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人真如传说中浪费?能省的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省!

2017-06-08 侯健羽 世界华人周刊

看似浪费的美国人不是所有方面都不算计,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节俭。有的时候,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省。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侯健羽

用文字还原真实的美国

全文4211字,读完大约5分钟



那天老公拿着上个月的电费账单,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根据柱状图显示,自从我搬进来住,我家电费直线下降。其实不止电费,家里其他花销也下降了。我在时,两个人的花销,比他一人生活时还要低。于是他逢人便说:“找个中国媳妇儿吧,生活会轻松很多!”


我搬进来后,把学校里打印的材料订成草稿本,还跟在他后面随手关灯,关电扇,关空调,关一切空转的家用电器。就连阳台种菜的商业肥料我也阻止他买,改成自己用厨余堆肥。可是这些省的钱都是小来小去的。


后来我才发现,不是我老公生活不节俭我帮他省钱过日子,而是我在他美国式的节俭上用中国人的方式把钱带子收得更紧了。我刚开始来美国的时候,与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觉得美国人没有中国人节约,日常生活中特别浪费。比如学校里的同学把打印过一面的纸就丢到垃圾筒里,不像中国人还拿回家用第二面。比如夏天把空调开得很大,能冻死人。还有汽车大排量不省油,等等。


其实,在我们中国人脑洞没开的地方,美国人省起钱来才叫生猛。



美国人为省钱不怕丢人

看似浪费的美国人不是所有方面都不算计,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节俭。他们省钱的关键是不怕没面子。


➤ 1. 街边捡旧家具。


在国内时,我很少听人家说在街边捡家具用。大汗淋漓的,当着那么多人把一个大家伙从街边往家里拖,怕别人说三道四。但在美国,捡旧家具非常普遍。开始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到了后来,我被捡旧家具的美国人民感染。甚至都享受捡家具了。


我们这里是每个星期天下午,挨家挨户把需要处理的垃圾放在门前,供专门回收垃圾的公司周一早上回收。垃圾回收需要收费。有的人为了省钱,干脆把大件家具提前送人,或直接丢在街边,供需要的人捡去。我一个朋友的印度裔同事为了省垃圾回收费,就把家里的垃圾每天拎到公司丢掉。



有扔旧货就有捡旧货的。美国的公寓里多半不提供家具,只是一个空房。购置家具又是一笔费用,所以在这边,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大学生,街边捡家具就成了必备技能。那些从街边捡来的家具,也许它们的上一个主人也是把它们从街边捡来的。真是物尽其用。


有些捡来的家具透着浓浓欧洲复古风,边角处有精致的木刻花纹,材质坚硬,文化沉淀感秒杀宜家那些现代简约货。有时心里暗想,说不定哪天我从街边捡来的家具就有上百年历史,是某个欧洲贵族留下的古董,价值连城。后来听说美国有一批人专门四处捡复古家具,倒卖赚钱或收藏。随着美国制造业的衰落,那些有文化底蕴的欧式家具越来越难买到了。一边是免费又精致的旧货,一边是昂贵又没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家具,生活在这里的人选择不言自明。



➤ 2. 被又贵又丑的日用品逼出来的DIY动手能力


美国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经过激烈的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时期。除了那几个国际大都会,很难见到中国现在蓬勃发展的创业景象和让人想剁手的商品。美国的制造业已经衰落,各个行业只有那么几家垄断公司,所以做出来的东西不讲究漂亮精美,傻大粗憨能用就行。消费者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只能花更高的价钱买难看的东西。想追求点生活品质,就免不了DIY。


有一阵我对养多肉非常着迷,成了“肉友”。为了省钱,某天跑到The Home Depot的园艺区捡掉在地上的多肉叶片,准备拿回家叶插繁殖。当时我鬼鬼祟祟地边捡边用余光打量周围,心里庆兴这里没大天朝人丁兴旺。这时,突然有个穿大汗衫、戴太阳帽的中年白人大叔走过来打趣说:“哈哈,你挺聪明的嘛!”我吓得赶紧站起来,说:“我可没偷啊!叶子自己掉在地上的。”


