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结尾才能征服阅卷老师? | 作文智慧

2016-02-05 读写微课程


文/王立根


结尾是文章给读者的最后一个印象,结尾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的阅读效果。读一篇文章,如果结尾不好,那么,就像吃一桌筵席,最后一道菜倒了胃口,前面的菜再丰盛可口也是枉然。


《私生子》是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著名剧作。它描写了一个私生子在虚伪的资本主义世界里的苦难遭遇。剧本的结尾,这位私生子终于明白了他的叔父原来就是自己的生父。父亲要求儿子:“当我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你一定允许我叫你独生子。”“是的,叔叔!”儿子回答道。这一句台词,表达了儿子的冷漠和不可名状的气愤。这个结尾极为冷峭、峻刻,令人击案叫绝。可是这出戏在巴黎大剧场演出时,老板蒙提格纳再三要求小仲马改掉这个结尾,把它改成父子俩热烈拥抱的大团圆结局。他认为这样一定会获得观众的喝彩。小仲马拒绝了他的要求,说:“我就是为了这两句台词才写这个剧本的。”这个结尾是全剧情节的自然结果,是剧中人物性格的必然发展。如果依着老板的意思改结尾,那就是狗尾续貂,不但不伦不类,而且歪曲了全剧的主题。小仲马执意不肯改结尾是十分正确的。


中学生作文与作家写作的道理一样,结尾不可不重视。如果文思酣畅,能自然收口落笔有力,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那最理想,但不少学生在如何结尾上,不是都能得心应手的。那么好结尾方式有哪些呢?


1在文字结束之后留下延伸的文意,余音袅袅


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征伐武则天的檄文千古传诵,结尾名句是:“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样的结尾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陈琳同学初一时写《她变了》,作者以舒缓、深沉的语调在悲叹“她”的变,原来热情、活泼、大方的“她”,三年后变得那样粗俗,结尾这样写:

树轻轻地摇着,而不知什么时候落下来,落在我充满泪水的脸上,淅淅沥沥,淅淅沥沥……


这里虽是写景,也写情,写出她对小学时同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和深深的思考。


结尾处仍然要让笔端注满感情。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的结尾是一句全世界公认的一则革命哲理的语言:“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作者把西风看做是摧枯拉朽、促进新生的巨大力量,预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头,使诗的主题大大升华。


徐燕同学在高一时曾写一篇作文《走出户外,让我看云去——致老师、家长的一封信》,发表在《作文通讯》( 1985,1)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结尾是这样的:

古诗云:“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大森林中的画眉鸟,一会儿引吭高歌,激越昂扬;一会儿低吟浅唱,轻柔娇娆。金丝笼中的画眉鸟声固然动听,但又怎及林中鸟自由飞翔时的欢畅优美呢?人是大自然的儿女,大自然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离开大自然,我们就像断源的水,离线的筝。老师们,家长们,我们有的是满腔的热情,有的是充沛的精力,我们希望更多地接触自然,认识社会。我们愿把自己的青春染上太阳的金辉、百花的斑斓。长辈们,我们理解你们的苦心,也希望你们理解儿女们的心愿,给我们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吧!


殷殷之情,溢于言表,怎能不使人动心?


2卒章显志


好的结尾除了寓意无穷之外,还有的是用卒章显志的方法。任何文章都有中心思想,这是作文的根本点。表达中心思想的方式有好多种,有的文章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叫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有的文章结尾时才明确观点,叫“卒章显志”。所谓“志”就是文章主题,如茅盾《白杨礼赞》:

让那些看不超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本(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我的学生陈向聪同学获奖作文《梅颂》的结尾显然受到了《白杨礼赞》的影响:

我爱您,梅花!您的形象启发我领悟了人生哲理。生命之花与其娇艳而受玷污,不如清白而自爱;与其哗众以取宠,不如实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梅花,我愿与您同行,我一定要像您一样高洁、清白,坚定地去迎接春天的到来!


3出人意料


在结尾处发生出人意料的转折,从而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如莫泊桑的《项链》,路瓦栽夫人借债赔了项链,经过若干年艰辛还清了债务,故事就结束了。谁知后面又写路瓦栽夫人路遇佛来思节夫人,当佛来思节夫人听明了原委之后,十分感动,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佛来思节夫人的话犹如一块巨石投进平静的湖水,再次掀起了读者心里的波澜。


前不久.我设计了一道题,因人类基因图组的发现,到了若干年后人类将延长生命,为此请同学们想象2030年以后人类掌握控制意志基因后的生活图景。鼓洁同学写的《长生不老丹》虚构一个美国科学家亨利滥用基因组商业知识发明长生不老丹,一夜暴富,踌躇满志,趾高气扬。结尾是;

他正得意之时,只见他十三岁儿子小亨利抱着一个刚克隆出来的小猫鼠走进办公室,他就大声喝道:


“还不去念书,只知道玩!”


小亨利不紧不慢地回答:


“急什么?反正长生不老,过几百年后再读书也不迟!”


亨利脑顶“轰”的一声,瘫倒在地……


这个结尾出人意料。暗示了科学的新发现将会出现许多伦理、道德的问题,从而也使读者惊讶,回味联想,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当然,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性结尾的,有用疑问句作启发性结尾的,有总结性结尾的,有呼应开头的,有抒情性结尾的,有展望性、希望性结尾的,有富有哲理性议论作结尾的,有号召性、鼓励性结尾的,结尾应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当一种结尾是真正属于自己作文应有的结尾时,虽然平常,但它的作用已得到发挥,这就是不巧则巧,无奇而奇的艺术辩证法。


王立根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社长、编委会副主任。


扩展阅读:

1. 议论文,怎么写个好开头? | 作文智慧

2. 如何构思作文的层次? | 作文智慧


关于“读写微课程”

阅读力=学习力!写作力=思考力!

“读写微课程”由福建省语文学会《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主办。每天10分钟,增长你的“阅读+写作”功力。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