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留学生到底靠不靠谱?
这是童书妈妈的第278篇分享
在新浪微博@童书妈妈三川玲也联系得到我
撰文/白滔滔 编辑/童书妈妈
那天晚上,在意大利萨尔纳诺,好心的主办方安排了几位古塔语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和我们一起晚餐交流。
说实话,白天一整天的采访和舟车劳顿,回到酒店之后,我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如果不是事先约好的,我肯定晚饭都不吃,直接睡觉了事了。
我对90后的留学生,跟很多人一样有着偏见:大概是在国内什么大学都考不上,家长无计可施,只好安排出国留学吧!听说到了国外也混在华人圈里,几乎不跟当地人来往;有些富二代和官二代还挥金如土,大讲奢华派头;花了上百万学费,最后回国还得老爹老妈帮着找工作……对于这样眼神几乎没有光芒的孩子,我真不想浪费时间。
所以,勉强地在餐厅就坐后,我向大家表示歉意,实在是状态不好。心里想着,吃点沙拉,就回去休息。
by白滔滔
自己的事情,当然是自己决定
慢慢地,我的精神恢复了一些,开始倾听大家的聊天。有几个是大学毕业后,来这里读研究生的,也有几个是高考后来读大学的。似乎,还都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我忍不住地问了一句,“你们有多少是父母安排来这里的?”没想到,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自己决定来的了!”
这让我有些吃惊,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就追问道,“你们学什么专业,也是自己决定的吗?”他们露出“这个问题好多余”的表情,答,“当然了!”
我转过头,对着南方周末的著名摄影师王轶庶说,“这位王老师,大学是学中文的,因为酷爱艺术,后来就自学做了摄影师。而我是学机械的,后来也是自学做了记者。你们可以在这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去追求,真的很难得。”
by白滔滔
从70到90年代,最大的变化,是观念
我看到对面的一位女孩儿,似乎有话要说,就问她是否是应届高考生,为什么会选择来意大利。她的回答,真的给我上了一课。
她的家在苏州,从小就喜欢画画。在国内参加了高考,同时被中国美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录取,但都放弃了。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她说,当她在参加考前辅导班和在考场上的时候,看到台上的老师和周围的同学,有很多根本就不是真正热爱艺术的人。于是,觉得自己不应该和这些人共同度过宝贵的大学生涯,就干脆来意大利了。
我问她,“你的父母同意吗?你的同学怎么看?”
她说,最感激的就是母亲。她的父母是从事体育事业的,但她的母亲一直都很支持她的爱好,也支持她的选择。至于同学,惋惜和敬佩的人各占一半,不过,这些都不能影响她的决定。到现在,她甚至也很理解那些同一个考场上的学生,“我会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我突然对90后的青年,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大为好奇,开始进入采访状态:“你学的这个舞美专业,似乎不是那么热门啊,将来找工作容易吗?”
她答:“我基本上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再说了,所谓热门在不同国家的标准不尽相同,比如在欧洲,心理、艺术、文学类的专业,反而比很多理科工科热门,录取分数也高。因为欧洲孩子大多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好不好找工作。”
“那你考虑过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吗?”我忍不住追问。
她讲起了她的严密规划——在意大利读完本科之后,进行一些实践,然后,再到北美继续深造——最后,还是要回国。“我要回国去做艺术教育,我想改变中国的艺术教育。”她在国内经历的艺术考场至今留在她的心里,她最后做的决定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改变。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很平缓,但是,我的心里却已经有些澎湃了。对比起我自己的二十岁,那时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高考成功,如何找好工作,如何适应这个社会的规则和竞争——直到快40岁了,我和三川才思考这些是不是合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样的改变。
我对面前的这位沉静的90后,简直是欣赏再加上敬重了,而且充满了喜悦。让我欣喜的是,这位姑娘并不是孤立的个案,同桌的另外几位90后也是如此。
这是整整20年中国的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变化。
by白滔滔
每个人都会快乐的
我对这些“90”后再这里的生活状况,也很感兴趣,就问他们,是否和父母保持紧密的联系。他们又是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早就把我们给忘了!”
原来,因为时差等的原因。他们很难和父母保持亲密的沟通,也几乎和国内的同学朋友断绝了联系。在座的一位女孩儿,就在昨天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了男朋友的“分手礼物”。
但是,正是由于在马尔凯的这个几千人的小镇,他们很快就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不仅和同龄人交朋友,还和老人家、小孩子也成为了朋友。经常有当地居民拉着中国学生到家里吃饭的。
甚至,还有把房间出租给中国学生后,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当这个学生前往米兰读大学后,就把他当作自己家的孩子一样,为他保留了房间不再出租,让他在假期的时候回来住。
夜渐渐深了,我却异常清醒和兴奋起来。
我不想就此一味地就觉得90后原来如此靠谱,但是,就今天来的学生,哪怕他们是代表了其中的十分之一,我也深感欣喜。我能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那种新时代的朝气和个性。
送这些学生走的时候,望着他们步入星光山路的转角,王轶庶老师忽然对着背影喊道,“生日快乐!”我听到一阵笑声,“我们会快乐的!”
如果家里有5~12岁热爱艺术的孩子,不妨考虑加入8月童书妈妈的艺术生活之旅,点这里了解一下情况吧
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分享全球教育新知
原创童书出版|童书妈妈市集|活趣之家活动
本平台文章皆为原创
任何媒体(含报刊网络电视微信公号)转载需取得授权
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
ts-mama@qq.com