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不容许金融大鳄借道藏身,重点处置三领域风险点

2017-02-23 俞燕 张威 财经杂志

(《财经》记者 张威/摄)


《财经》记者 俞燕 张威/文 袁满/编辑


继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喊话“要把资本大鳄抓回来”之后,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亦对大鳄问题表态。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项俊波表示,决不允许把保险公司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被金融大鳄借道和藏身。


项俊波表示,保险监管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将重点围绕公司治理、保险产品和资金运用三个关键领域,下决心处置潜在风险点。对个别浑水摸鱼、火中取栗,且不收敛、不收手的机构,将依法依规采取顶格处罚,坚决采取停止新业务、处罚高管人员直至吊销牌照等监管措施。


项俊波指出,“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借道和藏身”。在保险市场就必须遵守保险监管的规矩,容不得这些大鳄挑战监管的底线、破坏行业的形象和损害群众的利益,否则坚决把其驱逐出保险业。


随着各路资本纷纷涌入保险业,呈现出来的产融结合新现象、跨领域跨行业的新现象新风险也层出不穷,保险监管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项俊波表示,保监会将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苗头和风险累积,从完善制度、风险排查、压力测试等方面加强监管,坚持抓早控小,坚决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据介绍,实施防控风险、服务大局、改革发展,将成为保监会当前的三大战略。


严防四大风险


防风险、严监管,成为保险监管在当下和今后一定时期的关键词。


项俊波提出,当前保险行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传统风险,主要包括利差损、非正常退保和满期给付、流动性风险等保险传统业务层面的风险;二是激进经营的风险,主要是一些少数公司出现了公司治理、业务与投资激进、盲目并购等问题;三是因宏观环境的影响所加剧的行业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四是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的风险,随着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保险业与其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之间的交叉增多,风险交叉传递的可能性加大。


去年以来,保监会不断亮出“牙齿”,除了出台一系列文件,对现行监管体系查缺补漏,还对一些“任性”的公司出重拳处罚。比如,去年12月,保监会向前海人寿、恒大人寿派驻工作组,暂停前海人寿万能险新产品申报,暂停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委托股票投资业务。“总体来看,极少数公司的风险隐患得到了有效防控”。项俊波评价。


据了解,去年以来,保监会全系统部署各类现场检查2800余次,对612家次机构、820人次的个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共计对保险机构罚款7836万元、对相关责任人罚款1754万元。


去年12月曝出的侨兴私募债券违约事件,为其承保的浙商财险由此背负了逾11亿的巨额赔付,成为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风险的一个例证(详见《财经》杂志2月20日封面文章《排险理财创新》)。


对此,项俊波表示,侨兴债违约事件是一则经济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交叉传递的典型案例。浙商财险在风险管控上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保监会将进一步强化对浙商财险和保险公司的监管,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证保险的业务,切实维护行业稳定和金融稳定。


1月29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严格选择互联网平台、严格审核投保人资质,坚持小额分散的发展模式,对同一投保人单笔借款和累计借款应当分别设定承保限额。


项俊波表示,将从四个方面强化防控风险的举措:一是将防控风险作为监管部门主要职责。二是完善防控风险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险业风险监管的整体框架,切实增强风险防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三是强化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好防范风险的责任和问责制度。四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让我们的监管长上牙齿,真正管用”。


公司治理变为刚性约束


规范的公司治理是防范风险的治本之策。2015年底以来,宝能系和前海人寿联手举牌万科,为保险业带来了一致行动人如何监管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课题。


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公司治理的好坏关乎到保险公司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随着投资主体多样化,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给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少数保险公司的虚假注资、一股独大、治理失衡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据介绍,去年以来,保监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公司治理监管正从柔性引导向刚性约束转变。


去年12月,保监会发布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严格股东准入标准,强化了股权结构和股东监管,并加强了资本真实性核查,将单一股东持股比例限定为不超过1/3,并拟建立股东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今年以来,公司治理现场评估工作成为今年保险监管的首项重点工作。日前,保监会重点围绕股权的真实性、“三会一层”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运作有效性、内部控制,特别是关联交易管理的可靠性等关键环节,对131家中资法人机构和51加外资法人机构进行了全面评估。


梁涛表示,保监会将对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实施强化穿透式监管,加强保险公司股东股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除了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公布年度财务报告,保险公司转股、增资和关联交易,“报批前必须在行业协会和公司网站上进行信息披露”。


此外,保监会还建立了公开质询制度,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形成监管和公众的监督机制的有效结合。


2月17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对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有关问题的问询函》,成为保险业首份保监会问询函。据了解,2016年12月,保监会起草了《关于建立监管公开质询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将对公司治理类、业务经营类和资金运用类等社会媒体关注、涉及公众利益或可能引发重大风险的事项予以公开质询。


梁涛透露,保监会已启动保险行业职业经理人职业终身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对保险公司的董事、高管的职业行为进行持续跟踪评价,从而倒逼保险公司高管规范履职,强化治理监管对人的刚性约束。


梁涛坦言,公司治理的监管是一项国际化的难题,是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


不要押宝投资


近年来,保险业出现的一大现象是一批平台型保险公司,纷纷举牌和并购,一时令业内外侧目,亦引发险资举牌潮的非议。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保险公司把保险投资当做主要的工作来抓,“把利润主要押宝押在保险投资上,我们认为这是不对的”。


