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缺乏维“他”命的中国式教育 | 语文榕

2016-02-16 读写微课程


教育的维“他”命
福州教育研究院  何捷


从日本返程的航班上有值得玩味的两幕:


一男子占据狭小通道放行李,疯狂的购物让他手忙脚乱。空乘提醒他侧身让出通道,他没有理会,直到将所有包裹放妥入座后面带怒色斥责:怎么连行李都不让放啊?


途中小睡,被一阵喧闹吵醒。后排两位女性在逗孩子玩。任凭小孩哭闹耍宝,姥姥和妈妈只顾享受天伦,她们沉浸欢乐中,不觉察周围全是闭目皱眉的乘客。


他们有错么?没有。男子仅强调“放行李”,说得有理有节,铿锵有力;祖孙同堂,其乐融融,更是无可厚非。只是感到奇怪:之前在日本旅行其间一律知道谦让;自觉地提醒孩童轻声慢步;主动在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将垃圾收集带回;烟瘾犯上时能克忍,在适当的地方手持烟灰盒自慰……想想也觉得平常。飞机上的他们都在强调维护自己最基本的人权。“人权”好像《魔戒》中的指环,戴上他就让人发狂、变性,似乎可以依仗其发飙、放肆。因为此时的他们以权利“受损者”姿态出现,出师有名,柔弱胜刚强。享有“放行李权”“和孩子逗乐权”这类最为底线的权利,谁还有话说,还敢说话。只是他们忽略了自己之外的他人,也享有“通过权”“安静休息权”。


飞机的廊桥像日本动漫《机器猫》中的环境转化器,也是人性“显示器”,瞬间让人变性、现形。我们国民教育对他们产生效果了么?没有!很明显,产生作用的是“环境”。廊桥内外,是不同群体致力维护的“环境”,也就是“国民性”。中国人的国民性是什么呢?就是“变”。中国人最讲“缘”,“缘”就是给各种“变”找“原因”。例如,随机而变,机会就是“缘”,排队入关时突旁边的办事窗口开放,我们最快找到机会改变站队;随时而变,时间就是“缘”,什么时间呈现什么样,我们把这称之为审时度势,时势造英雄。“变”最符合万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变”则活,“不变”则死。日本机场大巴显示“11时发车”,车子启动时分秒不差。当我们看到日本人恪守规矩,一丝不苟地重复简单流程时,崇敬之余也滑过一丝嘲讽——太古板了,不知变化。而中国人只要能“死磕自己,坚持不变”的必然能引发关注,我们甚至给他们一个专属名词“网红”。“红”就因为与众不同。例如,在地铁上众目睽睽之下坚持正义凛然地吃鸡爪,嗑瓜子,最终相信她是堂而皇之地嚼大蒜……


和日本友人谈教育,发现关键的一点之差。中国教育中少了必要的“维他命”。


日本教育中处处强调“他”,提倡合作共进:儿童作文合作写,将“单兵作战”改为“集体创作”;马桶设置了“假装冲水键”,以掩盖不雅声音给他人带来的不适感;基础教育阶段,留出大量时间让儿童参加社团活动,在“我”与“他”的互动中成长。中国教育中时时主张“我”,强调“修身”,力求“修己达人”:展示真“我”风采、举办“我型我秀”活动、高唱“我”的地盘“我”做主。儿童少了个性么?不,世界上脾气最大的是中国的小孩;没有创造力么?不,遍地创客让对世界对创新的认识都改写;缺乏民族气节么?更是笑话,中国历史上悲壮故事足以让幕府的武士们汗颜……我们教育中缺乏的“维他命”就是重要的“他人”观念,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我们追求文明有序,礼尚往来的优雅,却在基础教育中缺乏必要的营养,试图通过后天的约束管教来弥补,困难重重,容易反复。


添加“维他命”的教育是世界公认的优质的标准。子的学生分为各个“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各科学生在与他人互动中汲养成长,72贤人都是各科中的领军人。西点军校、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的院校,最让毕业生自豪的就是参加过社团活动。获奖影片《聚焦》中,《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组迈克尔·基顿回到中学调查神父性侵儿童丑闻,校长欢迎他时说:我记得你,你曾经是学校的冰球队员。这就是教育者最记挂和骄傲的教育结果——在合作中成长。在中国,年节其间学生返校看望老师时,我们最多关心的是“考上什么名牌大学”“在何处高就”。请不要嗔怪默默无闻的人羞于回校,因为他们没有让教育者看到满意的结果。“修己”最佳的结局也许就是“模式化优秀”,达到“我期望中的那个样子”,所以,我们的教育结果中最强的能力就是“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的能力。回想飞机上两个场景就不足为奇了。通道男的理直气壮,逗娃女的旁若无人,都是理所应当的。试想,通道男触碰了其他人,侵犯了另一个“我”的权益时,也许就不是空乘提醒他的完美结局啦。


“修身”模式教育必然要提出标准,不断灌输,强化训练,要用各种各样的文明礼仪来约束人,评判人,区分人。目前执行的标准是变异后的“儒家思想”,是断章取义式的经验型解读结果,更可能是部分专家偏颇的话语霸权。将其作为标准施与儿童,并实现从小到大的连贯统一,培养出来的也许是少年老成,更可怕的是道貌岸然的岳不群。最让人失望的是“修己”后未必“达人”。并不是不知是非,不懂善恶。相反,知道越多“我该如何是好”,越有差别心。差别心就是恶的根源,要让“修行”产生“达人”时,迅速变异为与他人的“竞争”。我们看到教育中热衷的各种竞赛,各种秀,“争当某某好少年”“雏鹰争某某章”等,“争”字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霸屏不能不说触目惊心。“修己”的结果是“我比你强”,是胜人一筹的优越感,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也是儿童成年后孤立无援,目无旁人的隐患所在。


在日的导游和我们说,他小时候参加的社团叫“海鸥社”,说白了就是什么也不兴趣的小孩组织起来为校园做清洁,捡垃圾。成年后“海鸥社”成为朋友交往的因源,大家在结婚生子时互相邀请,相约终身成为朋友。他说这些的时候非常自豪,富含“维他命”的教育带给他的生命中充分的养料,让他活得精彩健康。


何捷,福州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福建省青年名师,作家。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新作文写作联盟盟主。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福建省作协成员。福建地区“游戏作文”“百字作文”创始人和倡导者,近年来提出“写作教学进行时”这一全新作文教学主张。“第八届全国阅读教学观摩赛”“第三届全国作文教学擂台赛”“福建省首届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已出版《作文真经》《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风暴》《一线立场》等近二十部个人专著、专辑。教育专题博客——“何捷的教学世界”为基础教育阵营的关注焦点。


扩展阅读:

1. 三步教你培养孩子主动写作的意识 | 语文老顽童

2. 40分钟准时下课,说明什么? | 语文榕


关于“读写微课程”

阅读力=学习力!写作力=思考力!

“读写微课程”由福建省语文学会《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主办。每天10分钟,增长你的“阅读+写作”功力。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