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觉得“没衣服穿”?你需要的不是再多买几件,而是一场“身与心的革新”

2017-07-11 Jing 有机会网

有机会原创文章

作者:Jing

你喜爱自己的衣服吗?

你是否经常逛街买衣服却还是觉得“没衣服穿”?

你每天的穿着能让自己舒心、开心、有信心吗?

你的穿着和生活方式合拍吗?

不知道你是怎么觉得的,据我个人观察,对自己的衣橱感到满意的女性极其稀有。至少我熟悉的女性朋友中,大部分人似乎都不喜欢自己的大部分衣服,就算是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挑选来的衣服,会很快就不喜欢了;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装扮,永远能挑出各种毛病。带着这种纠结和不喜欢,不断买买买,暗暗期待新的购买能带来一些改善,可是往往事与愿违。

这样的状态还有的救吗?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既不用买太多,又能穿上真正适合自己的衣服?怎么才能找到自信、通过穿着来真实地表达自己?更有挑战性的是,有没有可能同时既拥有理想的衣橱,又能达到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呢?

“衣橱是通往自我内心的一扇窗户:每个人都试着用自己的穿着打扮来表达或隐藏些什么,但几乎没人能完全明白自己想传达的到底是什么,也无处寻觅这些行为、这些哀怨的根源在何方。”

《正视你的内心,穿对你的衣裳》作者Jennifer Baumgartner是心理学博士(昵称鲍博士)、也是“衣柜咨询师”。她的这本书就可以帮我们在“身与心的革新”的路上迈出有力的一步。她不是像造型师那样教人怎么挑选搭配衣服,而是和客户一起对衣橱层层细究,发现购物方式、穿衣方式等行为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含义,通过帮助客户认识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同时自然而然改善着装,达到“表里如一”。

她书中讲述的故事,是在她接触的客户当中非常常见的。本文分享其中3个故事(篇幅所限,都是非常简化的),看看对你来说是否也似曾相识呢?

“衣着是人们的认知、不满和欲望的物化体现。当我们透过外在表象以观察内在运作,就能为自己的心理内核创造一次改变。”“打开衣柜之门,你会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当你努力地朝真正的自我奔去,蜕变就会形影不离。”

忍不住的买买买

特莎是位购物迷,每周都要去商场扫一扫降价产品。衣橱里各种新潮、限量的物件多得都要溢出来了,可是却很难搭配得好看。更糟糕的是,她早就已经入不敷出,却总是抑制不住地买买买……直到这个危机严重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她才主动来寻找鲍博士的帮助。

购物欲望为何难以抵抗?

你会不会把逛街买东西作为犒劳自己的一种方式?是不是经常想着要买这买那?是否将收入的大部分用在购物上?……

在所有跟衣橱有关的困扰之中,像特莎这样“买得太多却总是没衣服穿”恐怕是最最典型和常见的问题了。

其实对于购物迷们来说,往往不仅是买衣服买得太多,其他各种物品过剩的现象也很普遍,但衣服或许可以算是最过剩的物品了吧!走上街头、商场、逛逛网店,观察一下很快会发现,数量和品种最多的商品是衣服,更新换代最快的也是衣服。对很多女性来说,可能一年都不买新电子产品或是家居装饰,但是衣服必定是每季甚至每月都要买新的。

为什么我们要不停地买呢?这并不是因为真的缺衣服穿,而可能是源自情绪的波动:比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焦虑、压抑,与他人比较带来的不愉快,或仅仅因为无聊空虚,等等。拿购物当做“药物”来修补心情,初看上去是很有效,但这药效很短暂,过不了多久,那种压抑或是空虚的感觉又会找上门来,如果这时你手头只有购物这一种“药物”,那么就会强迫自己反反复复的“吃药”,而情绪波动背后隐藏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不面对真实的情绪,却靠购物来一次次短暂麻痹自己,那么问题只能越积越多,再加上购物本身造成的经济压力、接踵而至的自责和愧疚感……用“自找罪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出路到底在哪?

