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免费过生活?他说,只要把自己变成“礼物”送给社会,就可以做到。 | 绿心灵

2016-08-19 有机会网

文章来源:出代志、空屋笔记等

编辑:Jing

图片:空屋笔记

【小编荐语】台湾青年杨宗翰的“空屋笔记”是我长期关注的博客,他提倡的生活方式,包括不消费主义、礼物经济等等,也许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但其实,我们当然不一定要照他的方式去做,最重要的是,去看看这些行动背后的思考。至少每天都在内心反思下,“我们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 对成长一定是大有帮助的。


不工作,就是“不知道要干嘛”的人?

“人们总问他之后想要干嘛,他总胡乱地以‘去旅行’来搪塞。虽然说在人们眼里,不工作的人,就是不知道要干嘛的人。

但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干嘛,他想去农场帮忙、学自然农法;他想去环境友善的餐厅帮忙、学习料理、做面包;他想学水电、木工、盖窑盖灶,盖自然建筑;他想去偏乡或部落帮学生课辅、将各个渐渐被遗忘的技艺透过学习保存下来;他想到处帮有意思的人事物纪录写故事、写书并分享他们的故事。

这家伙想免费的提供一切他可以贡献的地方,但这家伙不是圣人,从来就不是。他只是把自己教育成一个相信假装自己是圣人可以让自己跟他人都过得更开心的傻瓜。

他想找的,只是一个选择,一个任何人都可以重新考虑的选择,一个可以让所有人都过得更好、更和谐、更开心的选择;一个对自己、家人、朋友、动物及环境都更温柔的选择。

这家伙相信,一个将自己当成礼物无条件送给社会的人,这个社会的人们是不会让他饿死的,同时,他也相信人们会很乐意帮这家伙照顾他的家人的。

但如果,这个社会真的让这家伙饿死了……那也罢,那样子的社会还有什么好值得活的?

这家伙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干嘛,一直都很清楚。”


上文中的这一段自述,来自杨宗翰的博客“空屋笔记”。杨宗翰今年二十四岁,是一名资深沙发客,曾利用搭便车、打工换宿以及沙发冲浪,在台湾与欧洲旅行。在克罗埃西亚当交换生的期间,他跟一群无政府主义者一起占领了空屋、举办免费商店、回收面包店下架的面包、超市丢弃的完整食物,在亲眼看见现代社会的浪费后,成为一名“不消费主义者”。

徒步环岛 意外开启搭便车的旅程

大二那年暑假,杨宗翰决定徒步环岛,但一次意外的迷路,让他搭上人生的第一趟便车。自此之后,他的环岛计划不再侷限于走路,未来的旅行也渐渐着重于人与人的接触上。

“这个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杨宗翰说,他回想过往搭便车的经验,从来没遇过不安全的车主,甚至打破大家对在国外搭便车比在台湾容易的刻板印象,“在台湾平均等待十至二十分钟就会有一台车停下来,在欧洲你可能要等上一到两个小时呢!”


透过搭便车与沙发冲浪,让杨宗翰能够和家人证明旅行不用花很多钱;也让他开始有机会认识生活圈以外的人。从蒙古煤矿大亨、波音747总经理,到曾经失业、遭遇家暴,刚开始重新生活的单亲妈妈,每个人的故事都令人印象深刻,“透过这个机会去了解这些故事,是你花再多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不消费主义者”其实很“贪心”

Freegan是个复合字,由free(免费、自由)和vegan(纯植物素食者)二字合成。是指尽可能不消耗资源,靠着极为有限的资源生活的“不消费主义者”。杨宗翰相信,“我们应该先把被浪费掉的东西先处理完,等到这个社会没有浪费东西时,我们再去生产新的东西。”

大三那年,前往克罗埃西亚当交换生的杨宗翰,因为意外而没有宿舍住的他,跟着沙发冲浪认识的朋友,以及一群无政府主义者占领了一处废弃屠宰场。在那段期间,他们到菜市场回收卖相差、销售不掉的蔬果、面包工厂的隔夜面包,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他说:“那一大袋工厂的面包只卖我们八十块台币,包含潜艇堡、三明治,什么面包都有。但其实随便一个潜艇堡,在店内就要价六十块台币!”

在“占领空屋”时,杨宗翰的有些朋友还会到超市垃圾桶寻宝,从毫无异味的垃圾桶中,捡出整包整包的“垃圾”,全是包装完整、尚未过期的各式食品,从生鲜食品、蔬果、干粮、起司、牛奶到啤酒一应俱全。描述起第一次见识垃圾桶里塞满食物的震撼画面,杨宗翰至今仍历历在目。


↑ 从垃圾桶捡到的食物

与他一起占领空屋的伙伴Marco,更曾经在意大利的超市垃圾桶捡到两只完整的全鸡。听到Marco的分享后,杨宗翰难过地想:“鸡到底为什么生来要受这种苦?在受尽许多折磨后,最后却因为没有人购买,而被丢到垃圾桶变成垃圾,难道这就是牠们的一生?”

