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这群人?
抱怨他人时,要看看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我们是否明白不要侵犯他人的边界?懂得正确地求助?是否有一颗知道感谢的小红心?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辛上邪
一个文学博士眼中的加拿大与中国
全文2914字,读完大约4分钟
知乎上数千人回答、数万人点赞的一个讨论是“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这群人”。说亲戚好的没多少,大多数答案是控诉亲戚的不好,个别答案中立。
亲戚大致是两类,血亲和姻亲。前者是与生俱来、血缘关系割不断的,我们和他们的DNA高度相似,有一样的家谱;后者是随着婚姻关系带来的,只要婚姻不解体,这些亲戚也会一直存在,除非另一半主动放弃他们。无论哪类,至少要算两三代以内的。
不止中国,放眼世界,好像不在乎亲戚的民族很少见。即使北美这样讲究小家庭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也少不了家族聚会、互赠礼物。尤其是圣诞节,堪比中国的春节,即使千里之外,也要想办法聚一聚。礼物的挑选、包装更是讲究,还不能少了配套的卡片。
这样一个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关系群体,为什么在国内受到一些年轻人与日俱增的抵触呢?
少了个人边界,
谁都容易变成那个被讨厌的人
知乎问题上各答主吐槽亲戚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太爱操心;过于追求实用关系;价值观不同聊不到一起。其实这三点都是践踏个人边界的表现。
个人边界是什么?从物理范围来说,伸出胳膊画一个圈,形成一个虚拟的泡泡。良好的个人边界就是泡泡的范围。如果排队,我们希望周围的人不要靠得太近,最好在一个胳膊的距离之外。当然,这绝对是个理想状态。凡是挤过北京地铁、在火车站排过队的人都明白,什么是现实范围中可执行的“个人边界”。
但是,再拥挤,即使旁边的人已经贴在了我们的身上,他们也不能有意伸手碰我们的身体和东西。这就是底线。如果他们主动、故意碰我们了,那就是侵犯了我们的边界。无论斥责是否有用,在道理上他们是错的。
精神层面的个人边界也是一样的。人们可以围观我们的生活,但是不要指指点点地评头论足。如果聊天时说起来,也不要当面怒斥,这是基本的礼貌。更不要对一些私人问题劈头盖脸地、无休止地给予“建议”、“指导”,“否定”。
保持“只许看、不许摸”的状态,大家都比较舒服。
这个交往原则适用于几乎所有的人,亲戚、朋友、认识人,甚至父母、配偶。这样说似乎有些极端,但是请仔细想想,人和人之间最常见的矛盾、尤其是生于口舌是非的矛盾,是不是都是因为一方说了另一方认为不该说的话引起的?那些不该说的话中,是不是绝大部分是被说的认为说话的人没有资格说那些话?
以前孩子学校有位家长是在国内做咨询的,可能是职业习惯使然,见人就提“建议”。教室外看着孩子们在玩儿,他会语重心长地说:“有些家长给孩子们买鞋喜欢买大的,觉得省钱,可是对孩子的脚不好。你家孩子的鞋肯定就是故意买大了的,这样其实不好。”来我家做客,环顾四周后说:“有些华人就认为内墙刷成白色很好,他们根本不懂本地的审美,不知道这样看起来很单调。”我们家的内墙就是白色的。抱着他的大胖儿子,看着我们家孩子说,“你知道吗,孩子胖了对发育不利。你怎么把孩子养得这么胖?”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以至于后来我远远地见了他就主动躲藏,实在躲不过便点头速闪。
建议可以提,要注意方式方法。谁都不喜欢被横加指责。北美比较流行“三明治”说话法,先肯定,再说期望,最后再肯定。中间的“期望”也不是直接指出不足,而是说,在某方面如果更努力就更好了,或者说某方面的进步空间还很大等等。听起来觉得“虚伪”,但比起来被直抒胸臆,听者的感受要好一些。
聊天也是一样的。聊得来多聊,聊不来及时转移话题。任何人都不是永远正确的,自己的主张不能非要强加给他人。在北京时有位邻居是公司老总,大概在公司说话养成的风格,邻居间聊天也是那样,总喜欢面带微笑地对意见不同者说:“不对,你说得不对。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有局限性,再好好想想吧。”有一次真把另一位邻居惹急了、掉头而去。
受欢迎的交流方式是出自真心关爱的动机提建议,说话不要那么“丧”、“扎心”,会察言观色地适可而止。
