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人吃什么蔬菜?读完这本诗词集就知道了

2016-09-27 有机会网

 文章来源:中国古代蔬菜诗词选注

作者:刘民健


△ 《中国古代蔬菜诗词选注》封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图来自百度百科

我国古代诗词,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蔬菜,包括水陆蔬菜,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所以从我国远古时代起,蔬菜就进入诗人的笔下,形成了大量的蔬菜诗词。

在远古时代,蔬菜常常作为祭祀品,出现在祭祀诗中。比如《诗经·召南》中《采蘋》一诗中写到:“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莒;于以湘之?维锜及斧。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远古时期贵族的女儿临出嫁时,先由女奴采集蘋菜和水藻,然后用锅蒸煮,最后交由将要出嫁的少女在宗庙下祭奠祖先。又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中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诗句,是写农民春季用冰祭祀司寒之神时,献以羔羊和韭菜,祈求免遭冰雹之害。

《诗经·小雅·信南山》中写到:“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就是说周成王在农业喜获丰收后,将甜瓜削皮腌渍,祭祖祈福。古人认为蔬菜礼轻情意重,所以用菜来做祭祀用品。


△ 蘋菜,图来自昵图网

此外,远古时期的蔬菜诗词也反映了当时的农事和很高的农业水平。《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是有名的农事诗,其第六章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西周的古老史诗《大雅·生民》中的“诞食匍匐,克歧克嶷。以就口食,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叙述了后稷的种植才能,他不仅会种瓜、豆和葫芦,还会种麻和麦,而且长的很茂盛,产量也不错,有的作物还实行了条播。这首诗歌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农业已很发达。

我国古代的蔬菜栽培技术不断发展,有些栽培技术的形成还具有神奇的色彩,这些也在诗歌中有所反映。比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太官葱》中写到“一事尚非贫贱分,芼羹借用太官葱。”关于“太官葱”,《汉书补遗·循吏传》上这样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尽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由此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古代人民就在酷寒冬季建筑温室来生产葱、韭等蔬菜,开创了保护地栽培蔬菜的先河。

△ 图来自东海传媒网

到了唐代,诗人王建在《宫前早春》中写道:“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关于唐代利用的温汤水,《新唐书·百官志》有所记载:“唐差右民温泉等监,每监一人,凡近汤(指温泉)所润瓜蔬,先时而熟者,以荐陵庙。”由此可见,到了唐代,蔬菜栽培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由汉代的温室加温发展到利用天然废热来加温,而且所种的蔬菜除了葱韭等叶菜外,又增加了瓜果类蔬菜。而元代杨载的《奉题伯父双峰樵隐》一诗中提到的“采菌敲寒术”,就是神奇的香菇“惊蕈”术,相传为800年前菇农吴三公所发现。他对已经砍花历经34年的菇木不出菇感到十分懊丧,于是一边叹气一边用斧头敲击菇木。不料数日之后,菇大出。而且同样的菇木敲了就出,不敲不出,自此形成种植香菇的“惊蕈”术。

自唐宋以后,人们对蔬菜无论从品种,还是美食、养生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宋代尤为明显。本书的蔬菜诗词中所涉及的蔬菜优良品种有三十余个,如猫头笋、塌地菘、苏州大红菱、苏村瓜、蒲鸽青甜瓜等,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园人送瓜》中提到的蒲鸽青甜瓜:“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谢送银茄》中提到的银茄“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而清朝的《大荔县志》中提到的苏村瓜就更让人神往了:“苏村瓜,大如斗。一瓜粟数升,十个钱盈缶。亩可数百及千瓜,胜种麦豆葱与韭。”

除了蔬菜的优良品种,以蔬菜为主的美食也让诗人赞叹不已。如宋代苏轼所写的《山芋羹》:“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令人垂涎欲滴。而清代诗人写的《路南食鸡土从则描写了鸡枞菌的肥美滋味:“老饕惊叹应未得,异哉此鸡是何族?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鸡膏,腴于锦雀腹。只有婴儿肤比嫩,转觉妇女乳犹俗。”

