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文艺范妈妈的美食回归——“我想和自然聊聊天”

2017-03-27 西西 有机会网

有机会原创文章

作者:西西

图片:林缅

林缅,一位材料学的高材生,曾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复合纳米磁性材料的结构性研究。好吧,对于这个领域我完全听不懂。在我眼中,她是一枚爱好丰富的文艺女,喜欢打非洲鼓、摄影、手工缝补和一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美学,更是一位对食材非常用心的妈妈,采购有机食材多年,有自己的一套心经。我很好奇材料学和食材有关系吗?她说完全不搭边。嘿嘿,但是我始终觉得她有着一股子把东西研究透儿的劲头,这引导她在每一个接触的领域都走得挺深。

“今年的冬至夜,头顶灿烂星河,心里无限感恩。04年开始有机的生活,之后很多的因缘际会都从这个改变萌芽。从一个自封自然科学工作者的无神论人、去宗教人,到心生敬畏的人。从一个着迷无知引领健康的执着有机分子,到找寻心力点亮心灯的’伪‘通透分子。一直走着走下去,眼前柳暗花明层出不穷的新景致,我从未想到会走到这里。”——摘自林缅2013年的朋友圈

西西:开始接触有机食材的经历是怎样的?

林缅:大约在十几年前,那时候还在英国上学,读到一本书叫《You are what you eat》。当时看着标题觉得有趣,阅读后了解到不少以前不注意的饮食知识,它鼓励提倡吃无农药化肥的食材和没有有害添加剂的加工品,认为健康首要从吃的东西里面来,吃得健康就会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从那本书开始接触食品配料表,第一次去想添加剂这个概念。从那以后,养成一个习惯,只要拿到任何一个食品都会下意识地看它的食品配料表,观察它的成分。从此开始转向有机饮食。

另一个机缘,我觉得是自己从小长到大,妈妈都不允许外食,所有零食都是妈妈亲手做给我解馋,很少在外面买。所以造成我更喜欢自然的味道。从小生病也是家人食疗为主,所以我很自然能接受并进一步追求更天然的生活方式。

有机饮食还在后来改善并根除了老公的哮喘。

西西:治疗哮喘?怎么做到的?

林缅:老公从去英国的第三年左右开始患上花粉过敏症,随后越来越厉害,直到发展为哮喘。在英国,花粉过敏的人特别多,当我们去找医生时,医生也只能给开支气管扩张的药剂喷雾,其余也束手无策。我看到他冬天喘得睡不着的时候,特别痛苦。既然医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只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受家庭的影响,有什么问题都先从饮食上想办法,于是我自然而然也开始从食物入手,把所有食材换成有机的。因为花粉过敏的人要适量回避蛋白质的摄入,家里两周才吃6个蛋,从粗粮入手,基本以谷物为主(刚才提到的那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吃谷物的方法),肉吃得也比较少。 在饮食改善的那年冬天他虽仍有哮喘,但不会喘的睡不着。来年春天,到了花粉过敏的季节,过敏症状也减轻了好多。在一年之后,哮喘彻底好了,再也没有发过。在这件事之前,他已经有6年的哮喘史了。所以吃得好了,可能疾病就好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治疗哮喘的方法不适用于所有人,跟他个人的体质可能有关系,他比较容易吸收好的东西,也比较容易被不好的影响。

西西:所以家人对采购有机食材还是比较支持的?

林缅:老公很支持,而且因为哮喘症的消失,他很坚定。但家中老人对有机食材还是不能完全的认同。一来是因为长期比较勤俭的生活习惯,觉得国内的有机产品贵出不少;二来老人总觉得市场上卖的有机产品不如商店里国家认证的正规,怕上当。我们和老人不在一起住,所以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

西西:有机食材价格贵上不少,家庭开销是不是大幅度增高了?有没有纠结过?