反之,无论什么关系,一见面就像机关枪一样开火,哪壶不开提哪壶;对我们的努力视而不见,什么都不了解还要对我们的未来计划宣判死刑;肆无忌惮地互相议论、倾轧,这样的人肯定谁也不想多见面。
只有双赢的人际关系
才能长久
亲戚之间“过于追求实用关系”的矛盾,除了践踏个人边界之外,还有是否能共赢的考量。
中国自古以来是靠家族管理来维系社会的稳定。梁漱溟先生甚至说,正是因为周公在制定礼仪规则时,将家族置于绝对的至高地位,从而代替了宗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家族关系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相当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的作用。古代中国考取功名的人是不能在家乡做官的,要调到比较远的地方,就是为了防止亲亲相护。孔子主张,父亲偷了羊,儿子不要去举报。由此可见,亲戚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是怎样的。
但是到了现代,随着农耕社会的瓦解、市场经济的加速、公平竞争的讲求,亲戚之间互相帮忙、提携、照顾变得越来越困难,有时甚至是违法的、容易被诟病。
过去,家族互助是建立在家族一起生活、管理的基础上。大家族都有族长,与有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共同管理。各家各户会按照贫富或者人头公摊一些费用,为贫困的同族提供简单的住房和基本口粮。有的地区家族之间的争斗很严重,如果发生械斗,同族成员必须不顾个人安危去参战。户口的管理制度由来已久,古代的管理更严苛,很多时代都限制人口流动,对职业限制得死,就算想去“北上广”漂、想去打工,远没有现代容易。古代法律中的株连制度更是将家族成员死死捆绑在一起。在这些前提下,从长远利益出发,亲戚的关系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是必须共同进退、互相依存的。
当互助的客观基础消亡后,亲戚间的帮助就容易变成单方面的。一般是经济实力好的帮助不好的,城里的帮助乡下的,有本事的帮助没本事的。利益天平失衡后,吐槽就出现了。
如知乎中这条答案,“打小在我记忆中,他们就隔三差五来到我们家,扯着嗓子说这我难以听懂的家乡话,每次来不一定会带来礼物,但一定会带来一些诉求:要么是借钱,要么是要帮忙找工作,要么是在家里白吃白喝好长一段时间来城里玩儿。这些亲戚来自尚不发达的地区,和你聊起来除了问你成绩怎么样,工作怎么样,就是和你诉苦,让你多赶回家看看。”亲戚的一味索求,让这位答主的亲情淡化。
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如是。再好的朋友,就算是从小混大的发小,如果长期是一方在帮助另一方,友谊也难维系。稳固的友谊一定是有来有往。往来不止是“亲兄弟明算账”,还包括感情的真挚投入。如果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对方,接受完帮助一走了之,甚至还认为“咱这关系,必须不把你当外人,你不帮我谁帮我“,更可怕的是嫌人家帮忙没帮好,那么,友谊的小船不马上翻也早晚会翻。
所谓投桃报李。正确的方式是至少有一颗感谢的心。别说感恩了,感谢就行。提出帮助请求时注意态度,不要跟领导下命令似的,接受完帮助要真诚致谢。平时多想着对方,不要需要用人的时候冒泡、用完了立即潜水,还是深潜。明白对方给予的帮助出于是情分、而非对方的义务。也要力所能及地回馈对方。凡此种种,才有助于感情的天长地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抱怨他人时,要看看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我们是否明白不要侵犯他人的边界?懂得正确地求助?是否有一颗知道感谢的小红心?
对别人的喜欢或者厌恶不是那么重要,喜欢就多相处,不喜欢就多回避。但要从对别人的评判中得出教训,争取自己不要成为那个被嫌弃的人。
【决策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这是一个专门为上升中的你打造的经验分享类公号
所有文字都是真实案例、切身体会、理性分析
不灌水、不煽情、非鸡汤
认识我之后
你比从前更优秀
▼
决策(微信ID:juece2015)
选择正确,你的努力才有价值
长按二维码后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