特莎的解决方案是——首要任务是观察自己。理论知道得再多,都不如对自己的直接观察来得有说服力。在鲍博士的引导下,特莎对自己进行一周的观察记录,不用控制购物习惯,只是在购买之前记录下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看看到底是什么触发了购买行为。

结果发现,她一般是在情绪特别亢奋或是极度低落的时候去买东西。情绪好的时候,比如工作取得小成就或是碰上什么开心事,她就“想让自己再兴奋点”,于是拉上好友一起逛街。而不开心的时候,“买一买就会好很多”,不行的话就再逛一圈。特莎发现,她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持久。而代价不只是让钱包受罪而已。她的每件衣服背后都代表各种不同的情绪、冲动,所以不太协调,很难搭配得好看。另外,奇怪的是,有些衣服她根本不想穿,只因为不想再勾起购买时的失落情绪!(可是当时她正是因为失落才去购物的啊。)

认清了这样的事实,接下来,特莎坚持写购物笔记,制定预算计划,只买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且争取到了朋友和家人的支持,除非必要不再陪他们去逛街。她还学会了计算打折物品的真实成本——如果根本不会穿它或者穿的机会极少,那么买到打折的衣服并非省钱,而是浪费。还有一些“延缓”的方法,比如有想要买什么东西的念头时,先记录下来,一周之后再回去看,会发现自己当时那种心急火燎想要买的冲动多半已经消失了……

通过这些以及其他各种练习,特莎发现:

“我确实时而还会有逛街购物的冲动,但我找到了一些代替性的方法(旅行、和朋友相处、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它们也能给我带来像购物一样的快乐。而且,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自己的情绪波动,不去特意放大或掩饰,这感觉非常好。当我觉得高兴时,我就乐乐呵呵的,当我难过时,我就去真切地感受和释放那种悲伤。”

她意识到,长远的好处比短期的快感更为重要。而只买那些真正需要的东西,确实能给她带来长期的好处。她发现“所需要的一切其实一直就在身边”。她已经拥有那么多好看的衣服,要做的只是重新整理、用好它们。同时,“她一直梦寐以求的那种情感体验,其实也早就在她心里,等她去发现,不需要花一分钱。”

当我们心中生出各种情绪,一个很常见的做法是急着要去改变它——就像特莎曾经做的那样,开心的时候想要变得更开心,失落的时候却想把失落快快赶走。如果换一种方式,跳出来、观察情绪,去面对而不是急着去改变,会发现情绪总是来来去去,就像河流中的浪花总会消失在远处。一旦能实现这样的“旁观”,一些多余的行动(比如购物)就会显得没必要做了。

“我穿什么都不好看”

尽管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媒体上充斥的女性形象依然是“天使面孔魔鬼身材”,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而与此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的不接纳甚至是憎恶,在现在的女性当中实在太普遍了。比如我认识的人当中,A因为觉得自己“太胖”(其实是略显丰满的标准身材)而长期焦虑,频繁断食且平时也不注意搭配好营养,常常抱怨不断;B有时在商场试穿精美的衣服,但并不买它们,转而胡乱买一些肥大平庸的款式,顺带评论一句“反正我穿什么都不好看”……

在我接触的人中,憎恶自己身体的那些,通常也过得不开心、不自信、或是依赖他人做各种决定、觉得“被卡住了”却没有动力改变……不知其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因为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才讨厌自己的身体呢?还是因为讨厌身体所以才处处不开心呢?又或者(我觉得可能是)两者在互相促进?

本书中提到一位类似的女性:莉琪是位中年女性,她身材其实不错,但是穿衣服很臃肿,捂得严严实实,生活得也不快乐,她女儿实在看不下去了,因此请鲍博士来帮忙。

莉琪的衣柜里,有四分之一是她“芳华绝代”时候的衣服,非常合身美观,但早就不穿了。而其余的都是以黑色、大码、弹性质地的为主,因为,自从生了孩子以后,她就再也不喜欢自己的身体了,恨不得全都藏起来。而实际情况呢?确实身材是有点变,但根本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极端,她甚至还能穿得上年轻时候的衣服呢!