林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在最初尝试有机生活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没有什么钱。我记得我从买香蕉开始的。非有机的香蕉一大把是当时合人民币7块多钱。有机的香蕉六小根是合人民币近15块钱。是挺贵的,可是我慢慢的发现吃有机反而没有多花钱,因为一丁点不会浪费。我觉得现代生活里食物浪费的比吃掉的多。而买多少吃多少的话,我倒没觉得多花很多钱。

西西:提醒到我了,的确开始采购有机食材后,更加珍惜食物,吃的一干二净。想一想,很多人生活中食物浪费蛮严重的。去饭馆点一大堆菜,可能剩了好多。还有图便宜的买买买,有些菜放坏了只好扔掉。注重食材质量后,外出就餐大幅度减少,也节省了不少开支。那么当在家做饭成了必然,有没有感到时间不够用呢?

林缅: 其实我本来挺大厨的,开始有机饮食后做菜反而简单省时间了,因为真正的时令菜原味就很好吃,不需要过多的烹调手段。蔬菜一般用蒜蓉炒。平时做一些面食的时候,剩下一块面,自然发酵1、2天,可以做成发酵面条,也特别好吃。至于肉类,真正好吃的肉,白水煮就是最棒的。我家冬天最喜欢白水羊肉(清炖羊排)。

“再美的言语在这锅肉前都是苍白的,再高的烹饪技巧在这锅肉前都是浮云,甚至连盐都是多余的。”——林缅

西西:去年全家搬到英国生活后,觉得英国人对有机食材的接受程度,与国内有何不同?

林缅: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出发点。国内选择有机的出发点更多来自于对食品安全和儿童成长的担忧,购买人群的收入层次并无明显特征。英国选择有机食材的人群,很明显,收入层次会高一些,但心态上担忧的成分少一些。

我的体会是他们对儿童的保护蛮好的。你知道我在英国会找有机餐厅,但是发现即使不是有机餐厅,他们的儿童餐也常是有机的,这个挺有趣的。还有,我以前比较烦儿童的各种花里胡哨的零食,但仔细一看,很多也都是天然色素,没有添加什么东西,在添加剂的管控上也严格一点。

西西:可以介绍下在英国寻觅好食材的经历和感受吗?

林缅:我的有机饮食习惯是很多年前在英国开了个头,但主要是在中国得到延伸的。到后来已经越来越依靠自己的味觉进行判断,而不是靠食物的宣传资料。搬到英国后,由于生活的重心变了,不像在中国可以亲赴农场采购,所以主要购买渠道为一个与很多英国有机农场搭建供销渠道的网店Ocado。然后在品尝的过程中,逐渐对某一些农场产生兴趣,所以下一步也想去走访看看。

英国因为离欧洲大陆比较近,所以能品尝到许多其他国家应季的好果蔬。其实,我个人的体会是,决定食物好吃,更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土壤条件,有机种植更多的在于实现不干预。所以,吃来吃去,在地应季的食材最好吃。

西西:不知道乐多(林缅的女儿,今年7岁)是不是抵得住各种零食的诱惑,会不会问“为什么别的小朋友能吃,我不能吃?!”

林缅:我觉得在小朋友的饮食上,父母的心态要主动去调试,原则上有所坚持,但方式上更宽容一些。乐多从小都吃的有机食材,参与过许多农场的劳作,很熟悉有机耕种的食材的味道。但即使是这样,花色各样的零食和加工产品对她的诱惑力依然很大。我对这一切的理解也有个过程。开始态度会不自觉比较生硬,效果并不好。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

1、很清楚地解释给孩子食物的成分,而不是简单地说不好、垃圾。

2、培养孩子对自然的感情,观察并体会自然生长的过程。

3、从有机水果上入手比较好,因为水果比较甜,孩子喜欢,心理上喜欢就更能接受“有机食材是更好吃的食材”这样的观念。片面强调健康比较难以有感性认识,从好吃引入更自然一些。

生态农场采的樱桃,味道好极了

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抵消零食和加工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这一点上父母要能包容和理解,将心比心,想想咱们小时候多馋那些吃的呀。我家里的做法是划一条红线,比如,反式脂肪是红线。有这个成分的零食可以尝一次,但仅此一次。毕竟成年人总是把有害、垃圾挂在口头,可对孩子来说,他看到那么多同龄小朋友吃,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好,孩子就比较难理解。所以我会解释清楚这个红线成分,给孩子一次知道味道的机会。

有机生活这么多年,我越来越深的体会,对于健康,食材是一部分,但心态的松弛是更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西西:怎么讲呢?记得两年前,你曾说过对很多东西的追求都走到了尽头,现在怎么想?

