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金立手机获亿级融资重组新公司 百亿债务危机缓解现曙光

2018-03-10 陈潇潇 刘以秦 财经杂志

金立东莞工厂仍处于大面积停工状态。

(资料图 图源网络)


《财经》记者 陈潇潇 刘以秦/文  谢丽容/编辑


中国老牌手机品牌金立已进入生死局的关键时刻。《财经》3月9日独家获悉,金立一些部门员工已收到内部架构调整的通知,公司近期将重组,这源于金立拿到一笔融资,资金会投入到新公司的组建。


一位接近金立的核心人士告诉《财经》,重组新公司将会经历数轮融资,此次获得的第一轮融资很有可能超亿级。金立手机的重组动荡还在继续,《财经》记者3月10日得到的最新信息显示,金立位于东莞的金立工业园将散伙,已经开始遣散员工。


有接近金立的行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一系列融资能否彻底扭转金立危机,尚未可知。


去年年底,因拖欠供应商欠款,金立被曝资金链断裂,此后,金立一直在积极进行融资活动。


金立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确说法。金立董事长刘立荣曾在今年1月表示,将通过战略注资解决资金难题,但也做好了变卖旗下资产的准备。金立旗下的微众银行股份和金立大厦总共价值70亿元。


目前来看,变卖旗下资产危机似乎暂时得以缓解。 《财经》从一位金立内部人士处获悉,现在的出资方并没有手机业务。截止记者发稿前,金立方面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危机后,谁来接盘一直是外界揣测的话题。截止目前,包括海信、TCL、传音甚至360在内的厂商都被传与金立洽谈过合作事宜。有传言说海信将直接收购金立。但金立近日对此消息已予以否认。


今年2月曾有知情人士对《财经》称,当时海信正在跟金立谈渠道合作,有意将金立的各省代理商,也就是各省的分公司纳入囊中。公司已经在进一步统计金立的渠道数量。相关数据显示,金立在全国的公开渠道数量为7万个,这也是被外界认为金立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


但前述金立员工告诉《财经》记者,海信与金立应该是谈崩了。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说,海信即使接了金立的渠道,也是增量不增利,当然最大的可能依然是价格没有谈拢。


事实上,要让同行接盘其实很难,金立并没有竞争对手真正需要的东西,有业内人士对《财经》分析,现在大家都不怎么缺线下渠道,而且渠道的忠诚度很难保证。更进一步说,渠道已经饱和了,看OPPO和vivo就知道了。过去一年OV已减少了大量的线下门店,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此次资金周转能否及何时能换来公司的正常运转目前并不清楚。


据媒体报道,金立总共欠下超过百亿元的债务,其中拖欠银行86亿元,拖欠供应商近40亿元。截止今年3月,已有四家供应链厂商因金立危机调低盈利预期。其中电池供应商维科精华有退市A股的危险,据了解,金立是其第一大客户。这些供应商普遍向金立停止了供货。


《财经》从金立位于东莞的工业园区一线员工处获悉,大部分员工仍处于“放假”停工状态,几家分公司拿到的订单也很少。东莞金立工业园是亚洲最大单体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除为金立生产手机,也为其他品牌生产加工终端产品。


金立工业园员工被遣散后,金立手机的经营方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一位金立内部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金立以后只发ODM,品牌会保留,但不会再自己生产手机。


如果公司重组属实,公司的控制权及股权归属将是另一个重大变化。专业人士对《财经》表示,刘立荣出局的可能性非常大。刘立荣拥有金立超过40%的股权,是公司第一大股东。目前他及其妻子名下的个人资产已被法院冻结。如果融资消息确切,很可能要以刘立荣转让及增发的形式出让股权。


(作者微信:karine1986、biaomei001,欢迎交流)


大家都在看:


尹中卿:房地产税出台时机要拿捏好分寸,不要开始就让人人都缴税

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建议修改《公司法》,完善“双重股权结构”

李铁回溯20年机构改革往事:改革的目标是减事,不只是减人

独家| 外卖市场巷战一触即发 滴滴外卖计划进入全国九大城市

中国医疗AI公司遇“C轮死”魔咒:2018 如何破局 |《财经》封面


责编  |  黄姝静  shujinghuang@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