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应用专题|注意疫情中的家庭暴力
疫情防控期间家庭暴力风险增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灾害发生后,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发生率普遍增加。心理压力、无助感、丧失感,供应资源有限,社交网络破坏,处理暴力的系统削弱,经济受损等因素,都可能触发更多的暴力行为。根据已有研究,针对儿童的虐待和忽略、亲密关系暴力和性暴力在灾害发生后普遍高发。(WHO, Violence and Disasters, 2005)
具体在流行病暴发和隔离措施实施期间:
家庭暴力更有可能发生
封闭和隔离的家庭生活方式,增大了家庭人际关系摩擦与冲突的可能性; 家庭生活内容繁杂,家务量增多,身体疲劳、情绪烦躁可能会引起冲突; 疫情带来的恐惧、压力、无助感,可能导致家庭成员心理情绪的紧张、承受力减弱; 若原来婚姻家庭关系有问题,可能增加冲突频率。
家庭暴力求助更困难
疫情期间,原救助网络削弱、警力不足,影响家暴受害人报警、求助和人身保护令申请、执行; 在社区和交通实施严格封闭管理的疫情高风险地区,家暴受害人离开施害人更困难。
(北京源众,《疫情期间家庭暴力受害人求助咨询解答指南》)
家庭暴力个案正在增加
湖北省内妇女儿童支持机构反馈,两个县市2月份家庭暴力报警数量已达158起,是去年同期的2-3倍;家暴受害者受交通限行、庇护所床位紧缺、餐馆关门等影响,无法安全离开受暴地,得到庇护;在部分封路区域,警车无法到达现场。 北京的家庭社区服务机构反馈,根据初步观察,疫情期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家庭暴力的求助个案在数量和伤害严重程度上均有上升。 社交媒体反馈,在非湖北封城封村地区,有家庭暴力受害女性及其子女受村、乡、县之间交通管制的限制,脱离施害者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
请社区工作者和一线工作者参与识别家庭暴力
在接触社区居民的时候,以下迹象可能说明有人遭遇了家庭暴力:
身体出现外伤,如头脸部淤青、走路行动不便等; 上门工作期间,或有邻居反映听到暴力的动静,如摔打、惨叫、呻吟声;
对于家庭中的老年人、身心障碍者、孕妇、重症患者等行动不便、难以主动求助的人,请特别注意识别暴力或虐待的迹象。
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各种家庭关系中。湖北两县市2019年收集到1138起家暴信息,其中伴侣关系施暴占68.36%,长辈对晚辈施暴占10.83%,晚辈对长辈施暴占15.48%,此外有兄弟姐妹施暴。(监利蓝天下,2月29日)
家庭暴力的处理和转介
及时制止。在上门工作时发现有家庭暴力迹象,敲门可以有效制止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 引导或帮助受害人报警。受害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及时报警;指导受害人在报警后坚决索要处置法律文书; 协调社区。通知社区管理者和其他有威信的人,请他们予以关注; 联系专门机构。联系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社会组织,对受害人给予一对一的司法、庇护、心理、医疗等方面的咨询和转介服务; 观察环境。辨识受害人家人和社区成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和态度,是否倾向于积极处理。 社区倡导。在适当的条件下,鼓励社区成员一起监测家庭暴力,并采用“敲门”的有效办法积极干预。
可提供咨询的专门机构有:
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咨询热线:17701242202
湖北省监利县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负责人万飞:15697218026
本文由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和基金会救灾协调会联合编写,转载或引用请注明。2020年2月29日
指导机构:湖北省监利县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