今年1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保险机构或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投资上市公司股票,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种情形,予以差别监管。并退出2015年股灾时实行的临时性救市政策,将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股票的比例调回5%,将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调回30%。


2月21日,市场传出由央行牵头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横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资管统一监管时代将来临。


对此,陈文辉表示,这是由央行牵头、“一行三会”一直在紧锣密鼓地从事资管业务整体监管框架的统一设计。在陈文辉看来,整个资管业务总体上有共同的规律,“实行统一的监管规则非常必要,下一步会统一规范”。对于资管业务,不主张采用太多的多层嵌套和过高的杠杆率。


就保险资管业而言,陈文辉表示,保险资金运用要为保险主业服务,保险资管公司的主要职责是对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


近几年来资管业飞速发展,从2012年27万亿元迅猛增长至2016年末的 110万亿元,4年增长了三倍。根据BCG的预测,从2015年至2020年,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将继续以13%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174万亿元。不过,与银、证、基、信等其他金融领域相比,保险资管业务的规模和占比不大,仅有约1.65万亿元,远不及银行理财业务的30万亿元规模和信托资管逾18万亿元规模,更不及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和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约51.79万亿元的总规模。


陈文辉透露,目前保险投资多元化配置格局初步形成,固定收益投资仍是主力,占比约77.5%,权益类资产占比为22.5%。在股权投资中,绝大多数是财务投资,“控股投资的情况非常少”。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投资平均收益率为5.66%,同比下降了1.9个百分点。


截至去年底,险资境外投资余额为492.1亿美元,占比仅2.33%。其中,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和基金等公开市场投资占比53.4%,境外股权和不动产投资,大概占44.9%。投资的市场主体则主要位于香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


陈文辉表示,保监会对险企海外投资是积极而审慎,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对保险机构越来越重要。但海外的法律环境、政治环境、文化背景与国内有很大不同,海外投资的人才亦不足,因此海外投资需要审慎。


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3.39万亿元,其中,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未上市股权、信托等超过4万亿元;债券4.3万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为1.78万亿元。


不应妖魔化万能险


自2015年底宝能系举牌万科,引发业内外对险资举牌潮的广泛关注,亦引发市场对万能险的种种非议。


而以前海人寿等一批激进型公司过于倚重于万能险,亦令业内担心其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截至2016年,全行业原保费收入达3.1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财险保费收入0.93万亿元,寿险保费2.17亿元。万能险占总保费的份额为31.4%,与普通寿险、分红险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对此,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近年来受少数保险公司举牌的影响,万能险广受社会的热议,“一个金融产品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广泛地受到热议,恐怕在我们国家的金融发展史上也不多见”。


黄洪认为,不应对万能险污名化、妖魔化,万能险作为一个成熟的保险产品,本身并没有问题。万能险具有风险保障功能,这是其区别于其他金融产品的内在本质属性。其缴费灵活和保额可以调整的特性,颇受消费者欢迎。


对于万能险的监管,黄洪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万能险的监管制度,该监管标准甚至高于欧美国家。比如,欧美国家大多数对万能险没有最低风险保额的要求,我国则要求其风险保额保持在140%-160%。


从产品期限来看,欧美国家对万能险没有对期限做限制性规定,亦其结算利率亦最低的保障要求。我国则不允许开发一年期以下的万能险产品,并要求结算利率不得低于最低的保障利率(目前为不低于3%)。


此外,欧美国家对万能险保单的最低现金价值未作统一规定,有的甚至为零。我国则要求万能险的现金价值要基于保证消费者基本的退保利益。在资本约束上,欧美国家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主要在整体上实施偿付能力监管,不对每个单一产品作资本约束的规定,而我国则调整对万能险资本约束的规定。


黄洪坦言,万能险业务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比如,少数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业务一险独大,且期限普遍偏短。“这个问题有可能导致的风险点就是业务的大起大落,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此外,短期负债配长期资产,形成资产负债错配,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现金流承压的风险隐患。


从保户投资款(万能险保费归入该项统计)占规模保费的占比情况来看,颇受市场关注的几家平台系公司呈高企之势,比如,恒大人寿高达92%,前海人寿高达78%,华夏人寿高达75%,安邦人寿为65%,天德人寿为51%,富德生命人寿亦有40%。


截至2016年,全国寿险行业现金净流入达1.46万亿,同比增长95.8%。不示,前海人寿等激进型公司2016年四季度现金流为负,显示出其现金流承压。


对于万能险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黄洪表示,保监会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紧盯不放,不断采取措施来予以解决。一是完善万能险监管制度,从精算定价到产品设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强化了万能险负债准备金的监管,以确保公司有能力兑付未来到期的债务。二是建立了万能险业务规模、期限结构宏观调控机制。三是开展了全行业现金流压力测试,尤其是加强了对重点公司的日常监管,对一些重点公司有风险预案。四是加大了对现场的检查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一些公司在万能险业务发展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先后采取停业、停止新业务和停止批设新机构等一系列监管措施。


2016年针对前海人寿万能险业务经营及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保监会于5月、7月和12月下发三次监管函,因其整改不到位,最终对其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


防范金融风险将成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亦成为保险业的监管重任。


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保险公司整体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了247%,行业风险总体可控。2016年末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到942亿元,防控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