没想到大叔一摆手,示意我放心:“姑娘别紧张,我也这么干过。你上网搜搜‘多肉痴迷症’,其中一条就是到园艺店捡多肉叶片回去叶插,比直接买盆栽省钱多了!你继续!”也是啊,我又没偷没抢,如果不捡,这些叶片也会自己枯掉。这样省钱没什么丢人的。



说起The Home Depot,美国人简直不能再爱。顾名思义,这是一家卖家装材料的大型自选超市,光在克利夫兰一个城市,就有24家。除了园艺用品和家电外,还有各种规格的塑料管、五金、木板等。总之能想到的家庭DIY材料、工具都能在这里找到。DIY用品店之所以在美国流行,是因为自己组装比买成品便宜多了。比如我家旁边的美术品商店Blick Art Materials,一个油画架卖70多美元,而自己买木板组装,顶多也就20美元左右,还能高度定制。


美国的文具也不太好看,十几、二十几美元的记事本,和淘宝上那些十几块人民币的文艺小清新本子比,就别谈颜值了。美国人不像中国人为了装文艺去攒钱败贵本子,而是从Dollar Tree这样的一美元店买来普通本子,再安个好看的DIY封面上去。


YouTube上关于DIY的视频多如牛毛,多数是普通美国人自己制作的,点击率都不错。小到做手工记事本,大到建房子,甚至自制太阳能烤箱。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



➤ 3. 许多美国人家里,缝纫机还是大件


缝纫机20多年前就从大多数中国人家里消失了,可在我去过的美国人家里,都摆着一台或电动或手动的缝纫机。据说使用率还挺高。


首先是做衣改衣。一些中国人喜欢在美国疯狂购物,买所谓的大牌衣服。可是一些在中国定位高端的大牌在美国就是大众牌子,款式也就那样。这里真正的高端又太贵。至于那些杂牌衣服的样式简直没什么设计可言。美国本地的制衣厂都倒闭或到中国、越南、印尼代工了。大批量生产的衣服还指望什么限量款的设计?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对美国人穿衣的“土”有目共睹,这除了衣服款式有限,也和美国人不愿在衣服上投入太多有关。


于是,美国人又动起了DIY脑筋。有的自称嬉皮士的美国人从东方学来了扎染技术,把穿旧了的白色T恤衫放在浴缸里,扎染翻新。一件变两件穿,创意又个性。我还见过有人把T恤衫的下摆改成流苏样式,再穿上珠子。更有人买来丙烯涂料,在衣服上挥毫几笔,一件抽象画T恤就诞生了。


在美国,想在衣服上省钱太容易了。除了在正式场合注重下打扮之外,其余场合穿着都可以很随意。只要不是穿得太破烂,一身闲装,没几个美国人会说三道四。


美国人曾经也根据别人的吃穿用来判断人。在上世纪60年代前,男人们都要穿西装,打领带,戴礼帽;女人们则穿正式而繁琐的长裙套装。但是随着六十年代嬉皮士运动,以及牛仔裤的兴起,美国人逐渐达成共识——着装和所用之物不能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于是美国人在吃穿用上变得不怎么和别人攀比了,在这上面的非理性花销就相对少了。


缝纫机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做拼花被子。走进美国人的家,会发现床上铺的被子,很多是一块儿一块儿的碎布拼接起来的。规则的正方形拼接是比较简单的样式。有的灵巧的美国人甚至可以做出曲线拼图的被子。据说这是由于当年的早期殖民者物质匮乏,不得不用边角余料做被子。但是后来拼花被子发展成了一种美国的传统家庭文化。今天,美国大商场里卖的被套,好看的少,自己在家做的拼花被又便宜又耐用,一条被子怎么也能省个几十上百美元。


一床做工精细、工艺复杂的手工拼花被是送给新人的绝佳礼物。去年底,我的美国小叔子结婚,老公就把家里的碎布找出来,为他们做了一床拼花被子。那些边角料平时堆在衣橱里并不起眼,可当它们被缝纫机组合起来,就像万花筒底部的棱镜将凌乱的碎屑变幻出规则又迷人的组合图案一般,被秩序赋予了美感。



