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酒洗脚才是一个酒鬼的最高境界
一份可思、可乐和涨姿势的品牌文化读物
美好的事一直在这里 欢迎持续关注和分享
作者:爆笑煮国
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眼中,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臣里最有才华的,并不是大家熟知的长孙无忌、房谋(玄龄)杜断(如晦)、魏征等,而是一个嗜酒如命、连洗脚都要用酒的宰相“穷马周”。
毛泽东曾经盛赞他写的那篇著名的奏折,是继西汉贾谊著名的《治安策》后的“第一奇文”,并认为他比助武王灭纣的姜子牙还有才德。
-01-
仰天大笑出门去
马周(公元601~648年2月7日)是唐初的宰相,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史载他“少孤,家窭狭”,就是说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家中穷得一塌糊涂,可是他自己从小就悟出“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他仍然是饱读诗书,“嗜学,善《诗》、《春秋》”。
不过他的邻居却不太喜欢他。
马周再怎么说也是个知识青年,偷鸡摸狗、坑蒙拐骗这些勾当是不做的。但是却是个典型的“愤青”,他的行为散漫,肆意酗酒,常常是喝得酩酊大醉。而且他经常是浑身脏兮兮的,不种田也不去考科举,就抱着一堆书读,肚子饿了就找些理由去邻居家蹭吃蹭喝,所以“乡人以无细谨,薄之”,背地里都叫他“酒鬼”、“穷马周”。
唐高祖武德年间,博州刺史达奚恕听说马周精通经史,学识渊博,才思过人,就聘请他出任本州助教之职。自此马周也算是步入仕途,穿上了官衣。但是他并没有用实际行动报答达奚恕的知遇之恩,而是“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只知道喝酒,整天喝得醉醺醺,不好好教书。
贞观元年(627年)的某一天,马周又喝多了,醉卧博州街头,拦住了一顶官轿讨要酒钱。坐在轿中的县令怒火中烧,掀开轿帘一看是马周,县令听说过博州助教马周的才子之名,看在大家都是读书人份上,也没多做计较,还真的掏了点碎银子给他。
博州刺史达奚恕把马周提携上来,是指望他好好为朝廷做事。但是在马周又一次喝酒误事后,达奚恕忍无可忍,重重地斥责了他。马周的面子肯定是挂不住,于是一怒之下,脱下官服,交给门生,托他代还刺史,然后仰天大笑,离开博州。
-02-
喝酒事小,洗脚事大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马周这个山东汉子(博州茌平县人)一路向西餐风宿露,就像今天的许多“北漂”一样,准备到人才济济的京城长安做“京漂”,为国家干一番大事。
戏曲中的马周形象
离开博州后马周先到曹州(今山东菏泽)晃了一圈,跟着又到了汴州(今河南开封)。在汴州浚仪县,担任浚仪县令的崔贤狠狠地侮辱了马周,马周没和崔大人多做计较,又跑到了密州(今山东诸城),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赵仁本。
赵仁本是个壕,他见马周才华出众,便资助了马周一大笔钱财,帮助马周西入关中,到京城长安谋取仕途。
马周在去京城的路途中路过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夜宿新丰市人民宾馆。他进了宾馆的餐厅坐下后,就要了五斗好酒,“约莫吃了三斗有余,讨个洗脚盆来,把剩下的酒,都倾在里面,遂脱双靴,便伸脚下去洗濯”。周围食客看得目瞪口呆,纷纷把这一幕拍下来发盆友圈引得无数人点赞:用酒洗脚的马周帅呆了!
这段佳话,被当朝宰相兼画家岑文本知道了,便据此画了一幅《马周濯足图》,传之后世。
宋·濯足图
几十年后,写过“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唐代诗人“烟波钓叟”张志和又在画上题诗踊跃跟帖,赞曰:
世人尚口,吾独尊足。
口易兴波,足能踄陆。
处下不倾,千里可逐。
劳重赏薄,无言忍辱。
酬之以酒,慰尔仆仆。
令尔忘忧,胜吾厌腹。
吁嗟宾王,见超凡俗。
“张志和的题诗,把双脚忍辱负重的高尚品德和载行载远的重要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说明在唐朝,脚的经济地位迅速提高,行政级别直追口腹。”
——《历史的洗脚水》(金融时报)
-03-
唐太宗“四请马周”
到长安后,马周做了中郎将常何的门客。常何本是玄武门的守将,因为在“玄武门事变”中有功,所以官升到中郎将。
贞观三年,关中大旱。六月,李世民诏令京中五品以上官员都要上书,畅言为政得失。常何是一介武夫,文章写不来,于是接到皇帝的诏令后,就找来马周,让他代写一篇。马周胸有成竹,洋洋洒洒地替常何写了一篇包含20多条建议的奏章。
李世民处理奏章时,正为那一大堆观点平庸、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皱眉不已。忽然,一篇文辞优美、建议有根有据、观点切中时弊的奏章映入眼帘。
《马周机辩》原文
马周的奏章为什么能引起李世民的注意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能从人际关系和家庭伦理的角度去做引申,提出将管理和人伦挂钩。他总结历史提出治国原则:“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而大要节俭于身,恩加于人,故其下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卜祚遐长,而祸乱不作也。”他的确是个奇才,唐太宗没有白欣赏他一场。
这让李世民不由得惊喜万分。再一看落款人是常何,他知道常何当兵出身老大粗一个,这等神来之笔和此等政治眼光绝不是他能够做得到。
于是立即召常何入朝,问奏章是何人所写。常何立即据实回答:“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革耳”。李世民立即命常何回府叫马周“入宫见驾”。
没想到马周的架子比“三顾茅庐”才出山的诸葛亮还大,派去召见马周进宫的人去了,可是这大爷正喝酒喝得高兴,派去的人只好等啊等啊...李世民等不及了,又派人去催。马周还在喝,派的人只好回答说“就来”,但还是不见人影,太宗又叫人去催,一连四次,《贞观政要》说“(马周)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这就是唐太宗“四请马周”的典故。这也可见李世民求贤若渴,一点也不亚于刘备的三顾茅庐和曹操的光脚迎接许攸。