△ 图来自有赞

古人也注重通过食用蔬菜来进行食疗和养生。如宋代朱熹的《木耳》诗中有“蔬肠久自安,异味非所夸”的句子,就说木耳和猪肠子炖食,有益健康,非山珍海味所能比。宋代诗人黄庭坚在《种决明》中写道“后皇富嘉种,决明注方术。……老眼愿力余,读书真成癖”,就说食用决明对提升视力有好处。明代刘基在《种茴香》中说茴香“况能已疝瘘,兼理肠胃疾。”但对蔬菜的药效在诗词中也有争论,如陈藏器说“蕨菜多食消阳气,故令人睡,弱人脚”,而宋代的方岳则在《采蕨》中反驳说“《食经》岂为儿曹设,‘弱脚’、‘寒中’恐未然。”

蔬菜诗词不光反映了以上内容,也表现了诗人对蔬菜形态、颜色等的传神描写。蔬菜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如宋代诗人刘屏山的《姜芽咏》:“新芽肌理腻,映日净如空。恰似匀装指,柔尖带浅红”,把新出土的生姜嫩芽白净细腻的样子,描绘成少女化妆时无名指带着浅红的柔尖,写得姜芽柔美无比,真是匠心独运。

另一位宋代诗人方岳在《采蕨》中写道:“偃徐妙处元无骨,钩弋生来已作拳”,描写了蕨菜在早春初生新叶,叶柄柔软肥厚,新生叶片未展开时上部卷起如手掌握物,缩作一团。前一句写的偃徐,也称偃徐王。古代传说周穆王时偃徐王体质柔弱,有筋无骨。后一句写的钩弋,武帝妃,姓赵,汉代河间人。传说其生时两手皆拳,披其手,即伸,号“拳夫人”。诗人用偃徐王柔弱的体躯形容蕨菜的柔软叶柄,用汉妃天生的美拳形容蕨菜蜷缩的嫩叶,可谓妙想天开,生动传神。


△ 图来自新浪博客

除了成为歌咏的对象,蔬菜也寄托了诗人的种种感怀,所以从先秦时期起就出现的许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借菜抒情的诗歌。在《诗经》中出现的大量蔬菜诗句主要是运用“兴”的修辞手法,借菜来引起诗人的感叹。如《诗经·周南》中的《卷耳》:“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写出了妇人因采卷耳而动怀人念,故未盈筐就将其放在大路旁,表现了思妇的一往情深。而屈原在《离骚》中写道:“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粮。……”诗人用石花菜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行。双关隐语的修辞手法在很多蔬菜诗歌中也被大量运用。如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读曲歌》(三):“种莲长江边,藕生黄蘖浦。必得莲子时,流离经辛苦。”其中“莲子”与“怜子”谐音,抒发了青年男女的相思之情。

在古代,统治阶级为了满足奢靡的生活而挥霍无度,或者盘剥劳动人民,对此诗人在蔬菜诗中也加以讽喻。比如苏轼写了一首题为“撷菜”的七言绝句:“秋来霜落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他用味美价廉的萝卜、芥蓝和鸡豚作比,斥责了何曾日抛万钱、日食鸡豚的奢靡生活。清人程梦湘写的《采蕈歌》:“平地瑶,高山瑶,输纳土税非一朝,土税唯向茶与蕈,地瘠山荒采采尽。采茶犹自可,采蕈愁杀我。今年春雨何其多,瑶民采采山之阿。蕈少雨多将奈何?我闻前朝有吏征租到瑶户,瑶民畏之如猛虎。呜呼!宰官何忍以口腹之细故,竟使吾民受烦苦。朝来叱吏声其罪,自此永除香蕈税。”就表现出诗人抨击宰官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向瑶地蕈农征收苛捐杂税的现实,并断然作出“永除香蕈税”的勇敢举动。

本书共选古代蔬菜诗词209首,并把古诗词中涉及的蔬菜分为九个类别,每一类别下又分为多个种类。对蔬菜种类的名称、分布、品种、形态特征、栽培历史、营养和药用价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对诗词作了注释和解意。除了注释之外,对先秦的蔬菜诗词,还参照或引用名家的译诗,力图将诗歌的丰富内涵和优美意境如实地表达出来。

附本书目录

(下载链接在文末“阅读原文”)

目录图片点击可放大













相关文章回顾




有机是一种生活,独立是一种态度,有机会分享你我的品味和追求。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合作)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多转发,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