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科技+成长,是喷薄而出的大机遇
基因:善•感恩•爱•奉献
使命:帮助每一位后MBA/EMBA成长
愿景:成为最有价值的学习分享和资源整合的平台
宗旨:同修共赢和谐快乐
一、流动性匮乏仍是制约市场的核心问题
总体来讲,年终岁尾的股市维持着弱平衡状态。跌破3300点,维稳意志强大,大金融、家电、白酒等就会来一个反冲击。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能因处置风险而发生新的风险,这是政策的底线,这一点监管层态度明确,没有懈怠和松动。而股指要穿越3300点向上拓展空间,一个是年末岁尾的敏感时间节点,一个是资金面的压力,这就造成做盘机构不能形成一致性做多合力的疲沓局面,没有新生做多力量,没有成建制的板块崛起,缺乏增量资金,还是存量博弈,仍是老套路,没有新变化。随着股指的疲沓,交易量的萎缩,又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比如部分股票流动性匮乏的问题。
据统计,12月22日,A股成交额不到1000万元的个股数量达到422只。低成交量个股集中涌现,边缘化阵容不断扩大,这个现象引起各方的关注和热议,新华社就此专门刊发一个评论,标题就是低成交量个股集中涌现,机构资金主导A股行情。一般而论,用来衡量资产优劣的标准有三个,收益性、质押率、流动性。就收益率和质押率而言,股票资产不一定最好,比如房产、书画古董等,要优于股票资产,但股票的优势在于流动性,变现能力强,股票资产失去流动性,那么这个资产就必然出现折价的情况。流动性匮乏的股票,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股,但股市是一个相互加强的生态,设若小盘股因流动性枯竭而大面积崩溃,大盘股岂能独善其身?在行为金融学中,交易者心理预期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一旦形成一致性的空头预期,大盘股、绩优股等看似流动性很好的品种,也将陷于流动性枯竭,这在04年、05年的熊市中反复出现过。
小盘股流动性匮乏的现象,表面上是市场风险偏好的问题,是市场风格的问题,深层次来讲,它其实深刻的反应出股票市场在“紧货币、严监管”的政策环境下的分化、割裂、违和,是存量博弈、机构抱团,蓝筹白马受追捧,小盘成长股则大面积沦陷的一个反应。但由此就得出结论,说蓝筹股是价值投资,应当受追捧,小盘股是投机,将沦落为仙姑被唾弃,如新华社认为的那样,并不一定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见得就是市场本真。这个事情应当这样看,小盘股流动性的匮乏,并不意味着小票自身缺乏价 41 35667 41 14722 0 0 7519 0 0:00:04 0:00:01 0:00:03 7518值,由部分小票流动性匮乏而一笔抹倒小盘成长股,并不是可取的态度,这就如宝信转债等可转债的大面积破发,是正股续弱、资金紧张所致,是因果的正反馈,并不是转债内在价值出了问题。只不过小票这些年一直享有流动性溢价,从流动性溢价到平价、折价的变化,交易者一时难以适应,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由此就说A股将由机构所主导,散户退出,A股散户化结束等,也不见得就是客观的态度。
一般而论,只有当市场是由处于不同投资水平、不同期限结构、不同风险偏好上的众多交易者组成时,市场的稳定性、流动性才能够得以实现,即是说,一个稳定的市场,必然是机构散户、投资投机、长线短线和谐共融的,是涵盖各种流派、包容各种风格的,否则,市场必然呈现分化、割裂、违和的不稳定状态,眼下小票流动性匮乏就是市场不稳定的一个表征,这种情况,只能说市场传导机制出了问题,只能说我们与市场互动的政策手段出了问题,而不能说是小盘股出了问题,小盘股就是投机。回头看去,现在的大市值蓝筹股,无一不是当初的小市值成长股发展而来的,如格力、伊利、双汇、茅台、万科等等,从这个角度讲,还是应当把精力集中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发掘上来,而不应当因暂时的流动性匮乏就把小盘股一笔抹杀,恰恰相反,伴随流动性匮乏而带来的小盘股折价过程,恰是水落石出、披沙拣金的好机遇。
事实上,小盘股的流动性匮乏,把它看做风格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现象更好一些。回顾过去A股风格分化的历史,其共同的特点是货币政策预期,而一旦政策预期或基本面因素逆转,风格就会转回来。要相信市场的自我纠错、自我恢复的能力,它会在某一个时点上达到新的平衡,达到大盘小盘、长期短期、投资投机的和谐共生。这个纠错、修复需要时间,所以,机构主导的、维稳条件约束下的合作博弈的市场风格恐将延续,中小创成长股仍还有一个折价过程。
至于我大A股是否就此出现一大批“仙姑”,如香港市场,如新华社所言散户退位、机构主导,等等,这就有点杞人忧天了。市场的格局是由交易者构成、期限结构、风险偏好、交易制度、上市公司甚至民族文化心理等所决定的,简单的市场间的比对并不是客观的态度。即使如新华社所言的“机构主导”,难道“机构主导”就那么绘画绣花、雅致轻松?机构不是慈善家,机构因集中抛售而引发的相互“踩踏”,恐怕更惨烈、更恐怖,这样的案例国内外都有。
二、“严紧防”是观察市场的三个重要视角
紧货币+严监管的政策走向,一直是我们观察、剖析、研判市场的着力点,这一点在2017年是贯彻始终的。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我们观察市场的着力点是什么?恐怕紧货币、严监管仍是主轴,在加上一个防风险,应当从以上三个点出发去分析研判市场。
从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看中央的部署,应当说“强监管、防风险、抑泡沫、去杠杆”是2018年各项金融政策的主基调,这是毫无疑问的。抑泡沫、去杠杆,这里讲的还是金融风险的出清,这一点不会放松,国企杠杆率、地方债务和资管整治仍是重中之重。这里虽没有说货币政策的情况,但“稳健中性”是摆在桌面上的。在我们的政经语境下,“中性”基本上就是“紧缩”的意思,从国内的因素来说,165万亿的M2存量,基本封闭了宽松的空间,从国外的角度来讲,制约因素更多、形势更严峻:
