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你的语言更准确得体? | 作文智慧

2016-02-19 读写微课程


用词要注意语境
王立根


语言的运用应当适合不同的语境需要,什么是语境?不仅指上下文还应该包括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等等。如果说话不考虑语境,很多话就难于理解。


因为语言不是数学、说话不是做算术,一个说:“一道上馆子去。”一个回答:“我没钱!”这个人不是一分钱,一元钱也没有,是说没有足够的钱上馆子。语言也不是逻辑,说话不是进行逻辑运算。我说“我的学生一个比一个强。”不是在比较谁强一些,而是说都强。


遣词造句是否准确,主要还是看能否在一定的语境中确切地使用词语和恰当贴切地描述。


例一

堆雪人吧,这是冬爷爷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眨眼间,长鼻子、黑眼睛,浑身雪白的大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欢呼起来,跳跃起来,声音便飘荡在整个校园上空。


香远的幽径上,老师和我们在热烈地讨论着,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在这笑声中,我们懂得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我们懂得了许许多多。

(《园里的乐趣》)


在例一中,“声音便飘荡在整个校园上空”里的“整个”用得不妥,用上后,排斥了校园里的其他活动,去掉“整个”,分寸才恰当。“在香远的幽径上”里“香远”也不恰当,因为校园空间有限,谈不上“远”,同时校园中一般情况人来人往,不宜用“幽径”,这一幽径,与后边的谈笑声也不和谐。“幽径”一般是指人迹罕至,清静幽深的小路。此外,“声音”应加上定语,改为“欢呼声”,不然太虚泛。


例二

啊,五星红旗从我手中升起来了。作为这次升旗仪式的旗手,我激动,我自豪。迎着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聆听着学校领导的谆谆教诲,环顾着五星红旗下我们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深切地感到,我们多么幸运;我深切地感到,我们一定要也一定会努力上进,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啊,五星红旗从我手中升起来了,五星红旗也从我心中升起来了。我将牢牢记住:我是旗手,我要永远无愧于旗手的光荣称号。我将坚决实践,实践我那“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五星红旗的尊严,甘把青春奉献”的誓言!

(《五星红旗从我心中升起》)


这里,“我是旗手,我要永远无愧于旗手的光荣称号”中的“旗手”就用得不准确。“旗手”一般是指在行列前打旗子的人,可以用比喻领导人或先行者。比如我们可以说“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英勇而伟大的旗手。”担负着升旗工作的人只能称为“升旗手”,更不能因为负责一次升旗,就自诩为“我是旗手”,比较确切的手法是“我曾担任过升旗手”,下文“无愧于旗手的光荣称号”,也应当作相应的改动或删去。


当然,确切不等于呆板,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时词语看上去用得不确切,但却生动传神。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阿霞》,有一段描写阿霞到河边送别男朋友的情景:夜色把河水染得漆黑,月亮倒映在河面上。男朋友坐上小船,走了。这时阿霞站在岸上喊:


“你走到月亮里去了,你把它弄碎了!……”


 谈到这里,眼前立刻出现一副图画:小船驶进月亮的倒影,河水荡漾,把月亮揉成一片碎银……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同时也暗喻伤心的离别,好似将圆圆的月亮“弄碎”了。在这里,你能说“你把它弄碎了”这几个字用得不确切吗?


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话言不仅需要确切、生动,还应注意得体。所谓得体,就是说话要看场合,看对象。


请看下面两篇作文的开头:


例三

xx朋友:


接到你的来信,我很同情你目前的处境,确定报考志愿是人生转折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苦恼和困惑是很自然的。我考虑再三,得出一些并不怎么高明的见解,愿能有助手你路上人生的理想之途。


例四

亲爱的××


来信收到,得知你在报考志愿时困扰,我也深感不安。记得我们初中同班时,常常谈到我们祖国的历史、那时你的历史成绩在班上总是数一教二,我总是望尘莫及,因为你有研究我国历史的愿望,而我没有,可是现在父母却要你报考外贸,这确实令人苦恼。作为好友,为你的终生着想,我还是赞成你坚持自己的志愿。


这两段文字,作为信的开头,都起到统摄全文的作用,也符合书信格式的要求,语言也通顺连贯。但细读一下就会感到前一篇称呼生硬,带着一种居高临下教训人的口气,虽然有些言辞也很谦虚,如:“得出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但整段看不出是好友之间的通信,而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或师长对学生的训诲。这篇作文,要求写一封信去开导自己的好朋友,这种语气,显然是不得体的。后一篇才像好朋友之间促膝谈心,在言语之间,流露出处处为朋友着想的口吻和情感,其中还有一段回忆很亲切,同时也为自己鼓励对方读历史专业的意愿找出根据,语气中肯,因而后一篇就比前一篇语言来得得体。


可见,要写好作文,认真学习语言是很重要的。学习语言,不仅要理解词义,而且要掌握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它的习惯用法。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琢磨。要掌握大量词汇,要在众多的同义词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我们一方面要勤于阅读,认真向书本学习,熟悉掌握书面语言,一方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口语,要眼勤、耳勤、手勤,不断地抄录整理生动活泼的语句及词汇。另外要体会文章的情境,看看作者怎样表情达义,让自己遣词造句也准确、生动,得体、自然。


王立根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社长、编委会副主任。


扩展阅读:

1. 什么样的结尾才能征服阅卷老师? | 作文智慧

2. 议论文,怎么写个好开头? | 作文智慧


关于“读写微课程”

阅读力=学习力!写作力=思考力!

“读写微课程”由福建省语文学会《海峡青少年读写》杂志主办。每天10分钟,增长你的“阅读+写作”功力。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