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审题立意”究竟该如何“立”? | 作文智慧

2016-01-08 读写微课程


磨刀不误砍柴工

王立根


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一般都心浮气躁,急于动笔,匆匆审题,草草构思,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还仅仅为了凑足字数,这样写,作文又能好到哪去呢?


所以,我们要强调:想清楚再写。对于一些命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千万不要急于动笔,一定要凝神静气,反复推敲试题的题目、题干和所提供的材料以及要求,对试题整体有了全面的认识后方可动笔。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深思熟虑,想好、想深再写。恰切的内容、丰富的情感就会涌向笔端,妙语佳句纷至沓来,文章就一气呵成。反之,或离题万里,或言不及义,或顾此失彼,或捉襟见肘。一旦思路堵塞,脉络混乱,再去想,反而延误了宝贵时间。


那么想什么呢?


一、把题目审准


有些题目看上去似乎有其深刻的内涵。如1995年高考作文《尝试》,不少考生一看“尝试”二字,就以为是“第一次”,于是写“第一次杀鱼”“第一次打针”之类的事,殊不知“尝试”的内涵是①第一次,②有目的,③主动的,④有意义的。弄不清“尝试”的内涵,当然就写得很肤浅。又如1998年高考试题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与“战胜脆弱”二者择其一。表面上看,二者中心相同,“追求坚韧”与“战胜脆弱”无甚不同之处,但仔细推敲就可以发现,“坚韧”往往意味着某种行为的多次;“脆弱”往往意味着某些行为的偶发。有的考生写自己深夜攻克一道数学难题,就姑名之为“坚韧”,这就是对题意的认识不明。


二、要审清题目所隐含的信息


近年来,供材料作文这种题型,就要求同学从材料中明白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悟出一个道理。比如1999年北京海淀区出了一个这样的高考作文模拟题:

1965年,一个四年级学生主动到西雅图图书馆帮忙,他总是认真地把放错的图书准确地回归原位。后来他因搬家而离开了西雅图,但他仍然要求爸爸开车送自己到西雅图图书馆义务劳动,他说,“如果爸爸不送我,我就走着去”。他,就是后来的电脑奇才比尔·盖茨。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这一道作文怎么写?许多人不假思索,握笔成文,写成了“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显然,没有读懂材料所隐含的信息。我们先想,比尔·盖茨是什么人,是微软公司的电脑奇才。据报道,他1998年以九百亿美元资产居全球富豪之首,因此可以认定他是成功者的典型,是成功的象征。


那么为什么题目要提供他小时种种表现,显然是为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从小自觉培养良好的素质。那么又是什么素质呢?他从小向往图书馆,这说明了对知识的渴求;他认真整理图书;说明他养成一丝不苛的工作态度;他坚持义务劳动,说明他从小热爱公益事业无私奉献;搬家了还老远地到图书馆服务,说明他持之以恒的毅力。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题目隐含的信息是:成功者的素质——渴求知识,一丝不苟,乐于奉献,持之以恒,而这些素质都是从小养成的。这样一想不但切题,而且整个文章的框架也形成了,这比泛泛地谈习惯要深刻地多了。实际上,审题的过程也是立意的过程,审题时想得深刻,文章的立意也就深刻了。


三、想想如何行文


有了正确的立意,还要讲求布局,这仍然要求想清楚了再写。想清楚了就条分缕析,就思路畅达,想不清楚就颠三倒四,思路紊乱。以写议论文为例,许多考生见到题日常急于举例,搜肠刮肚以中外古今名人轶事来论证,这样写下来,文章就成了材料的堆砌和现象的罗列,观点不明、空泛无力,自然谈不上以理服人了。前几年上海有一道试题“学贵于问”。这道题目怎么写?先别忙着去想有什么例子,要先想为什么学贵于问。在信息社会里问有什么作用,又怎样问,在脑子里逐渐形成这样的提纲:


有了这样的提纲,写起来自然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得心应手,喜气洋洋了。古人说,“意在笔先”,又说“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也就是说动笔之前缜密构思,不敢贸然下笔。


想,还不仅是审题、立意,还要唤起对以往生活积累的回忆,要选取自己最受感动的事去写,不可胡编乱造。真实的表达方能显示自己健康的人格,求真求实,自然处变不惊,思如泉涌,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状之以物,不愁无话可说。


王立根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社长、编委会副主任。


扩展阅读:

1.作文如何写出波澜曲折? | 作文智慧

2.没有跌宕起伏,记叙文如何更动人? | 作文智慧


关于“读写微课程”

阅读力=学习力!写作力=思考力!

“读写微课程”由福建省语文学会《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主办。每天10分钟,增长你的“阅读+写作”功力。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