唐太宗提拔重用马周(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最后马周终于喝高兴了,才来到宫中“及谒见,与语甚悦。令值门下省”。
如果不是碰到常何这样不妒嫉实话实说的领导和李世民这种善于识才任贤的一把手,马周也许就埋没于市井之中了。而他让唐太宗“四请”这一高调入宫戏码,仿佛是在对皇帝以及天下人说:“我是个有才而且有骨气的人,不是来谋富贵,而是来干事业的。”
“他以自己为试验品,让唐太宗做出一个求贤若渴的示范,从而推动唐朝人才搜罗工作的良性发展。”
——《文汇报》
等到马周谒见时,太宗又向他咨询国事,马周当然是应答自如,让李世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便立即安排他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不到一年,又授予他监察御史之职,后来加官至中书舍人。再到后来,贞观十八年(644年),马周已升迁为中书令并太子左庶子,也就是当上了当朝宰相和皇太子李治的老师,成为了唐帝国的栋梁之臣。
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他通过对马周零距离的接触和考察,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就不问出身、资历、背景、关系等因素,破格提拔,事实证明他们也看错。
贞观十一年(637年),马周上了一道奏折,这就是著名的《陈时政疏》。
里面讲了四个对“贞观之治”起到很重要作用的观点:
是节俭治国,力戒奢侈(“节俭于身,恩加于人”)
是关心百姓苦乐,宽徭减赋,不可横征暴敛(“国之兴亡……唯在百姓苦乐”)
是重视刺史、县令等地方官的选拔任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天下者,以人为本。必也使百姓安乐,在刺史、县令耳。”)
是以隋亡为鉴,重视历史经验教训(“故当修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之于既失之后”;“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
马周有一句名言“临天下者,以人为本”,和当今的“执政为民”异曲同工。
初入官场的马周完全具备一个政治家清醒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他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和隐患,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解决办法,他的治国方略让唐太宗阅后“称善久之”。
伟大领袖毛泽东读了这个《陈时政疏》,一口气点了360个赞还称其为“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绝非那些“纸上空谈”的东西可以相比。
马周不但明于大势,而且亦擅实务。《新唐书》里记载:“先是,京师晨暮传呼以警众,后置鼓代之,俗日‘冬冬鼓’;品官旧服止黄紫,于是三品服紫,四品五品朱,六品七品绿,八品九品青;城门入由左,出由右;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地租;宿卫大小番直;……皆周建白。”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城门入由左,出由右”,这应该是交通史上的一大创举。
电视剧《贞观之治》剧照
贞观十二年,马周迁为中书合人,要调到中书省去办公,李世民对左右的侍臣说:“我一会儿见不到马周就想他。”贞观十八年。李世民曾品评朝中重臣,他这样评价马周:“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称意。”
为了表彰马周勤劳国事,贞观二十二年年正月,唐太宗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
鸾凤冲霄,必假羽翼;
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马周因为嗜酒,患消渴病(相当于糖尿病)多年,太宗亲自到翠微宫去,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第,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御医前去看护,唐太宗还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前去探视:“中书令兼右庶子马周病,上亲为调药,使太子临问”。
他在病重之时,还不忘为皇上考虑,他曾命家人把他这十几年来给皇帝上的奏章取来,亲手烧掉,并说:“管、晏彰君之过求身后名,吾不为也!”意思是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这样做。
贞观二十二年,马周去世,年仅48岁。唐太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殷仲蓉马周碑
马周是草根,是别人眼中的穷“酒鬼”,他桀骜不羁的个性也够另类。他能够由幕后走到前台,由一个愤青“屌丝”而官至宰相,却不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因为他有狂的资本有傲的底气,机会一旦来临就能够顺势把握如鱼得水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正应了唐太宗所说的:“何代无才,但患遗而不知耳!”
祝愿天下所有怀才不遇的“穷马周”都能够和大唐宰相马周一样幸运!
参考资料:《新唐书》卷九十八《马周传》
本文未经授权,谢绝媒体转载
---- END ----
你|价
的|值
分|连
享|城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拒娶宋美龄,替蒋介石做媒,被毛泽东抄家,孙中山赞他“一时人望”,他却说:我只是一枚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