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香港那段被忽略的历史

2017-07-08 叶周 世界华人周刊

我记忆中的这些人和事,每一桩每一件都印证着香港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

作者:叶周

原题《我的香港情缘》

全文4415字,读完大约6分钟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这不仅是香港人的喜事,更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太平山下的万家灯火,尖山嘴对岸的璀璨城市景观,每一次都留给我最为温馨的感受。我出生在上海,却与香港有久长的渊源,我的父母结识于香港,上世纪40年代,母亲和姨婆是香港居民,住在郭沫若先生的楼下。父亲叶以群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时常去拜访郭先生。那时认识了我的母亲。1950年,母亲跟随父亲来到上海,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后来姨婆也从香港来到上海,我们几个兄妹都是她亲手带大的。


叶以群


曾经看过霍建起导演拍摄的电影《萧红》。电影开头有一段这样的情景,萧红的丈夫作家端木蕻良对躺在病榻上的萧红说:“茅盾、以群、邹韬奋都撤离香港了,许多人都走了。”可是萧红却病重走不了。她孤零零地躺在空荡荡的医院里,最终病逝在香港。电影中的那个场景重现了40年代香港的氛围,那时的香港是祖国的游子,被英国人统治着。


  • 文艺界人士在香港浅水湾萧红墓前。前排左起:丁聪、夏衍、白杨、沈宁、叶以群、周而复、阳翰笙。后排左起:张骏祥、吴祖光、张瑞芳、曹禺。


端木蕻良所说的撤离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陷香港。日军一占领香港,便立即封锁香港至九龙的交通并实行宵禁,敌寇大肆搜捕爱国人士和抗日志士,并贴出布告限令在港知名文化人必须到“大日本军指挥部”报到,否则“格杀勿论”。当时包括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梁漱溟、茅盾等在内的数百名知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尚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处境危险。在香港的日子里,茅盾自称是文具店的老板,以群是总采买,茅盾的妻子成了大厨师,他们同甘共苦,在日军空袭的炮火下几度辗转,共同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艰辛。


  • 1941年12月,日军空袭中环


  • 港督杨慕琦于1941年12月25日在半岛酒店向日军投降,是日被称为“黑色圣诞日”。


据历史数据记载,日军进攻香港的当天,中共中央急电周恩来、廖承志、潘汉年等,要求多方设法保护并帮助旅港文化人和民主人士撤离港九,将他们转移到东江抗日游击区等地。身在香港的父亲以群直接参与了那次文化人的大营救。日军攻打港九后,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几易住所,各自分散隐蔽,彼此失去联络。营救人员几经周折,终于设法找到了所有的营救对象,帮助他们安置在安全的秘密住所,以摆脱日军的搜捕和特务的监视、跟踪,然后将他们分批从港岛偷渡过海,护送到九龙佐敦道、花园街、上海街等秘密接待站,再分别安排他们转移到东江游击区或其他地区。


  • 电影《明月几时有》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蓝本,将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数百文化名人及爱国民主人士成功营救出战火纷飞的香港。图为视频截图


1942年1月9日,茅盾、叶以群、戈宝权等文化人在香港洛克道,换上老百姓的便装,打扮成“难民”,由游击队的交通员引领,避开日军岗哨和检查站,至黄昏时抵达铜锣湾避风塘,登上营救人员准备好的一艘大驳船。当时,从香港去九龙的海面已经被封锁,他们只能乘小艇偷渡。茅盾先生在他的《脱险杂记》中写道:“我们这艇子里有Y(叶以群)、小高、宝公(戈宝权),以及其他朋友。……我们说说笑笑,确信'偷渡'一定顺利完成。因为这不浓不淡的雾罩太好了。但是晓风很冷,从船头灌进来,我们虽然挤紧了的,还是不免瑟缩。”邹韬奋、胡绳、廖沫沙、于伶等人也先后由交通员带到这里。次日凌晨,交通员又分别将这些文化人带上三只披有草席篷的小艇,乘着铜锣湾出口处巡逻日军换岗之机,疾驶渡海,终于安全抵达九龙市区秘密接待点。


