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于适,不断解锁新角色
《封神第一部》之后再见到于适,他已经解锁了自己事业上的“新角色”:
继在剧集《我的阿勒泰》中饰演哈萨克族少年巴太,并担任该剧的骑射指导,在2024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他还以电影节短片单元“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评委身份亮相并接受《环球银幕》专访。
在“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国际评委媒体见面会上,谈及自己的评委工作,于适表示:“希望有才华的年轻人能够被大家看到,给予他们帮助,希望他们有一天带着电影梦走向更大的舞台。”
在专访中,无论是对于自己作为评委还是新一代演员,于适都表现出了极强的责任感,而随着对影视创作有了更多维度的观察和思考之后,他也萌生了一个新的“电影梦”——当导演。
希望他未来能够成功地解锁这个“新角色”。
环球银幕:作为“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的评委,你怎么看待自己这次的工作?能够成为评委,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责任。
于适:我这次来还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同时这是一份工作,肯定要认真对待。平时工作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去看电影,因为这次工作必须要看电影,所以首先这是我最近集中看作品最多的一段时间,在很短的时间里看了15部短片。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 全体评委
然后做评委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因为要评出很多奖项,会让我打开看电影的思考维度,之前会想“剧情好不好看”或者觉得“演员演得不错”,但是这一次我可能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去关注剧情以外的很多点,比如说灯光、摄影,对我做演员来说也是一个帮助。
这个过程也是在学习,在最后投票的那一天,听了其他几位评委老师的想法,其实在他们的身上能学到很多,像许宏宇导演是剪辑师出身,非常厉害,会从剪辑角度来表述他为什么喜欢某部作品,陈宇老师会从编剧角度出发考虑。
北影节短片单元评委、导演 许宏宇
我还是作为一个年轻人的视角,表达对每一部作品的喜爱或者说觉得不好的地方,但是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其他评委老师特别是焦雄屏老师的发言,会让我发现自己还是考虑得不够。
焦老师是非常有评委经验的前辈,她说如果有一部影片真的很突出,一定不止是剧本好或者导演功力好,而是整体都好,包括影像或是声音的设计,但是怎么评奖肯定,要考虑权衡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北影节短片单元评委、影评人 焦雄屏
听完之后,我明白原来评委的工作是这样的,需要思考的地方跟单纯看电影完全不一样。之前看电影,可能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做了演员之后我更多会看自己比较喜欢的演员的影片,去看哪一段戏处理得好不好。
但是这一次就完全不一样了,甚至要考虑到画面以外的因素,比如说会去想导演的想法包括手法,编剧写剧本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环球银幕:这次的评委除了演员前辈之外,还有电影行业不同领域的老师比如刚刚你说的焦雄屏,与他们进行讨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见,你会紧张吗?
于适:我们的讨论没到很激烈的程度,即使有分歧的话也很简单,大家就是举手投票。我年纪小,更多是虚心请教。到了评最佳美术奖的时候还是蛮有意思的,因为大家都很纠结,都说了不同的片子,每部都有两个人同意,只有我一个人选择了《菩萨:好好好》。
《菩萨:好好好》剧照
其实我是不会随大流的,到最后我说还是觉得《菩萨:好好好》单纯就美术方面挺好的,正好它也没有奖项。
后来又投了一轮,其他几个老师就说好像《菩萨:好好好》蛮好的,焦老师也说《菩萨:好好好》是还不错。这时候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下片子最开始什么样,到最后怎么样,其实整体真挺好的。
几位老师想了一下,最后就把票投给了《菩萨:好好好》,哈哈!就真给扭转过来了!真的很有意思。
环球银幕:你自己也是出道不久的新人,在你看来,你觉得新人最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与指导?
