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神化”的霍金?

2018-03-14 孙爱民 财经杂志

终其一生,霍金无缘诺贝尔奖,关键在于他的最重要理论尚未得到实验或者观测的证实。

(霍金 资料图)


《财经》记者 孙爱民/文


“黑洞”“宇宙大爆炸”“奇点”……这些神奇且深奥的词汇,常常被人们用来装点自己的知识门面,即便只是听说过而已。2018年3月14日,这些蕴含宇宙奥秘的美丽词汇的最权威诠释人,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了,享年76岁。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的霍金,是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代表作品有《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


霍金是一名出色的物理学家,23岁时便取得博士学位,并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曾在1988年获得沃尔夫物理奖,在1978年获得爱因斯坦奖。


如同霍金描述的,宇宙起源于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他离世的消息,在现实世界中,也引发了一次信息“大爆炸”。《金融时报》如此评价霍金:他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中的一员,同时象征着人类征服生理残疾的精神。


英国《卫报》报道霍金去世的消息时,称他为“对人类认知宇宙本质,做出革命性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并表示他是当代科学界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大批的观众前去观看霍金的演讲,并不只是冲着他的学术成就去的。”


1988年首次出版的《时间简史》,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达2500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科学著作,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此书定位于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着重解答人类最古老的命题:时间是有始有终的吗?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评论道:《时间简史》是当代物理学家关于宇宙构成以及演化理论的权威性总结。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不是当今科学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科学界与公众有不同的认知。


“霍金在科学界的地位没那么高,是媒体把他的地位夸大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告诉《财经》记者,霍金的主要科学贡献是在他二三十岁完成的,主要有两个理论成果:广义相对论预言必有黑洞的“黑洞理论”,用量子力学预言黑洞不黑的“黑洞无毛”理论。“这在物理学界不算很大的工作,是根据理论推出来的,也不是他的原创。”


已故科 48 31290 48 15043 0 0 794 0 0:00:39 0:00:18 0:00:21 2865家、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郭汉英,曾于1979年在意大利、1983年在莫斯科和2002年在北京,三度听了霍金的现场演讲。他曾表示,“全世界上万人做着和霍金一样的工作,但是霍金抓住了机会,加上至今仍与无法治愈的疾病抗衡,霍金赢得了目前的荣誉”。


霍金在21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当时,医生认为身患绝症的他只能活两年,可他一直坚强地活了下来。罹患此病的大部分患者在50多岁发病,只有一半的患者存活超过5年。


郭汉英认为,霍金是当代物理界的伟大人物,但不是最伟大的,霍金有非常强的哲学思维,但是不能把他个人的哲学思维全搬过来,应该把真实的霍金介绍给中国公众。


在生前多个场合,霍金都曾公开表示放弃曾经深信不疑的终极“万有理论”,不再相信人类能够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理论,时间、空间和宇宙中最神秘的问题,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优美的数学方程式来解释。


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弦理论大会”上,霍金作为大会第三位报告人,所作报告的题目便是《戈德尔与M-理论》。库尔特•戈德尔是位伟大的逻辑学家,以他命名的“戈德尔定理”,证明“万有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


研究相对论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物理》杂志副主编张元仲,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原副所长朱重远均认为,霍金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确实做出了不少出色的理论成果,包括奇性定理、黑洞的霍金辐射、量子宇宙学等,但他放弃“万有理论”,并不能代表其他科学家的态度。“像霍金这样放弃一些科学观点的事情在科学界经常会发生,不足为奇,只不过因为是霍金,一个公众人物,所以备受关注而已。”


在公众的视野中,常常会疑惑霍金为何会无缘诺贝尔奖。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霍金的最大成就是霍金辐射,既不是黑洞的面积不减定理,也不是他和彭罗斯一起证明的宇宙奇点定理,“如果不以他的最重要成就授予他诺奖,至少也得是以终身成就获奖,以他的黑洞面积不减定理授奖是太明显的安慰奖,会让人不服。”


张双南曾与198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James Cronin和欧洲核子中心理论部的主任John Ellis探讨霍金为何没拿到诺贝尔奖,被告知“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关键在于他的黑洞蒸发理论还没有得到实验或者观测的证实,我们也帮不上忙啊。”


在中国,霍金广受追捧。他曾在2016年4月12日首开微博,第一天便收获了200万粉丝。


霍金生前曾三次到访中国。1985年,受中国科技大学邀请,霍金第一次来中国,此行两次演讲,一次关于黑洞形成的理论,一次关于“时间为什么总是向前”,并到北京游览了长城;2002年,受在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邀请,霍金第二次来中国,在北京参加了“2002弦理论国际会议”,并再次游览了长城;2006年,霍金在香港、北京都做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演讲。


近几年,霍金关注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他曾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表达了其对人工智能的担忧,认为人工智能有可能会取代人类,最终会演变成一种超越人类的新生命形式。


大家都在看:


金融监管“一行两会”新格局:权责再划分,人事待调整

周小川:中国央行的同龄者

美征25%关税对中国钢铁出口影响有多大

全面放开二孩效果未达预期,多位人大代表建议鼓励生育

尹中卿:房地产税出台时机要拿捏好分寸,不要开始就让人人都缴税


责编  |  苏月  yuesu@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