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口由一:创造“乐园”的自然农法家

2017-10-26 有机会网

文章来源:Nippon.com

采写:加藤恭子

摄影:加藤熊三


现代农业果真“高效率”吗?独自确立了以“不犁田”、“不以虫草为敌”、“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为三原则的“自然农法”,并一直亲身实践的川口由一先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让我们就此来探索一下防止资源枯竭,能够代代永续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人物简介

川口由一 Kawaguchi Yoshikazu

1939年出生于奈良县樱井市专业农户。中学毕业后从事农业,但由于使用农药和化肥而弄垮了身体。受到福冈正信倡导的不耕地、无肥栽培的自然农法的影响,从1978年开始不断摸索,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自然农耕”。他还致力于钻研中医。著有《生命存于自然农耕中》(创森社)、《自然农法种菜入门》(主编,Gakken Plus)。

对话

川口由一在家中

记者:百花盛开、虫蝶飞舞的田间,丰富多彩的生命充满活力,这种景象绝非呈现在杂草丛生的荒弃农地,从田埂上覆盖的厚厚的一层枯草来看,这里是有人打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什么不施肥不打农药作物也能健康地成长呢?

川口由一:在农业上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不犁田”。如果顺应大自然,在土地里生存的草、虫、微生物之类的生命活动足以让土地变得柔软,不需要犁田。如果一定要犁田,昆虫及微生物等无数生物的生长环境就会遭到破坏,陷入不施肥作物就无法生长的恶性循环。

话虽如此,由于农田的状态、作物的性质各不相同,还是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一些辅助措施。重要的是,不要试图支配自然,而是要顺从自然,信赖自然。比如,为了不让草长得比作物高,可以将作物周围的草割倒就地铺在地面。枯草、昆虫、小动物的残骸(遗体)在原地堆积起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不久就会让土壤变得更加肥沃。在需要很多养分的作物周围,可以撒上一些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诸如出自田地的蔬菜碎渣、稻草、麦杆、米糠、麦麸(将小麦磨成面粉时筛下的种皮,即麸皮)以及菜籽油枯等,任由其自然转化为腐殖质。

“川口由一 自然农田”,田边的木牌上的文字。春天,十字花科的油菜花竞相盛开,田野一片金黄

如果拘泥于“模式”,则无法茁壮成长

记者:从20世纪到21世纪,日本出现了好几种自然农法。其中作为早期倡导者而为人所知的是福冈正信(1913~2008年)。他的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东南亚各国,人们将100多种各类野草和作物种子混合在一起,大量制作成“泥丸子”播撒在大地上,唤醒了荒山野岭,使其变成了香蕉田和森林。1988年,福冈先生的成就得到高度评价,荣获菲律宾的麦格塞塞奖。但是,即使仿效这种方法,也有怎么也长不好的情况,国内外这种案例相继发生。原因何在呢?

川口:也许是被不犁田、不施肥、不除草、直接播种这种模式束缚住了吧。比如,同样是泥丸子,有的作物只需要将泥丸子撒在地上就可以自然成长,有的作物却必须好好埋在土里才能发芽。不翻地的田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地域不同,气温、气候、土壤也有差异。例如,如果在酷热地区的水田里投入大量割下的碎草,水质会腐败,水稻的根会断掉,成为导致作物生长障碍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土地的状态、作物的性质,采取一些适当的辅助措施。不应该固定为某种模式。顺应、遵从、信赖自然。只要留意这些原则,凡是长草的地方,无论哪里,作物都可以生长。因为小麦、水稻、蔬菜原本都是草。

3月,在田里种植土豆。分开铺得厚厚的枯草,挖出种土豆的坑

与使用机械和石油产品的现代农业形成对照

记者:自然农耕是一种环境负荷极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使用的工具只有镰刀、锄头等用手来操作的工具。只用杂草和蔬菜垃圾等土地上自生的东西作为培育作物的养分,因此几乎不花费成本,又可以永久持续。而且,也不将其他地方制作的有机肥、堆肥等拿来使用。但是作为一种生产粮食的方法,自然农耕是不是效率不高呢?