其一是美联储缩表、加息、特朗普减税,这种资金外流的压力难以破解;其二是国内自身具有货币存量过多、增量不足的矛盾,多年的大水漫灌之后,宽松货币难以为继;其三,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货币正常化仍将是大趋势,周边经济体跟随进入加息周期的心理预期,导致国内承压。最近的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的定调是“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这决然不是宽松的调门。业内人士认为,央行不会跟随美联储被动加息,但被动缩表是一定的,稳中偏紧的政策基调难有大变化。
眼下更严重局势在于利率的上行压力,比如近期同业存单利率超预期的快速上行,银行流动性预期恶化,有数据显示,11月份之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上涨,利率水平已接近2013年资金紧张时期。就货币存量而言,国内应当不差钱,但多年来的“脱实向虚”,货币大部分固化沉淀在资产端,比如房地产的挤压,从而使得实体经济对增量货币有着超强劲的需求,由此,恐怕利率上行趋势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就一两年的周期看,国内经济的缓慢复苏也还面临多种考验和挑战,所以,2018年金融资产市场的调整和风险释放仍是大概率事件,用我们的语言讲,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是“金融风险出清”。
从防风险这个角度,我们观察到,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了如下的论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这段话如何解读?相关人士说,防风险的提出,主要从三个角度,一个是必须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管住货币的总闸门,控制宏观杠杆率的总闸门;一个是国企去杠杆和地方政府隐形债务;一个是严格治理金融乱象,严防脱实向虚、金融空转。我们认为这个解读是实事求是的,既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
从微观的角度,股市并非没有足以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风险点,比如股权质押,尤其是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在熊市或弱势市道中,它的爆仓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它对市场的冲动,对上市公司的冲击,可能是灾难性的。据有关数据,截至12月6日,有740多家上市公司的2477亿股、2.9万亿市值股权进入预警线或平仓线,占到质押总数的一半。如欢瑞世纪、科陆电子、古鳌科技等,均陷入平仓麻烦,洲际油气已被强平。但在资本市场上,看得见的风险就不叫风险,看不见的风险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恐怕对股权质押这个风险点,监管层会有自己的评判,所以,尽管股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随着股指的下跌会有更多的风险隐患爆出,但从监管尺度上,或最近一系列的监管活动上,“严监管”并未有松动的迹象。
无论如何,“防风险”,尤其是“防控金融风险”,一定会是2018年中国经济关键词,是一场“攻坚战”。除此之外,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严监管’不会放松,央行维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会放松,仍将持续推进,所以,明年的金融货币环境,大约就是“紧货币、严监管”之外,再加上一个“防风险”,就是这么九个字、三个词。
“紧货币、严监管、防风险”这个金融大环境,从严从紧的这个金融特性,我们会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即金融周期总体上是由宽松进入明确的收缩状态,这个收缩状态在未来一年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相当小,它反应在股市上,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杠杆撬动的、由宽松支撑的这个“全面牛”不会“再现”,但“结构牛”是否可以期待?这一点有待观察,我们的观点,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力驱动下,比如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与新经济、新动能相关的资产,比如科技成长股,或将更具吸引力和配置价值,可能会有结构性的机会存在。即是说,蓝筹股估值提升和流动性偏紧的格局下,随着科技成长股的折价过程,它的内在价值凸显之后,这个方向未尝不是机会、未尝不是机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投资人而言,2018年或将迎来真正的战略机遇期,值得期待。
三、科技+成长,是喷薄而出的大机遇
当然了,从“严、紧、防”这个金融主基调去观察,会得出相对“晦暗”的结论,但这一定不是中国经济的本真。观察经济整体形势和经济发展脉络,也有亮点值得说道,并不是晦暗一片。从国际范围去观察,全球经济复苏明确,形势大好。据普华永道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超过百分之四,是近十年来最高的增长。从国内的形势看,尽管明年的制造业预期增长率是6%,比17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经济触底反转并稳中求进的大格局是大概率。从事件驱动的角度讲,2018年被赋予“新时代思想”的“开局之年”、“关键一年”的政治含义,又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设若股市以“墨绿一片”的状态迎接这个“喜大普奔”的一年,这种违和感在政治上就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观察中国的经济,仅从金融周期的角度出发,或者仅从重化工经济的思维惯性去观察,比如用传统经济指标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等去衡量中国经济,确实呈现“周期钝化”,但很难揭示中国经济的本真状态,失之偏颇。