➤ 4. 车钱房钱也能省


很多中国人把开好车,住好房子当作是成功的其中一项标准。开什么车,住什么房都可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美国人对这点也不太在乎,于是车房也能DIY。


走在美国大街上,发现白人开的车最破,好车新车都叫亚裔和非裔开了。白人有的甚至开六七十年代的破旧老车(不是那种昂贵的限量产老爷车)。


美国的车没有报废制度,一些白人就把几十年车龄的老车在自家车库里一改装,又能开了。还有专门的电视节目,比谁改装的老车好。让我怎么都想不通的是,虽然在买车上省钱了,可是老车耗油啊。


至于房子怎么省钱呢?由于美国的白人大多数家里都有祖上留下的地产,申请个建房许可就可以在那块地上建房子了。家里壮汉和女汉多,个个动手能力强,亲戚合力,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建好一座房子。


用泥袋子建的房子更省钱,也很坚固。有次我在YouTube上看到有美国人只花了5000美元就建成一座泥袋房子,漂亮如艺术品,够一家四口住。看完后我兴奋地一拍大腿:“妥了,将来咱不用当房奴了!”


有的中国人会担心房子离好学区远,我说没事儿,因为美国人还有在家上学制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怎么都比美国公立学校那帮老师教得强。再说,盖房子省下来的钱还可以送孩子上私校。



精确量化应用到消费上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美国人的食谱是精确量化的,其实他们买东西也量化。刚到美国的时候,发现这个国家的度量单位和咱们的不一样,长度用英寸、英尺,重量用磅和盎司,距离用英里。还没等我搞明白换算关系,就发现老公在超市无论买什么东西都心算单位价格:“散装黄瓜平均一磅一美元,袋装黄瓜十盎司共50美分,你觉得咱们应该选哪个啊?”


一顿超市逛下来,我满脑子应用题,还是英语的,单位换算还不是简单的十进制,累脑!到了结账处,他喜欢边把东西放到收银台上边做累加,每次都在收银员扫完码之前心算出总价,正负误差不到一美元,正好是我们计划当天花在超市的钱数。如果哪次收银员忘了给商品打折或多扫了,我老公就立即指出来。


后来发现美国人买东西普遍都有算单位价格的习惯。美国人一个个自称数学差,买卖东西算起账来可一点不吃亏。有的超市为了方便顾客选择,已经在价签上用小字标好了单位价格。和美国人逛这样的超市,不至于买多少件商品就做多少道应用题,轻松!

美国人做量化对比的时候,很少考虑产品的品牌,对性价比却很重视。有时候我觉得买知名品牌倍儿有面子,美国人却说:“我凭什么花更多的钱帮那些大公司支付广告费呀?”也有的美国人说,买垄断大公司的名牌商品,一旦消费者利益受损了,打官司都难告赢,因为他们的势力太大,请的律师八成比消费者的好。


美国人到底把钱用在哪儿了?

我身边的美国人去看一场体育比赛,或者去听一场音乐会从来都舍得花钱。但是我觉得把钱花在这些转瞬即逝的娱乐活动上,就好像打了水漂。甚至在我先生给我买花时,我都不情愿。因为花几天就枯萎了,还不如买吃的。或者攒钱,买好车好房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东西。


虽然中美消费理念不同,我还是从美国人那里学会了不因为外界的看法去非理性消费,去攀比。如果一个人不被贪欲和虚荣干扰,光是静下心来理性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就会把钱用在自己真正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别人眼中有价值的东西上。当满足自己成了最,人就成了金钱的主人,就不会被金役,成为房奴、卡奴、和孩奴。

评论功能已开通!

点击文末“写留言”,即可参与评论


【世界华人周刊(wcweekly)版权所有,华妹编辑】

欢迎添加华哥微信(zglgag168)

欢迎分享

点击下面标题,可查看更多文章

从细节看中美教育的差距:看看美国小学教室墙上贴了什么?

你不知道的美式婚礼:除了吃,这件事情更重要

长按二维码   关注看更多

回复关键词【930】,送你一篇特别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