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这里有一份“大礼包”等你拿走!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V. S. 奈保尔、二月河、李敖、金庸等大师的离去
总会让人们开始回顾他们的作品
也重新审视读书这件事
有人说
如果生活中只剩一件事,那么我选择读书
读一本好书,让灵魂在路上
你的2018年书单计划完成了吗?
又有哪些不一样的阅读故事呢?
今天和南小师的粉丝一起
回顾2018的读书时光
听他们分享读书的故事吧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灵魂穿着皮囊的外套行走在世间,感悟人生百态,接受砺炼重塑。人的生活就是对外在皮囊的一种锤炼,然后是由外而内的灵魂洗涤。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一直搞不懂理想和现实的问题。本文的主角斯特里克兰德(高更)选择了绝对的理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画作。但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理想,没有跳出舒适圈的勇气,也没有跳出常规生活的创性。按部就班做个世人眼里不折不扣的“不错的人”。所以大部分人碌碌无为,而天才却是屈指可数。
这里的故事是主人公小雅的成长以及和妈妈一起生活的平淡琐事。孩子成长,妈妈逐渐老去,也许在妈妈最后的日子里小雅才理解了“妈妈”的含义。书中写,葬礼前,主人公陪在母亲遗体身边不愿去工作,还一遍遍说,母亲明天就要火化了,火化了就没有了啊!
在小雅和妈妈的故事里。也许就有我们和我们的妈妈的影子吧!所以读着读着不知觉就哭了。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得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这是一部女性战争史。
二战后期苏联战场基本是靠女兵撑起来的。一线的八十万女兵几乎覆盖所有的兵种。但战后的幸存者却无一例外陷入困境。
她们回到家乡,人们叫她们“穿军装的婊子”。他们觉得战场上的女人都是慰安妇。
战争中,一旦被俘,她们会受到更残忍的折磨,因为希特勒害怕士兵强奸她们而污染血统。她们需要比男人多准备一颗子弹,因为害怕有一颗是哑弹。
战后,她们卸下军功章,向人隐瞒自己参战的过往。一旦提及就会被打断,因为她们口中的战争没有战略调度,只有鲜血、尸体、悲悯。不够英雄主义,政治正确。
战争中,男人们把她们当作小女孩,保护她们,追求自己的爱情;战后,男人自动脱离女人的队伍,对妻子颐指气使。
为什么男女通过战争所得到的,如此不同?
清风朗月,辄思魏晋。
魏晋风流,风流在骨子里,真实不做作,大胆不莽撞,生动不矫饰。
是这样清坚决绝的人世,所以动乱起来出了魏晋风流的故事。月下行舟,临风赏柳,何等风流。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自己才是自己的真实所在。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有几个小故事组成。没有冗杂的故事线索和结构,读起来并不吃力。开始是被文章的景色描写所吸引,同时也感慨翻译的流畅优美。读完后大概是一种经历过暴风雨后的平静的感觉。小说中所描述的故事既温柔又残酷。每一个故事都发生在遥远的异地,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关,却好像随时都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用我看到的一句话概括我对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吧:“我们在暗中是温暖的,在风中是平静的。”
作为一名理科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各类侦探推理类的小说。最近在看的是英国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没错,它也是阿加莎众多经典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一部。我个人认为,推理类的小说最不好写推荐语了,毕竟写多了就“剧透”了。哈哈,为了不剧透,我只能说最后的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其中的推理过程就等着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南小师根据亚马逊编辑团队票选出的
“人生必读100本书”
哈佛大学阅读书单整理选出12本书
一月一本 轻松不累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三体》刘慈欣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文学回忆录》木心(口述)/ 陈丹青 (笔录)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西方哲学史》罗素
《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内曼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
《正义论》约翰·罗尔斯
《美的历程》李泽厚
读一本好书
让灵魂在路上
你和书籍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呢?
欢迎大家和南小师分享
文案丨李远征 刘心怡
编辑丨周颖 谢卓群
责编丨宋奇
审核丨黄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