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根说字】秋——不总是悲凉肃杀的

2015-08-14 读写微课程


王立根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社长、编委会副主任。


立秋过后,夏将去秋已至,今说秋字。


秋,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像一只蟋蟀躲在巢穴里,表示天气转凉,昆虫藏身。


造字本义:天气转凉、蟋蟀鸣叫的季节,其发音大概也蟋蟀鸣声而来。后文字演变误将甲骨文字形中蟋蟀头部的触须写成“禾”,误将蟋蟀身体触须以外的部分写作“龟”,误将凹穴里蟋蟀尾部形象当作火盆,写成了“火”,至此甲骨文字形中“蟋蟀在巢穴”的本义线索完全消失。篆文并将籀上“禾”下“火”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左边是秋天的禾苗,沉甸甸的麦穗已经压弯了腰;右边是个“火“字。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 收,冬藏。


《说文解字》里说:“秋,禾谷熟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子都熟了。作物呈金黃色恰如火灼,故以火与禾合之,尽管秋字造字是呜叫而躱藏的蟋蟀,但,与“秋”发生牢固概念联系乃是农作物𢦓熟的景观。古人云,禾谷垂下头经常被用来形容君子不忘本。“禾”的底下是根,经常垂下头来注视自己的根基,是谦虚的表现,也是做人不要忘记根本的意思。


翻开古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秋的意象,大抵是倾向于悲的。早在宋玉那里,就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名句。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悲秋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母题,产生了以欧阳修的《秋声赋》为代表的大量经典文本,肃杀几乎就成了对于“秋”习惯性联想。可是也有诗人赞美秋天。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他打破了一般人看来天经地义的想象机制。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花肯定比叶子美好,而杜牧却说,叶子比花更美。在一般人看来,秋天肯定不如春天美好,而杜牧却说,秋天比春天美好。其实古人吟秋的锦言妙句多不胜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清灵静幽;“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萧索孤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忧怀感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人间绝句,展开的是一副绝美的秋景图,令多少人为之深醉,沉迷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种心境。


西周以前,一年只分春、秋两季,春秋即一年.《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即说一年四季的祭祀不懈怠,没有差错,致祭于上帝,又致祭于伟大的祖先后稷。这里春秋即一年,鲁国编年史叫《春秋》也是上古一年只分春秋二季的原因。杨子荣唱道“甘洒热血写春秋”,这春秋即历史。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秋天是谷物成熟的季节,因此古人引申称初夏为“麦秋”)。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的谷物) 。又如年的意思:千秋伟业。 也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 也指庄稼成熟的时期:金秋时节, 还有三秋指秋收、秋耕、秋播。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指三年。 秋水还暗指眼睛:如望穿秋水。引伸出盼望:秋水伊人等。还有秋毫,动物在秋天新换上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成语有明察秋毫。




关于“读写微课程”

“读写微课程”,由福建省语文学会《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主办。每天10分钟,增长你的“阅读+作文”功力。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