  • 《明月几时有》视频截图


安全到达九龙后,就改为徒步,他们背着简单的行李翻山越岭,经过荃湾、元郎,往离深圳不远的东江方向去,时常一天要走六七十里路。经过数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东江游击纵队司令部的驻地白石龙镇。司令员曾生和政委林平把大家请到司令部里,端出了一大碗一大碗热气气腾腾的红烧肉招待大家。


据了解,当时绝大多数的左翼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都是通过陆上交通线转移的,白石龙村是他们从香港脱险后在内地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这些文化名人,有的在白石龙村只待了十几天,有的待了一个多月。但是,惊心动魄的营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了纪念历史上这一次大营救,深圳市、宝安区两级政府一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人民币。于2005年9月2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白石龙“纪念馆”正式建成并开馆。我期望着早日前往参观。


  •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白石龙


除此之外,在父亲的记载中还有一次记忆深刻的香港之旅是1947年,国共战场上进入决战,大批无党派知名人士陆续转移到香港,作为过渡,免得他们遭国民党绑架和杀害。当时来到香港的不仅有郭沫若和茅盾,还有上千的文化知名人士,在中共的安排下,齐聚在那里,他们感到建立新中国曙光已近在眼前,异常兴奋。一直到1948年,才分批安排他们乘船秘密进入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这批从香港乘船北上的有沈钧儒、李济深、章乃器、邓初民、郭沫若和茅盾等人。而父亲却是最后一批离开香港。他在潘汉年的领导下,一批批地送走了大批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然后才回到北京。


  • 《明月几时有》剧照


如今我每一次走走香港的街道上,都设法在纵横的街巷中,穿梭的人流中找寻他们当年的足迹和身影。香港是父亲和母亲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地标,母亲的年轻岁月曾经生活在那里,她与我父亲的爱情在那里萌芽,她的姐妹手足后来依然常年生活在那里,那里始终是她的故乡。


我的爸爸妈妈在上海安家后,不久五个孩子依次出生。抚养我母亲长大的姨婆应母亲的要求来到上海,照顾新出生的孩子。所以姨婆是抚养我长大的最亲的亲人。后来姨婆过世以后,骨灰被带回香港安葬。我每次去香港都会去姨婆的墓地祭拜。在祭拜时我看见了与姨婆比邻的姨公的墓地。碑文上的介绍却让我了解了一段久远的历史。


墓碑上的碑文是孙中山先生贴身卫士马湘所撰写,从上面我了解到了姨公的生平:“于簮伍公有功民国革命臣子,夙以殷富为商界重溯。民国九年公随军运筹粮草军需。民国十一年,总统遇叛军蒙尘困守兵舰煤粮财用告罄,总统手谕下属赴港与伍公面商,筹款不三月,军需源源接济,公之力为多。……”


  • 前排左四伍于簪


如今网络发达,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后,看到的文字和照片增加了我对墓碑上这位方脸敦厚的姨公的认识。在中山学术数据库中找到一份数据:1922年孙中山大元帅的任命书:


任命梁长海伍于簪为国民银行正副行长令


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一月七日


陆海军大元帅令:任命梁长海为国立中华国民银行行长,伍于簪为副行长。此令。


孙中山

中华民国十一年一月七日


原来伍于簪从广东来港经商后,于中环文咸西街创办海兴长米行,执香港米业之牛耳;后与弟伍于笛经营广合源参茸行。而梁长海先生是越南米业的大佬,他们都是孙中山的挚友。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身边支持他的有一批殷实的商人,伍于簪掌握着香港的米业,难怪他承担起了军需和经费的重责大任。他支持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20多年,从北伐到建立民国的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都留下他的足迹。


伍于簪的七女伍恩连曾回忆道:1922年,陈炯明叛乱,炮轰总统府。在她出嫁前,有一天晚上,在香港家中,她的父亲要她与弟弟妹妹搬上三楼睡,腾出二楼来,别的不准问。次日,才知道有重要人物来过,那就是孙中山的贴身警卫马湘先生(他是伍于簪的同学、挚友)护送孙中山、宋庆龄为逃避陈炯明追杀,乘搭永丰舰(后改名中山舰)路过香港的那一晚。伍于簪儿女们还珍藏着孙中山先生的墨宝“天下为公”的条幅,上款题有“于簪先生属”字样,下款为孙文及印章。