川口:在这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人因饥饿而死亡的21世纪,或许有人会质疑,靠双手劳作的自然农耕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买来拖拉机,不一会儿工夫就能犁完一大片的田地。乍看这样效率很高。可是,你想一想,为了制造一台拖拉机,需要调配多少资源、消耗多少电力、又要有多少人为此花费多少劳动时间呢?地球这么大,这个工作量可不得了!再说,大家都在讲海外采掘的磷矿石等生产化肥的资源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枯竭。这样看来,自古以来的只使用农具和人力来培育作物的自然农耕方式,岂不是最为高效、最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方式吗?

上图:3月,为夏季蔬菜建造育苗温床。在30厘米深的坑里铺一层稻草,加一层生活垃圾、米糠、稻草……,这样层层叠加,然后铺上青草和稻草并浇足水;最后,将厚约15厘米的泥土盖在上面,平整之后撒上种子。四周用稻草围起来,上面盖一个木框油纸盖子。由于自然发酵而产生的热量提升了土地的温度,这样就能比露天土地早一步培育出夏季的蔬菜苗。

听任自然界的力量,土地会愈发肥沃

记者:听您说到这里,也许还是有很多人抱有疑问,只凭土地里的东西自然循环,作物真的就能生长成熟吗?因为这只是循环,养分并不能增加。持续收获作物的话,过不多久土地的养分不是就会耗尽吗?

川口: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我们交付自然管理,养分是会“增加”的。比如,豆科植物的根上有一种叫做根瘤菌的微生物与之共生,它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另外,植物利用来自太阳的光和热以及宇宙带来的所有东西让自己成长,并繁衍后代。不只豆科植物是这样,森林、山地,抑或自然中的土地,虽然不给予肥料,但草木仍然茂密繁盛,这也正是很多动物赖以生存,并能够一直生存下来的原因。

上图:采用自然农法的稻田。通常插秧都是在一处插种数株苗,但川口先生一处只种一株苗。看秧苗的长势,真是自由畅快!稻田周围还种满了毛豆。以前,由于是种植在田埂上,这毛豆还有一个别名叫“田埂毛豆(汉字写做畦豆)”。

不能为了享受文明而牺牲自然能源

记者: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无论草木,无论昆虫野兽,无论眼睛所看不到的微生物还是土中的微量元素,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生物是“不存在也无所谓”的。特别是以太阳光为代表的自然能源,是支撑生命的源泉。现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各种恶劣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在经受大自然的拷问。如果说尚有解决办法,那选择之一也许就是自然农法。

川口:太阳光和风力被称为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永远都用不完的,但事实上这些能源也都是有限的。人类将太阳光转换成电力进行消费,这其实就是在消费自然能源。因为这无异于人类掠夺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阳光。地热、风力、潮汐,亦皆如此。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并不会将自然界的资源消费殆尽。食入,排出,活着,死去,生命周而复始。但是,只有我们人类才持续进行着经济优先的消费活动,叫嚣“还是不够,再多点再多点”,大量消耗自然能源。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总有一天会给地球环境带来无法挽回的决定性的打击。我们必须尽早意识到这个事实。

只要我们不改变以经济优先的消费文明,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和能源问题。但是,这也不是“只要回到工业革命之前的生活就可以”那么简单的事情。人类应该明白,我们只要融汇古今智慧,抑制贪欲,知足常乐,最终总会找到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方法。

上图:落花生、帝王菜(长蒴黄麻) 、西瓜、白萝卜、黄豆等自家收采的种子。有的种子持续采集了40年以上。

原文链接:

http://www.nippon.com/cn/people/e00120/


延伸阅读






用生活,定义有机。


新农夫 | 有机田 | 慢餐食 | 简生活 | 纯自然 | 绿心灵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媒体)
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