当然了,重化工业肯定是穷途末路、日薄西山,尽管有供给侧,但也不排除是回光返照,环境容量放在这儿,资源承载力放在这儿,全中国搞得雾蒙蒙一片,那就失去了“改开”的正当性。如果从“新动能”的角度去观察,5G、新能车、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等,这样的产业集群,它所爆发出的能量,能力,任何人都不能小看它,看小了,一定要犯战略性的大错误。事实上,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电子产品、计算机、通讯产品等等,都有15%或更高的增长速度,完全可以对冲“旧动能”的折损。高盛最近的文章,把中国的新经济分成四块去考察,很有启发:新兴工业、互联网、消费升级、健康产业,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增速在30%以上,新兴工业、健康产业、消费升级板块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新经济、新产业、新平台、新模式、新业务等等,确实勃勃生机、欣欣向荣。天风证券的刘煜辉对此有个评价,他认为信息革命、互联网就是中国的国运,为中国2035年重登世界的巅峰做准备。这个评价,我们认为是中肯的。
过去5年政府做的最大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就是把14亿人用一个巨大的网络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人和人之间的连接,人和物的连接,物和物的连接,万物联通形成的就是一个数据的海洋,经济的转型、新业态的创生的土壤依托的是数据,这是和传统经济最本质的区别。早前,习总在政治局会议上讲,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早在2016年,发改委率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2016年1月,贵州省通过了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这也是我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2016年10月,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在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内蒙古七个区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旨在推进在大数据制度创新、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产业聚集、大数据要素流通、数据中心整合利用、大数据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试验探索。今年1月,工信部又发布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近日,发改委印发了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加快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以支撑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大数据国家战略正在加速落地,大数据产业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大数据资源、大数据存储和运行维护、大数据分析应用、大数据安全将在“十三五”期间成为大数据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这四大领域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产业创投热点。大数据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有望引领市场规模达万亿级的IT服务业转型,金融、医疗、制造业、物流、交通等领域也将开始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此外,汽车、教育、游戏、旅游等行业也将会在大数据的促进下,产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并因此保持发展活力。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宽带中国”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并积极布局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完善、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还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和科技企业,这些都为我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腾讯的马化腾表示,数字经济正在和传统产业融合,大大促进了传统产业效率,同时催生出大量新业态,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创新的力量,5G+数字中国战略,将悄然改变中国经济的韧性,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这个过程仍在加速,尤其是5G,中国将摆脱追随者角色,一跃而为领跑者。明年年底,5G的试验将在20—30个中心城市铺开。5G应用之后,它的应用场景,包括AI、AR、VR、无人驾驶、工业4.0、中国2025,等等,这么大的场景应用,这么大的产业集群,这是一个喷薄而出的力量。投资的大机遇,恐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