在跟不切实际的目标比较后认为自己“很难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评判那么简单,而是常常会伴随着“个人价值同身体体积成反比”这样的念头。鲍博士提到,那种羞辱感可能会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造成不健康的习惯,比如饮食紊乱、性格孤僻、过度锻炼等等。

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过滤掉媒体的信号,少看或不看电视剧和时尚杂志等,直到我们培养去伪存真、不被迷惑的能力为止。

太多女性因为受媒体影响而认为只有“年轻苗条”“五官精致”的女性才是有“价值”的,并且把大把时间和金钱都用于追逐媒体认为“正确”的形象。我想,如果能多多接触真实的生活、融入身边的社区、尽可能地去了解和帮助身边的那些活生生的的人(而非过度关注媒体中的一些“外表完美”的人物),我们才更容易清醒地看到,媒体的很多信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果我们不加批判地接受,只会把生活搞得一团糟。

鲍博士提供的另一方解药是“崩溃疗法”,简单的说就是直面恐惧,“豁出去了”。莉琪被要求穿着吊带背心、年轻时代的紧身裤,在喧闹的人群中体验自己的情绪、也观察他人的反应。这场试验之后,她意外地发现,情况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糟糕,压根没有人对她评头论足、没有人嘲笑她。虽然这样的过程不能完全消除她的自卑恐惧,但是至少让她看到了:

“这份恐惧更多的是源于自己对身材的误解,而非他人的指指点点。”“那些本以为会从别人口中听到的评价,实质上多半是自己的想法,并通过某种方式‘投射’给了他人。”

而这样的投射和误解,在我们的生活中,远远不止是在穿衣打扮方面存在吧?!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对自己的一些评判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却没有去尝试着证实一下,或是问问他人对我们的真实的看法。

莉琪通过直面衣橱,面对穿着失调的内心根源,挑战自己旧有的信念,最终她弄明白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那些黑色大码衣服,而是喜欢质地柔软轻盈、有女人味的衣服。她也同时明白了,虽然已经不是个年轻女孩儿,但是她仍然可以做个有朝气的、有活力的女人,仍然可以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去做真心喜欢的事。

这场身与心的革新,帮她以真实的面貌去面对生活,不再看轻或贬低自己。莉琪的女儿说,母亲过去一直都过得不快乐,但是“现在她外在的样子终于和内心真实的自己重新相遇了。”

名牌logo能代表你的价值吗?

在现代的消费主义社会,人们看似是在“迷恋物品”,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并非喜爱物品本身,而是迷恋藏在物品背后的、那些被想象、捏造出来的、不一定真实的“意义”。对名牌的过度追求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物品象征意义的迷恋。但是这样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玛丽主动寻求鲍博士的帮助,是因为“高端品牌的衣服我都有,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很土气,总之就是缺了点什么。”她穿衣服不分场合、不顾实用性,哪怕是约见鲍博士做咨询,也要把各种名牌服饰穿上身,搞得看上去好像很隆重。

她对于名牌的迷恋,跟很多人不同,并非源自同辈压力,而是来自从小的生活环境,来自在时装店工作的、家里满柜子高端服饰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当玛丽自己也开始在时装店工作,渐渐地也想要融入“圈子”,为衣服一掷千金。她相信:只有穿得有品位,别人才会把你“当回事”……结果呢?——因为这些衣服和她的收入水平不匹配,导致长期入不敷出,没日没夜的加班,而且logo太多太晃眼(她说原因是“花了那么多钱,如果还让别人看不出来,那多不值当啊?”),这样的衣服很难搭配得好看,离她要的“品味”还差得远。

鲍博士认为,玛丽的问题是典型的“身份危机”——她依赖着他人的反馈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事实是,尽管外在的物品的确可以反映内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全身堆砌着名牌就定能获得成功。穿着打扮更不应该左右人存在的意义。

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鲍博士做了个很巧妙的试验——让玛丽穿着普普通通的衣服去逛商场。结果不出所料,两个小时内,没有名牌装点的她被促销员们狠狠地忽视了,她因此而非常恼火,觉得这样被人赤裸裸地“以貌取人”实在是太难受了!这时候鲍博士问她,

“人们不能仅仅根据穿着来评判一个人。那为何你却总是用这一套来评价别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来衡量自己呢?”

这样痛的直接体验之后,玛丽才开始醒悟。

她本以为,全身覆盖着名牌logo,就能够抚慰自己由于现实地位落差而带来的缺憾,却没意识到,其实她是在这个无底洞里越坠越深,甚至因为长期缺钱、压力过大,根本没法享受本该属于自己的生活。

整理衣柜的过程中,她转卖掉了一些太浮夸的、logo太雷人的衣服,添加了较为低调的基本款。她意识到,其实不必要求自己件件衣服都买名牌,完全可以从平价店中找到品质外观同样好的衣服。更重要的是——她改变了评价他人的方式,也看清了自己过去错误的自我认知。最终的感受是,

“我好自由啊!”

