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雨巷》为何被称为中国“象征主义”代表作?

2016-01-17 读写微课程


戴望舒的《雨巷》被称为是中国“象征主义”的代表作。象征派有两个特点,“以丑为美”;情感表现要靠“客观对应物”,为什么要客观对应物?因为西方的诗歌,长期的传统就是直接抒情,往往写得很抽象,很概念,于是就有了象征派的主张,要把诗写得有感觉,很有名的一句话,就是:“要读者像闻到玫瑰花香气一样,闻到你的思想。”不能把思想感情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客观的、五官可感的对象作为对应物,来表现人的思想和情感。戴望舒在这首诗中的写法不是浪漫派,也不全是象征主义的,下面结合文本,来具体看看这首诗与浪漫派象征派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第一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是爱情诗,油纸伞、悠长的雨巷,有很明显的江南背景,是江南景色,长的巷子才慢慢走,“悠长、悠长”意味着情调缠绵。“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出自李璟的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戴望舒受到象征派的影响,而油纸伞、丁香的意象又有中国古典韵味。


第二节: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额忧愁。


这里把感觉分化了。颜色是视觉,芬芳是嗅觉,都是直观可感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忧愁是抽象的,丁香是可感的,这是运用象征派的手法,把抽象的忧愁写成丁香一样的淡紫色的可感、可嗅。这就是法国象征主义者强调的“客观对应物”在感觉上的分化、组合。


第三节: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地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这里的重复形成了诗歌的节奏。注意这一句“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这句话很重要,“我”的感受不能直接讲出来,这个姑娘其实是“我”的情绪的“对应物”。“默默”是指“我”心里的感受没有讲出来,冷漠、凄清、惆怅,是她的特点,其实也就是“我”的情结特点。


第四节:

太息一般的目光


用“可听的”(叹息)形容可视的(目光)。这是通感的手法,是象征派常用的。


第五节: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


描述的一切都是朦胧的,所有的意象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和谐: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缓慢的动作,悠长的雨巷等等。


第六节:

在雨巷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是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在这里,还是有非常细致的五官感觉,颜色、芬芳、眼光、惆怅等,是一一消散了。


这里,姑娘的消失,充分说明了,或者暴露了戴望舒的象征派的追求,这个姑娘是不是存在过,这并不是他关注的。这个姑娘在诗里,好像并不曾存在过,只是诗人的一种幻觉,她之所以重要、有价值,就是因为她被营造成自己情感的客观对应物。


读过中文系的,都知道戴望舒还有一首《我用残损的手掌》,抒发对祖国的感情、对沦陷区、大后方的感情不是调动全部的感觉,而是集中在手掌的触觉上。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

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最后一节: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其实诗人并没有碰见,这全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这个姑娘是诗人情绪的客观对应物。是什么情绪呢?失恋。这个失恋的感情很优美,缓慢,很凄清。


《雨巷》出来后,得到叶圣陶极高的评价,说它开始了“新诗节奏的新纪元”。这个节奏是由不断地重复形成的——语句、意象的重复。这个节奏比胡适那个《蝴蝶》好多了;和《死水》相比》,它的节奏又自由一些,《死水》的节奏严格得多。


总之,这首诗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但没有象征派的那种“以丑为美”。戴望舒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参加过左联,也译过苏联的文艺理论、革命小说,思想上是革命的,但他不去参加游行,写的诗从来也不革命。


孙绍振

著名文学理论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编委会主任。擅长文本解读,提出“还原法”“比较分析法”,对语文教学影响深远。孙教授在文本解读方面的著作有:《文学文本解读学》《解读语文》《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等。


扩展阅读:

1. 《咏雪》中“盐”和“柳絮”哪个比喻更好?

2. 究竟是“以动衬静”还是“以闹衬静”?|大师说文


关于“读写微课程”

阅读力=学习力!写作力=思考力!

“读写微课程”由福建省语文学会《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主办。每天10分钟,增长你的“阅读+写作”功力。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