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张同禄:皇家珐琅艺术的守望者
张同禄大师1942年出生在有着“中国雕刻之乡”美誉的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3岁跟随父亲来京定居,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热情。后来,张大师的青年时代在工艺美术领域开始崭露头角或许是对少年时代热爱绘画的一种回应。
1958年,当时只有16岁的张同禄考入北京市景泰蓝厂,“当时有10个人报考,最后录取了5个。由于我有美术功底,在所有考生中脱颖而出”,回忆踏入景泰蓝门槛的张大师自豪地说。进入工厂后,跟着师傅学习制作景泰蓝工艺品的第一个步骤:制胎。制胎就是先用紫铜片剪出不同的形状,然后用铁锤敲打成形,最后在各衔接部位上好焊药,焊成铜胎。这个步骤,他一学就是半年,制作了几百个胎体,“那时工作条件不太好,200多人的车间噪音很大,每天8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都在嘈杂中度过”。有一次,张同禄为了不浪费铜片,在切片的过程中,不小心剪掉了左手食指一块手指肚,在铁路电气部门工作的父母得知后,让他参加部门的招聘,离开景泰蓝厂,但他却选择了坚守。
1959年,张同禄在西直门大街偶遇老同学,看见同学佩戴的“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的校徽,顿生几分羡慕之情,在同学的鼓励下,他报考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美术系,结果一击即中。1962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厂点蓝车间(点蓝即把焊好丝的胎体酸洗,再将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填充到图案中)。大师回忆当时的用人机制说,“学生毕业进厂,必须在车间劳动锻炼一年,熟悉基本工作程序,然后按所学知识和各自的特点,分头参与设计制作”。北京工艺美术厂的前身就是北京景泰蓝厂,改名之后,将牙雕、漆器、玉器、国画等各类艺术创作和生产集中在一处,是当时接待外宾的重要单位。一件精美的景泰蓝器皿会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于一体。张同禄在群英荟萃的环境里,几乎学会了景泰蓝所有的制作工序。
“文革”期间,景泰蓝在创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龙凤花鸟题材被认为与“封资修”沾边,创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题材只能在“工农兵”、“样板戏”、“农林牧副渔”中徘徊。张同禄大师却别出心裁,巧妙借力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牌名,1968年创作出《蝶花瓶》,同年在参观首钢时,看到钢花飞溅的场景十分美丽,受到启迪,创作出《钢花瓶》。1971年,第一件融合多种工艺的《祥龙晋宝》问世,曲线和直线搭配得恰到好处,厂里的领导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
张同禄大师在艺术创作上,从不赞成墨守成规、中规中矩,他始终坚持创新,弘扬创新精神。1981年,张同禄大师开发了“琥珀晶画”工艺,“景泰蓝作品拿奖并不难,但是能把工艺申请到专利的,我还是第一个开先河的人”。由于景泰蓝的作品很难采纳山水、风景的主题,张同禄大师就思考如何才能在保留景泰蓝特色的同时采纳新鲜的题材,“琥珀晶画”的灵感也是源于一次到自然博物馆的参观,受到琥珀结构的启发,大师开发了“琥珀晶画”工艺,该工艺的一大特点是可以用于平面创作,如壁画、屏风等。1985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琥珀晶画”是我国第一项申请到专利的工艺。
2014年闭关两年的张大师全新创作的《大吉祥水月观音》掐丝珐琅画的特点之一就是无需烧结即可牢牢附着于载体之上;画作上镶嵌五颗红玛瑙,格外华丽,整个画面色彩斑斓,观音宝像庄严安详;并运用高超的点蓝技艺,将观音身上所披白纱的透明质感呈现出来;画面经过特殊处理,既保留了原始釉料的天然光泽,又具有独特的立体效果,制作工艺极为繁复,是张氏珐琅的经典之作。
21世纪初,北京工艺美术厂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这位德艺双馨的大师也面临“下岗” 的尴尬,看到曾经一起工作的工友在街边改行理发谋生,他心里涌出无限伤感。经过深思熟虑和市场考察,张同禄大师决定开设工作室,为自己也为技艺超群的老同事、老工友提供继续施展技艺的平台。2003年开始,张同禄大师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潮。2003年制作完成的《吉羊宝灯》荣获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特别大奖;2005年,张同禄大师与好友米振雄共同创作了《天龙八部》,金庸先生看后叹为观止;2008年,《十二章纹》、《白头偕老》、《太平有象》和《今生富贵》被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同年获得“亚太手工艺大师” 荣誉称号;2009年,张同禄大师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传承人之一,作品《鼎盛中华》也在第二届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宝节上获得“中华民族艺术珍宝奖”。
张同禄景泰蓝作品欣赏
孔雀屏灯
羊角杯
鸟杯
九龙献瑞
华冠万年灯
一帆风顺
牛转乾坤
龙腾虎跃
吉祥中国
馨蕾花插
羊眉吐气
太平有象
九龙薰
珐琅铂晶画
关注“中国工艺美术交流中心”
让您的阅读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