除了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到前辈们的命运与香港紧密相联,母亲的亲姐姐一家人至今一直在香港居住。他们经历了香港回归20年的每一天,看到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的繁荣昌盛。马照跑、舞照跳,生活风格不改变。


  • 伍于簪墓


特别是我的姨夫蔡伯励先生,他是广东顺德人,年轻时从广东到香港,从无到有,艰苦奋斗。如今他是海内外闻名的堪舆大师,广东真步堂天文历算的第三代传人,精于天文历算,堪舆风水,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由于他大半生对香港的服务与贡献,2015年获特首梁振英颁发金紫荆勋章,这是香港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蔡伯励居于香港,曾为香港多个地标性建筑如青马大桥等项目开幕选择良辰吉日,亦常为李嘉诚和霍英东等名流勘察个人事务。港英年代港督和回归后特首,在入住官邸前亦曾邀蔡伯励看风水。他与香港各阶层人士渊源深厚。


  • 蔡伯励先生与他的百年家宅“仁园”


我每一次去香港都会前往拜会蔡伯励先生,与他聊起香港的情况。鹤发童颜的老人精神矍铄,他总是语重心长地表示,中国好,香港也会好。香港不能什么事情都与大陆拧着干,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其实这也是蔡伯励先生一生所奉行,所推崇的风水理论中的顺应自然,适当调适的基本原则。


他70多岁时,还情系故乡,回到老家广东龙江蔡氏祖屋,收购附近16间旧屋,花了20年时间和过千万元,建成占地四万呎、有庭台楼阁和荷花池的四合院屋群。并将这一有百年历史的民居群命名为“仁园”。


前几年我专程去仁院住了一个晚上,在仁院的进门处,拾阶而上,一块大照壁上两行长联,是蔡老自题:今夕是何年试问几许春秋皓首犹欢陋室记此中有真趣且看扶疏花木旁人错认清晖园。我问:何处是清晖园?蔡老笑答:该处是顺德的名园之一,以此自比,是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把仁院建成顺德的又一名园。从蔡老的话语中,我揣摩到了他的一颗情系家乡之心。他要把仁园建成一座向后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园林。他坦陈,是要通过保留传统民居建筑,而给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留下中华文明的珍贵痕迹。他计划在有生之年,把仁院当作旅游资源,对外开放,为广东省保护一片历史建筑。在对旧屋的改造中融入他的风水理念:只要大的方位解决了,细节处就不必拘泥。


  •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我记忆中的这些人和事,每一桩每一件都印证着香港与中国大陆紧密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前辈们九泉下有知,看到香港回归,人民可以在五星红旗的辉映下扬眉吐气,会多么自豪!而像蔡先生这样真正的香港人,则希望年轻的一代珍惜前辈一生奋斗建立的香港的经济成就,与祖国同心同德,为香港的未来奋斗努力。香港人是勤劳务实的,他们辛勤地为生活富足奋斗。香港的年轻人必须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香港自身的历史,只有让香港的年轻人了解香港与祖国大陆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才能培养起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本文作者  叶周


还记得20年前在旧金山,正值香港回归前夕,我将对香港回归的期盼与盼望孩子的心情结合在一起,为还未怀上的孩子起了一个小名叫“九七”,期望在庆祝香港回归之年喜得后代。结果我的女儿在1997年7月出生。今年正值香港回归的重要节日,也是女儿20岁的生日。看着一个孩子从嗷嗷待哺,到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大学生,我经历过其中的甘苦。我同样可以体会香港20年保持繁荣,持续发展的不易。为此我衷心祝愿太平山下的万家灯火永远温馨祥和!香港继续繁荣!


【版权归作者所有,华妹编辑】

近期相关文章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跳转到文章】

《世界华人周刊》长期面向海内外征稿、征集写作线索
投稿邮箱:wcweekly@yeah.net
回复关键词“投稿”查看详细说明

长按二维码   关注看更多

华哥精选了几款商品,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