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遗公开课】走进龙泉青瓷,感受龙泉青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承是一种自信

更是一种认同

每一份古老技艺的呈现都源自于“守艺人”的热爱

6月7日晚,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徐朝兴带着龙泉青瓷、带着龙泉人的热情亮相央视综合频道CCTV1《非遗公开课》,以生动讲解与鲜活演绎的形式,带领观众走进他的传承故事,走进龙泉青瓷,感受龙泉青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时值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会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共同制作推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我市也开展了以“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非遗保护,你我共行”为主题的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展演及竞技比赛活动。此次徐朝兴参加《非遗公开课》也是我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策划的系列活动之一。

33头云凤组合餐具

节目中,76岁的徐朝兴大师一亮相,笔挺的身姿、洪亮的声音以及孩童般的笑容,让人无法猜出他的年龄,这跟他多年从事青瓷创作不无关系。“1956年当的学徒,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63年了。”当徐朝兴谈起这个数字,不仅让主持人连连赞叹,也让她好奇龙泉青瓷到底有何魅力,能让徐朝兴如此坚持。

此次参加《非遗公开课》,徐朝兴带来了他1986年设计的一套33头云凤组合餐具,以一朵盛开的花朵形状组合而成,极具艺术特色,许多观众都伸长了脖子想一探究竟。在众多有名的作品中,为何徐朝兴独独带了这套作品,这背后的故事也让主持人了解了徐朝兴大师多年坚持的秘密。

背景为龙窑

“烧制青瓷本身就非常有讲究,是不是?”主持人一问,徐朝兴就嘴角荡起微笑地向主持人介绍起了让龙泉人自豪的龙窑。“那你现在还在创作青瓷吗?“我不做我闲不住”。徐朝兴的这个回答,让现场的观众笑了起来,也让他们了解到龙泉人对青瓷技艺的坚守。“我这手没有指纹” “我们作品上不仅有我们的工艺,还有我们的情怀,还有我们手的温度。”在现场说起他被磨没的指纹,都早已“按进了”他这些作品里。

徐朝兴展示跳刀技艺



除了青瓷云凤组合餐具、古龙泉窑等龙泉青瓷的工艺讲解,徐朝兴还将快轮拉坯机和泥坯带到录制现场,现场展示炉火纯青的跳刀技艺,随着快速旋转的青瓷胚体,这么年过半百的老人依然稳稳的手持美工刀,几秒之间数次变换角度。

现场观众屏住呼吸,不自觉长大嘴巴,惊叹这个鬼斧神工。3分26秒的出场,徐朝兴获得了现场观众无数次的掌声,不仅为他的坚持,也为他饱含温度的诚意之作。

国礼《梅子青釉凤尾瓶》荣登

《非遗公开课》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海报



作为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国礼,此次被选中的龙泉青瓷之一梅子青釉《凤尾瓶》通体釉质如玉,晶莹剔透,其造型撇口外张似凤尾,故名之曰“凤尾瓶”。打造这件《凤尾瓶》的季友泉大师从事青瓷制造长达25年时间,创作的精品斩获国际国家级陶瓷专家评比大奖,多件作品被国外国内知名博物馆收藏,受到青瓷收藏届及市场的青睐。


国礼《梅子青釉凤尾瓶》


自1991年进入龙泉青瓷研究所,季友泉一直精心研制薄胎厚釉,追崇纯粹的梅子青釉色,其作品彰显晶莹剔透、清新淡雅的气息。龙泉窑青瓷的特点是线条明快,造型简约。据季友泉介绍,此件《凤尾瓶》则以龙泉窑南宋时崇尚简约之器为基本造型,施以梅子青釉,让釉层宁静地依附于雍容华贵的形体之上,使得整个器物在尽显婉约细腻、清新灵动的同时,又极富凤凰祥和、华贵之态。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青瓷美学,青国青城

CCTV《发现之旅》—龙泉青瓷大师徐定昌

CCTV 《发现之旅》专访龙泉青瓷大师陈爱明

“毛正聪从艺六十周年青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醉美青瓷, 雅静相宜, “青”国“青”城

第三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国家博物馆开幕

【瓷典】中国五大名窑亮相2014年工艺美术双年展


 



本文由中国工艺美术交流中心整理报道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供参考交流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传承华夏文化精髓 

弘扬传统工艺美术


提示长按"中国工艺美术交流中心"↑免费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