于适:我觉得还是前辈们的行动。对我而言,对我帮助最大的不是前辈们跟我说了什么,而是他们让我看到了什么。
在和一些特别出色的演员前辈合作的过程中,我真正能够学习到或是看到真正的榜样,是他们可能什么都没说或是说得很简短,但他们用行动影响了我。
于适与许宏宇的合影
在拍《封神》三部曲的时候,优秀的老师真的特别多,不光是演技好,人品也好,特别有职业素养,比如说费翔老师,他永远一直在现场,包括看其他演员怎么演,李雪健老师也是一样。
抛开表演作为一个人来说,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才明白原来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师们在现场还是那么敬业,我们作为年轻人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环球银幕:在作为“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评委看了大量作品之后,你最为欣赏的新人品质是什么?或是以你自己的经历来看,你对新人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于适:不敢说建议,算是共勉,我觉得“纯粹”非常重要。年轻新人非常宝贵的地方在于纯粹、单纯或是天真,就像是小朋友。艺术创作是需要想象空间的,小朋友往往拥有这个想象空间。
比如说画画,成年人可能会觉得画什么像什么是画的好,同样是看到一只小鸭子,小朋友可能就画得奇奇怪怪的,但是非常有艺术性。这是因为小朋友非常纯粹,看见什么就把自己的想象画了出来。
对于演员在内的创作者,我觉得想象空间非常重要。一个人长大后进入社会,难免会被磨平棱角,但是在保持自己那份纯粹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是不能妥协的。
在你创作的作品中,会有你不一样的一面,它可能不是对的,但至少你是与众不同的,你要有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不怕犯错。
环球银幕:《封神第一部》上映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了,这一年来你觉得自己有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吗?包括对演员身份的理解。
于适:生活的规律已经完全改变了,可能休息时间比较少,但这些我还可以接受,虽然累的时候也会觉得有点烦躁,这是人之常情嘛,但是这算是快乐的烦恼。
然后就是责任感更强了,因为有更多人关注到我,之前平时不会注意的事情现在必须要注意,在任何场合要担起公众人物的责任。
这不是说给自己立人设,这完全是责任问题,毕竟有很多人喜欢你,会模仿你,因为我也模仿过别人,我有自己真正精神上的偶像。
这个是我的亲身经历,明白偶像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哪怕能够积极影响一个人,也是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我碰到的那些前辈老师一样,他们的行动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就等于是放了一颗种子。
环球银幕:慢慢的,你也会告别新人身份,但未来可能也会面临着像评委这样的“新身份”、“新角色”,除了演员和骑射指导之外,你有想过未来在影视方面去解锁更多的“新身份”吗?
于适:肯定有。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其实挺想做导演,非常想。因为我有一些想要去表达的东西和我想要拍的类型,比较好玩的那种。
做演员也算是创作,但毕竟有局限性,做导演的话,就可以把我的一些想法拍出来,哪怕拍得不好,哈哈,但就像我刚才说的,一定要纯粹,有这个想法就不要畏畏缩缩、不敢去做,做错了又能怎么样,对不对?怕什么?
我是希望能够做导演创作,哪怕拍纪录片。因为我平时就拍一些视频,也喜欢剪东西,我是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创作过程。我脑子里一直以来有两个特别特别感兴趣的题材,希望将来能够去拍。
环球银幕:能透露一点点吗?
于适:我特别想拍一个疯人院相关的故事,但不是恐怖片,而是一个会对人性进行反思、有一点讽刺和荒诞的故事。比如一个疯人院里其实全是天才,都是因为各种事情而疯狂但都非常出色的人,比如绘画天才或因为表演而疯狂的人。我就想讲这个疯人院里的故事,可能希望从短片做起,发生在一个很小的医院场景里。
环球银幕:你这个想法还挺大胆的。
于适:我觉得它很好玩啊。之前有个实验,如果把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关进疯人院,这个人真的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没有疯,因为疯子也会说自己没疯,所以如何去证明就很难界定。
我会在这个故事里穿插一个很平庸的人,因为被陷害被扔进了疯人院,然后以他的视角表现这个疯人院里不全是疯子,而且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毕竟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天才。
环球银幕:听着像是周星驰电影里的“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于适:差不多。我其实很喜欢周星驰老师。这种喜剧一是能放松,而且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还会让人反思很多事情。
在新作品《我的阿勒泰》中,于适的笑容一如既往地能让观众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