他认为,正是因为现在的消费习惯,除了很多资源被浪费掉,更多东西在买到的当下,它的生命周期就停止了,导致社会上充斥着太多用不到的东西。即便如此,多数人仍陷在赚钱、花钱的循环中。

他自己并没有靠吃“垃圾”维生,但是垃圾桶寻宝的经历,带给了他很大的震撼。

他在博客中鼓励读者说,

“我希望你走到超市背后,找到垃圾桶,然后看一下里头的样子,你不需要拿任何东西回家,你也不需要跳进去里头。就为了你自己看一眼就好。垃圾桶也许会被锁起来,或者是空的,所以多试几个地方。

你只要看过一次装了满满食物的垃圾桶,你的人生就会永远改变了。”

不过要当个Freegan并不容易。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不工作”等同于为社会的寄生虫;而“不消费”的理念,更常被视为一群心地善良的笨蛋。面对社会眼光,杨宗翰苦笑解释:“我们其实很渴望吃下自己种的有机蔬菜、想住在自己亲手盖的房子中,我们其实很贪心,绝对不是什么圣人。”

杨宗翰表示,Freegan希望生活在彼此信赖、相互拥抱的社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彼此合作、建立正常的信赖关系。因为有着这样的“贪”念,才会跳出来选择不一样的方式生活,企图让“正常人”反思社会的种种问题,而这样的温柔革命,和圣人或善良一点关系都没有。


↑ 低价买的二手自行车,拿去免费修车铺修理

“礼物经济”:把自己作为礼物,免费送给社会

虽然Freegan在台湾不太可行,但是他认为可以推动“礼物经济”的概念。他以在克罗埃西亚举办的免费商店经验为例,这是个请大家把自己用不到的东西拿来当成礼物送的商店,没有金钱交易,所以不是二手或以物换物的商店。店内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这里不会计较谁拿来物品的量较少,谁拿走的量较多,需要什么就拿,没带东西也可以,“这样做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希望这个东西能够被别人使用到。”杨宗翰说。

除此之外,他也举办食物共享活动,大家拿出多余的食材,烹饪出一道道的佳肴与众人共享,“透过这样的活动,让其他人知道,礼物经济的概念是怎么运作的,让大家了解,这社会并非永远都只有交易。有时候,付出金钱、时间或劳力,只是为了让收到礼物的人开心。”杨宗翰说,“当你没有期待任何回报时,你会对得到的东西越珍惜,而且人跟人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单纯。”

↑ 免费商店的布告板

目前他的收入只有到各地演讲的费用,以及写文章的稿费。但他持续利用免费的方式来生活,也鼓励更多人尝试免费商店、免费书柜等等。杨宗翰还会到各地有这些理念的地方进行采访,让更多人知道免费的自由是有可能的。

他不怕礼物经济的理念会失败,他说:“反正我做这件事没有花半毛钱,我看起来也没钱的样子。”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怎样,至少我在过程中是开心的。

最后再分享一段杨宗翰博客中的文字:

关于礼物经济

假设你现在手上有两个杯水,你只喝的下一杯,你愿意把这杯水给一个口渴的人喝吗?

假设你有一支雨伞,还真的给他下雨了,你愿意将这支雨伞与身边一个没带伞的倒霉鬼共享吗?假设你家里多了一个房间没人睡,你愿意把这间房间开放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旅人吗?

其实礼物经济(gift economy)跟分享经济(share economy)的概念非常像,只差在,分享经济主要是指将“多余的”跟别人分享,比如说多出来的房间,或是多出来的食物,与其放着不用,不如将之拿来跟其他人分享。礼物经济则是着重在”把所有的付出都当作是礼物”,而不是投资或是交易。

我们大部分的人却习惯将我们的付出,当成一种交易,就算不是为了金钱,也是为了要获得相等价值的回报。所以我们逐渐地学会用最少的付出来换取最多的回报,学会斤斤计较,学会将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但是,如果我们把付出当成礼物的话会如何?

只有在我们将付出当成不求回报的礼物,并享受着送别人礼物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才能在付出时仍感到快乐,并且为通常随之而来的礼物感到更加开心。

我可以帮忙任何人做我喜欢且我做得到的事情,可以帮没钱找家教的学生课辅,帮需要人手的农家种田,帮餐厅煮饭洗碗,说故事、分享,笼统一点的说,就是将自己变成一个礼物送出去,这样子的礼物,不是为了希望从对方那边得到什么回报,只是单纯因为我享受这个送礼物的过程。

也许,这个世界,会在某个时候、以某种形式的礼物让我活下去。也许会有人愿意顺道载我一程,也许会有人愿意跟我分享食物,也许有人会愿意收留我让我借宿,也许有些收到我礼物的人会开始愿意试着将礼物送给其他的人。

这个社会从小到大教我们的,是自己先吃饱以后再去管别人有没有吃饱。然而,如果你是一个不管自己是否正在饿肚子、先管别人有没有吃饱的人,这个社会应该怎么样都不会让你饿死吧,我期待大家都看见那样子的社会。


空屋笔记博客:noteinruin.blogspot.jp

相关书籍推荐

《一年不花钱》(爱尔兰)马克•博伊尔 著,中国友谊出版社2011年出版

相关文章回顾






有机是一种生活,独立是一种态度,有机会分享你我的品味和追求。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合作)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多转发,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