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聚焦】“减持新规”后的资本市场

2017-05-31 韩宏伟 杨浩然 胜伦律师

刚刚过去的“粽子节”,如果您身处投资圈或身边有圈内的朋友,相信除了粽子、龙舟以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的“减持新规”也会成为一个高频词汇,频频穿梭于各路朋友圈风景名胜摄影大赛的参赛现场。“粽子节”过后,“减持新规”还在急急升高温,大有将煮熟的粽子熬成糯米粥的趋势。


那么,究竟什么是“减持新规”,它又为何抢了粽子的风头引爆关注呢?本文将着重从“减持新规”落地对创业投资的影响为您细细说来:


一、“减持新规”是什么?

2017年5月26日,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表态将修改2016年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公告〔2016〕1号,简称“1号公告”);


2017年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公告〔2017〕9号,简称“9号公告”),全面升级了1号公告,加强版“减持新规”落地;


紧随其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完善的配套规则,即《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


从表态修改到新规落地,前后仅两个工作日!证监会的超高效率被不少业内人士“惊为天人”,其赶在端午节前给我国股市一份节前“大礼包”的动作也犹如“神来之笔”。

 

二、“减持新规”说了啥?

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股东和相关主体利用“高送转”推高股价配合减持、以及利用大宗交易规则空白过桥减持等无序减持、违规减持的问题,“减持新规”推出了十条举措,具体如下:


1、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进一步强调上市公司股东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股份锁定期的要求,并切实履行其就限制股份减持所作出的相关承诺。


2、完善大宗交易制度,堵住“过桥减持”漏洞。明确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 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董监高,以及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的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时,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关于出让方、受让方的减持数量和持股期限要求。


3、完善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的减持规范。持有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在锁定期届满后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比例限制,引导持有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在股份锁定期届满后规范、理性、有序减持。


4、完善减持股份的适用范围。对于虽然不是大股东,但如果其持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每3个月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该部分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5、完善减持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减持的信息披露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转让股份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报告、备案、披露制度,防范和避免故意利用信息披露进行“精准式”减持。


6、强化上市公司董监高的诚信义务,防范目前出现的董监高通过辞职规避减持规则的问题。


7、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证监会在修改完善减持制度时,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问题作出了专门的制度安排。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对专注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市场化退出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8、明确持股5%以上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其持股应当合并计算,防止大股东通过他人持有的方式变相减持。


9、切实加强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责,严格了减持罚则。即对违反、规避减持限制或者构成异常交易的减持行为,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书面警示、通报批评、公开谴责、限制交易等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10、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减持行为,对于利用减持进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加强稽查执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严格追究违法违规主体的法律责任。


9号公告对1号公告的七项修改,以及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实施细则均是围绕着以上十条举措深入展开。

 

三、“减持新规”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证监会上述规范上市公司有关股东减持股份行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减持制度的举措,对于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公募定增基金面临退出难题

目前,我国市场中大部分定增产品的封闭期为18个月,投资标的主要为一年期定增项目,在这样的产品设计中,基金必须在封闭期的前6个月里参与定增,并在后续12个月中等待解禁,陆续卖出。而根据“减持新规”,定增基金至少需要预留24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对一年期定增项目的退出。


由于目前的定增基金封闭期只有18个月,远远无法满足新规下的退出机制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说,基金在封闭期结束后,还要带着未解禁的项目“裸奔”,如果限售股占比过高,基金资产变现能力较弱,投资者可能无法进行赎回操作,尤其是大额赎回操作,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投资封闭期短的定增产品热情降低。据悉,目前定增基金的投资者和从业人员也在尽量争取现有产品的过渡方案。

 

2、对Pre-IPO发出降温信号

Pre-IPO是指在企业上市之前突击入股,上市之后解禁期一到立刻减持套现,获得高额回报。这部分投资机构看重的并不是企业的长期成长性,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获利套现,短期投机性很强。


根据“减持新规”,减持套现期限延长,相关投资机构在投资Pre-IPO企业时,需要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内在价值,加强尽职调查能力(Tips:选好律师团队!)。否则,如果企业业绩变脸,股价走低,则可能被套牢。

 

3、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上市公司股份减持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对于稳定上市公司治理、维护二级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笔者观察,目前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减持新规”对于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上市公司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定位和自身责任,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长期战略,这些都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乃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带来长期利好。

 

总而言之,“减持新规”的落地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从“赚快钱”时代进入“赚长钱”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注投资目标公司本身的业绩和价值显得更有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