“这种自由不单源自衣柜的改变。我已不再用那种评价标准来衡量自己了。以前没意识到这种标准的害处,直到后来别人也这样评价我时,我才知道这有多伤人。”

另外,当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她也慢慢学着不去抱怨和责备,而是关爱自己。

外在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假如我们把大部分的生活重心都放在装扮外在的“门面”,把自我的进步等同于物质的堆积,那么,内在的价值就会被不知不觉地忽略掉。这是一种内外失衡的状态。缺乏内在成长的生活,是一定不会幸福的。

名牌店不是不可以逛,那里不乏质量上乘的产品,买对了可以用很久。但是别忘了,买来的东西是为了给自己使用,而不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评价。问问自己,假如这件衣服没有显眼logo的话,还值得买吗?如果不是为了和别人攀比,还值得买吗?如果只为了他人的评价而买下来,很快我们就一定会不喜欢了,结果还是两个字——浪费。

“只有当你接纳了自己之后,衣服上的logo才是无害的。”

对于个人来说,过度追求外在的华丽会导致内外失衡,那么对于社会呢?比如,美国遭遇经济危机,其中攀比和超前消费就难辞其咎,“人们争相购买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东西,只为给生活盖一座海市蜃楼。”

想逃脱这个诅咒,改变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取决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擦亮眼睛去看清楚——那只是海市蜃楼,是会很快消逝的。

“如果你正陷于单纯的物质追求,想穿上名牌来彰显身份,那么请试着转移自己的重心吧。你需要放下空洞的追求,用好精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只要你做出改变,衣柜也会紧跟其后而改变。想要看到自己的好,光看吃穿和人脉还不够;为自己制定一个明晰的人生目标,然后实现它,才是自尊的牢靠来源。”

书中还有更多很似曾相识的故事:

艾莉的衣橱乱成一锅粥,却舍不得丢掉任何一件,因为每件都包含着对过去某个特殊的人或事的回忆。可是,这些人和事的价值,真的能用物品来代替吗?其实,只有当我们看清,回忆就是回忆,没法用任何物品来代替,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在“珍视回忆”。

莎拉的衣橱没有任何个性、死气沉沉,她并非喜欢这类衣服,只是为了省事方便。在重整衣橱的过程中,她慢慢发现,自己不仅是穿衣一成不变,生活也极度缺乏变化、缺乏新鲜事物、无聊而压抑。将内外同时改变,她发现有很多简单好玩的方法可以让自己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吉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在忙碌中“迷失了自己”,既不再精心打扮,也丢掉了曾经的爱好,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可是,要成为称职的家长,并非只要一味付出、牺牲就可以。如果不够自信、不注重仪表、甚至不再在乎个人的爱好,孩子们也会耳濡目染、不自觉地模仿。我非常赞同鲍博士说的,“找回自我,是身为人母的头号职责。”
……

还有其他很多故事,都是将每位主人公的衣橱作为“镜子”,看清她们内心的情绪、观念、不知不觉遗失的梦想……慢慢达到身与心的同时革新。

总之,我们不可能在不改变内在的情况下真正整理好衣橱,也不可能在乱糟糟的衣橱前收获什么愉快的心情。将内与外合二为一整体对待,改变才来得更彻底。

再联系到我们常讨论的简单生活或环保——其实,如果能够身心平衡一致地成长,带着热情和感恩去过好每一天,那么,简化物品或是所谓的环保消费只是会顺带完成的事、不需要刻意去做。而持久的幸福感才是最明显的收获。

结尾的话

衣橱只是家中小小的一角,扩展开来,我们不仅可以拿衣橱当“镜子”、获得“身与心的革新”,更可以拿整个家当做“镜子”,从那些锅碗瓢盆、角落里堆积的杂物当中,看到自己心中被有意无意隐藏的部分。“关爱自己,从自我发现开始。” 不如从今天就开始试试看?


(本文中蓝色的文字均直接引用自《正视你的内心,穿对你的衣裳》。图片除第一张来自作者拍摄,其他均来自Pixabay)


延伸阅读




用生活,定义有机。


新农夫 | 有机田 | 慢餐食 | 简生活 | 纯自然 | 绿心灵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支持)
farm@yogeev.com(合作)post@yogeev.com(投稿)

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