林缅:修心重于修身吧。

当时,在有机食材的追求上愈发走入极致,但随之而来的不是舒服,而是恐慌。任何在我选用的极致之外的食材或者甚至是环境,都会唤起我的担忧。也是有过那样的心路,让我觉得单纯对食材的追求是可能使人走入死胡同的。健康的生活需要更有接纳力的心灵。当选择一种食物,并非为了逃避不好,而是更能帮我们体察周遭的时候,这样的选择才是更健康的。

做选择后多去体会那种舒服,而不是恐慌,当试图体会那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自然了。如果用很多理性客观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的话,人会拧巴,所以先要舒服,放松下来,有兴趣就去试一下,”咦,这个食材看着不错,又说是自然生长的,我觉得挺有意思的,那就试一下”,只要你不拧巴,多去体会舒服,就会越来越舒服。

西西:是的,心态很重要。十余年的身体力行下来,你怎么理解有机生活?有什么感触吗?

林缅:我理解的有机生活就是人与自然的交谈吧。曾经我认为有机生活是人向自然的回归,但现在我更觉得是种交流。其实人回不去原始的纯粹的自然,人和自然是在一起,互相促进着,互相变化着的。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彼此倾听,交流,彼此体贴就挺好的。有机的食材和自然的四季时令、天气、土壤、气候与地域这一切相呼应。当我们开始在食材的摄入上去选择有机的食材时,这会另我们更关注自然。当春天来的时候,我们去吃那些萌芽的东西,当冬天树叶掉光的时候,我们去吃储存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地去和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同样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会变得越来越可以倾听到自然的节奏,当你听到自然的节奏的时候就会慢慢地观察到自己心灵的变化,因为自然的包容力是非常强大的。而如果我们只是因为想要躲避开不好的东西,去要好的东西,去选择一些有机的产品,那是面对自然一种索求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不会让人变得更有包容力,只会让人变得欲望更大。

我是从食物走进这条路的,但是这条路反而帮我走向一条通往心灵上的路。通过食物,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净化了,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净化自己的内心的部分。这个净化不是一种隔绝和保护,而是要去延伸自己、扩大自己心灵的疆域,有更大的包容力。这份心力在教养孩子上格外重要。

西西:听到你这样说,内心很感动,喜欢这份包容的心态,谢谢。

后记:

和林缅相识在一家生态农场,她带着女儿乐多一起来山中劳动几日。每天一同爬山、打水、喂猪、割草、扛东西下山、推着石磨磨玉米面大汗淋漓……戏称彼此为“骡子”:)。在自然的山水中,人很容易静下来,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每天打水要沿着山沟走一段不短的路,边走边聊起对于食材的追求和这条路上遇到的一些困惑,似乎好食材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如果处理不好,它同时也会限制住我们的身体和内心。我们觉得路要越走越宽,心要更加包容。让心舒服而不是恐慌。看看大自然是那么包容,包容着无穷尽的生物,没有区别对待,没有执着于哪一点,而是给予着千姿百态的每一种生物生存空间,它们按其自身的节奏成长,发展为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共同组成了和谐、健康的生态系统。我们的确要向自然学习。

关于作者

西西:爱好美食。从向外探馆子到寻找好食材、向内发展自己的厨艺。喜欢简单、自然的生活和一切美的事物。

编辑:Jing

西西的专栏回顾




有机是一种生活,独立是一种态度,有机会分享你我的品味和追求。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合作)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多转发,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