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事迹简介


周义朋,男,汉族,1974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江西九江人,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为提升核资源绿色开发水平,他扎根新疆14载,把实验室建在戈壁荒漠,在寸草不生、沙暴肆虐、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的艰苦环境中,每年野外工作长达9个多月,数次遭遇生命危险却依然顽强坚守,潜心研发绿色微生物采铀技术,主持建成我国唯一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地浸采铀工艺系统,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他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困难,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取得突出成绩。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江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事迹材料


周义朋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扎根新疆14载,把实验室建在戈壁荒漠,在寸草不生、沙暴肆虐、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的艰苦环境中,数次遭遇生命危险却依然顽强坚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初心如磐,为国之重器提供核“粮食”

微生物采铀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投资少、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能够回收利用大量低品位铀矿,是当前绿色采铀的首选技术。因此,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

2004年,周义朋怀着对国防军工和核能事业的浓厚兴趣,考入东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随后参与了国家核能开发项目。从此,便结下了14年的地浸之缘和新疆之缘。

在野外科研工作中,看到70多岁的老教授与青年学生一起住寝车、搭实验棚,周义朋被前辈和同行的热忱和坚守深深打动。他觉得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我要把学校的根深深扎进铀矿采冶的最前沿阵地,使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在我国最大的天然铀生产基地落地生根,将老一辈建立的合作关系传承和发扬光大。”

正是凭借着满腔热情,周义朋14年如一日,在祖国边陲孕育出我国首个且目前唯一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铀矿地浸系统,提高了“核粮食”(铀)产量(浸出率)。运用了这套系统的蒙其古尔铀矿山成为全国首个千吨级铀矿大基地,被誉为核工业的“绿色粮仓”。也因为这项绿色开采技术,这里听不到机器轰鸣,看不到忙碌嘈杂,更没有尾矿粉尘,真正成为了一座生态矿山。

他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10 余个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

当有企业和其它高校向小有名气的周义朋抛出“橄榄枝”,开出高于学校的优厚待遇和更好的工作平台时,本可以选择离开的他毅然留下,“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把这份事业坚持下去是我的责任。这辈子,我只要做好铀矿地浸这一件事就够了!”

不畏艰险,把实验室搬进戈壁荒漠

在北疆的野外建立实验室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困苦。十月,江南暑气才消,伊犁却已开始飘雪,沙尘暴也不时“凑热闹”。工地一旦被雪覆盖,就得待来年三四月才能开工。所以气候允许的时候,周义朋常常没日没夜地赶工,十多年来,只要现场工作不停,他就全年无休,连每天是周几也不知道。

他平均每年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时间11个月没回一次家。野外试验一旦启动就无法间断:小到试验材料、设备维修、生活保障,大至工艺设计、资金计划、监测调控等都需要他通盘考虑,乃至亲力亲为,常常一天工作15小时以上,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饭都顾不上吃。

还有意想不到的危险。一次天黑时分,周义朋收工回住地,在路过地下泵房时听见房内有滋滋的异样声音,从露出地面的半截窗户往里一看,注液管在泵头的连接部被高水压冲开了一道缝,直浸矿液往外喷射水,他赶紧从侧面黑暗的台阶冲下去关电闸,台阶走完,一脚踏进了几乎至深可及膝的深水中。等关掉开关再打开房灯,才发现积水几乎就要淹没电控柜裸露的电缆接头。如果再晚几分钟,他踏进水里的那一刻就会触电致命,“我当时什么都没想,也没顾上想,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关闸保护设备,不能让试验中断。”

除了工作的艰辛和危险,周义朋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生物地浸工艺国内外都没有成功先例。铀矿采探需要钻孔,二三百米的孔,钻一米就要花费近千元,一钻子下去没矿怎么办?周义朋只能守在现场,反复看材料、与团队讨论,让预测更加精确。试验工艺系统的设计与建造、试验条件的设计与参数等各方各面,都需要周义朋做足功课。

青春无悔,以赤子之心书写家国情怀

2006年,周义朋首赴新疆,女儿才3岁。13 年来,女儿最怕的,是春暖花开的日子。一到这时,爸爸就要收拾行囊远赴大漠,再见只能是隆冬时节。

“他这十三年里,一年回一次家,和我们团聚不过七八十天,甚至有三个春节都在戈壁滩上过。2010 年除夕,万家团圆的时候,他还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为修复坍塌的实验支架忙到天黑。”说到丈夫,周义朋的妻子杨志云满是心疼与不舍。

“我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每每提及家人,一贯坚毅淳朴的周义朋总是哽咽:“长时间的分离使得女儿的成长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跳跃式的。每次久别重逢,感觉到女儿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又有了很大分别,我内心的愧疚也一年一年地增加。”但他不后悔:“‘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一种幸福感。我失去了这样的幸福,却收获了长期坚持后大家对我的认可,我认为是有价值的。”

今年2月,中宣部公布国家第五批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周义朋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赴京领奖。怀揣荣誉的他执着不变、初心不改,“我做的都是极为平凡的本职工作,能够在边疆服务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是我心之所愿,职责所在。我将一如既往立足岗位,努力工作,让自己这颗‘螺丝钉’永远牢固、坚定和闪亮。”


 




就差你这票了

还在等什么?

快来为周义朋老师

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吧!



◆ ◆ ◆  ◆ ◆


校园生活 社会大事

重要资讯 贴心提醒

每天叮一叮


 温馨提示 


【暑期图书馆开放通知】

 


 明日天气 

7月23日,多云,27~35℃,无雨无阳,适合出gai,快出门做最靓的崽。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文字来源:许根阳、大部分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于欣

投稿邮箱:1735976225@qq.com

更多精彩,尽在新浪微博@东华理工大学校园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